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适应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4-01-19王翔
收稿日期:2023-06-15 修回日期:2023-08-05
作者簡介:王翔,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
基金项目:2023年湖北文理学院研究生教育优秀成果培育项目(YCG202318);2021年度湖北文理学院校级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项目(YZ4202102)
摘 要:目前,跨专业研究生的学科交叉优势突出,通常具有较高的专业学习兴趣,但与非跨专业研究生相比,在专业知识理解层次和学术能力水平上尚有较大差距,对新专业的认同感及自信度不高,较难破除原有固化思维的障碍,易导致专业适应性差。鉴于上述问题,高校应从明晰目标定位、加强过程保障、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导师作用等方面着手,采用差异化、针对性培养方式,全面提升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适应性。
关键词:跨专业研究生;专业适应性;培养模式;过程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2-0048-03
一、引言
与非跨专业研究生相比,跨专业研究生这一群体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也在专业适应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高校以往对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多为“一刀切”,导致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适应性整体状况不佳,培养质量不高。因此,高校有必要针对跨专业研究生的特点,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其提升专业适应性。
二、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特点
专业适应性即对专业学习的适应状态,指学生在能力水平和自身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环境条件及学习目标,通过主动调整对专业学习的心态及行为方式,进而达到与专业学习环境相协调的态度和行为过程[1]。在专业基础能力、知识体系深度和广度,以及专业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跨专业研究生与非跨专业研究生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对跨专业研究生进行培养时,应使用差异化、针对性的培养方式,以提升其专业学习的适应性。
相对于非跨专业研究生而言,跨专业研究生知识面更广,基础知识更丰富,这一多元化知识背景为其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另外,由于是跨专业读研,其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更强,在读研过程中不会受条框束缚,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新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激发创造性。但同时,跨专业研究生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在专业(学科)基础理论、内隐知识、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等方面与非跨专业研究生存在较大差异,在初期学习中存在一定障碍,知识理解不到位,时常会出现定义不清晰、不明确的情况[2]。入学后,由于专业认知不够深刻,跨专业研究生往往会陷入迷茫,对未来学习无法形成清晰规划,易产生一种自己无论怎样学也比不上非跨专业研究生的心理暗示,进而降低自我预期,专业适应性随之降低。
三、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适应问题及原因
(一)问题
1.专业认同感相对不足。跨专业研究生没有接受过完整系统的专业培养和训练,对专业知识结构缺乏全面认识,没有形成专业学习所必需的特有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专业认同感不足,进而会对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学习产生不利影响。虽然个人发展的需要会促使一部分学生有很强的学习动力,能够做到心有所定、学有所成,但跨专业研究生一般对专业最新发展趋势和所需能力等都不甚了解,且缺乏相关的实践或实习经历,没有形成对专业的情感和意识共鸣,弱化了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2.学习心理压力大。不少跨专业研究生没有全面认识现专业,对现专业的情感依附度不高,思维方式往往固化在原有框架体系内,很难深入到对现专业问题的分析之中,不能从现专业的角度提出见解,学习效能偏低。有些跨专业研究生是在工作多年后重新回校学习,面对非跨专业研究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专业素养,常为自己“不专业”的分析而变得不自信,甚至失落。长此以往,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挫败感等负面情绪不断累积,学习兴趣随之下降,甚至出现放弃自主学习而随波逐流的现象。
3.专业学习不系统。虽然跨专业研究生在入学考试时已加考了两门专业课,但这并不能代表其专业思维能力和知识结构就已达到研究生学习的要求。很多跨专业研究生仅在备考时突击学习了入学考试所需的科目,基础知识既不全面也不扎实,对专业概念、基本理论的把握不精准。目前,多数高校的应对措施是要求跨专业研究生入学后补修一两门专业基础课,其他培养环节基本一样。事实上,这不仅无法完全弥补跨专业研究生与非跨专业研究生之间的知识差异,还会给跨专业研究生后续学习和科研带来障碍。
(二)原因
1.选拔环节对创新能力考核的重视度不够。研究生入学考试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考试的统一性高但难度不大,强调对课本理论知识熟悉度的考查,没有特别强调对创新能力的考核,无法确保能真正挑选出理论知识丰富、专业能力强、科研潜力大的学生。非跨专业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对于教师的课题能直接上手。相反,跨专业研究生在入学阶段需花费一些时间去补修一些基础课,这会影响其跟随导师开展科研活动的进程。
2.培养环节系统性不够。不同高校对跨专业研究生补修本科课程的要求各异,如有些高校要求跨专业研究生随本科课堂学习,但无需参加考试,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证,研究生往往不能将学到的知识串联形成完整的体系[3]。同时,因师资局限、教师忙于课题等各种问题,不少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覆盖面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存在“碎片化”问题,难以满足跨专业研究生的实际需求,不利于推进其专业适应过程。
3.专业基础不扎实。跨专业研究生在学科跨度较大的情况下,没有本科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在步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对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及学习效率相对不足,不能快速适应专业课学习,进而对专业认同感产生弱化[4]。同时,与非跨专业研究生相比,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较薄弱,进入到研究生阶段后,需快速掌握全新的专业知识与研究方法,但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旦落后明顯,就会产生自卑、焦虑等问题[5],不利于专业适应性的形成。
四、提升策略
(一)制定差异化培养目标
无论是教学还是实践,都应充分考虑跨专业研究生的群体特征,要在更为灵活高效的培养方式中,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感,提高专业认同感和适应性。第一,要实现有侧重的分类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要进行动态化、创新性设置,在课程结构培养上要与非跨专业研究生和而不同,实现对跨专业研究生个人优势的最大化发掘。鉴于跨专业研究生本科期间的专业基础,以及不同的学习背景、专业优势及发展意愿,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构建上,应充分考虑其背景知识与新学科知识的交叉学习需求。第二,培养过程要坚持因材施教,使跨专业研究生在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科研技能的同时,培养其主动探究科学问题、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帮助其充分形成专业化的思维和能力。
从多个维度对跨专业研究生予以能力培养引导,为其提供符合研究方向和标准要求的知识体系,结合其本科专业优势和基础学习经验,不断激发其潜能,将各阶段知识整合升级为系统性知识,实现研究生培养的多元化特色。具体而言,即通过培养,跨专业研究生掌握研究生阶段各专业课程内容,拥有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的能力;熟知研究或成果写作的基本方法,独立进行科研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能进行深入思考与科研创新,独立表达个人观点;具备科研阅读、筛选和评估能力,拥有研究生所必需的高水平学习能力;形成自主或参与科研、综合运用信息、合作交流、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培养过程管控
1.构建多样化课程体系
在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中,除保留核心课程和环节外,还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便于跨专业研究生针对性学习,将原专业知识和方法融入到新领域中,实现新的突破。首先,可为跨专业研究生个性化确定足够的本科层次核心课程,以帮助其解决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引导其进入到将要研究的领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兴趣与好奇心[6]。其次,可为跨专业研究生制定月度学习计划,指定与研究领域相关的书目让其自学。在集中学习过程中,若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见解,则进行公开讨论,提高参与感及积极性,实现优势互补。最后,改革授课内容、方法和手段,在授课内容上,注意理论知识传授的前后衔接和难易选择,推动由系统的专业理论向跨学科、交叉学科知识理论转变。
2.提升培养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教学形式上,应强调在现实化的教学情境中帮助跨专业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以有效引导下的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为主,不断提高跨专业研究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新知识、深入分析和有效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要为跨专业研究生设置充足的教学实践环节或开展课题研究参与活动,让其通过真实场景培养学科思维和专业素养,获得更直观的知识经验。聚焦专业热点和有争议的学术观点,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小组讨论、参与问题解决,从而迸发新的研究创新点。
教学组织上,要改变传统课堂模式,多采取“开放式”“非结构”的组织形式,鼓励跨专业研究生做跨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难易搭配,既要帮助跨专业研究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又要加大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探索创新的能力培养力度。教学上要精讲与泛讲相结合,预留充足时间让跨专业研究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提问,确保知识传递的有效性。针对性抛出跨学科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多引发跨专业与非跨专业研究生的思维碰撞,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系统性、交叉性思维能力。
3.突出对多学科融合能力的学业评价
无论是跨一级学科还是跨二级学科或学科内跨专业的研究生,在对其进行科研能力培养状况评价时,都应注重评价研究生的基础知识运用水平及多学科融合贯通能力。不再单一依赖简单的课程论文、考试等形式,而是要以学业成绩为基础,全过程考查学生在课程学习及科研活动中的学习表现和能力水平[7]。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环节,论文所反映的理论基础、创新状况都是评价综合素质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最能体现培养质量和学习效果。因此,要鼓励跨专业研究生更多选择交叉性论文选题,建议在论文质量评定过程中予以适当倾斜。
(三)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以学术研究弥补欠缺知识和提升创新能力,对增强专业适应性、提高培养质量至关重要。课题研究要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以课题为导向引导跨专业研究生自主学习和潜心研究,推动其拓展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8]。科研项目通常不限于单一学科或者专业知识,在从事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鼓励跨专业研究生充分利用原专业所学,针对性补充现专业知识,有效锻炼综合能力。
在入学初,引导跨专业研究生改变只求拿文凭的粗浅认识,最大程度调动其参与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之后,在跨专业研究生掌握了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研究能力的基础上,讲解最新科研动态,分配课题研究任务,指导其积极主动开展科学研究。课题研究中,跨专业研究生可能会碰到没学过的知识,此时可通过启发引导,使其接触学科前沿,帮助其带着问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加强学术交流互动,鼓励跨专业研究生多参加交叉性的或专业性的学术会议等活动,开阔学术视野,激发学习兴趣,碰撞思想火花。
(四)充分发挥导师“领路人”作用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是关键。作为研究生导师,要落实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大力引导跨专业研究生打破思维定式,利用好原有知识体系,帮助其形成崭新思维方式。同时,要着重传授一流研究方法和前沿学术动态,拓宽其学术视野,激发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
在日常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的指导过程中,在题目拟定、方法选择、框架搭建及创新点激发上,鼓励跨专业研究生尽量兼顾原来所学,发挥自身专长,多进行交叉研究[9]。
促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跨专业研究生与导师开展自由协商探讨,引导跨专业研究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创新。帮助跨专业研究生明晰自己的一些新想法、新点子,引导其发挥跨学科知识经验和专业优势,进行多角度思考。对于初期专业适应状况不佳的跨专业研究生,高校和导师除了要对其进行心理安抚、鼓励其克服困难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学业指导,鼓励其发挥学科交叉优势进行深入学习。当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时,学术自信心随之建立起来,就会进一步推动其开展更深入探索,在学术上取得更大成功。
五、结束语
跨专业研究生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是可开展一定跨学科研究的创新潜力群体。近年来,跨专业研究生的规模越来越大,与非跨专业研究生相比,他们在专业认同和专业适应性方面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高校应准确掌握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状况,针对其对常规培养模式的差异化反应,建构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的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因材施教,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研究生学习。
参考文献:
[1] 唐文清.大學生专业适应性量表编制及其应用[D].
重庆:西南大学,2007.
[2] 曹楠.跨专业研究生学术研究现状及对策研究:以F
大学教育学院为例[J].国际公关,2020(12):324-325.
[3] 葛巍,焦余铁,郭进军,等.基于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
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6):245-246.
[4] 余情,石玲.跨专业研究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及对
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114-116.
[5] 王祺.建构主义视角下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D].
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5.
[6] 郭必裕.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培养跨专业研究生[J].
现代教育科学,2016(12):99-102.
[7] 杨倩,吕帆.基于团队多维协同的研究生动态跟踪培
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74
(4):45-46.
[8] 郭必裕.以课题为抓手进行跨专业研究生培养[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1):71-75.
[9] 曹丽新.跨专业研究生培养及其科研能力提升对策
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69(7/8):
68-69.
■ 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