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摸生活

2024-01-19杨欣媛

青年文摘 2024年1期
关键词:善感细微处读万卷书

杨欣媛

题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们积累知识、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但很多人过于看重“读万卷书”而忽视“行万里路”。其实,“读万卷书”永远取代不了“行万里路”。因为“行万里路”可以让我们直面人世间的苦乐悲欢,触摸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这样写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说的是四季更替,景物变换,人亦随之或悲或喜,心生涟漪。思昔抚今,此言不由让人感慨系之。千年之后的这个世界,各种繁芜的信息纷至沓来,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需要的倒不是对各种信息的“兼收并蓄”,而是以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善感的心,去发现生活的精微,去体悟生命的真谛。(援引古籍中写景抒情片段,展示古人细腻的生活体验)

生命的特质,就在于它的细腻、善感与律动。就像萨利·鲁尼在小说《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中通过主人公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那样——虽然艾琳的生活并不算富裕,可因了那份可以发现精微世界的灵性,她觉得自己的日子十分美好。我们若想保持对生活的灵性,就应该从关注生活细节入手,葆有那份发现美好并能与之共情的敏感。(精选文学名著中的内容为论据,阐述保持灵性方能拥有对生活的敏感)

灵性究竟是什么?我想并不仅仅是天赋、智慧这样简单的定义。演员陈晓旭在谈及林黛玉时,用灵性来评价这一人物,因为黛玉能与花草共情,将落花视为有情之物。我们以此为切入点去理解——灵性其实就是能以发自生命内部的情感去关怀和体恤万物的品性。

其实,我们身边的生命体都是有血有肉且独一无二的,只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将它们泛化、同化、物化了。如此一来,我们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少了一份份耀眼的光彩。

想要保持灵性并非一件难事——只要从细微处入手,最佳路径便是从身边小事出发。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就善于發现琐屑小事中蕴含的趣味。他期待每一天的饭团的新鲜口味,即使是饭团中的一颗梅子也能给他带来无限欣喜。这样的人,一定每天都会品尝到全新的快乐。

我们为此可做的有很多,当然这个“做”并非去完成一件具体的事,而是去观察、回忆和思考。当我们具有一双明察秋毫的慧眼,有一颗善于体悟的心灵,即使是面对生命中稍纵即逝的美好,也会有更多的赞美与感激,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充实而熠熠生辉。(阐述如何才能拥有明察秋毫的眼睛和善于体悟的心灵)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局限于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身外的世界。就像吉野源三郎笔下的本田润一,他站在繁华街区的楼顶,忽然觉出人类就像茫茫大海中的水分子,他只是其中之一。跳脱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我们方能收获更符合客观实际的感受,而不是主观臆断。因为你能从感受的起点就超然物外,而超然物外才能入乎其内。

(举例论证,阐述感悟世界的最佳方式——既超然物外,又能入乎其内)毛姆说:“一个人能观察落叶、鲜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大概保持灵性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我救赎。于是,我们便会一点点看见美好,触摸生活。(援引经典言论,总结全文,点明触摸生活的意义)

猜你喜欢

善感细微处读万卷书
越努力,越幸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爱在点滴细微处
不宠无惊过一生
Tujia Masons
全家过年抢红包
田园诗,走向细微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3则
多悉善感的鹿角虫
不宠无惊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