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届高校红色文化论坛综述

2024-01-19

红色文化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国式中国共产党红色

胡 聪

2023年12月13日,由赣南师范大学主办,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红色文化学刊》编辑部承办的第二届高校红色文化论坛在江西赣州举行。论坛得到全国各地红色文化研究者的大力支持,收到论文764篇,作者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230所高校、75家科研单位。会议论文集收录论文124篇。来自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等全国80多所高校、党校、科研院所,以及《云南社会科学》《史学月刊》《苏州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南昌大学学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江西日报》、江西人民出版社等期刊媒体共140多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论坛。本届论坛由开幕式、主旨报告、平行分论坛和闭幕式组成,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红色文化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运用等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展示了红色文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形成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理论成果和有价值的建议,进一步推动了红色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一、关于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揭示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间的内在机理,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教授对用好红色资源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进行了论述。他认为,深化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上,要深化学理研究。红色文化是“两个结合”的产物,“第一个结合”是根,“第二个结合”是丰富和发展。弘扬红色文化的目的是增强自信,更好地走向世界。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勇敢走向世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张占斌教授对红色文化与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他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独特的文化形态,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反映,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文化体现;红色文化继承了中华文明长期以来的积极、忠诚、勤劳和奉献精神,这些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红色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和精神的传承,也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文化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齐卫平教授探讨了红色文化与廉洁文化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意义。他认为,要深刻认识党中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重大概念的战略,是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延伸性发展和向社会层面深入拓展的一个重大举措。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红色文化和廉洁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因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的组合、红色文化和廉洁文化的结合、红色文化和廉洁文化两种元素的融合。

赣南师范大学邱小云教授认为,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守正”和“创新”两个方面。一方面,红色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旗帜、精神标识和价值魂脉,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红色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时代动力和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应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激发全党全国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华东师范大学樊士博认为,传承革命精神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克服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考验,凝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团结力量。可采取讲好党史故事,发扬红色传统;统一内容形式,开发红色资源;坚信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等举措,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浪潮中赓续传承、不断发扬革命精神。江西理工大学周石其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应准确把握人才培养要求,切实推进红色文化教育,以创新为驱动力培育好高校专职教师的创新能力、以“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营造良好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多元红色文化育人方式、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健全红色文化育人体制,不断提高红色文化育人质量。黄冈师范学院裴艳丽、李琳娜从情感价值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红色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情感价值,分析了红色文化对人们的情感需求、国家认同和社会凝聚力的影响,提出通过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来提高人的现代化水平。

二、关于红色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为深化红色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就要深刻领会其内含的鲜明红色意蕴。对此,中宣部出版局原巡视员、副局长刘建生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背景、理论构成、战略部署和要求、最新成果、时代价值等进行了全面介绍和阐述。他认为,现代完整意义上的中国文化,除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之外,还包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三个文化的天然构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造就了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吸收和融会。红色文化上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启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重要成果,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成果。要用文化思想的整体论来认识理解红色文化,用文化思想的过程论去宣传阐释红色文化,用文化思想的系统论去全面推进红色文化建设和发展。历久弥新的红色文化应当成为新时代文化传统的鲜明标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丰富精神营养。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张明杰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生动写照,凝聚着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表达了人民和时代的呼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要求,必须从铭记红色人物、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等方面着手,做党的文化传统和优良传统的忠实传人,用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阐述了文化主体性的内涵、文化主体性的基本特征、红色文化对于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作用。他指出,红色文化是文化主体性的坚实基础,讲文化主体性离不开红色文化的传承。红色文化为巩固文化主体性提供了方向的保障,同时,红色文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所以红色文化也为巩固文化主体性提供了精神的支撑。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钟小武教授从色彩学、生物学、中国历史等角度梳理了“红色”的含义,认为俄国在取得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延续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红色的含义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后,红色与中国革命建立联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把红色视作一种革命的颜色,赤色表明革命要彻底。红色是革命的颜色,是理想信念的颜色,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颜色,不能淡化这个颜色。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应有之义。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实践。北京大学仝华教授认为,要重视从党的重要文献中体悟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前后到1927年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论成果,其中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红色文化。研读重要文献,把握其基本内容,特别是把握其重中之重,这有利于我们以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和中国无形的促进下,中国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

复旦大学刘红凛教授认为,推进红色文化和党内政治文化相结合,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论述。从历史逻辑的角度,党内政治文化是党性文化;从党员个体角度,党内政治文化是内化于全党成员内心之中的政治情感、政治认知、政治形象、思维方式。以红色文化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仅要入心入脑,还要大力践行,进一步加强积极的政治文化建设,消除消极的政治文化现象。

浙江理工大学渠长根教授论述了红色文化对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色文化的高度重视给了我们最大的鼓舞和振奋。红色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本身具有育人的功能、价值。红色文化具备包容性、渗透性、贯通性、指导性和融合性,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实践。

江西师范大学周利生教授认为,红色基因的内核是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最重要的是坚定理想信念。在传承路径上,一是立足理论认知,弘扬核心价值观要进教材、进课本,要知道为什么要传承;二是融入日常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作用,融入日常生活,落小落细。南昌大学钟贞山教授认为,传承红色基因对于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激发人民精神力量、引领人民精神需求,传承红色基因是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基础。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刘津认为,红色文化是厚重文化与革命历史的融合积淀,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在传播红色文化过程中,积极构建红色基因传承高地是新时代江西的应尽之责。擦亮新时代红色赣鄱文化名片,除了深挖红色历史、讲好红色故事之外,还应从精神文化的层面来揭示。华东师范大学谭敏认为,红色文化是党的形象建设的重要资源,对党的形象的优化和提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要利用好红色文化这个资源宝库,展现出党的时代新形象。

三、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研究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塑造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湘潭大学李佑新教授论述了韶山精神的主要内涵及历史地位。他认为,韶山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湖南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韶山精神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标识性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国共产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端,是中国人民心中的精神圣地,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赞誉的精神。

华东理工大学柴奕认为,毛泽东树立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光辉榜样。毛泽东颂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多层面的历史认知。毛泽东从理论上作出了许多精辟论述,为认识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以毛泽东为榜样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学习他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执着,学习他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全心倾注,学习他面对艰险的百折不挠,学习他把一生贡献给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国防科技大学易重华教授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现代性,即面向现代化、具有推进现代化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以最具现代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根基是理论逻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的高贡献度是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属性及其先进性是阶级逻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传承和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江西师范大学张路正认为,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开展劳动教育同为“大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劳动教育,实现了精神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有利于增强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具体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及价值,与会专家学者呈现了新的研究视角。例如,江西财经大学孙伟、熊志强认为,中央苏区时期调查研究工作蕴含着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调查研究夯实坚定信念基础、调查研究彰显求真务实思想、调查研究秉承一心为民宗旨、调查研究巩固清正廉洁之风、调查研究体现艰苦奋斗作风、调查研究凸显争创一流品质、调查研究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赣南师范大学张晓路认为,大别山精神“坚守信念、顾全大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内涵,集中体现了大别山区党政军民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体现了鄂豫皖边区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家国情怀。此外,一些学者对伟大建党精神、沂蒙精神、抗洪精神、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等进行了探讨。

四、关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

“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是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的重要任务,因而与会专家学者非常关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不仅有理论上的探讨,而且更加注重结合实际提供对策建议。

井冈山大学张泰城教授分析了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发表论文数量的折线图,文献统计学意义上的核心作者、“经典文献”,以及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发文单位状况、关键词等内容,认为巨大的发文量、不断增长的作者数量等信息,说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进入学科化发展,这将是今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一个趋势。渤海大学孙雅静教授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2004—2023年间国内发表的红色文化相关文献进行了计量学分析。她认为,信息化理论与现代传播理论赋能红色文化资源传播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信息化背景下科技发展、专业理论与红色文化融合的必然要求。信息化与现代传播理论共同助力赋能红色文化传播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赣南师范大学谢庐明教授针对客家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对策: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促进红色教育品牌化;发展红色旅游业,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和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开展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创新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传播;加强区域协作,推进客家地区之间的合作,成立“客家地区红色旅游联盟”,实现革命老区和客家地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赣南师范大学徐功献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生动力,要通过健全乡村红色文化资源联合开发机制,强化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品牌塑造,培养乡村红色文化资源人才队伍,加大乡村红色文化精神践行力度等举措,进一步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实践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贯彻实施。江西财经大学贺冬认为,要有针对性地加大濒危红色资源抢救性修缮保护力度,加强濒危红色资源深度挖掘整理与传播,健全濒危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体制,促进湘鄂赣红色文化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天津师范大学吴向康通过个案调研分析,提出应用红色资源推进党校党性教育的可行路径,即以树立广义的红色资源观念为前提,以深入红色资源相关研究为基础,以党性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为主体,以打造党性教育特色品牌为长期愿景,以依托红色资源设立专业党性教育培训机构为重要载体与发展方向。

总体来看,本届论坛围绕红色文化的理论、历史与实践展开了充分的、多视角的研讨,既有思想高度,又有理论深度,也有现实温度,充分阐释了对红色文化发展、传承与创新的思考,展示了红色文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凝聚了红色文化研究的共识,探讨了未来研究趋势与展望。论坛体现出五个特点:投稿作者和参会作者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邀请的嘉宾、专家具有高端性和权威性;主旨报告体现出丰富性和前沿性;研讨的主题兼具现实性与前瞻性;广大青年学子为此次论坛注入年轻态、提供新视角。在全国广大红色文化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高校红色文化论坛已逐渐成为全国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开展红色文化学术交流、展示红色文化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猜你喜欢

中国式中国共产党红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式民主
红色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红色在哪里?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追忆红色浪漫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