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韦斯的贫困救助理论:科学救助思想的开端
2024-01-19张威
张 威
一、前 言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社会政策的出现早于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中社会保障有三大原则:救助原则、保险原则、福利原则。其中出现于17世纪的救助原则,其特征是用国家财政收入救济最需要帮助的极少数人,救济待遇与收入状况密切相连,财政来源是税收;保险原则出现于19 世纪,其特征是企业和个人缴纳保险费,保险待遇与缴费义务相连,财政来源主要是保险费(及国家补贴);福利原则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该原则与公民权利相连,只要是国家公民,即可享受福利待遇,与收入状况无关①比如德国的“子女补助金”(亦称儿童补助金),德语原文是Kindergeld。或者“育儿补助金”,德语原文是Erziehungsgeld,现已改为“父母补助金”,德语原文是Elterngeld。,财政来源也是税收。救助原则出现得最早,与人类最初所关注的问题有关。人类最初探讨的社会问题主要是物质性和身体性困境,如贫困和疾病。人们思考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最初是在神学和哲学领域,这两大领域产出的观点对科学救助思想的出现影响巨大。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神学家和哲学家们对于如何理解贫困、如何应对贫困的观点,发生了本质性转变。
神学家冯·阿奎(Thomas von Aquin,亦译为:阿奎那)(1224—1274)提出的“七种身体方面和精神方面的仁慈之举”,体现了中世纪施舍思想和济贫学说的精神。但这种帮助更多是指一种“直接给予式的施舍和慈善”,是一种私人行为,而且它的核心并不是受助者而是施舍方。随着近代的开始,人们对贫困的理解和助人观点开始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系统性、理性济贫思想开始出现。城市济贫制度改革的开拓先锋是天主教神父和神学家冯·凯瑟斯贝格(Johannes Geiler von Kaysersberg)(1445—1510),他深受其朋友也是法学家布兰特(Sebastian Brant)(1458—1521)的影响。布兰特是名著《愚人船》①德语原文是Narrenschiff。(1494)的作者,他用愚人讽刺的手段批判和揭露当时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冯·凯瑟斯贝格和布兰特都倡导:对待贫困问题,必须以公众利益为重,最终目标是取消乞讨。这一观点逐渐让“贫困者的劳动义务”被越来越多地置于济贫思想的中心地位。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强调贫困者的劳动义务,换言之,为了消除贫困,贫困者必须履行一定义务(而不是只单纯地接受施舍)。神学家林克(Wenzelslaus Linck)(1483—1546)曾清晰地表达这一观点:每个人都有义务养活自己、有义务资助没能力养活自己的家人。只有当个人和家庭做不到这点时,社区(公共领域)才能干预。除了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林克也将宗教改革思想的重要贡献引入到济贫制度改革中(Lambers,2013:5-7)。
在此之上,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哲学家和学者维韦斯(Juan Luis Vives)(1492—1540)1525 年创立的“贫困救助实践”②德语原文是Subventionspraxis。源于De subventione pauperem。Subvention一词多义:经济上的帮助、资助、救助、补助。思想,对推动城市济贫制度发生根本转变——转向科学救助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从全新的角度阐释贫困和如何帮助穷人③本文中,“穷人”和“贫民”两个概念被作为同义词使用。,首次将应对贫困从无组织、无计划、自发无序的个人层面转向有组织、有计划的国家层面,意图超越中世纪的施舍思想和济贫学说,寻求一种系统性解决途径。这意味着:人类对贫困问题的思考,从“慈善济贫”转向“科学救助”。这一思想因此被视为当代科学救助和国家救助思想的开端。维韦斯的贫困救助理论也标志着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出现,因此也被视为西方(古典和现代)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前身之一(张威,2020)。客观理解其思想需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
二、历史背景:从中世纪晚期进入近代的欧洲
1492年维韦斯出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Valencia),其父母因宗教信仰问题遭到宗教法庭的迫害④天主教会谴责其父母在接受洗礼后依然保留犹太教的传统习俗,史书推测他们后来甚至可能被处死。,维韦斯对教会的观点有着自己的理性见解,但其一生都是天主教会的成员。维韦斯先后在瓦伦西亚(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巴黎大学(攻读语文学、哲学和神学)、布鲁日(Brügge,也称“布吕赫”)⑤布鲁日的荷兰语是Brugge,也译布吕赫(法语:Bruges),Brügge是德语。等地学习,并开始为富有家庭的孩子上课。1512 年起,维韦斯在鲁汶(Löwen,今属比利时)新成立的大学教授拉丁语,并与当时欧洲一些著名的人文主义者结为好友,逐步成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后经莫尔斯(Thomas Morus)介绍,维韦斯每年会有数月时间在英国,一边在伦敦王室里做私人教师、一边在牛津大学做教师,这期间获得稳定收入和社会认可的他撰写了大量神学、哲学、语文学、教育学和社会批判性文章。针对布鲁日(Brügge)乞丐泛滥的现象,1525 年维韦斯撰写了专著《关于帮助穷人》(亦译为:对穷人的救助或论济贫)献给布鲁日市政府;他最有名的著作是1531 年完成的《论科学》。后因亨利八世的离婚事件生活陷入贫苦①维韦斯因对亨利八世的离婚事件持以反对态度,在英国被国王下令逮捕,国王撤销了他王室私人教师和牛津教师的职位,切断了他的固定收入来源。,直至1540年离世。
中世纪晚期,14 世纪中期开始,欧洲的生活状况开始恶化:各种瘟疫频发,1349 年起出现一种新的瘟疫(黑死病)②德语原文是Pest。,再次夺走几百万人的性命;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变坏(如出现短暂的冰期),这些都对农产品的生长造成恶劣影响。战争使得贸易发展受到阻碍,实物经济随之减少,但它为货币经济的发展带来契机,大型都市逐渐形成,产品进一步分化和细化(Engelke et al.,2018:50)。对西方历史学家来说,公元1500 年前后是从中世纪向近代转折的时期,维韦斯正是生活在16 世纪最初的40 年里。1453年“君士坦丁堡没落”(拜占庭帝国首都,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人们开始寻找通往东方(如印度)的新交通路线,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为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1514 年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重新论证了早在古代就已形成的太阳中心学说,更正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继1054 年教会分裂为希腊教会和罗马教会之后,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使罗马教会再次分裂,基督教新教兴起,对欧洲大多地区影响重大。激烈的斗争冲突(如1525年的农民起义),将中世纪晚期的恶劣生活条件推向了顶点。经济、社会和宗教矛盾日益加剧,统治者们又利用这些矛盾扩张自己的权势(Engelke et al.,2018:51)。
随着货币经济的繁荣,城市中的“货币贵族”逐渐分化为商人、手工业者、银行家和生产商等,他们的经济行为越来越倾向于“利润最大化”原则。城市中的封建等级秩序由此受到削弱。随着实物经济的减少,一部分贵族逐渐贫穷起来。他们想方设法挽回其经济政治地位的下滑,比如,他们把那些有人身自由的地农贬为农仆,或者加收租子,由此成为新型地主阶层。大批农民从农村涌入城市,“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城市中逐渐形成最初的无产阶层,如从事手工业劳动、靠工资吃饭的工人,他们大多居住在贫民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很多人来说,乞讨甚至成为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城市的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出各种“乞讨者规章制度”,用以缓解大规模的乞讨现象(“乞丐之痛”③德语原文是Bettlerplage。)(Engelke et al.,2018:51)。
在人们的自我意识中,15—16世纪是“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时代④德语原文是die Zeit der Renaissance und des Humanismus。。尤其是地处北部意大利和弗兰德地区(南部荷兰、西北部比利时)的城市,受这种“时代精神”⑤德语原文是Zeitgeist。的影响最为深刻,人们将“文艺复兴”视为“发现世界和发现人”的时代。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此生”,而不是来世,这一趋势表明:宗教已逐渐进入世俗化进程。同时人们开始提倡分析式科学观察。这一点比如体现在“现实主义”思想中,或者对圣经的批判文章中,或者体现在文艺复兴时期造型艺术①德语原文是Bildende Kunst。的中央透视画法②中央透视画法(Zentralperspektive)也称消失线系统画法(Fluchtliniensystem),用这种方法能将空间深度以几何学方式准确构思和设计出来。此外,还有空中透视画法和色彩透视画法。为了在两维平面上画出三维效果图(点、线、面),艺术家必须遵循光学和几何学规则。这些规则确定:地平线水平地位于观察者眼睛/齐眉高度。为了赋予图画一定的空间深度,画中所有与地面平行的纵深线,都通向一个位于水平面线上的消失点(源自Wikipedia)。例如:拉斐尔的“雅典学校”。以及人们对人体解剖学的重视③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体解剖学。艺术家们在自己身上研究肌肉特征、运动状态和身体比例。尽管进行了这些研究,但人们依然像古代那样,按照理想化的比例设计裸体人像。艺术家们认为,从人类丰富的自然特性中挖掘最美的东西、体现身体的完美,便是他们的任务。裸体象征着无邪,因为它被看作是自然的,因而体现着人类原始的美。与其他方面一样,所有这些有关人体造型的观点,都是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继承过来的(源自Wikipedia)。文化艺术的主题和绘画题材不再只是宗教和神话,而是自然界与人。。人们重返古希腊传统、推动艺术和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很多在君士坦丁堡的希腊学者被驱逐出境密切相关。印刷术的出现使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迅速传播④比如homo liberalis的人文主义教育理想、真善美思想、倡导自由之人的思想,都得以传播。。这种思想繁荣和文化繁荣的基础和背后是经济增长。一些城市经济实力日益强大,比如佛罗伦萨和佛兰德(南部荷兰、西北部比利时)就是通过纺织业强大起来的,这些地区的社会和经济整体状况得以改善。随着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形成,城市中产阶层开始掌握巨大的贸易权利,并在政治层面谋求利益。他们不仅是艺术和哲学的推动者,也用自己独特的节俭、核算式、经济性生活方式、工作伦理和经济伦理,形成一种合理化思维和分析性观察方式⑤德语原文是Rationalisierung und analytische Betrachtung。,如统计学、双重记账簿⑥德语原文是doppelte Buchführung。(进账和出账),其影响力远远超出经济范畴。同时期的马基雅维里(Niccolò Machiavelli)(1469—1527)创立“国家理论”,对如何构建现代国家体系进行了理论性阐述,如设置外交部门、将行政体系合理化。在科学领域中,尽管亚里士多德和教会经院哲学家们的著作依然占主导地位,但这些“哲学之父”的观点不再被视为“无可辩驳”了。人们运用新观点批判亚里士多德和教会学者,并逐渐放弃以宗教方式进行论证的做法。随着越来越强的现实主义取向,自然科学开始获得人们的青睐。独具风格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其创立的归纳法⑦德语原文是induktive Methode。与归纳法相对应的是演绎法、推论法(deduktive Methode)。(从个别经验和现象得出普遍性原理),成为人类认识世界、赢得知识的新途径(Engelke et al.,2018:52)。
西班牙在8世纪建立起伊斯兰国家结构(摩尔人,来自北非),1492年这一国家结构被解除。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的是,西班牙的社会和国家并不是封建等级式构建起来的,在这里,各种信仰的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处于领导阶层的穆斯林(摩尔人、阿拉伯人)、大多数信仰基督教—西班牙罗马教的人、犹太人⑧德语原文是das Zusammenleben der führenden Muslime(Mauren,Araber),der meist christlich-hispanorömischen Bevölkerung und der Juden。。这种共同生活方式深受广泛传播的宗教宽容影响,也是为了协调社会矛盾。穆斯林的行政管理效率很高,农业与手工业繁荣,艺术与科学同样得到推动,尤其在天文学和医学领域,人们着手研究古希腊人的思想,使其进一步发展。随着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⑨德语原文是Königreiche Kastilien und Aragon。的合并,西班牙在政治上实现统一,国家变得强大。内部政治的统一以宗教方式强制执行。在强制信仰时,如果人们不愿改信天主教或无法逃离,就成为受害者,尤其是犹太人(Engelke et al.,2018:52)。维韦斯在西班牙出生一直生活到17岁。
佛兰德地区(南部荷兰、西北部比利时)的一些城市如布鲁日、根特(Gent),从中世纪晚期起已发展为欧洲经济和世界贸易的中心。帆布生产、贸易、海港和可停泊船只的河流,都构成这种经济力量的基础。1384年—1385年该地区成为勃艮第公国①德语原文是Herzogtum Burgund。的一部分,直到1477年前经济极度繁荣,并带来文化的繁荣(城市文化、市民文化、民主化)。1477 年哈布斯堡王朝②德语原文是die Habsburger。继承勃艮第公爵的领地。哈布斯堡王朝实行集权制管理、限制各阶层自由、镇压宗教改革,这些都加速了该地区的衰退和没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城市中充满无家可归的失业者和乞丐(Sachße&Tennstedt,1980:23-84)。维韦斯一生最后的几十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佛兰德地区,他亲身经历了这一地区进入衰退的最初阶段。
(一)维韦斯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兴趣
维韦斯对他所处时代的所有议题都充满兴趣。基督教国家的团结一致、不断传播的伊斯兰教、欧洲和平、所有人的共同利益,这些都是他不断思考和寻求答案的问题。他在《和谐与不和谐》③德语原文是Eintracht und Zwietracht。的论文中,构想了乌托邦并提出改革要求(Heine 1881;Engelke et al.,2018:55)。家乡众多穷人的苦难生活深深触动他,驱使他开始关注穷人的生活状况,并提出如何改善他们生活状况的具体建议。布鲁日和其他中世纪的城市一样,乞讨泛滥,满大街是乞丐、穷人和被医院收容的人④德语原文是Spitalinsasse。。“怎么才能缓解穷人的困境”这一问题萦绕在维韦斯脑海中。他非常看重布鲁日市政府的作用,想帮助市政府的行政部门缓解乞讨现象。为此,他分析了城中穷人的生活状况,并创立了一种如何帮助穷人摆脱悲惨命运、帮助布鲁日摆脱“乞丐之痛”⑤德语原文是Bettlerplage。的理论。穷人的经济困境是维韦斯工作的出发点。但作为一个教育学家,他也同样考虑教育因素和道德因素。而且作为一个坚定的基督徒,他认为基督教是所有教育(包括对穷人的教育)的基础(Engelke et al.,2018:55)。
(二)对科学的理解
在1531年发表的《论科学》中,维韦斯对某些科学的没落提出批判,痛斥一些学者对金钱的欲望,痛斥拿学术尊严做交易的行为(Vives,1912)。他认为,科学是“基于特定最终目的之上、服务于我们认识世界、行动和发挥作用的各种普遍规律的组合”(Vives,1912:114)。他认为,发展科学,是因为对人类有用,最终也是为了赞美上帝。因此,他反对那些发明出来用于危害人类的科学,比如毒剂配制技术、魔法、部分导致死亡与堕落的战争科学等(Vives,1912:121)。他认为,神学是科学中的科学。因此,科学与教育的基础是基督教信仰。他尝试将人文主义理想与天主教信仰学说融为一体。他认为,每一所学校和每一种教育,只有当它能服务于道德生活时,才有存在的合理性。所以,对他来说,一个好的科学家(学者),也必须是过着一种有道德的好生活(Engelke et al.,2018:55)。维韦斯要求人们丰富历史知识,反对毫无批判地接受权威人士的观点,强调语文学和文本批判的价值(Engelke et al.,2018:56)。
三、维韦斯的贫困救助理论
维韦斯的很多基本观点和言论都基于基督教(更准确地说天主教)之上,并与冯·阿奎的观点相连。一般来讲,他的论述都是对圣经的引证以及对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和作家观点的摘录,比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西塞罗等。
(一)伊甸园与原罪①德语原文是Sündenfall。原罪一词最初是指基督教神学伦理学中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反上帝偷吃禁果。
维韦斯认为,世界和人都是由上帝创造的,因此原本就是好的。但是人滥用了上帝赋予他们的自由,犯下罪恶,因此他们必须离开伊甸园。原罪使人的理性变得昏暗,使欲望解除了枷锁。但是,即便人有原罪,还存在着自然的、理性的生活基础。人的生活要朝向一个超越一切范畴的目标,即在永恒的生活中与上帝同在②德语原文是Gemeinschaft mit Gott。。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必须追求“唯一和真正的善”,“最大的善举是……人们出于道德原因帮助他人”(Vives,2006:267;Engelke et al.,2018:56)。如果人只为自己而活,他将无法生存;他需要他人的帮助,也同样需要帮助他人。维韦斯认为,人世间的社会生活建立在互帮互助的理性基础之上。但是,原罪和恶习(尤其是贪婪、权力欲、高傲)导致的人的堕落,不断地将人们从理性之路上引开,如此,人们不是和平共处、和睦生活、相互支持,而是相互残杀和掠夺。教会的任务是,在基督教圣礼上讲授仁慈与宽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应有的自然形式。基督教道德与伦理,尤其是爱,能使“人类和平共处”的目标得以圆满实现。
作为一个完全的人文主义者,维韦斯设想一个原罪时代之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能出于理性角度和平共处、友好生活、协同工作、相互帮助。维韦斯认为,不需要上帝和教会帮忙,单单出于天然的伦理动机,人们就可以达到这一目标;仅仅人的理性,就能使人类创建一个仁爱和谐的社会③德语原文是Gesellschaft in Liebe und Eintracht。Vives的拉丁语原文是amor et concordia。。这种理想社会与维韦斯所生活的现实社会截然相反。他认为,这种和谐社会被人的以下欲望瓦解:想要超过和压迫他人、想靠他人劳动生存、想要控制他人。这些人类恶习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中或社会中,贫富分化、受压迫者和统治者的分化,是人类的贪婪和权利欲所导致的结果。这种世界并没有映射出上帝的秩序,而是一个混沌世界(Engelke et al.,2018:57)。
(二)劳动与助人
“人作为上帝的创造物,其性本善,需遵循爱上帝和爱他人的信条”。维韦斯认为,基督教仁爱是私人以及公共济贫行为的伦理基础和最终目标。帮助他人源于基督教的主要信条——“爱的信条”。撇开爱上帝、爱他人这些信条不谈,维韦斯认为,劳动和助人是人类的天然属性,这两种属性与生俱来。劳动和助人体现着人们内心世界的价值观。那些帮助他人的人,行为是自然的,内心体验着一种深深的幸福感。“人因犯原罪被上帝从伊甸园赶出来,必须靠劳动自食其力。”因此维韦斯认为,从宗教角度看,劳动是上帝对人类的一种惩罚,但同时劳动也是每个人生活中必做之事。由此,劳动获得其自身价值:人天生就要劳动,并在劳动中获得快乐。这种天性在懒人身上被埋没了。因此,在懒人身上重新唤起这种天性,是教育的任务。维韦斯反对“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劳动”,因为他认为这种劳动目标是人类贪婪欲望的表现(Engelke et al.,2018:57)。
维韦斯认为,如果人类在过去通过理性方式实现了仁爱和谐的社会,那么人们为未来追求同样的目标,也是可行且充满意义的。从这一观点出发,他坚信,人类会进步,并希望通过教育阻止人们出现恶习和不道德行为。尽管维韦斯有着以上观点,但他对人类是否有意愿和能力爱他人、帮助他人,持较怀疑的态度。
(三)政府对穷人的救济①德语原文是Armenpflege。
维韦斯认为,人类所有的困境和贫困都是原罪带来的后果,从本质上讲,都是人类道德败坏造成的结果。因此,贫困不可能根除,它永远会在这个世界上。对此维韦斯引用耶稣的话:“总有穷人与你们同在。”维韦斯阐释了很多个人贫困的原因,但最终他还是归因于玄妙莫测的天意,将其视为一种必须屈从的命运。尽管维韦斯很清楚,贫困不可根除,但他仍然思考着:如何才能让他的城市里不再有穷人。他希望,通过私人和公共慈善行为,至少使布鲁日的穷人能摆脱悲哀悲惨的现状。他尤其强调,在城市(政府)层面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一些救济穷人的措施,就可以实现无贫困城市社会的理想。这些措施都基于维韦斯的人类学和神学思想。维韦斯认为,在帮助穷人时,教育性推动和物质性支持,应互为补充。救济穷人是基督教国家的事情,而不是教会的事情。因为在管理济贫物资的过程中,济贫事务太过“世俗化”,存在太多“利己”危险,神父、修士、大主教等会把那些本属于穷人的教会钱财用于奢侈和排场。城市市政府救济穷人的具体措施,围绕以下三个要求进行:(1)与其他所有人一样,所有穷人都必须劳动;(2)救济穷人必须根据个人情况区分对待;(3)必须教育穷人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Engelke et al.,2018:58-59)。维韦斯的观点标志着:人类济贫观、对救济穷人的思考,第一次从自发无序的私人层面和社会层面(包括教会)的慈善济贫转向有计划、有目的的国家层面的救济政策。科学救助的思想萌芽就此出现。
(四)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劳动②德语原文是Arbeitspflicht für alle。
维韦斯通过观察发现,布鲁日的穷人不劳动,而是通过乞讨甚至偷盗获取生活所需。而维韦斯认为劳动是人的天然义务。所有人都有义务劳动,穷人也一样。因此原则上他反对乞讨行为,乞讨有悖于人的天性。他坚定地把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穷人也纳入劳动行列,他认为这些人应“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应禁止“什么都不做”。医生要鉴别和检查每个穷人的劳动能力并将其记录在册。所有有劳动能力的穷人都必须去找工作,通过工作自食其力和养家糊口(Vives,2006:301-305;Engelke et al.,2018:59)。维韦斯对穷人劳动义务的强调,基于他对有无劳动能力的区分,将穷人分为有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两类,前者需要通过就业持续消除贫困,后者需要政府救济。这一思想影响到1601年济贫法的颁布以及当代社会救助③本文中,社会救助与社会救济被作为同义词使用。政策的制定。
为了帮助有劳动能力的穷人就业,维韦斯开发出各种创造工作岗位的项目④德语原文是Programm zur Arbeitsbeschaffung。。有劳动能力的青少年应学习一门职业,最好是一门手艺或手工,这样能在手工作坊里工作或自己开店。已学过一门职业、有劳动能力的成人,应回到他的老行业里。如果这些穷人因生病或年迈无法再从事手工工作,就必须为他们找一份简单、能做得动的活计,以便他们能摆脱对他人的长期依赖。维韦斯甚至想到从井里打水、自己担回家这样的活计。这样做的目的,不在于工作本身的经济价值,而是要坚决履行劳动义务这一原则(Engelke et al.,2018:60)。该思想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当代,比如德国救济金领取者必须接受“一欧元工作”①德语原文是Ein-Euro-Job。。
维韦斯认为,如果穷人能获得工作机会,加之通过教育帮助他们,他们通常会自愿去工作。但他认为,也有拒绝所有工作的“颓废堕落”的穷人。对于这种拒绝工作的人,需要采取强制措施,强迫他们做一些繁重的体力活,给他们极少的饭食。这种强制措施的目的是达到恐吓效果,恐吓和推动他们选择自愿去工作,此外,通过削弱其体力,也阻止那些不想工作的穷人重返旧日恶习和乞讨。但对于如何实施强制劳动措施,维韦斯没有进一步阐释。欧洲各国(如英国、德国)在近代出现了很多贫民劳动管教所②德语原文是Arbeitshaus,亦称Zuchthaus。(Working House),其最初目的并不是“让贫民习艺”,而是通过强迫的方式让贫民自愿返回就业道路。其思路也源于此。维韦斯认为,为穷人提供工作岗位并非易事。因此他提出,如果手工业作坊主或生产商不愿主动雇佣那些有劳动能力的穷人,这时城市当权者(政府)需要干预,为其创造工作岗位。如果有些穷人自己找不到工作,那么政府可以把一定数量的穷人分给单个的作坊主,在下达任务时,那些收留穷人做学徒的作坊主,可以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城市政府本身也应为有劳动能力的穷人创造就业机会③对当今的影响:比如美国:通过修路、修桥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失业者提供工作岗位。,或者在设置工作岗位时特殊考虑穷人。该思想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当代,比如德国保守型福利国家中,国家对自由市场经济和劳动市场的适度干涉思想“社会福利市场经济”④德语原文是soziale Marktwirtschaft。,便来源于此。此外,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⑤德语原文是duale Ausbildung。也被译为双轨制教育、双元制培训。企业设置职业培训项目,学徒或学员一方面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企业实际操作、积累经验。接受职业培训的学徒,可得到一些国家补助;接收学徒的企业,可获得国家一些优惠政策。的原则也来源于此。此外,维韦斯非常重视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从这一角度出发,他反对在城市预算中设立固定的扶贫基金。维韦斯认为,任何一种为穷人提供绝对经济保障的措施都应避免,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保持“生活必须自食其力”的清醒头脑,并一直保持工作的意愿和动力(Vives,2006:310;Engelke et al.,2018:60-61)。该思想的影响也持续到当代,当今社会救助的设置技巧便在于:既不使失业者(贫困者)挨饿受冻、维护其基本尊严,也不使其失去工作兴趣和动力(即不发放过高救济金)。很多发达工业国的救济金或失业金金额较高,确实也导致了“养懒汉”的社会后果。维韦斯提出的(有劳动能力的穷人的)劳动义务,也体现西方最初的助人自助思想以及辅助性原则所倡导的自下而上的自我责任和义务。
(五)为没有劳动能力的穷人提供救济和物质帮助⑥德语原文是materielle Unterstützung in besondere Notlage。
维韦斯认为,即便是采取了创造就业岗位的措施,仍然有一些穷人因没有劳动能力不能靠就业度日。针对该群体,城市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调查他们的特殊生活困难,根据具体调查结果,因人而异采取救助措施。需要制定一个贫民登记手册①德语原文是Armenverzeichnis。,所有穷人都要登记,包括住在教会和城市济贫所②德语原文是Hospital der Kirche und der Stadt。的、待在家里和在外乞讨的穷人。制定这种手册的目的,不是为了监控和隔离穷人,而是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帮助他们找到工作或为他们提供物质帮助。以下各项情况需要调查并登记入册:具体的困难状况、之前的生活来源、陷入贫困的原因、生活方式、道德状况、劳动能力等。以这些信息为依据,因人而异地提供个体性救助③德语原文是individuelle Förderung。。当时,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通常被关起来,因为他们被视为“疯子”、对公众有危险。在维韦斯眼里,这些人同样是需要帮助和治疗的穷人(Engelke et al.,2018:60-61)。
从个人层面讲,施舍方在帮助他人时,当然要酌情考虑自己的实际状况,从而决定给什么、给多少、什么时候给。助人行为的关注点需要回到穷人的生活困境上,因为这是每一种助人行为的前提条件。施舍方必须从受助者的困境状况出发,确定哪些帮助是有用的。要根据其实际境况确定帮助的形式、规模、期限。“要以适合每个人的方式帮助他人”(Vives,2006:304;Engelke et al.,2018:61)。此处体现出维韦斯与冯·阿奎的明显不同:冯·阿奎倡导帮助穷人,但出发点是施舍方(因富人很难进入天堂,帮助穷人可以让富人重返通往天堂的道路)。维韦斯也倡导帮助穷人,但关注点从施舍方转向受助方,并强调注意助人方式是否合适。这意味着助人行为视角的转变:助人者要关注受助者的境况和生活世界,而不是只关注自己做什么。维韦斯提出这种科学助人的原则,让人们意识到助人并不是“单相情愿地给予”,而是要考虑双方的合作。
(六)对穷人及其子女进行教育
维韦斯非常注重教育因素,并从两个层面进行教育思考:超自然层面和自然层面,也可称之为神学层面和人类学—教育学层面。人类既有帮助他人的超自然任务,也有帮助他人的天然属性。维韦斯(Vives,2006:315)说:“我们不要去看,他想要什么,而是要看,他必须有什么;我们不要去看,他是否喜欢,而是要看,是否对他有用。”维韦斯认为,向人们宣告仁爱信条,是教会的任务;教育人们过上一种好生活,是教育者的任务④德语原文是Aufgabe der Pädagogen,die Menschen zu einem guten Leben zu erziehen。。维韦斯提出要对穷人及其子女进行教育,由此把教育理论融入自己的穷人救济思想中。他认为,教育者的任务是让人们规避恶习之路、迈向道德之路,教育人们过上一种道德的生活(Engelke et al.,2018:61)。要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将人们教育成善良的公民和虔诚的基督徒。尤其要关注如何教育孩子自食其力。城市部门每年要任用两个严厉认真的男士做管教人员,负责监督穷人及其子女的生活和道德状况,也包括监督富人的孩子,密切关注他们是否上学、是否得到必要的教育(Vives,2006:306;Engelke et al.,2018:62)。维韦斯认为,教育穷人和所有孩子,是防止社会出现贫困的唯一有效途径。他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而对人们是否有意愿和能力过一种道德生活,持悲观的态度,两者反差强烈。他期待着一个充满爱与和谐的新时代,却身处一个充满贪婪人性和权力欲的现实中,两者冲突较大(Engelke et al.,2018:62)。不过,维韦斯所提出的,对穷人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需要对其进行教育,不仅涉及“两种基本的助人形式”(物质帮助和精神帮助),而且在精神帮助层面初次触及“助人行为的教育化”。需要强调的是,维韦斯在500 年前(16 世纪)就已提出这种教育思想,即在启蒙运动和教育学学科出现之前,因此是非常伟大的。
四、对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意义
维韦斯尝试将人文主义理念与他所处时代的教会学说融为一体。也因此,他与冯·阿奎的观点既有重叠也有很大不同。相同之处在于两人都认为人和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贫穷不可根除;都倡导帮助救济穷人。不同之处在于冯·阿奎倡导救济穷人的出发点是施舍方(富人可通过帮助穷人重返通往天堂的道路),助人是自发无序的私人行为、注重单纯的施舍和给予,因此,贫困无需消除。而维韦斯将人视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他认为,贫困并不是所谓上帝秩序的一种体现,而是由人类自身的贪婪和统治欲所引起的(是一种经济原因)。维韦斯也倡导救济穷人,但视角发生三个方面巨大转变:助人行为从自发无序的私人和社会行为转向有组织有计划的国家行为;助人重心由助人方转向受助方;助人方式从单纯的慈善、济贫转向科学的救助和助人。
维韦斯于1525年呈献给布鲁日市政府的著作《关于帮助穷人》体现了其主要思想,作家海涅(Heine)曾说:“这部著作非常值得纪念,它是历史上第一个系统性清晰阐述政府如何对穷人进行救助的理论”(Heine:1881;Engelke et al.,2018:62)。这部著作在当时产生了极大反响,其拉丁文原著很快被翻译为法语和西班牙语。当时德国南部几个城市(奥格斯堡和纽伦堡)和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城市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因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制订了新的城市济贫管理制度(Sachße&Tennstedt,1980:23-84;Engelke et al.,2018:63)。维韦斯将几项已经实施和尝试过的措施写进著作,因此,德国南部城市已经实施的济贫管理制度与维韦斯提出的“贫困救助理论”①德语原文是Unterstützungstheorie für die Armen(Subventionstheorie)。之间有着密切关联(Engelke et al.,2018:63)。
维韦斯提出的“贫困救助理论”核心在于:贫民及其子女不应持续地成为救济接收者(他甚至反对设立固定的扶贫基金),贫民有义务自食其力、自己劳动并教育子女,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才能彻底摆脱贫困。维韦斯所倡导的科学救助思想的本质在于:人们真正应该给予受助者的,并不是受助者所要求得到的(不是单纯地给予或慈善性捐赠或资助),而是能够推动其走向自立。维韦斯在16世纪初便提出的“贫困救助理论”被视为当代科学救助思想的开端,为后人构建国家救助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被视为西方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前身之一。他的思想在贫困救助现实中所达到的效果,远远超出他所处的时代。他理论中提出的很多具体措施,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领域中运用(Lambers,2013:5-7)。
当代社会保障构建于三大原则:救助原则、保险原则、福利原则。救助原则(即用国家税收资助和救济少数最需要帮助的人)在历史上出现得最早,1601 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的济贫法②英语原文是Poor Law Act。从严格意义上讲,“济贫”“救助”两个概念有一定区别,前者更多是指自发、无序的私人和社会层面的助人行为(德语是Armenpflege),后者更多是指有组织、有计划的政府和国家层面的助人行为(德语是Armenfürsorge)。Poor Law Act显然属于后者,因此翻译为“贫民救济法”更为合适。标志济贫行为由个人和社会行为转向国家行为,该立法的思想基础便来源于维韦斯的科学救助思想。维韦斯将贫民区分为有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两类,强调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必须劳动,通过自食其力彻底摆脱贫困,无劳动能力的贫民由国家提供救济和物质帮助。基于这种思想,近代欧洲很多国家出现了Working House(贫民劳动管教所)和Poor House(贫民救济所),前者收留有劳动能力的贫民,通过让其劳作强迫其重返就业,后者收留无劳动能力的贫民,政府通过税收救济他们。除了将贫民分为两类,他的科学救助思想的主要贡献在于两点:
一是辩证原则(贫困救助与劳动义务之间的)。既要对贫民提供救助和支持(如发放救济金),同时也要对其提出一定要求(积极寻找工作,尽早自食其力)①中国文化下的(个体或社会性)慈善扶贫行为有着浓厚的“重养轻教”色彩,即非常注重出于爱心无偿给予和无偿捐赠,但很少思考和关注:受助者的状况如何、为何陷入这种状况、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何帮助他(比如通过教育和能力建设)摆脱对他人的依赖、从长远角度实现自我成长。比如,大量扶贫物资被运往贫困地区,这种做法缺乏辩证性思考:只考虑给予,不考虑附加条件与要求,更不对这种做法所带来的后果进行任何反思,比如增加受助者的依赖性、使其自助能力削弱甚至完全丧失。这种后果,恰恰是与科学助人的原则背道而驰的。另一个例子:发达国家对非洲贫困国家的经济援助,到底是在帮助非洲人民摆脱贫困,还是在增加穷国对富国的依赖。这也值得反思。(Lambers,2013:5-7)。“对穷人救助的同时,也要督促其劳动和自食其力”这一思想深深影响着当代西方国家社会救助政策的构建。美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提出的口号“workfare instead of welfare”(以自食其力和就业实现公正,而不是拿救济),就鲜明体现了维韦斯的思想烙印。失业金和救济金领取者必须去找工作,领取救济几年后不再有资格,必须自食其力。欧洲的福利国家改革(如德国)提出“构建激发公民主动性的福利国家”口号,也蕴含相似的原则。今天“支持与要求”或“救助与推动”②德语原文是Fördern und Fordern。作为新自由主义社会政策的核心思想,已成为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辩证原则。“支持与要求”辩证原则,与社会工作者的双重职能“助人与监督”③德语原文是doppelte Mandat:Hilfe und Kontrolle。(既要帮助受助者,也要执行国家委托)密切相关。除了强调受助者自己的工作义务,政府也需要为他们创造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比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失业者)换岗培训或继续教育培训。此外,维韦斯理论中的很多其他具体措施今天也已成为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比如贫民和失业者登记制度、建档说明每个贫民的生活困境、医生出具鉴定(身体状况、劳动能力)、因人而异提供救助等。
二是对贫民及其子女的教育思想。在政府对贫民的救助中,除了物质性救助,维韦斯首次在精神性帮助层面提到了“教育”,提出对贫民及其子女进行教育,由城市政府部门负责子女教育方面的监管。该思想被后人称为“社会工作的教育化”,此后被裴斯塔洛齐(Pestalozzi)和诺尔(Nohl)两位教育学家进一步阐释,一直保留到了今天(Engelke et al.,2018:63),对社会工作产生巨大影响。比如德国在1922 年颁布《帝国青少年福利法》④德语原文是Reichsjugendwohlfahrtsgesetz。,该法典规定市级地方政府必须设立青少年事务局⑤德语原文是Jugendamt。;1991 年该法典被修订为《儿童与青少年专业工作法》⑥德语原文是Kinder-und Jugendhilfegesetz。。今天,青少年事务局在德国已成为负责统筹管理所有关于儿童青少年和家庭事宜的官方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儿童与青少年专业工作法》成为社会工作者面向儿童青少年和家庭工作时的重要法律依据⑦在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在城市和农村)出现新贫困的任务依然很重,维韦斯在500年前提出的科学救助思想,对今天依然有着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