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回应:发展的不确定性与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
2024-01-19文军
文 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意味着,“不确定性”正在作为一种结构性的力量登上社会发展的舞台,其所反映的社会发展的变动性和不稳定性程度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复杂。不同于传统风险,不确定性中发展的风险与机遇并存,其在给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由此而言,从“发展的不确定性”的视角理解现阶段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不仅对于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解码全球社会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变局”,推动社会工作在不确定性的应对上作出贡献。
一、不确定性给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带来的新挑战
不确定性正在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特征,对人类知识体系的冲击和影响是全方位的。在充满着不确定性的今天,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与其他许多学科一样,在教育、实务、伦理、研究等领域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
第一,社会工作教育方面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社会工作教育所建立的知识体系仍旧习惯于以诊断视角进行分析拓展,社会工作教育的注意力主要聚焦于“事后补救与治疗”方面,预防以及发展维度的知识传授及技巧教育相对缺乏。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作为西方舶来品,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本土知识体系的建构较为迟滞。但反观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特殊性,这也使得当代中国社会工作服务的情境、对象、问题、内容等是不同于西方社会的。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与本土实践之间存在巨大的张力。尤其是近年来不确定性的增长,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进一步放大,使得上述张力持续激化。此外,一直以来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反思性较为不足,社会工作者通常更易接收具有非反思性特质的认知知识与行动知识,对于在动态变化的不确定性情境中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反思性实践的思维与能力尚未得到很好培养。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所培养的专业人才缺乏必要的不确定性思维,不确定性的应对能力更是有待提升。
第二,社会工作实务方面的挑战。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挑战是多层次、多样态的。最为直观的便是大量不确定性因素融入社会工作的动态情境之中,这些不确定性同时渗透在微观、中观以及宏观环境层面,诸如因时而变的政策文件、部门系统以及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数据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等。同时,作为服务对象的案主群体也在流动性和个体化趋势下日益分化,现代性视域下,案主症结不是简单的问题集合,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需求层次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可能短时间内难以有效进行精准识别。服务对象内部的异质性也持续增强,为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带来组织化等层面的问题。服务情境与服务对象的双重不确定性要求社会工作采取一种动态的、流动的情境服务模式进行实践介入与服务配置。然而,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发展通常依托的是项目购买制,项目制是一种以“事先预测、细化标的、量化评估”见长的制度安排,随着非常态、不确定性现象的大量出现,这种事先设计的服务方案和干预方法不仅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也难以精准地与服务目标相匹配,从而可能会使社会工作实践变得越来越无效。
第三,社会工作伦理方面的挑战。社会发展的流动性、原子化以及脱域机制不断瓦解着相对稳定的意义系统,在带来崭新意义体系的同时也有形地加剧了不同价值标准、文化体系之间的碰撞。原本具有凝聚内核的集体意识、社会规范愈发模糊,曾经依附的确定性秩序被进一步剥离,日益多元的身份角色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场域不断呈现。个体性以及群体性伦理失范行为不断增生,共同推动传统确定性、一眼望到头的意义系统进一步崩塌。尤其伴随着数字技术等大量新事物的快速兴起以及全领域的扩张,更是促使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人与物之间等的多种关系伦理不似从前具有统一的参照模板,社会工作所面临的伦理关系日益复杂。例如,社会工作者会随时面临需要平衡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这可能会引发对价值观和伦理规范的争议和冲突。随着数字技术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应用范围的拓展、应用程度的加深,包括服务对象数据隐私、技术干预限度等新问题、新现象也对传统的社会工作伦理造成冲击。
第四,社会工作研究方面的挑战。传统的社会工作研究习惯于将社会世界切割成一块块相互独立的研究领域,通过一道道知识边界来划定各自学科领域、研究范式,诸如老年人、青少年、妇女、儿童、医务、司法、家庭、社区社会工作等,主张从“确定性”出发,再回归到“确定性”之中,以体现社会工作服务的规范性和可检验性。这种“人为切割”的研究范式在推动社会工作研究越来越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导致了研究碎片化、微观化的趋势。但不确定性时代的突出特征是,各类个体性、群体性以及社会性问题之间通常是相互交织的,其成因也是复杂的,因此需要系统性地整合应对。这种整合不仅体现在社会工作内部的不同分支领域之间,同样也体现在社会工作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这既要求通过“五社联动”等方式推动社会工作深入融入社会治理共同体之中,也迫切需要在社会工作研究层面的突破。换言之,社会工作所要研究的社会事实是复杂的、不确定性的,里面所贯通的是不同“切割点”的学科化视野集合,而不是孤立的问题片段。这导致传统社会工作的“确定性”研究范式愈发难以适应不确定性时代的实践需要。
二、构建面向不确定性的社会工作学科体系
当前,社会工作领域对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挑战的理解和应对措施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加强对社会发展历史和前瞻性分析的研究,以便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未来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建立面向未来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在不确定性中学会寻找甚至创造确定性,以更加灵活有效地适应未来专业服务的需要。就目前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而言,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持续推进反思性社会工作教育,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不确定性应对能力。一方面,我国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发展要在全球不确定性的时代立足“本土实践”,深入“本土情境”,提炼“本土话语”,在合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问题,推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和理论模式。另一方面,将“不确定性”纳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课程中,在课程开发和教学方法中融入不确定性的内容与视角,以及利用不确定性带来的创新与变革机遇,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平台,如在线教学、模拟实验、跨学科合作等,进而创建一个能不断产生对话和反思的学科知识体系,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不确定性。①Afrouz,R.2021,“Approaching Uncertainty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a Lesson from COVID-19 Pandemic.”Qualitative Social Work 20(1-2).此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继续培训等需要不断强化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反思性实践思维与能力,尝试性地在本土情境中开拓反思性的实践模式与操作技术。总之,在社会工作教育环节需要更加重视社会工作者不确定性思维以及不确定性应对能力的培育。
二是打造社会工作情境性服务模式,提高社会工作实务的灵活性和有效性。面对社会工作实务情境中多层次、多类型的不确定性因素,需要重视“案主本位”的服务供给,构建以“主体赋能”为核心的情境化服务模式。首先要区分服务情境中的多重不确定性,对服务情境中可能存在的“确定的不确定性”(known-unknown)进行事先调查、明确风险以及合理排除,优化社会工作服务方案设置与相关流程。服务情境中事实上潜藏着更多的“不确定的不确定性”,这类不确定性因素难以通过提前预判的方式进行把控、疏解与转化,而是需要通过强化社会工作者的不确定性应对能力予以回应。其次积极推进情境化服务与工作,拓宽具有“网络取向”的服务视角,从关系网络中观察现象、理解现象进而生发改变现象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在场景中“进行工作”,走出机构为本(office-based practice)的思考体系,深入社区探寻服务对象症结与需求的复杂可能性,将“单一自我”映射于组织自我、社区自我等“场景自我”。
三是构筑包容型社会工作伦理体系,提供不确定性时代的行动准则和参照。不确定性并非需要避免、控制或是消除的障碍,而是社会发展、伦理实践中的自然因素。在传统伦理体系逐渐崩塌、新的价值标准尚未完全建立之时,我们需要从对稳定、统一价值体系的追求转向灵活与包容。由此而言,首先需要加强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协商与观点表达,共同推动社会工作伦理体系的更新与建构。尤其是需要加强数字服务、治理功能等方面的边界界定、权责明晰等,弥补传统社会工作伦理体系的真空地带。其次,需要在实务过程中推动伦理规范内化为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理念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提供不确定性情境中的行动准则和伦理参照,因此,不仅要在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规范的培训和教育内容部分加入时代元素与不确定性背景,还要通过实践案例和实践经验来加深社会工作者对专业伦理的理解。此外,还需要加强社会工作督导体系建设,以此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行之有效的支持和监督,确保他们能够在遵循价值观和伦理规范的同时,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四是打破传统“确定性”思维桎梏,建构与“不确定性”共生的研究体系。社会工作研究本身应该是贯通学校、医务以及老年、青年等不同“切割点”的学科化视野集合,而不能从中单单攫取片段、枝节部分进行孤立性地分析研究,在适当对社会工作所要探讨的问题、群体、范式进行分野—聚焦工作的同时,更要纳入综合的、去边界的整合性知识脉络,以服务对象的实际问题、真实需求为唯一向导,通过跨学科的研究交流弥补可能存在的分析部分的薄弱环节,理解与体会服务对象问题与情境在不同学科范式、理论视野上的共通与不同。同时,要加强社会工作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合作与协调,诸如与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展开更为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进一步形成以“真问题”为观照的社会工作研究共同体。此外,还应当在研究内容层面对“不确定性”议题予以更多关注,同时推动社会工作研究在思维、方法以及范式等层面的深度变革。
总之,社会工作应对“不确定性”的目的不是要去预测和规划事件或行动是否如期发生,而是在于它是否能够帮助人们将自己未来的行为调整到符合自身发展的轨道上来。因此,应对“不确定性”是社会工作者响应未来的一种途径和选择,旨在通过社会工作学科体系的建设和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来为人们调整自身的社会行为提供指南。就此而言,中国社会工作应当以“不确定性”为导向,积极推动学科体系建设,提高社会工作者以及社会工作行业的不确定性应对能力,推动社会工作深度融入不确定性的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