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超声检查对备孕期女性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价值研究

2024-01-19周爱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福建厦门36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4期
关键词:胚胎模态内膜

周爱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 (福建 厦门 3610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利用多模态超声检查评估备孕期女性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价值。方法:于本院备孕成功和备孕失败各随机抽取43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多模态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多模态超声检查评分对于备孕期女性的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RI、PI、S/D和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内膜厚度评分和超声检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备孕期女性进行多模态超声检查能够详细了解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根据检查评分可预测患者能否受孕成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是指子宫内膜受到化学分子、细胞因子等多种情况下,子宫内膜允许胚胎黏附、植入以及着床的能力,容受性为胚胎发育提供最佳环境[1]。ER主要受到激素水平、内膜炎症、子宫结构所影响,临床上尚不存在评价ER的评价指标,多通过超声检查对ER进行评估。多模态超声检查能够提供清晰影像和数据,让医生了解子宫内膜厚度、自动结构、血流参数等指标,这些指标和ER关系密切,检查过程安全无创,患者接受度和配合度,为ER的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对于备孕期女性而言,接受多模态超声检查能够更全面了解子宫内膜厚度、血管血流参数等情况,这些都决定了备孕期女性能否成功受孕。为进一步研究多模态超声检查的价值,本文于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的备孕期女性中随机选取86例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本院备孕成功和备孕失败各随机抽取43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3例,年龄24~33岁,平均(28.34±2.26)岁,BMI21~26kg/m2,平均(23.42±1.10)kg/m2,月经周期25~31d,平均(28.45±1.26)d。观察组43例,年龄24~33岁,平均(28.26±2.14)岁,BMI21~26kg/m2,平均(23.37±1.12)kg/m2,月经周期25~31d,平均(28.32±1.23)d。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月经规律,备孕期;②生殖系统健康;③对本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①双方有生殖系统疾病;②有内分泌代谢病史;③有流产史或其他影响妊娠的病史。

1.2 方法

两组均应用多模态超声检查,指导患者调整膀胱截石位,方便于进行检查。使用3D 阴道超声探头,取频率5~8MHz,套入避孕套置入阴道穹隆部,进行扫查。①二维灰阶超声模式。从正中长轴切面进行扫描,在距离宫腔底部2cm位置上对内膜交界面以及前壁肌层、内膜交界面以及后壁肌层之间距离进行测量,重复测量3次内膜厚度,计算平均值。并对内膜回声进行观察,将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分为三种类型,A型:表现出内层低回声,但中层及外层强回声,中线区域回声更加明显。B型:表现出分层不清晰,内膜表现出均匀高回声,中线区域回声不明显,肌层和内膜存在清晰分界。C型:内膜表现出均匀强回声,中线区域无回声。观察内膜运动,从正中长轴切面固定探头位置,叮嘱患者保持稳定呼吸,记录子宫内膜运动情况,正向为宫颈向宫底的运动,负向为宫底至宫颈的运动,双向为宫颈和宫底内膜同时收缩,静止为内膜保持静止状态,蠕动为小幅度运动,无规律和方向特征;②二维彩色多普勒模式。从正中长轴切面进行观察,在内膜边缘以外3mm位置,设定CDFI模式观察血流灌注情况,Ⅰ级为内膜及内膜下均可见血流,Ⅱ级为内膜未见血流,内膜下可见血流,Ⅲ级为内膜及内膜下均可见血流;③三维超声模式。在该模式下使用VOCAL软件勾勒影像中内膜体积进行计算,并观察血流分支成像情况,得到血管血流指数。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⑴对比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收缩峰速率/舒张期速率(Peak systolic rate/diastolic rate,S/D);⑵对患者进行多模态超声检查评分:①内膜类型:A型3分;B型2分;C型1分;②内膜厚度:9~14mm,计为3分;7~8mm,计为2分;7mm以下及14mm以上,计为1分;③血流分布:Ⅲ级,计为4分;Ⅱ级,计为3分;Ⅰ级,计为2分;0级,计为1分;④内膜运动:负向以及其他方向,计为1分;正向1~3 次/分,计为3 分;1 次/分以下及3 次/分以上,计为2分;⑤内膜体积:4cm3以上,计为3分;2~4cm3,计为2分;<2cm3,计为1分;⑥血管血流指数:0.24及以上,计为3分,0.24以下计为2分,未能测量结果,计为1分;⑦超声检查评分为上述各项之和。评分高表示容受性更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软件处理本文数据,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对比

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参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对比

2.2 两组多模态超声检查评分对比

观察组内膜厚度评分(2.87±0.43)分和超声检查评分(14.42±1.2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多模态超声检查评分和血流参数的预测价值

血流参数和超声检查评分在预测受孕成功上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两种方式预测能够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对临床工作开展有重要价值,见表3。

表3.多模态超声检查评分和血流参数的预测价值

3.讨论

ER是指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的能力,当女性ER良好时才能容纳胚胎,允许胚胎定位、植入以及着床。备孕期女性想要成功妊娠必须要求子宫内膜ER良好,发育成熟,同时胚胎质量好,二者具有同步性[2]。子宫内膜ER良好表示能够给胚胎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支持胚胎的着床和发育,是备孕期女性妊娠的必要条件,因此备孕期女性接受ER评估也能预测妊娠成功率。多模态超声检查作为可重复操作、安全无创的重要检查项目,在生殖科常见。备孕期女性通过接受多模态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内膜容受性,能够参考多模态超声检查结果预测妊娠结局,定量评估ER情况,能够指导临床工作的开展。多模态超声检查评分主要从血流参数、内膜类型、内膜厚度、血流分布、内膜运动等几个方面进行:①血流参数:子宫内膜血流参数作为评价ER的重要指标,血流灌注情况直接关系到妊娠结局,目前主要对RI、PI以及S/D进行观察评价,来评价ER。有研究指出,妊娠女性的PI和RI参数低于未妊娠女性[3]。主要由于子宫内膜血流RI和PI值较高时,血流灌注差,阻力高,可能造成胚胎发育不良,ER降低。相反地,PI和RI值较低时,由于血流阻力低,血流灌注好,ER较高。在病理状态下,当子宫螺旋动脉受到滋养细胞侵蚀可能会对血管顺应性产生影响,若动脉内壁肌层受到侵蚀程度轻微,影响血管顺应性较小,并不会出现血管变粗的情况,管腔内并不会产生扩张的情况。由于血管阻力的增加,血流量减少,难以为胚胎提供营养物质,致使胚胎发育减慢。因此根据血流参数评估ER,预测妊娠结局具有一定预测价值。②内膜类型:对子宫内膜类型的分型主要按照Gone分型标准划分为A、B、C三种类型,利用超声观察回声状态进行确定。有研究提出,A型成功妊娠的机率要明显高于B型以及C型[4]。但对于内膜类型评价ER的价值存在一定争议,还未型号才能统一标准和定论。因此内膜类型评价ER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指标。③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厚度主要是指基层和基底层前壁和后壁之间距离,超声检查通过正中矢状切面进行测量。子宫内膜厚度作为胚胎成功着床的重要条件,一般情况下,子宫内膜厚度为7~11mm时适宜妊娠,当厚度未达到8mm时会影响胚胎种植成功率[5]。但女性子宫内膜厚度并不均匀,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可能出现误差,无法根据子宫内膜厚度来评价ER,还需要其他指标综合评价;④血流分布:子宫内膜血流分布关系到内膜微循环状态,通过对血流分布的检查能够实时评估为血流关注情况,对内膜进行动态化观察,定量分析微循环情况。血流分布越好表示子宫内膜微循环和血液循环更高,更有利于胚胎成功着床,提高ER,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子宫内膜血流分布关系到子宫内血液供应,血液供应丰富表示ER越好,更有利于胚胎成长发育。因此通过多模态超声检查观察血流分布情况,也能对ER进行评估,从而预测女性妊娠的成功率;⑤内膜运动:内膜运动主要是指子宫平滑肌舒张和收缩运动,在超声检查中对内膜运动进行分型,并记录运动频率,在预测妊娠成功率上也具有一定价值。有研究指出,妊娠女性内膜蠕动性低于未妊娠女性[6]。尤其是在辅助生殖移植胚胎时,如果子宫肌层表现出高频收缩,则可能降低胚胎成功着床率。也有研究提出不孕症女性肌层、内膜表现出杂乱和反向收缩[7]。通过超声检查对内膜运动进行观察,也能在一定程度预测胚胎着床的成功率,内膜不蠕动、杂乱蠕动以及反向运动都会影响胚胎着床;⑥内膜体积:内膜体积是根据三维超声检查测量,测量结果准确,无创伤性,可重复操作。一般情况下,内膜体积越小,胚胎种植成功率也就越小,目前认为内膜体积达到1.2mL,才能达到妊娠条件。有研究提出,妊娠患者在注射HCG后,子宫内膜体积明显高于未妊娠患者[8]。目前内膜体积评价ER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但内膜容积预测妊娠成功率具有一定价值;⑦血管血流指数:血管血流指数主要指血流指数(Blood flow index,FI)、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以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 blood flow index,VFI),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能够勾勒轨迹计算参数。有研究提出,血管血流参数和移植胚胎成功率关系密切。妊娠女性血管血流指数显著高于未妊娠女性,且FI显著高于为妊娠女性,是预测女性成功妊娠的重要因素[9]。也有研究提出,妊娠女性的血管血流指数均高于未妊娠女性。当血管血流指数提高时,ER也有明显提高[10]。提高ER的前提是具备良好的血流灌注条件,大部分不孕女性子宫动脉血流都存在异常情况,根据血管血流指数评价ER具有较高评估价值;⑧超声检查评分:ER评估最早应用于辅助生殖中心对种植失败患者的评估上,随着其广泛应用,对备孕期女性评估妊娠成功率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多模态超声检查是通过对上述不同方面进行观察,从多个指标综合评估ER,为ER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依据,帮助医生评估备孕期女性成功妊娠的成功率。

本文选取成功妊娠和未成功妊娠的女性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在观察组女性的检查结果中,子宫内膜厚度(8.48±0.76)mm,RI(0.79±0.04),PI(2.02±0.28),S/D(5.62±1.24),和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7.79±0.82)mm,RI(0.86±0.07),PI(2.36±0.52),S/D(6.74±1.32)]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可见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参数低于对照组(P<0.05)。成功妊娠女性子宫内膜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也影响女性能否成功妊娠的关键原因,内膜厚度达到7~11mm更具备妊娠条件。但由于很多女性子宫内膜厚度并不均匀,测量子宫内膜存在一定偏差,不能将其作为唯一标准。同时由于子宫内膜PI及RI值较低时,血流阻力更低,能够提供更好的血流灌注,从而女性ER更高,成功妊娠机率更高。根据患者影像资料,多模态超声检查能够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客观且全面的评价患者ER,对于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内膜厚度评分(2.87±0.43)分和超声检查评分(14.42±1.2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评分结果,成功妊娠女性的超声检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内膜厚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根据多模态超声检查评分预测女性成功妊娠机率具有较高可靠性。多模态超声评分是根据各项指标定量评估,更有利于准确科学的评估ER,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和指导意义。从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血流参数和超声检查评分在预测受孕成功上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两种方式预测能够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对临床工作开展有重要价值。多模态超声检查能够详细观察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准确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和成功妊娠、妊娠结局有着密切关联,可作为重要观察指标应用于临床。

综上所述,针对备孕期女性应用多模态超声检查能够详细观察患者子宫内膜情况,根据子宫形态、血流分布、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参数等指标有助于准确评估患者备孕成功率,根据多模态超声检查评分对成功受孕进行预测,更能客观准确地指导临床工作开展,有重要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胚胎模态内膜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DiI 在已固定人胚胎周围神经的示踪研究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
冷冻胚胎真的可以继承吗?
由单个模态构造对称简支梁的抗弯刚度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搔刮内膜对改善内膜接受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