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肺动脉压力和舒适度的影响

2024-01-19余泽佳姚晖冯俊范华贵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福建南平35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4期
关键词:血气舒适度肺动脉

余泽佳 姚晖 冯俊 范华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福建 南平 353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RF)患者血气、肺动脉压以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AECOPD并R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创组与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无创组联合NIPP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气指标、肺动脉压力(PAP)以及舒适度。结果:无创组临床有效率为95.00%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治疗后无创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高于常规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无创组患者PA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无创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NIPPV对AECOPD并RF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并降低患者肺动脉压力,此方式下患者舒适度有明显提高。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1]。COPD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咳痰、呼吸困难等,若不及时控制COPD的发展,COPD将进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AECOPD)。AE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更为严重,肺功能严重异常,并且常出现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增加了患者治疗难度[2,3]。因此,针对AECOPD患者并RF采取怎样的治疗方式一直是临床关注重点。临床认为,治疗AECOPD的关键在于通气,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在AECOPD的治疗中得以广泛运用,其具有见效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可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并且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4,5]。为进一步研究NIPPV对AECOPD患者并RF的具体效果,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AECOPD并RF患者分为两组,比较NIPPV与常规治疗方案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AECOPD并R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无创组,每组40例。常规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2~68岁,平均(57.88±3.47)岁,身体质量指数(Boody Mass Index,BMI)22.23~27.67kg/m2,平均(25.21±1.34)kg/m2;病程2~7年,平均(5.14±1.03)年;疾病类型:慢性支气管炎9例,肺气肿31例;RF分型:Ⅰ型10例,Ⅱ型30例。无创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5~69岁,平均(57.54±2.89)岁,BMI21.59~28.06kg/m2,平均(25.33±1.45)kg/m2;病程3~7年,平均(5.49±1.14)年;疾病类型:慢性支气管炎11例,肺气肿29例;RF分型:Ⅰ型11例,Ⅱ型29例。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COPD病程、疾病类型以及RF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AECOPD Ⅱ级[6]诊疗标准;②伴有呼吸衰竭,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O2)低于60mmHg;③患者和(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研究;④符合NIPPV适应症。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心力衰竭者;③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④有胸部手术史者;⑤非AECOPD所致RF者;⑥无法配合研究者;⑦合并肺栓塞、气胸、肺大泡者。

1.2 方法

常规组接受抗菌、营养供给、祛痰化痰以及低流量导管吸氧等治疗,依据患者病情采取对症治疗,治疗7d。

无创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NIPPV治疗,仪器为飞利浦(V60型)无创呼吸机,选择双相气道正压通气,调节至S/T模式,并调节初始吸气压为5~7cmH2O,并缓慢增大至14~20cmHg,呼气压设置为4~6cmH2O,呼吸频率为12~16次/min,氧流量为4~6L/min(吸氧浓度为37%~45%),依据患者情况调整参数,保证患者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通气3~4h/次,2~3次/d,连续治疗7d。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患者一般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COPD病程、疾病类型、BMI 以及RF 分型;②疗效标准[7]: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CO2)等指标显著改善;好转: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PaO2、PaCO2等指标有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PaO2、PaCO2等指标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总例数×100%;③血气指标:于治疗前后采用雷度米特ABL80血气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aCO2水平;④肺动脉压力(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P):于治疗前后采用迈瑞Resona7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生产厂家:安徽三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查两组患者PAP水平;⑤患者舒适度:干预后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估,共28项,每项从“非常同意”至“非常不同意”计分1~4分,总分112分,分数越低,患者舒适度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无创组临床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SaO2、Pa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SaO2水平较治疗前高,PaCO2水平较治疗前低,且无创组PaO2、SaO2水平高于常规组,PaCO2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s)

表2.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n PaO2(mmHg)SaO2(%)PaCO2(mmHg)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常规组40 51.34±5.35 65.13±6.73*68.37±6.33 75.26±6.71*62.47±6.03 52.66±4.78*无创组40 52.31±5.76 74.54±6.88*68.91±6.75 89.14±8.43*61.94±5.79 44.86±4.38*t 0.780 6.184 0.369 8.147 0.401 7.609 P 0.438 0.000 0.713 0.000 0.690 0.000

2.3 两组患者PA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P水平较治疗前低,且无创组患者PA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PAP水平比较(±s)

表3.两组患者PAP水平比较(±s)

组别n PAP(mmHg)t P治疗前治疗后常规组40 32.11±4.61 22.64±3.11 10.770 0.000无创组40 32.57±4.53 15.34±2.68 20.704 0.000 t 0.450 11.246 P 0.654 0.000

2.4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GC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CQ评分较治疗前高,且无创组GCQ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s,分)

表4.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s,分)

组别n GCQ t P治疗前治疗后常规组40 81.32±9.21 88.54±8.73 3.598 0.001无创组40 82.34±9.33 101.31±9.17 9.171 0.000 t 0.492 6.379 P 0.624 0.000

3.讨论

AECOPD患者在短期内会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加重,若未得到及时治疗,AECOPD因通气功能障碍、气流受限制导致并发RF,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8]。患者患COPD后机体气道受阻,患者呼气时间变短,肺部呈现内源性PEEP,导致肺通气不足[9]。患者通气功能障碍或低氧血症均会造成呼吸做功增加,进而导致呼吸肌疲劳,临床上常采用相应对症药物进行干预并给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10]。有研究显示[11],有创通气虽然可调节患者气血指标,但有创通气方式对患者影响较大(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疼痛不适、引起谵妄等)。针对清醒可配合患者首选无创呼吸机辅助支持治疗,本研究采用NIPPV治疗AECOPD患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NIPPV通过模拟人体呼吸功能,借助正压技术,进而使肺通气量增加,通气功能改善,机体血氧水平提高,而通气量增加可促进二氧化碳排除,二氧化碳潴留得到改善。本研究显示,无创组临床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0%;治疗后两组PaO2、SaO2水平较治疗前高,PaCO2水平较治疗前低,且无创组PaO2、SaO2水平高于常规组,PaCO2水平低于常规组;治疗后两组患者PA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无创组患者PAP水平低于常规组;表明NIPPV较常规治疗疗效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对肺动脉压力降低效果显著,与和建武等[12]的研究结果相符。究其原因,NIPPV选择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模式吸气压较高同时呼气压较低,可依靠压力支持通气减少患者呼吸肌做功,使潮气量增加,进而使通气质量大大提高,可显著改善患者RF症状;NIPPV可给予患者适当的呼气、吸气压力,对肺泡扩张有促进作用,以防肺泡萎缩;增加潮气量同时减少CO2潴留,对机体氧合有改善作用[13,14]。此外,本研究对患者舒适度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GCQ评分较治疗前高,且无创组GCQ评分高于常规组;表明患者在接受NIPPV治疗时更为舒适,分析其原因,NIPPV可减轻患者呼吸肌做功,对患者机体的负担更小,并且可降低机体能量消耗,因此患者舒适度较高[15]。

综上所述,对AECOPD并RF患者采用NIPPV治疗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对患者肺动脉压力降低作用显著,此外可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但本研究未对患者应用NIPPV治疗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拟在下一阶段开展相关研究以完善本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

血气舒适度肺动脉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