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高校校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以同济大学为例
2024-01-18陶建兰李文迪
陶建兰,李文迪,吕 丰
(同济大学1后勤集团;2新生院;3国豪书院,上海 20009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强调普通高校本科阶段劳动教育课程不得少于32学时。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高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情境学习理论对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构的支撑作用,介绍了同济大学校园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和有益经验,可供各高校参考。
一、高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劳动教育工作,始终将其作为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成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指导理念。但由于劳动教育的特殊性,劳动教育仍处于“五育并举”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今天的大学生大都生长于21世纪,不仅因为从小受到家长的宠爱,更因为他们成长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快速改善的时期,许多传统的家务劳动被家用电器取代,客观上为他们“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不良习性的养成提供了温床。另一方面,高校劳动教育也面临多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存在认知偏差,较多关注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生产劳动,忽视了生活服务劳动的教育意义;二是劳动教育管理体系还不健全,教务、学工、后勤等部门各自为政;三是劳动教育载体不够丰富,教育实践场地开发利用不够,劳动成了“蜻蜓点水”般的表演展示;四是劳动教育方式方法过于简单,劳动教育课本化、课堂化现象突出,讲座、授课的教学方式使得劳动技能训练和劳动习惯养成成为纸上谈兵,以卫生评比、劳动竞赛代替劳动教育并以此作为劳动教育的评价标准,偏离了劳动的价值和劳动教育的价值[1]。
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要使学生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要强化服务性劳动,使学生自觉参与教室、食堂等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等,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因此,需要发挥高校校园作为劳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拓展和延伸高校劳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劳动教育课程是劳动教育实施的蓝图,劳动教育课程化有利于促进劳动教育科学化。建立高校校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开发后勤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是实现劳动教育时代化的客观需要,是提升劳动教育有效性的必然选择,是保证劳动教育高质量的必然路径。为此,同济后勤开展了劳动课程赋能服务育人的专题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一系列校园劳动教育课程,使学生在劳动中享受劳动之乐,养成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学一技之长、享劳动之乐、品生活之美”,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和“热爱专业、热爱学习”的浓烈氛围。
二、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高校校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更是一个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并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这为高校校园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情境学习理论的早期研究源自杜威、维果茨基、列昂捷夫,在1990年前后由让·莱夫和爱丁纳·温格正式提出为一种学习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生活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2]。莱夫和温格在1991年出版的代表作《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中提出了情境学习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实践共同体、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和学徒制。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内容要求,三个核心概念从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规划与实施等维度,为高校校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实践共同体:组织“跨界分散”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基石
实践共同体是指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们共同组成的团体。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与特定文化相适应的社会化过程,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能力和社会化的必经途径。一方面,共同体中的个体独立、平等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他们志趣相投、相互尊重、相互学习[3];另一方面,学习者个体作为共同体的成员,时刻塑造和影响共同体的发展。这种持续、循环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实践共同体的再生产与转化。
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事实上也是一个与同伴、相关领域专家教师和劳动教育基地建设者形成的实践共同体。在这个实践共同体中,通过突破传统师生边界,在多力量协同引领下,在不同的劳动实践场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不同的教育内涵被建设形成“跨界分散”的劳动教育课程实践内容。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深度理解理论知识,在不同的劳动场域迁移和应用知识、深度体验多元化的社会实践,实现知识的情境性、社会交互性和身份建构性的多层交互和多维生成。
因此,实践共同体通过基于真实情境的劳动教育课程,提供了接近领域专家及具体实践过程的机会,引导参与者通过协作构筑知识经验体系,为组织“跨界分散”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筑造了强有力的基石。
(二)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促进劳动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指实践共同体中的成员均接受新人成为共同体一员,学习者以围绕核心成员开展边缘性工作为起点,随着技能增长参与到核心工作中并在实际的工作参与中学习知识。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人与社会、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不再是个体大脑内部主观能动建构的“概念”,而是社会文化因素与现实物理场景因素交互的产物。学习者在参与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时,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传递共同体的经验和社会规范,使得个体不断地提高实践能力,建构自己在共同体中的身份和关系,从而促使自身从边缘性的参与者成长为共同体的核心成员[4]。
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学生不仅需要身心参与、手脑并用,还需要在其中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精神。因此,劳动教育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经验的积累过程,也是对自身社会身份及其文化意义的建构过程[5],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学生可以从劳动教育的实践课程中实现知识、能力与社会身份的转化与蜕变,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获得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因此,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能够营造良好的实践共同体文化,促进学生的个体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多维交互,是促进劳动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
(三)学徒制: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正确育人导向的必由之路
学徒制是指师傅带徒弟的育人模式,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在现今引申为通过社会性互动和协作来进行学习,这是现代教育及其理论、目标与技术环境所生发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应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通过参与专家实践共同体的活动和社会互动协作,进行某一领域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实践思维和问题求解及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6]。
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既要系统地开展文化知识学习,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劳动品质,从而达到把握好育人导向的目的。
因此,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中,具有“传帮带”效用的学徒制是帮助学生积累职业经验、树立正确择业观、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诚实劳动品质的重要途径,能够较好地让劳动精神的培养、具体技能的学习落到实处,是把握劳动教育课程育人导向的必由之路。
三、同济大学构建校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
同济大学基于情境学习理论,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塑造,以及劳动知识、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教育等,从组织机制、师资队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建设等维度构建劳动课程建设长效机制,确立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夯实课程体系构建的共同体意识,设计四大类劳动教育课程,构建了具有情境学习范式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确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学校按照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探索以劳育人新思路,充分挖掘劳动资源和育人元素,确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一是深刻把握劳动教育内涵,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使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二是锻炼学生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纵向上深挖细掘,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与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深度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三是拓展劳动教育范畴,创新劳动育人载体,将学生行为养成、传统文化传承、健康文化打造与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优美校园创建等融入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在横向上拓宽边界,构建与德智体美充分融合、与学生全面发展相适应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从2021级新生开始,全校本科生实行劳动必修学分制度,劳动教育课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以通识必修课《社会实践》的形式开展,内容包括劳动习惯养成、生活技能培养、社会实践锻炼、公益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提升、专业特色实践和劳动主题教育等七个模块,共计32学分,其中理论部分8学分、实践部分24学分。各参与部门围绕共同目标,按照各自责任,实施课程建设的不同模块。
(二)注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共同体建设新动能
学校依托后勤集团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共同体。一是建设“跨界分散”的劳动教育课程实践基地,开设劳动课程实践岗位和示范岗位。在饮食、物业、会务、学生社区四大中心,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50多个,包括“北苑茶餐”“西苑西点”“嘉苑风味”“同济大排档”“同济那碗面”“三好坞风味”等烹饪体验类实践基地21个,“中草药种植园”“同济梦想花园”“花开四济”“卉生活植物小站”等花草栽培类实践基地20多个,“创意文印”“校园纪念品”等文创类实践基地等。其中,“同济梦想花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项目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精选案例。二是建设劳动课程协同育人共同体,相关单位通过共建劳动教育载体、共创劳动教育内容、共研劳动教育方法,按照各自职责系统研究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新模式、新途径。三是充分依托现代学徒制开展实践课程教学,由后勤劳动教育指导教师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将实践思维、问题求解、任务处理能力的培养与劳动精神的塑造相融合,引导学生在实践共同体中与社会充分交互,进行某一领域的学习实践。
(三)构建四大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依托校内“跨界分散”的劳动教育示范岗及实践基地,开展各类劳动实践,构建体验类、执勤类、活动类、技能类四大类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培育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1.搭建沟通桥梁,开设体验类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为引导学生了解饮食文化、品味烹饪技艺、建立师生良好的双向联系,后勤集团于2018年起创办“济食育人,以文化人”系列美食——“同济发现之旅”系列体验类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如传承菜肴“大排之旅”,经典菜肴“粉蒸肉之旅”,创新菜肴“海苔中翅之旅”,获奖菜肴“五彩秋葵之旅”,及最受欢迎菜肴“目鱼豇豆茄子之旅”“肉末豆豉蒸豆腐之旅”等,每学年开课14批次。通过体验类劳动课程,学生近距离体验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加工全过程,跟着厨师一起追寻食物的起源,了解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2.强化责任担当,开设执勤类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治理,营造师生共建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2020年秋季学期起,饮食中心在各大食堂设立垃圾分类监督员、光盘行动宣传员等劳动岗位,每天设岗168个、提供劳动课346学时;学生社区中心在宿舍和办公楼宇设立环境监督、功能用房管理、寝室内务检查监督、值班室接待、维修陪同、楼长助理、社区文化建设助理等劳动岗位,每天设岗698个、提供劳动课1332学时;物业中心每天设立垃圾分类监督劳动岗位28个、提供劳动课67学时;会务中心设置理货、上货、秩序维护、资料审核、咖啡拉花、会场礼仪、形体指导、化妆指导、健身教练、跳操教练、外语接待、自行车停放督导等劳动岗位,每天设岗22个、提供劳动课51学时。
3.拓展载体形式,开设活动类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大空间的综合管理育人机制,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新格局,让更多学生更长时间参加劳动教育实践,同济后勤紧随新时代新形势,结合新方法新理念,开设形式多样的活动类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基于行为心理学理论,同济大学每年新生入学季,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开展21天“勤”塑“五观”青年行为养成教育(见表1),通过“育”“践”“固”三个阶段的训练,分层次、有重点地培育学生的时间观念、卫生观念、纪律观念、劳动观念和安全观念,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21天“勤”塑“五观”青年行为养成课,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为载体,由“点”到“线”、聚“面”成“体”,实现“面”“面”俱到,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表1 同济大学21天“勤”塑“五观”青年行为养成系列课程阶段性要点
活动类课程精彩纷呈,如“家乡味道”课程、“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从我做起”主题课程、“厨神争霸”系列课程、“济遇美食”主题摄影课程、“二十四节气时令菜单”宣传课程、“光盘行动”打卡课程、“吃在同济,美食之美”主题创意课程、“见‘圾’行事,人人有责”垃圾分类督导课程、“妙笔生花,巧手作画”课程、“收纳”实践课程、“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实践课程,及学生社区文化节“最美寝室长”和“一屋济室”模范寝室评选活动等。学生们在各类活动中参加劳动实践,寓教于劳,寓乐于劳,劳育结合,养成劳动习惯,培养优良品质。
4.提升劳动能力,开设“让美好发生”生活技能养成课
为巩固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劳动能力,同济后勤遵循“生活即教育”理念,以“学一技之长、享劳动之乐、品生活之美”为目标,精心打造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相适应的“让美好发生”系列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将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教学与实施劳动教育相结合,旨在巧用生活课堂赋能劳动教育实践,帮助学生掌握食品制作、园艺栽培、宿舍收纳整理等方面的生活技巧,提升生活技能,打造优质的寝室环境、校园环境,引导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劳动情怀,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技、以劳育美的育人成效(见表2)。
表2 “让美好发生”生活技能养成课简介
具体的课程有:中西点心制作、“二十四节气时令食品”手作、咖啡制作、物品收纳、“护绿小卫士”校园环境巡查、插花艺术、邂逅“小鲜肉”多肉盆栽等。组织学生参加“手作之乐”“食堂帮厨”等活动,让学生在参加糕点制作及烹饪劳动的过程中,接受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熏陶,满足学生提高餐饮品位的精神需求。同济伙食管理委员会每逢节日即在食堂开展“手作之乐”DIY课程,饮食中心中西点师傅进行现场教学,手把手指导,通过共同制作青团、香菇菜包、南翔小笼包、粽子、鲜肉月饼、重阳糕、崇明糕、蔓越莓饼干、巧克力曲奇饼干、果味奶冻、提拉米苏、面包布丁、奶油小蛋糕等中西式糕点,帮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促进师生间的相互沟通。饮食中心还利用春节假期,面向留校学生开展“食堂帮厨”校内实践课程,通过较高参与度、较长课程时间和较强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热情服务品质和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四)建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长效机制
学校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党委学研工部、本科生院、校团委、保卫处、新生院、创新创业学院以及各专业学院、后勤集团等多家单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课程设置责任;研究制定教学成效评价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体系;将劳动教育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保障相关经费投入;强化安全保障,制定劳动实践风险防控预案,建立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后勤集团作为劳动教育课程主要实施单位,构建了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级级有任务、事事有落实的劳动教育组织保障体系和常态化工作机制:成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由集团分管领导担任小组长,物业、饮食、会务、社区四大板块负责人参与;四大板块各自成立课程指导小组,由劳动教育指导教师担任组长,统筹本单位劳动课程的开发、教学计划的制定、师资队伍的配备、劳动资源的配置等工作;招募学生代表担任劳动教育课程宣传员,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建成《劳动教育》MOOC课程并辐射全国,出版配套新形势融合教材《大学劳动教育》。学校还开发“劳动教育”管理模块,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学生劳动教育过程记录,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综合素养评定。同济后勤推动校园劳动教育及服务育人实践,形成了“济食育人、济勤育人、济行育人、济景育人”的劳动教育服务育人特色品牌。
四、高校校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经验与启示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两条学习原理,一是在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让学习者像领域专家一样进行思考和实践;二是通过社会性互动和协作来进行学习。因此,高校校园劳动教育课程要立足校园、就近取材,充分运用情境学习理论指导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将学与用相结合,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按照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开发出适用于高等学校教育情境的劳动实践课程体系,让大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全面提高劳动素养。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依据斯宾塞的课程“跑道”三要素,把握“立足校园、就近取材”核心要素,坚持“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关键点,总结同济大学校园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践,可以得到以下三个层面的经验和启示。
(一)课程目标层面:强化组织机制建设,确立劳动教育共同体的核心思想
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建设的方向,应围绕“三全育人”“立德树人”总体育人目标来考量,通过强化组织机制建设、确立劳动教育共同体的核心思想来实现。一是围绕共同目标,确定教学管理单位、学生工作单位、学生培养单位、后勤集团、校园基建单位等各自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的具体职责,并充分激发各单位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构建起目标一致、职责分明的劳动教育共同体组织框架。二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加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和方案。后勤各相关单位应充分参与,依据总体方案和各自职责,制定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到课程课时,从而真正构建起劳动教育共同体,把劳动育人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明确课程目标。要从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素养等方面全面细化课程目标,打造更多具有时代性、创新性、挑战性的劳动教育课程。同时,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上,要根据各个学科特色,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专业化,将劳动教育目标与专业教育目标进行整合统一,实现两者价值目标的内在一致性。
(二)内容组织层面:分类分层细化内容,通过边缘性参与增加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机会
夯实内容组织是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根基,应分类分层细化实践内容,通过边缘性参与,增加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机会。一是直面劳动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不紧密的现状,开发分层次、分类别的劳动教育实践模块,让校园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与劳动教育理论课程相呼应,让学生在学习劳动基本规律等理论知识的同时,参与到与之对应的实践活动中;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和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项目,开设与生活技能、职业技能相结合的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二是直面劳动教育课程实践内容持续性不够、育人深度不足的情况,加强边缘性参与的落实,畅通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产出劳动成果、提升劳动技能的渠道。
(三)教育方法层面:创设学习情境,依托劳动教育共同体推行学徒制教育模式
创新教育方法是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动力源泉,应通过创设劳动教育的学习情境、依托共同体推行学徒制教育模式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一是主动创设劳动教育学习情境,将劳动知识的意义和学习者的角色生成融入到学习者和学习情境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中,让学生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以及学习任务处于充分融合的状态。二是依托共同体推行学徒制。劳动教育的过程是通过参与实践而改变理解的过程,是对不断变化的生活情境、劳动场域的理解和参与的过程,通过推行学徒制,引导学生掌握特定的概念性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培育与彰显吻合其主体意识的思维和行动,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任务,潜移默化地习得内隐知识,进而将内隐知识外显为行为特质,再通过反思获得认知图式的“新平衡”,取得劳动教育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