APP下载

“两弹一星”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四维逻辑

2024-01-19董仲磊

红色文化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两弹一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董仲磊 郭 灵

“两弹一星”工程是一项涉及工程管理、技术研究、生产试验等在内的伟大科学系统工程,规模庞大、技术复杂。“两弹一星”精神作为该工程实践的结晶和理论的升华,其形成与发展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鉴往知来,从理论、历史、文化、实践等多重维度探析“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拓宽研究视域、丰富思想内涵、彰显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筑就了“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论根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学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自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便成为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中国共产党奋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中国革命的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可以说,中国革命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根植于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沃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斗争观和群众观是“两弹一星”精神丰厚的理论资源,为“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基本理论支撑。(1)周丹:《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生成逻辑》,《哲学研究》2021年第9期。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科学指导了“两弹一星”研制工程的伟大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的、具体的物质性力量。一方面,实践活动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构成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生性动力(2)李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百年思想演进》,《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6页。,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坚持唯物主义视角,为无产主义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第一的原则,在实践中检验并发展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4)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7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理论创造,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引领中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两弹一星”研制过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并在其指导下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党中央立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需求和国际局势变化,因势利导做出研发“两弹一星”的战略抉择;研制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脚踏实地攻克技术难关;科研人员坚持扎根研发一线,为爆破试验求得最真实、最及时的有效数据支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因此,“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为“两弹一星”精神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生动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中群众的主体力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1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构成社会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其中劳动者(即人)是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因素,既创造了物质财富,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生产发展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人民群众作为物质资料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在发挥能动作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又引导并改变着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进而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加速社会制度的演变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人民群众间接构成摧毁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物质力量,成为引发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原始动因。“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指明了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人间正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衍生出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更是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伟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人民群众构成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主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力量。

“两弹一星”伟大事业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条战线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聪明才智,共同致力于“两弹一星”工程的研制过程。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科学技术得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为推动中国深刻变革的强大物质力量。“两弹一星”工程在科学技术领域和国防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协作的生动局面,展示了集体智慧的力量,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群众观在实践中的生动展现。

(三)马克思主义斗争观充分彰显了“两弹一星”贡献者迎击挑战的强劲生命力

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品格,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精神底色,是共产主义事业的生命力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斗争的过程,在同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潮的斗争中、同空想社会主义局限性的斗争中,阐明社会主义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给人的生命以崇高的尊重,将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的生命价值追求看作具有理性的基础和道义的力量,将实现人民自身的解放作为最高核心价值追求,所以为人民解放而斗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天然使命;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理论本质,这种批判性和革命性不仅针对马克思主义与别的理论或事物之间的斗争,还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接受现实考验的过程中。无数失败的经验教训表明,妥协退让没有出路,斗争到底方得胜利。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价值标准,在百年奋进的历史征程中发扬斗争精神、加强斗争本领,以始终如一的底气和信心同各种风险和挑战进行斗争,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两弹一星”研制过程充满斗争,这种斗争不仅体现在外在的国内外情况,也体现在自身技术短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像革命年代那样血与火的生死斗争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风险挑战。面对内外交困的格局、孤立无援的困窘和高原自然环境的恶劣,广大奋斗者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斗争精神,与大国技术封锁作斗争、与艰苦工作条件作斗争,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实现了国防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显然,马克思主义斗争观早已深入中国人的骨髓,成为“两弹一星”精神形成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撑。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史厚植了“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底蕴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内忧外患,顽强抵抗、殊死拼搏,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先烈,造就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引领中国共产党由嘉兴南湖上的小小红船成长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史迸发出的英勇无畏、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品质,深深融入党、国家和民族的血脉中,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两弹一星”精神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继承与延续。

(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斗争史是“自力更生”的历史积淀

中国共产党“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7)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月9日。,历经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数次血与火的洗礼,我们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其他任何政党无法比拟的。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就是靠着大无畏的拼劲和闯劲。九一八事变后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大胆放手发动工农,以斗争手段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与主权不容侵犯,和人民群众一道殊死抗争并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1948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公开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等文章,要“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8)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5页。。环境越是恶劣,条件越是艰辛,就越要发扬斗争精神和大无畏奋斗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战无不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斗争史不断证明,一味妥协退让从来都不是出路,唯有始终保持斗争精神、顽强意志,毫不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才能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

20世纪50年代,“两弹一星”研制工程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如火如荼地进行,广大工作者扎根于此,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入到“两弹一星”研制工作中,争分夺秒、埋头苦干,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防强国的目标奋进。“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涌现出的无畏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品质,与早期革命者跋山涉水、勇往直前的革命斗争精神高度契合,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斗争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转化与升华。

(二)以俭修身、以俭兴业的革命创业史是“艰苦奋斗”的历史滋养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党的传家宝。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廉洁政治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视为自身政治追求。1926年,中共中央针对大革命中的腐败现象发出《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文件;1933年,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颁布《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警示全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勤俭节约的朴素作风,明确指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与人民群众一同居住窑洞和土炕;彭德怀将军身上穿的背心由缴获的降落伞改制而成;“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9)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1934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页。……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明风尚,即使是面对执政条件下社会对共产党员的捧场、颂扬、侵蚀等各种软性进攻,中国共产党依旧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改革开放短短几十年间,一穷二白的中国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节米一斗救人一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红米饭、南瓜汤”等艰苦朴素的精神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中,激励全党矢志奋斗、历经百年而不衰,也始终启迪全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永远不能丢。

“两弹一星”研制恰逢国家三年严重困难时期,全国物质资料短缺,工作人员食不果腹,在繁重的科研任务压力下,恨不得“一分钱掰两半儿花”。在这样的艰难困苦年代,中国创造出用最短时间独立自主研制核武器的奇迹。贯穿“两弹一星”工程研制始终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节俭朴素、力戒奢靡的优秀品质紧密相连,是以俭修身、以俭兴业的革命创业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继承与发展。

(三)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的革命奉献史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历史体现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页。奉献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底色,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发展史就是一部为共产主义事业赤诚奉献的历史,无数党员同志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舍生取义、以身报国:邓中夏誓要做“人民的公仆”“大众的长工”,于雨花台英勇就义时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革命烈士谢子长投笔从戎、立志“以武装打垮旧世界”,临终之际还在感慨“只可惜我给他们做得事太少了”。腥风血雨、炮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者浴血奋战、“轻伤不下火线”,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捍卫忠贞的信仰;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仍有焦裕禄、王进喜、杨善洲等先锋模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宵衣旰食,无数革命先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奉献;奉献方能彰显人生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的戈壁滩上集结了来自海内外及全国各地的行业精英,他们有的正值青春年华,有的放弃国外的功名利禄,有的惜别新婚的妻子,有的告别父母儿女,隐姓埋名,一干就是一辈子,为祖国的核事业奉献才智、热血甚至生命。“两弹一星”工作者为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舍弃个人利益的高贵品质,与广大革命者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革命本色别无二致,都是对“奉献”的最好诠释,是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的革命奉献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传承与弘扬。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两弹一星”精神的源头活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两弹一星”诞生于中华大地,“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可以说,“两弹一星”精神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积淀的成果。中华传统文化“始自羲皇一画时”,绵延至今,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独特精神标识,成为文化激荡浪潮里中华民族巍然屹立的精神支柱,也成为“两弹一星”精神形成与发展的源头活水。

(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气节孕育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中国人民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独立、统一和繁荣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史可以说是一部爱国史。抗金名将岳飞率“岳家军”驰骋沙场,“不问登坛万户侯”,誓要收复大宋万里河山;屈原放弃享受莺歌燕舞,为振兴楚国而上下求索,誓与祖国共存亡;苏武以毡毛为食、以雪就饮,持汉节屹立不倒;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数万士兵驱逐蛮夷收复台湾,坚定捍卫祖国每一寸沃土。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打开了紧闭的中国大门,西方的坚船利炮击碎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美梦,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由此开始。康梁二人联名公车上书、掀起百日维新浪潮,力图在迷茫时代中寻找出路;“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详考数十年之世变”,苦心钻研挽救民族危亡之大计;林觉民抛却与爱妻的儿女情长、置生死于度外,“为天下人谋永福”。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永恒的丰碑,无数仁人志士满怀一腔热血砥砺前行,用他们的英雄壮举传承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鞭策中华民族不断实现自身的跨越和发展。

为了维护祖国尊严,为了捍卫祖国的国防安全与主权独立,一大批爱国之士奔赴“两弹一星”研制工程一线,自觉地将爱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为“两弹一星”研制工程立下汗马功劳,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拼搏奉献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信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核心要义,与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基本一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二)绵延坚韧、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涵养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天道的尊崇与人生理想的追求,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11)靳玉乐、赵瑞雪:《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逻辑》,《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937年,卢沟桥事变彻底激怒了中国人民,杨靖宇、吉鸿昌、赵一曼等无数革命英烈奋勇向前、毫无怯懦,抛头颅、洒热血。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946年,国民党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以120万解放军,用推车和门板打败了装备精良的430万正规国军及美械装备部队,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从落后到今天的繁盛,从挨打者到如今国际新秩序的推动者,中国遭受过的侵略何止几次战争,但最终转危为安,这得益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以及中华民族骨子里自强不息的血性。绵延坚韧、自强不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精粹,将引领中华民族永续前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行稳致远。

没有先进的计算设备,没有搞科研的适宜环境,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是中国人民完全依靠自己的双手、凭借骨子里的坚强意志,独立自主、克服重重困难而取得的。“两弹一星”科技工作者“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优秀品质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绵延坚韧、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继承与发展。

(三)革故鼎新、积极进取的处世之道培育了“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古老的历史长河中,大多数文明都被激流勇进的时代浪潮所淹没。历经岁月的洗礼,中华文明却能够一直保持生机与活力、屹立不倒,得益于他变革创新的文化特质,在兼收并蓄中实现发展。纵观历史,古有战国商鞅为改变秦国落后面貌舌战群儒、立木为信、变法图强,新学领袖王安石为拯救宋朝积贫积弱的政治局面推出以“理财”“整军”为中心的新法,大明内阁首辅张居正为巩固明朝政权“核吏治”“外示羁縻、内修守备”。万马齐喑、国家存亡之际,伟大的改革者敢于为了天下苍生发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现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首次探索,改革开放时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胆尝试,以及新时代“一带一路”的创造性倡议。立足国情,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走出了一条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又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几千年来,革故鼎新作为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特质,一直引领中国人民在“因时而变,随事而制”中实现自身的跨越和发展,做知常明变者、守正创新者,是历史传递给我们的处世真理。

美苏对新中国实施“核讹诈”,赫鲁晓夫叫嚣“中国20年内造不出原子弹”,在极度的信息封锁、没有任何外来援助的情形下,中国人民齐头并进、自主攻克了所有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材料,“两弹一星”的研制之路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道路。“两弹一星”研制工程涌现出的锐意进取精神、科技创新精神、协同攻关精神,与革故鼎新、积极进取的处世之道一脉相承,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与展示。

四、“两弹一星”研制过程奠定了“两弹一星”精神的实践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两弹一星”精神不是书斋里的学问、不是臆造的概念,是源于“两弹一星”研制工程伟大实践,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献身祖国国防事业的生动表现。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加之三年严重困难时期的影响和核威胁、核讹诈的国际局势,中国核事业发展举步维艰,在与恶劣的高原自然环境作斗争中、在科技工作者不计回报的付出中,戈壁滩上空缓缓飘起了蘑菇云——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就此展开序幕。

(一)充满核威胁、核讹诈的国际形势是“两弹一星”研制工程的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原子能的充分利用和电子学及其他学科的进步,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无比强大的新动力能源;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为各类科学开辟了革新的远大前途。当西方大国已经实现现代化,进入所谓“原子时代”和“喷气时代”时,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还在医治战争创伤,别说核武器,制造常规武器的水平都很落后。世界上已经取得的很多科学领域的最新成就,中国还没有掌握和利用,甚至国内现有的技术力量,也没有被完全有效地利用。1945年,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的两颗原子弹不仅加速了二战的结束,也助推世界跨入核时代。拥有核武器、形成核制衡,成为二战后世界各大国的重要战略选择。约里奥·居里托话给毛泽东,你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1950年,中国政府出兵援助朝鲜,不可一世的美国军人狂妄地喊道,在朝鲜战场上要用一切武器打击中国,包括核武器。在西方列强的极力排斥打压和美国咄咄逼人的核威胁、核讹诈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做出了研制核武器的重大决策。

(二)孤立无援、一穷二白的社会现状是研制“两弹一星”研制工程的国内环境

“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是新中国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前,蒋介石国民政府疯狂发行货币,1948年时法币发行额已高达660万亿元,物价飞速上涨、物资供应紧张、百姓流离失所成为常态。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27美元,美国人均国民收入为2187美元,是中国的81倍;同年美国人均发电量是中国的246倍,人均钢产量是中国的1572倍。1959年至1961年期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严重的国民经济危机;中国农田连续遭受大面积水旱灾害,引发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新中国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奋战在戈壁滩上的创业者们同样面临着恶劣气候和物资短缺的双重考验,不分男女,不论干部工人,忍着饥寒走向荒原,背着筐子、顶着风沙,到二三十里外的戈壁滩上铲除冰雪,去收集唯一能寻到的可充饥的骆驼草籽。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离了援建中国核工程的全部苏联专家。有人声称:离开苏联,中国将一事无成。面对残缺不全的图纸和仅有的几件设备,国内无经验、无资料、无专家、无仪器设备。没有图纸,自己动手绘制;没有经验,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大搞实验。面对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外国技术封锁等重重困难,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以帐篷为家、与戈壁黄沙为伴、与自立自强同行,最终建成了中国的“原子城”。

(三)高寒缺氧、天气无常的高原气候是研制“两弹一星”研制工程的自然环境

“不到大西北不知中国大,不到戈壁滩不知生存难。”金银滩草原位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内,这里不光拥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草原风光,还有海拔达3000多米、高寒缺氧、水烧不到沸点、饭煮不到全熟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由天南地北汇聚于此的科技工作者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戈壁荒原上搭起了帐篷,夜里常有风掀起帐篷、摔打出凄冷单调的“啪啪”声,空中飞旋着凝成一粒粒坚硬的小雪球;三天两头的沙尘暴,甚至把帐篷连人一起卷到几公里以外。除了天气的恶劣,还有生活物资的匮乏。生活用水要用汽车从50公里外的地方拉回来,每人每天发一脸盆水,喝水、洗脸、洗衣、洗袜全靠它,最后还要用来和煤。平日里科研工作者需自己动手开荒种青稞、山药蛋,打猎抓鱼、饲养牛羊,补充生活物资供应不足。广大科研人员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生活放在第二位,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理论设计复杂,动脑子简化运算过程,争取时间;没有原材料,土法上马进行研制,自力更生,突破重重难关,在全国人民的团结协作和大力支援下,核武器研制事业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也谱写了一部令人潸然泪下的创业史。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深入探析“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多样多变趋势下,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文化逻辑和实践逻辑四重维度探源“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两弹一星”精神以崭新内涵,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深刻驳斥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观念,为当前解决个别价值观念偏颇问题提供借鉴,对于强化科技强国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引领,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