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评价策略初探
2024-01-19清远市清城区飞来湖小学林伟良
文/清远市清城区飞来湖小学 林伟良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美术教育评价理念,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倡导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重视过程性、基础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涉及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方面,贯穿学习全过程和教学各环节,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考查。
一、由单一评价转变为多元评价
(一)优化作业的多元评价
1.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口头评价:在教学中安排专门的时间和环节,让学生先对作业进行口头评价,然后才进行书面形式的等级评价。如让学生先进行自评,培养表现表达能力。接着开展小组互评,培养客观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和习惯,提高欣赏、审美、评价的能力。互评增加了交流的互动性,多人多维度评价作品,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表达交流。从注重作业结果向注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让学生处于自主的学习状态,提高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等级评价:一般采用书面形式。常用优、良、中、差等级评价,但也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可采用等级更为模糊的ABC 形式。
无等级评价:不以等级为标准,通过盖上红旗、红花、五星等学生喜爱的小印章,用不同的符号呈现评价结果,不仅直观有趣,还体现美术课的特点。等级不是非常明显,评价标准宽松,既能看出适当的差距,还能较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低年段的学生。
评语评价:使用鼓励性语言进行积极评价,善用语言技巧,善于发现闪光点,进行点睛式评价。评价要保护学生的创作激情,鼓励创意,肯定进步,并适度引导,使之明确需改进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发挥师生和家长等不同评价主体的作用,多方激励,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因此一次作业可采用多人综合评价的方式,如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多种方式结合,呈现多人、多元的评价结果。
(二)丰富作品的多元评价
作品参展或参赛是一种多元评价的方式。通过展览加强学生之间的观摩交流,有利于激发和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六一、元旦、家长开放日、校园艺术节等节点组织线下展览。师生共同布置展览,让学生在自选作品、修改作品、布展、观摩、自评与互评活动中,培养整理作品的能力及合作精神,养成自我鉴定和自我完善的精品意识。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线上展览,让学生、家长、社会群众都可以通过网络欣赏作品和进行点评。推荐参赛也是一种积极评价的方式,这是对学生的最大肯定和最高评价。
(三)关注过程的多元评价
美术教学本身具有多元性,学习是认知与情感、知识与能力多方面投入的活动,因而评价内容要包括情感与能力的评价。教师要转变观念,跳出传统的评价模式,不能只重视认知与知识的评价,还要关注情绪、行为、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美术教育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实施多元的积极评价,才能使得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的评价
(一)评价要审时度势
教师要认真观察,仔细倾听,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创造,体验成功。如《洗澡》一课,当看到学生画汽车洗澡,马上充分肯定其创意想法独特,并引导其他学生思考还可以给什么洗澡,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拓宽了思维,想到了地球、马路、大树、动物、房子等。
(二)为学生发展而评价
评价是为了激发学习兴趣,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在《瓶花》一课,我看到有学生在偌大的纸上画了一只很大的花瓶,瓶上仅插着一枝小花,与很多同学构图饱满、繁花似锦的画面相比显得特别另类,我问他为什么这样画,他说要以少胜多,与众不同。我觉得其思维层次与众不同,在评画环节中让他介绍自己的画,互评时同学们也觉得构图创意相当独特,真的是与众不同,并各自提出修改意见,使这位学生体验到了被关注、肯定、成功的快乐。
(三)锤炼提升评价语言
教师评价要有导向性,可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师的期望,着眼学生个性发展,根据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评价语言。评价语言要有人情味和激励性,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新意识,满足其成就感。不能总是用“你真棒”等常见的、模糊的语言。如学习状态类的可用“你今天听课特别认真,你的见解非常有个性”等表扬性语言;作品点评类的可用“你的作品构图、比例、色彩特别”等专业语言,或者“你的作品特别有创意、个性、手法”等鼓励性语言。特别是对于待进生,及时、有效、导向性明确的激励性语言,对提高学习兴趣和改善课堂行为非常有效。美术老师相对语数英等学科老师在评价语言使用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需多加锤炼。
三、由量化评价转为质性评价
在传统的美术评价中,量化评价是一个相当典型的特征,基本以简单的等级体现,缺乏过程性的质性评价。对作业评价和期末总评大多还是以等级量化的形式呈现,缺乏综合性、过程性的质性评价,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行为、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能力等方面根本没有或极少进行评价。实践操作上可以通过建立学生“艺术成长记录袋”等,为质性评价提供依据。记录袋一般有以下资料:一是课堂资料,含个人简介,作业构图等;二是课外资料,含个人爱好,收藏的美术资料等;三是成果材料,含美术作业,课外特长作品等。资料由学生自己归纳整理和保存,教师期末回收查看并进行评价。
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策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检测评价学生,会使美术教学步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我们应该立足美术教育的基础之上,充分借鉴与吸收优秀的经验,建立适合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教育评价机制,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