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长清区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2024-01-18徐嘉欣曹超学

村委主任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农村环境治理乡村振兴

徐嘉欣 曹超学

摘要: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实施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以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农村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调查,着重对长清区农村的污水处理、道路管理以及生活垃圾处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清区农村人居环境仍存在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不够、农村道路的维护和监管力度不强、村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完善生活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方法,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和完善监管制度,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对策,通过这些措施有力地改善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和常态长效管护水平,有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环境;治理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11-003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6      文章标识码:A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农村环境事关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农民的生活幸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中指出,改善農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2]。近年来,多地多部门加大乡村村容村貌建设力度,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3],以人口集中村镇和水源保护区周边村庄为重点,分类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及时清运处置,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   长清区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长清区,隶属山东省济南市,位于山东省西部,济南西南部,黄河下游,泰山西北,总面积1 178.08km2,截至2022年长清区常住人口64.4万人,长清区下辖8个街道、2个镇。长清区建成高标准农田近2万hm2,达到全区耕地面积的7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6%。全区耕地流转15.04万hm2,土地托管16.45万hm2,土地经营规模化达到82.85%。全区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92个,25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全面建成。2022年以来,长清区聚焦“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五大要素,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得到了提升[4]。

1.1   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现状

长清位于黄河下游东岸,黄河是饮用水一级保护区,南水北调工程横穿整个长清区,在城乡供水水网中具有重要地位,长清区内有南大沙河和北大沙河等河道,长清区位于南水北调东线核心保护区域的行政村有96个,占16.38%,因此长清区水源保护至关重要。长清区共有594个村,根据调查显示截至2023年6月已经完成354个村污水治理工作,已建成一体化污水处理站58个,收集池526个。积极争取市局专项资金2 450万元,推动总投资4 650余万元的济南西区污水处理厂二次提标改造工程[5],总投资1.7亿元,设计处理能力3.5万t/d的济南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与西部污水处理厂管网实现互联互通,处理污水水量明显提高。启动生态及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整理河道约10.75km,通过截污治污、河道生态治理等措施,有效解决了污水溢流进入河道造成水资源污染,促进全区水环境不断改善。

1.2   农村道路基础设施现状

长清区全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新改扩建22条市政道路,新优化和开通4条通往城区的公交路线。长清区共实施路网改造提升工程18km,路网状况改善工程107km,日常维护工程

1 527km。长清区农村公路实现跨越式发展,路网水平和技术不断升级,构建了“建管养运”四位一体的道路交通格局,长清区政府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管养工作,全面推进区、街道、村三级“路长制”[6]。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不仅大大提高了农村与外界的联系,也对农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交通便利。同时农村粮食生产路的建设可以让村民在种植收割时实现大型机械粮食收割,提高生产效率,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道路便利。

1.3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

根据《济南市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管理条例》和长清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生活垃圾管理条例。10个街镇28条主次干道完成撤桶退路工作,建设710余处垃圾分类亭和垃圾分类房;提升设备设施标准化水平,统一规范收运车辆车体分类标识。2022年新增提升改造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100处,全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基本完善。收运体系全覆盖,10个街镇农村共聘用村庄环卫保洁人员1 569名,配备52辆垃圾分类收运车、10辆大件垃圾收集车,2022年新增7辆有害垃圾运输车,11辆厨余垃圾运输车。全区569个行政村督导检查全覆盖,落实生活垃圾的投放和治理的监督工作,建立“党支部+党员+群众”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网格化、常态化管理,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

2   长清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不够完善

根据调查发现长清区部分村庄的污水处理设施不符合建设要求,管网覆盖率达不到80%,长清区农村目前用水方式以自来水、村集体自备水井和居民自家水井三种方式为主。镇驻地均有污水收集和处理设备,部分村庄也有污水管线和处理设备,但多数村庄仍污水直排,污染周边环境。部分村庄位于黄河和南水北调干渠两侧,污水排放后,通过地面径流和下渗排放,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黄河和南水北调饮用水安全构成一些威胁,仍需对污水进行系统治理,减少农村污水对水源地和现有河道的污染。村庄道路多为雨污合流,仅部分主干道路实现雨污水分流,管线在河道口有溢流口,下雨天多余的污水溢出进入河道,污染环境[7]。由于排水管网不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大多数会直接排到路面或者道路雨水沟,污染环境,并且在冬天降温结冰后有安全隐患。

2.2   农村道路的维护和监管力度不够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虽然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长清区农村的道路建设水平不高,部分农村仍有一部分沙石路,未修建沥青路和水泥路,农村公路中,村与村之间道路损坏现象严重。根据调查,在孝里街道通往市区的公交线路上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公路损坏现象,在行驶过程中对车辆的损害严重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归德街道与孝里街道的交界处道路损坏情况尤为严重,车辆经过时带起大量的沙土,严重污染空气,影响道路两边居民的生活;长清区内有104、220国道、104省道以及景福高速公路,很多乡村在这些交通要道旁边,一些超载大货车会利用农村不发达的道路监管系统在农村道路上穿梭行驶,不仅对道路造成严重的损坏,而且也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

2.3   村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与维护需要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但是在农村由于受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的影响,以及缺乏宣传教育,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较为薄弱,村民缺少参与乡村治理的意识,村民长期养成的垃圾乱堆乱放的生活习惯没有得到改善,垃圾分类意识尚未建立,对人居环境治理的参与度不高[8]。在调查中发现万德街道有堆放大量生活垃圾之处,长时间的堆放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处理垃圾的方式是进行随意地填埋,一些有害物质比如电池、农药、塑料袋等会进入土壤,会对地表及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此外通过对当地村民的访谈发现,少数村民认为环保和治理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对环保和治理持无动于衷的态度,会将垃圾倒在废弃水沟、道路侧面等地方,很多垃圾桶旁边出现垃圾乱堆放现象,也有很多村民在自建房屋的周边随意堆放农具、闲置物料等生产生活用品等,这些东西占据了公共空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策建议

3.1   完善污水收集和处理方法

综合考虑长清区行政村地形地势、气候、自然条件、农村住户聚集程度、生活污水产生量、环境敏感区等因素[9]。对于山区、位置偏远、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管网铺设难度较大,不能产生污水径流、不便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或者建设成本高的地区采取分散处理、分散利用,就地资源化的模式,通过庭院绿化、农田灌溉等途径就地利用污水。位于城镇周边、位于城镇污水厂管网覆盖范围内的,优先考虑采取市政纳管处理模式,将农村污水纳入市政管网,由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对于距离城镇较远,居住较集中,污水排放量大或者位于生态敏感区的的村庄采取村级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模式,厕所污水与其他生活污水分开收集,厕所污水优先考虑用于农业堆肥,位于水源保护地的村庄污水收集优先考虑管网收集,其他村庄可采用明渠+管网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根据各个村庄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污水处理模式,充分发挥本地环境消纳能力,科学合理选择污水治理方式。

3.2   扎实推进农村道路建设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农村公路是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10]。农村公路投资应该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可以优先安排学生班车线路、公交线路、县乡道、旅游公路以及五类桥梁的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11]。首先充分对农村地形、产业发展布局和村民的生活区域进行调研,全面准确掌握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合理规划农村公路路网布局,保证修建的公路在农村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避免因使用率低而造成道路的荒废。其次要提高乡、村公路日常养护质量,配备专职管理人员1~2名,负责辖区内乡级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以及配备相应的维修人员,对道路进行定期维护修理,避免出现道路损坏而长时间无人管理现象。最后要完善农村的监管制度,建立机构完整、队伍健全、职责明确、分级负责、制度完善、考核到位、奖惩分明、监管有力的全区农村道路管养体制,加强对农村道路维护保养、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和交通安全隐患整治的监管,从而改善农村路域环境,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3.3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首先要普及绿色环保的思想观念,转变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的环保素养。通过海报张贴、新媒体宣传的方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垃圾治理和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通過公益集市、绿色研学、入户宣传等多种宣教方式进一步推动群众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和文明素质提升,持续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进而提升辖区垃圾分类整体工作质量。针对农村部分村民文化程度有限的问题,可以采取村干部上门讲解的方式,深入宣传农村垃圾治理的重要意义。其次可采取积分制管理方法,提高村民垃圾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结合文明乡村创办活动,开展五星文明户、文明村社、文明个人等评选活动,评比优秀典型,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大力宣传垃圾治理的好处和经验,激发农民全方位治理的热情。最后,完善农村环境治理的相关规定,将农村的环保问题写入到农村的村规民约中,对破坏环境、乱堆垃圾的行为加以严厉的批评和教育,从而提高农民的自我约束能力。只有让村民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意义以及提高农民在垃圾治理中的主体性,才能确保农村环境长效整洁、常态干净。

4   结束语

农村环境是农民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场所,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文章针对长清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垃圾、污水处理不当、道路养护欠缺、农民环保意识缺乏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以期确保农村环境整洁有序,从而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35):10-15.

[3]王弘儒.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5):44-46+72.

[4]石家骏,陈东杰,郭燕茹.乡村振兴战略下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J].四川环境,2022,41(03):243-246.

[5]长清区人民政府.济南市长清区城乡水务局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0172号关于生态乡村建设的现状、面临问题及建议的答复[EB/OL].(2023-06-28)[2023-06-28].http://www.jncq.gov.cn/gongkai/site_changqingquqswjo/channel_6389b795375991828265142b/doc_649bec67b92f0dc1fe4ce80d.html.

[6]杜岩,李世泰,秦伟山,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01):248-255.

[7]麻鹏飞,张建辉.山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J].城乡建设,2019(11):69.

[8]杨静.乡村振兴语境下农村环境的内发性治理机制探析[J].农业经济,2023(09):72-73.

[9]张新文,冯林林.政社合作、结构嵌入与农村环境治理——基于D县H镇环境治理的案例考察[J].农村经济,2023(04):65-72.

[10]曹超学.云南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研究[J].绿色科技,2022,24(22):79-84.

[11]刘冀.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治理能力提升研究[J].农业经济,2023(08):43-44.

猜你喜欢

农村环境治理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治理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污染 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我市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