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追溯系统在内镜中心的应用

2024-01-19邱诗发陶洁王淑芳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南昌330006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3期
关键词:内腔完成率合格率

邱诗发 陶洁 王淑芳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6)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内镜中心采用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追溯系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本院进行清洗消毒的共计146件内镜为对照组,实施人工记录管理,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本院进行清洗消毒的共计146件内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RFID的追溯系统,对两组追溯记录情况、内腔面生物学监测结果、测漏完成率与检出率及医务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追溯合格率、内腔面生物学监测合格率、测漏完成率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两组测漏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00.00%)医务人员满意度较对照组(80.00%)更高(P<0.05)。结论:基于RFID的追溯系统应用于内镜中心管理中,能够改善追溯记录情况,促进内腔面生物学监测合格率、测漏完成率提高,提升医务人员满意度。

内镜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多用于疾病诊疗或微创手术中,但作为侵入性医疗器械,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容易引起微生物污染,导致感染发生率大大增加,因此,需对内镜进行彻底清洗[1]。内镜具有结构复杂、材质特殊等特点,在清洗消毒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内镜表面容易附着病原菌,若无法得到彻底清洗消毒,易发生交叉性感染,为减少不良事件,应加强对内镜中心质量管理,以提高灭菌要求,加强医源性感染控制效果[2,3]。过往主要采用人工记录方式追溯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不仅包括患者ID号及内镜使用型号,还需详细记录洗消时间等信息,在此过程中,需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还容易因人为因素产生误差,导致出现漏记状况,降低内镜清洗消毒可追溯性,引起医疗纠纷[4]。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RFID)的追溯系统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对内镜清洗消毒过程进行追踪识别,有助于促进内镜中心操作规范性提高,降低人为因素干扰性[5]。本院自2018年4月开始实施基于RFID的追溯系统,基于此,本研究对292件内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基于RFID的追溯系统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本院进行清洗消毒的共计146件内镜为对照组,胃镜、肠镜分别为76例、39例、31例;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本院进行清洗消毒的共计146件内镜为观察组,胃镜、肠镜分别为71例、42例、33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人工记录管理,由人工登记内镜清洗消毒过程[测漏、清洗、漂洗、消毒(灭菌)、终末漂洗等],在内镜检查结束后,医师详细记录基本信息,包括内镜编号类型、操作起止时间,还需记录操作医师姓名、诊断结果等,并将其详细写在内镜检查申请单上,由护士将所收集信息(检查申请单、内镜使用及清洗消毒过程)进行登记。

手工清洗消毒操作流程见图1。

图1.手工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自动清洗消毒机操作流程见图2。

图2.自动清洗消毒机的操作流程

观察组采用基于RFID的追溯系统,具体如下:①培训。组建专门的内镜中心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训,告知医务人员RFID操作方式,讲解内镜清洗、消毒及灭菌操作技巧,强调彻底洗消的重要性,并组织医务人员共同学习内镜中心规范制度,促进其安全意识全面提升,在培训结束后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合格后才能够上岗操作;若条件允许,则每月组织内镜中心医务人员对国内外内镜洗消先进经验进行学习,促进其自身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提升。②流程改进。充分研究《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根据其相关规定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内镜中心管理方案,并对各项工作环节进行细化,严格按照规范制度进行操作,定期对清洗消毒现场进行抽查,加强对操作流程监督指导,若发现不规范操作,则及时向医务人员反馈,并针对问题出现原因,提出改进意见。③清洗消毒。将预处理的内镜送至消毒中心后,若采用手工清洗方式,则将内镜放置于清洗槽中,在进行测漏前,利用RFID读卡器,对清洗消毒人员ID卡及内镜ID卡进行识别,之后依此进行测漏、清洗、漂洗等过程,待各环节均达到足够处理时间后,系统将发出警报提示,工作人员则依据流程进行下一步操作;若采用全自动机洗方式,将内镜放入机器中,在清洗消毒开始前分别利用RFID读卡器扫描识别清洗消毒人员ID卡与内镜ID卡,全程追踪记录内镜清洗消毒过程;由于内镜中心与电脑信息系统相连接,每个环节操作人员均进行刷卡操作,为便于医务人员随时调取内镜相关数据,对清洗消毒情况进行追踪,以及时发现不规范或不合理数据,为内镜中心管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④信息追溯。若要查询内镜使用、清洗消毒记录,则通过输入内镜ID,在电脑系统中调出内镜当前状态及详细历史记录,追溯内镜数量、使用及清洗、消毒情况。在内镜检查前,对内镜状态进行检验,以有效减少潜在风险,若所用内镜未接受过消毒处理,相关系统则将内镜信息及时反馈给医师,给予其警示,并终止检查操作,直至彻底清洗消毒后,则使用该内镜;如果内镜显示已消毒状态,则继续进行下一步检查操作。PACS报告工作站(医生信息、患者信息及诊疗信息)与追溯系统工作站(测漏及清洗消毒信息)相连,可达到全程监控及追溯的目的,通过上述流程,以保证检查所用内镜均已完成清洗消毒操作,避免发生医院感染。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追溯记录情况、内腔面生物学监测结果、测漏完成率与检出率:由本院自行设计的内镜追溯合格率记录表,内容不仅包括患者信息、使用日期、清洗消毒起止时间,还需包括清洗人员、内镜操作医师等,若无缺少项则为合格,统计两组内腔面生物学监测合格率、测漏完成率及检出率。②医务人员满意度:采用本院制定的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Cronbach'sα=0.896),内容包括设备清点、工作效率等方面,总分为100分,包括非常满意(90分以上)、比较满意(75~90分)、满意(60~74分)及不满意(60分以下),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率描述,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行t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追溯记录情况、内腔面生物学监测结果、测漏完成率与检出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追溯合格率、内腔面生物学监测合格率、测漏完成率均更高(P<0.05);两组测漏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追溯记录情况、内腔面生物学监测结果、测漏完成率与检出率比较(n/%)

2.2 两组医务人员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选取30名医务人员进行评估,与对照组(80.00%)比较,观察组(100.00%)医务人员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2。

表2.两组医务人员满意度比较(n=30,n/%)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各类消化系统发病率不断升高,内镜在临床中的使用率愈加广泛,作为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械,内镜具有侵入性特点,可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在操作期间,内镜管道会黏附大量血液、体液等,导致病原菌大量聚集于内镜钳道中,因此,内镜清洗消毒过程尤为重要[6,7]。内镜所用材料较为特殊,加之管腔细长、结构复杂,导致清洗消毒难度大大增加,由于洗消步骤繁多(测漏、清洗、漂洗、消毒(灭菌)、终末漂洗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极易出现失误状况,若未依照流程规范进行操作,则会导致清洗消毒不彻底,促使感染风险增加[8,9]。此外,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对内镜造成严重损害,漏水、浸液等为内镜常见故障,不仅需要较高的维修费用,维修时间也较长,影响临床使用,若未及时发现、处理内镜受损状况,会导致内镜内部生锈、腐蚀状况进一步加重,甚至造成院内感染[10]。

过往多由内镜中心洗消人员完成内镜清洗、消毒,并通过人工记录方式追溯内镜清洗、消毒及使用情况,但由于无法进行全程追踪,难以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出现管理松懈、冲洗不彻底现象,不仅会增加管理成本,还会导致医源性价差感染风险大大增加,常规人工记录方式容易出现偏差,发生漏记、错记等状况,影响内镜信息追溯。内镜清洗消毒的操作流程所用的时间均有较为规范和严格的要求,若时间未达到要求,进入下个操作流程,则会导致清洗消毒不彻底。基于RFID的追溯系统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完整记录内镜相关操作信息及患者、医务人员信息,可随时对内镜数据进行调取,从而有助于直观评估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及时调整并改进管理方案,减少不规范、不合理操作发生风险。与常规人工记录方式相比,该方式能够提高内镜操作记录(测漏、清洗、消毒及使用)准确性,促进管理质量与工作效率全面提升,还能够有效连接内镜中心工作站与电脑安装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镜清洗、消毒使用等相关过程监管力度,使医务人员能够及时得到内镜不规范操作信息反馈,为内镜中心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内镜洗消效果,减少不良事件与医疗纠纷发生率。此外,通过RFID追溯系统能够判断内镜检查前的状态,判定是否已经进行消毒,为患者的使用提供安全保障,而且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内镜追溯信息,对内镜清洗消毒的全过程进行有据可查,从而提高清洗消毒及管理效率,而且由于减少了人为干预及手工记录工作量,能够避免虚假记录,使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追溯合格率、内腔面生物学监测合格率、测漏完成率与对照组比较,前者均更高;两组测漏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基于RFID的追溯系统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全程监控内镜测漏、洗消及使用过程,可保证清洗消毒流程规范性,使得内镜相关信息得以完整保留,在提高可追溯性的同时,有助于医务人员根据相关数据调整管理方案。此外,基于RFID的追溯系统可对各环节顺序及处理时间进行严格把控,保证内镜清洗、消毒处理得到充足时间,防止发生洗消步骤遗漏等状况,确保附着于内镜管腔内的病原菌能够被彻底清除,避免发生交叉感染,从而促进洗消质量的提高。此外,观察组(100.00%)医务人员满意度与对照组(80.00%)比较,前者更高。究其原因,基于RFID的追溯系统通过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对其进行全面培训,可促进医务人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提高,该方式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在简化工作流程的同时,可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有效避免造成人力资源、资金浪费,便于医务人员对内镜清洗、消毒过程进行整体把控,从而促进医务人员满意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内镜中心清洗消毒中,应用基于RFID的追溯系统可有效促进追溯记录情况改善,对提高内腔面生物学监测合格率、测漏完成率具有重要作用,促进医务人员满意度提升。

猜你喜欢

内腔完成率合格率
国有企业更容易“走出去”吗?——基于跨境并购完成率的分析
多措并举:洪雅联社提前完成6项指标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矩形脉动真空灭菌器内腔开裂原因
关于提高航天型号计划完成率的思考
一种涡轮叶片内腔流量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一种橡胶制品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直径205五层共挤叠加机头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