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作品集的《女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与实施

2024-01-19张春娥安妮余秋雨周莉

蚕学通讯 2023年4期
关键词:作品集女装评价

张春娥 安妮 余秋雨 周莉

(1. 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2. 重庆市生物质纤维材料与现代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 400715)

在某一学习阶段或基于任务的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若干学习成果和作品的汇集被称之为作品集(portfolio)[1]。在服装设计领域,作品集一般是指呈现一个或几个服装系列设计的集合,能够展现作者的灵感来源、设计构思、设计草稿、设计过程及最终的设计草图和设计成品,能够体现作者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及审美倾向。服装设计作品集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申请国外留学的敲门砖,也是求职的重要个人资料。

在西南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女装设计》核心课程教学中,我们将作品集的设计与制作纳入课程任务,旨在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本文以基于作品集的《女装设计》课程教学新模式与实施为例,探索将作品集的课程内容融入高校设计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1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女装设计》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通过系统学习女装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及创新运用能力,使学生能运用设计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展开女装单品及系列设计,能运用设计美学的原理及手法,从灵感搜集、提取元素、加工元素再到绘制效果图,完成整个设计系统流程,并最终以作品集的形式完成最后的课程考核。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训练,结合品牌女装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

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之后,即进入《男装设计》《创意设计》等课程教学,因此,《女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无论是女装或是男装设计、创意设计,其课程教学步骤都是按照教师提前规划的内容进行,学生向教师定期汇报阶段性成果,经教师的指导再修改完善。以往的女装设计教学较强调女装的单品设计与系列设计,往往会通过最终效果图的优劣来判定最终得分,这一判定方式不仅单一,且无法保证每一件作品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反思学习的基本原理,我们采用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探索《女装设计》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审美能力的教学路径。

2 基于作品集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设计类课程注重学生对作品的反思,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观察,帮助学生看到设计作品的问题所在。反思学习是指学习者以自身经验、活动或身心结构为对象,以反思性的自我观察、分析、评价、改造、修炼等方式进行的学习[2]。针对女装设计课程本身的特点,根据反思学习的基本原理,我们采取重自主、重过程、重实践、重评价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如图1所示,基于设计作品集的《女装设计》教学具体围绕计划拟定、内容讲授、设计实践、修改完善4个阶段展开实施。

图1 基于作品集的《女装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2.1 拟定教学计划

在现有国内相关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大纲中,并未明确提及有关作品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虽在课堂上教师会有所触及但非课程重点,因此大多学生知道作品集而并不清楚作品集的制作要点,因教师并未在课程考核中对作品集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大多缺乏作品集制作的经验。反观国内的服装类专业留学机构的培训则是以作品集制作为重点内容对拟留学学生进行辅导。若在课程中以作品集为最终的任务导向,那么要求教师提前拟定教学计划,在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管理、内容规划、教学环节的设计、考核方式等各方面都应做出具体规定。

确定以作品集为任务导向的教学方式后,我们对《女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将作品集的教学安排在课程的相关内容之后,确定为4个学时,向学生详细讲解作品集的重要性及制作方法,同时展示优秀作品集示例,以使学生对作品集的制作方法有初步了解,同时留给学生充足的课堂实践时间,方便教师随时与之沟通和指导。

2.2 讲授课程知识

《女装设计》教学所涉及知识内容较多,学时也较多,具体包括女装品牌与设计师、女装单品设计、单品展开设计、女装系列设计等,需通过课程作业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因此学生的课堂练习必不可少。

此外,在作品集相关内容的讲授中,借鉴欧美等服装院校对视觉笔记的重视,注重思维的探索[3],因此将设计思维过程的重要性及视觉笔记的制作纳入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强调对设计过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注重对调研图例、文字、阶段性笔记、设计草稿等所有过程性材料的保存,强调平面设计的重要性,以使他人在查阅作品集时,不仅能从所展示的资料了解作者的设计思路及其效果图绘制过程,也能从作品中体会作者的审美。因此,学生除需掌握女装系列设计的能力,还需熟悉图像处理等相关技术,以及具备基本的平面设计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

2.3 设计实践与指导

设计实践分为2个部分:一为平时的阶段性课程训练作业,如女装单品设计,系列设计,由简到难分阶段逐步深入训练,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并通过训练加深理解;二为课程大作业,学生需根据教师布置的命题完成系列女装设计,这一部分考核学生对课程所有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程大作业部分,教师命题所拟定的女装品牌不定,学生可选择任一喜欢的女装品牌进行设计,也可自行拟定品牌,完成品牌“DNA”,即对该品牌独有的东西进行分析,而后寻找灵感直至完成作品集。整个环节包括女装品牌“DNA”分析、灵感来源的搜集与确立、概念形成与提取(灵感来源板的制作)、服装色彩与面料和廓形的确定、设计草图绘制、设计效果图确定、款式图的绘制。在学生完成课程大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定期与学生沟通设计想法,了解学生的灵感来源及设计思路,在设计图的绘制效果、色彩搭配、纹样选取、文字与图片选择、设计细节的调整等方面给予指导。

2.4 作品集修改与完善

图2所示为一套完整的女装设计课程作品集示例。

本维护模型综合考虑设备在预防维修中的役龄回退和老化耗损因素,采用服从双参数Weibull分布的混合故障率函数更加贴切合理地描述设备在各维修周期内的实际劣化状况。根据1.2节的假设,单设备在基于可靠度约束的不完全预防性维修策略下的故障率λTD(t)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Af为事后小修;Bp为预防维修;Br为预防更换;tf为事后小修时间;τi为弹性预防维修周期;TD为设备使用时间。

图2 《女装设计》课程作品集内容示例(来源:学生作品)

作品集的修改与完善是最后一步,经教师的指导与点评,以及班级同学的建议与评价,学生将对作品集从整体到局部,从色彩搭配到完成度各方面修改与完善。具体修改与完善的细节包括:系列设计作品的完整度、设计过程的完成度、文字与图片的搭配、设计效果图的创意与完成度、排版的美观性等。

3 基于作品集的学习效果评价

基于作品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不仅能以此判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设计能力及审美,也能使教师更全面、细致且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作品集评价法是一种典型的形成性的评价方法[4]。通过对作品集的评价,推断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综合、想象、创造等方面的能力水平[5]。基于作品集的评价具有以目标为基础、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方便反思和反馈、灵活多变等诸多特点。

针对《女装设计》课程的作品集进行评价,既要建立作品集评价的标准,也要建立作品集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3.1 作品集的评价程序与标准

在查阅、总结国内外相关资料及笔者近10年《女装设计》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具体从如下8个方面对《女装设计》课程的作品集进行评价。

(1)作品的完成度:是否按照授课要求完成所规定的所有内容。(2)内容的匹配度:是否与教学内容和目标保持一致。(3)搜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是否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女装品牌的搜集,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4)设计能力:是否能按女装品牌的要求设计出符合品牌“DNA”的作品。(5)创新能力:系列设计及作品集排版是否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6)是否具有平面设计能力。(7)是否表现出积极的价值观。(8)是否在完成系列设计及作品集的过程中付出了足够的努力。

3.2 作品集的评价信度与效度

为保证作品集评价的信度,在评价学生作品前,需再三确认作品集的真实性,确认为学生独立完成。由于教师在学生制作完成作品集的过程中一直与学生保持沟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作品主题与进度,因此可保证作品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为保证评价的准确性,采取多轮打分及多名教师参与打分的方式。在作品集的制作过程中,前期资料搜集与整理、系列设计稿完成、作品集修改与完善完成3个阶段分别进行打分;同时,在保证都能理解评分标准的情况下,课程小组的4位老师同时打分,采用平均分的方式更能使最终的成绩具有公平性。

为保证评价结论的真实性,采取学生汇报作品集的方式,教师听取学生对作品集制作过程及概念、对设计的阐释,学生同时听取教师意见进行自评。学生阐释与自评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对作品集进一步思考,反思可继续修正的部分,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养成。

4 作品集在课程教学中的价值

4.1 尊重自我决定,激发自主思维

参考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对服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的定位,即通过实践推进调研、材料、形式、设计等方面创新性发展,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个人辨识度、影响力和审美力,寻找个人独特的设计语言和表达形式[6],因此在课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尊重学生每一阶段的选择。首先,对于作品集的具体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决定权,教师只把握课程大作业的大致方向,学生可从众多女装品牌中选择感兴趣的任一女装品牌,或自拟品牌,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充分尊重学生对灵感来源的选取,多给建议与引导,少加否定;最后,设计方法的确定、色彩搭配、排版设计上不做统一规定,学生可按照想法任意发挥。整个过程中,教师给出建议和引导,不断鼓励学生思考,考验其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品的能力,由此可激发学生自主思维与创作积极性,促进学生成长。

4.2 整合设计内容,培养宏观思维

作品集所包含的内容前后关联,从灵感来源、色彩板的制作、面料的选取、草图的绘制、效果图的绘制等部分环环相扣,将课堂教学中的各个重点串联在一起,易于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在以往的《女装设计》课程作业考核阶段,强调最后的设计作品,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记录设计过程的习惯,不利于展现设计类专业学生的个人思维特点,且仅以最终的设计作品判定成绩较为片面。重视调研过程、灵感搜集、设计演变、色彩选择、制作过程等等,能呈现学生在设计中遇到困难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保存创作笔记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随时记录的习惯,有利于教师更好且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创作的作品,更加能够帮助学生整合教学与设计内容,培养其前后思考、反思教学与作品的关系,逐步提升设计思维、扩大设计视野。学生在完成作品集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不断前后协调,有时甚至自我否定,从而逐步突破自我。通过用心记录设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有利于厘清学生设计思维,即为什么而设计,如何设计,这对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和对后续教学的改进有着重要意义[7]。

4.3 展现隐性工作,锻炼过程思维

基于作品集的评价更为全面与公平。若仅以最后的设计作品评判得分,会导致2种情况:一是无法避免设计作品的抄袭;二是无法展现学生的设计思路。现今丰富的电子网络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与参考资源,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学生众多,因此难以保证每一份设计作品的原创性,仅以最终作品和考勤进行评分无法保证其公平、准确性。同时,深入进行调研的学生即使能展示出优秀的设计作品,但设计过程中的思维与想法,以及遇到困难与如何克服困难,如何进行修改的所有隐性工作均无法得到很好的展示。作品集注重思维过程的展示,包括学生的创作思考、图片的搜集与处理、文字处理,以及各种设计草图、草图的修改痕迹等等隐性工作,都是学生努力学习与创作的证据,也是成长的印记。总之,作品集不仅展现了学生的隐性工作,也能锻炼学生对设计过程的重视,也更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设计的理解。

4.4 强调设计美感,培养综合素质

作品集的呈现最后以电子版或纸质版的形式提交,其中的每一个页面都涉及平面排版与设计,因此强调画面的美观,注重内容的大小位置摆放及配色。这一过程十分考验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既要对所有搜集的素材进行合理的处理与摆放,也要考虑页面的留白处理,还要思考所搜集的素材拼贴是否搭配和谐、文字对图片的注释是否恰当。在作品集整个制作过程中,因对设计感的强调,使得学生可能会反复协调修正每一帧页面,既要考虑画面大的构架,也要注重细节感的把握。这一完成过程蕴含着知识建构、策略运筹、思维创新和自我评价等重要学习能力的运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锻炼了其完成一项整体任务的能力。这些综合素质的养成,需要通过作品集的制作,在真实、动态的任务情境中才能反映出来。

5 结语

作为设计学专业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创新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有方法地逐步训练养成。针对《女装设计》课程本身的特点,根据反思学习的基本原理,参考国内外优秀的作品集设计案例,将作品集的设计制作纳入《女装设计》的课程体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也能锻炼其过程思维,提升其综合素质。基于作品集的《女装设计》课程教学以任务为导向,注重设计与制作作品集的过程,是对原有课程学习考核方式的有效补充,对于提升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促进考核的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作品集女装评价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作品集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女装流行面料
女装风格与细节
作品集
2017年春夏男装周的女装风景
诗歌作品集
女装流行面料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