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24-01-19林俊豪张曾晟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福建莆田3511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4期
关键词:玻璃体显微镜视网膜

林俊豪 张曾晟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福建 莆田 3511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9月~2022年9月60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前,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开展玻璃体切除术前,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超声生物显微镜检出21只眼视网膜脱离、10只眼视网膜前移位、6只眼玻璃体混浊;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很高,能够提升手术疗效,能够减少手术并发症。

医院眼科收治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如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炎症、玻璃体积血等,患者视力有明显的受损表现,部分患者丧失了视力,严重者有较高的失明风险,严重损伤了患者的心理、生理等多层面。临床对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方面,均取得了诸多的成果。研究发现,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多需要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此种术式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后也有再出血的风险[1]。有研究指出,明确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可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指导,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应用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中,有重要的价值[2]。基于此,本文于2021年9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超声生物显微镜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0例受试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中包括16例女性和14例男性,患者年龄16~70岁,平均(42.78±9.87)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18~68岁,平均(41.32±10.32)岁。上述研究人员的有关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课题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患者家属知情。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信息完整的患者;②研究对象了解本试验内容、目的,可以积极地配合试验项目;③意识很清楚,满足书面或是口头上的交流标准。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了本试验的对象;②伴有精神系统疾病;③有凝血功能障碍表现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在手术前,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进行视力检查,定位视网膜变性区,明确视网膜脱离范围,并就玻璃体混浊程度进行分级,进行眼压测量,并做好术前眼内感染预防工作。待患者各项检查指标合格后,拟定手术治疗方案,进行手术操作。

观察组患者于超声生物显微镜下开展玻璃体切除术,具体方法:①指导患者配合平卧位摆放,使用本院专用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设定好频率、扫描深度、宽度、分辨率等各项参数,在检查时,指导患者转动眼球,进行上下左右的旋转,摄取扫描的图像,并将图像上传至工作站,由高资质影像分析师进行总结和分析,确保结论准确,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提供指导;②根据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情况,明确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情况;②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视力明显提高,症状好转;有效:患者视力有所提升,症状得到缓解和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情况

经由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30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中,有21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情况,有10只眼出现视网膜前移位情况,有6只眼出现玻璃体混浊情况。

2.2 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观察组疗效更强,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3 手术并发症

研究发现,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更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现代医疗科学技术进步发展,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方面也在不断的推进。基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类型很多,因此,明确疾病诊断,了解疾病类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保障。临床常规的检查方式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直接检眼镜检查、超声检查等。基于影像学进步,超声生物显微镜广泛应用在临床中,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检查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检查原理是利用高频率超声对眼前结缔组织结构进行显微镜检查,此种影像学技术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很高。研究发现,超声生物显微镜有无痛、无创优势,对组织的损害很小,在检查时,通过科学设定频率参数,能够发出较高频率的超声波,扫描图形质量更高,能够清晰化的提供眼前段、睫状体等部位的影像,可以提供不同断层组织内部结构图像,大大提升了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3]。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检查中,超声生物显微镜清晰化地展示了眼角膜、房角、晶状体结构情况,临床诊断价值很高,为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病情鉴别、发展情况、疗效评估以及预后情况判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有临床指导意义[4]。

基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技术手段不断进步和发展,临床上大大提升了视网膜脱离治疗成功率。但研究发现,常规的手术操作出血量多,术后再出血风险高,对眼内结构、眼球形状等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存在术后角膜带状变性、角膜内皮损害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视力功能[5]。基于此,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治疗前,做好术前检查和病情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对手术并发症预防、视功能恢复有重要的意义。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中的应用情况发现,明确术前诊断,能够全面了解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病情,进而可以帮助临床科学地设计手术治疗方案,在手术疗效、预后预测等方面,均有关键性作用[6]。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手术前,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能够明确患者玻璃体基底部情况、屈光间质混浊情况、瞳孔散大等情况,与常规的眼底照相、三面镜等检查方法相比,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以降低误诊、漏诊率[7]。另有研究指出,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实施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能够清晰化反映出玻璃体是否有增生情况,可以观察到玻璃体基底部有无视网膜脱离的情况,因此,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在治疗前明确诊断,帮助临床明确疾病类型,进而保证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实施的可行性[8]。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类型很多,以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来说,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能够弥补常规检查缺陷,可以反映睫状体、虹膜情况,尤其在诊断瞳孔不能散大方面,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研究指出,将超声生物显微镜与B超结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有利于了解眼前、后端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而更加针对性地治疗[9]。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术后结构改变中的应用情况发现,巩膜扣带患者术中有眼压骤降情况、有术后睫状体脱离情况,经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患者术后1周出现了睫状体脱离的情况,检查准确率达到了100%。病理观察显示,巩膜外加压术后发生青光眼的概率很高,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结膜脱离情况。经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证实了术后高眼压患者,有睫状体水肿表现,部分患者出现睫状体脱离的情况,提示睫状体脱落与青光眼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性。

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硅油填充眼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发现,超声生物显微镜弥补了B超检查的不足之处。B超检查受限于频率参数,加之换能器频率较低,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分辨率,难以全面反映眼前段情况。超声生物显微镜的频率可达到50MHz,远远高于B超频率(10MHz),在较高的分辨率下,发出高频的超声波,提供了清晰化的眼前段影像、提供了睫状体平坦部影像。分析发现,硅油填充眼中的硅油量较大的情况下,会产生正常组织伪影像,难以显示出来,而超声生物显微镜能够清晰化观察到硅油在眼内的成像情况[10]。观察影像发现,硅油填充眼前影像呈现有颗粒状、点状油滴,为临床提供了参考方向。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玻璃体视网膜术后眼前段中的应用情况发现,能够准确检查出睫状体脱离情况,研究发生此种并发症的原因可知,与血视网膜破坏、涡静脉回流障碍等多种因素相关,提示行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时,要充分考虑此种术式可能引发的眼部反应,进而科学地设定光凝激光量,从而提升疗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研究发现,经由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30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中,有21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情况,有10只眼出现视网膜前移位情况,有6只眼出现玻璃体混浊情况,证实了上文研究观点,说明超声生物显微镜有应用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中的可行性,能够帮助临床明确治疗前的诊断,确保治疗方案更具针对性。研究发现,于显微镜开展手术操作,术野清晰度更高,方便临床操作,可提高手术效果,当前,超声生物显微镜广泛应用在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治疗中。进一步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明显比对照组的80.00%更高,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说明术前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进而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更加精准地定位病变部位和范围,保证手术疗效。本研究中,观察组无角膜上皮剥脱患者,分别有1例视网膜下液延缓吸收患者、有1例裂孔区冷凝反应患者,总发生率为6.6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再次证实了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在预防和控制手术并发症发生可能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超声生物显微镜技术优势显著,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断、疗效评估、预后预测等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手术疗效,有利于控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玻璃体显微镜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显微镜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显微镜下看沙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