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研究
2024-01-18杜金玲,隋丽莉
杜金玲,隋丽莉
【摘 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受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和数字经济时代到来的影响,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新的困境,探究如何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主要议题。因此,论文立足于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助力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作出贡献。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经营瓶颈;数字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10-0082-03
1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根据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我国中小企业正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从量的视角来看,截至2022年末,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5 200万户,平均每天新设企业2.38万户,可见中小企业正在飞速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我国最活跃、数量最庞大的企业群体;从质的视角来看,我国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步伐正在逐步推进,近年来,70余家“小巨人”企业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 500余家“小巨人”企业承担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小企业展现出了强劲的创新活力,日益成为创新的重要发源地[1]。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困境和问题。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可知,以民营企业500强为例,受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原材料成本较高、用工成本上升、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500强企业数量分别达338家、314家、301家[2]。可见,当前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依旧十分严峻。
2 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起、报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服务全国中小企业的综合性行业协会。本文基于近年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等相关数据展开探究(见图1),重点分析了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以及成本指数和资金指数两个分项指数。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规模较小、成本上升、融资约束及转型困难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2.1 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于2011年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可知,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受到自身规模体量较小的制约,大多数中小企业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初创期。从市场层面来看,中小企业市场占有率低、业务范围局限、市场优势不足,在市场上缺乏议价能力和竞争优势;从产业链层面来看,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末端,涉及业务往往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有限、产品附加值低,因此,企业获利空间狭小;从供应链层面来看,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容易受到需求变动、价格波动和供应链中断的影响,可能对企业造成致命的冲击[3]。
由图1的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可知,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2022年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略有回升,但仍然呈现波动状态。整体来看,2023年的中小企业发展指数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但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仍处在景气指数的临界值100以下。可见,虽然2023年以来中小企业的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但仍处于恢复性阶段。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疲软,加之中小企业内生动力不足,导致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多,在发展环境、经济运行状况等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在市场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地位。
2.2 外部因素制约,成本上升且需求下降
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中小企业在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呈现成本逐渐上升,而营收逐渐下降的发展趋势。纵观我国经济发展,从2008年的次贷危机到2020年的新冠疫情冲击,中小企业均是受影响最大的经济单位。客观来看,受经济“K型”复苏的影响,上游成本逐渐上涨,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中下游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由图1数据可知,虽然中小企业成本指数整體上呈现下降趋势,但始终处于不景气区间,说明成本压力依然较大。由于国际市场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世界经济通胀风险持续增加,多数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末端,议价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加之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和产品标准的要求不断提升,导致中小企业经营成本持续处于高位,因此造成中小企业利润空间压缩、经营难度增加,其生存面临挑战[4]。将上述数据的统计期间延长至疫情前进行比较可知,中小企业成本指数远高于疫情前水平,于2021年10月达到121.1。尽管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但由于企业的弱势地位,成本上升且需求下降对中小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巨大,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尚未得到有效缓解。
2.3 融资约束较大,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
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资金是否充足尤为重要。中小企业通常处于企业发展的初创期,对资金的需求较大,融资约束水平较高,自身抗风险能力相对不足。虽然近年来为助力中小企业稳步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但一方面,中小企业在市场扩张、技术升级、资本及劳动力投入等多层面,都存在庞大的资金需求,对外部融资的需求量巨大[5];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受限于自身规模小、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信等级不高等现实问题,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信贷额度和资金支持。因此,融资难依旧是制约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图1数据可知,中小企业的资金指数始终呈现小幅度波动状态,从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初略有回升,但并不稳定。总体上看,中小企业资金指数始终保持在景气指数的临界值100以上,但高出的幅度不大,同时,中小企业融资指数围绕90.5上下浮动,流动资金指数围绕85.3上下浮动。结合政府相关政策等进行分析可知,央行的金融纾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政策的执行,对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受到银行信贷服务调整、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困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多有反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应收账款回款难等问题依然突出,企业现金流受影响较为严重。
2.4 数字化基础差,数字化转型进程迟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数字化借助数字技术的优势,对产业链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改造,为推动企业发展带来了新趋势和新契机。在开展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的问题逐渐凸显。第一,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多局限于自身知识和能力,对数字化转型的理念和知识储备不足,缺少前瞻性的发展意识,欠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内生动力[6];第二,中小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初创期,受制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往往欠缺足够的支撑条件,难以建成全过程、全覆盖、全链条的数字化运行平台。
根据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ESIEC)的调查报告,将2020年与2017年作对比,实施线上销售的企业比例提升了14%,达到40%,开展线上融资的企业比例提升了7%,达到9%,并且75%的企业间购销业务采用数字支付方式,28%的企业通过数字支付方式为员工发放工资。可见,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逐渐增加,但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工智能和云技术的应用方面各企业存在差距,多数中小企业仍处于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初级阶段,数字化应用程度、普及规模、智能化及网络化水平仍有待提高,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仍任重道远。
3 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的策略
3.1 优化内部管理,提升企业自身实力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基础内核,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的管理如何,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走向。部分中小企业经营模式单一、组织管理模式粗放,因此,中小企业要提升管理质量和营运水平,优化内部管理,从而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第一,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健全、科学的发展战略。具体来说,明确企业发展定位,树立发展目标;完善企业业务流程,梳理和健全企业的办事体系和管理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能,搭建和完善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对企业研发、计划、生产、销售等全流程实现全面管理和流程优化。第二,借助数字化技术和平台,实现精细化、标准化运营管理。企业通过推进管理数字化,以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和业务流程为基础,运用云平台和数字化信息系统,简化企业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效率,清晰掌握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使管理者实时了解和掌握企业信息与动态,实现实时监督和全过程管理,以此提高运营效率。第三,强化风险预测和风险防范。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敏锐地识别企业在采购、生产、仓储及销售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和细节变化,及时捕捉以便实时应对,发挥精细化管理优势,全面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综上,企业要优化内部管理,全面提升企业自身实力,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3.2 借助发展契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第一,把握产业数字化转型契机,发挥产业信息协同效应的优势,降低企业营运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立足于产业数字化转型契机,提高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协同效应,打破产业集群内大中型企业与小企业间的沟通壁垒,降低上下游沟通成本,从而使中小企业能够快速了解市场需求,明确产业链现状,及时调整和优化生产经营策略,从而满足市场需求,减少企业库存积压和仓储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第二,把握中小企业政策帮扶契机,加快打造“专精特新”型企业,提高竞争优势,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2022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指出,要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年5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提出通过部门联动、上下推动、市场带动,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全面融通,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生态[7]。除此之外,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等积极出台中小企业帮扶政策。因此,中小企业要牢牢把握政策扶持契机,结合自身的專业和特点,利用政策倾斜和扶持优势,提升专业性和创新性,推动自身向“专精特新”型企业发展。
3.3 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产生的原因,通常是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偿债能力,出于对降低贷款风险的考量,使得其提供贷款的动力不足。因此,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第一,中小企业应借助数字化技术与金融机构实现高效对接,便于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相关信息,为其快速评估和准确判断提供数据支撑。第二,要及时了解政府颁布的普惠政策,并充分把握和运用融资政策,降低融资难度。第三,要拓宽融资渠道,可以借助动产融资、金融科技发展、设立专项融资基金、落实股票注册制改革等多渠道,为中小企业取得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创造更多机会[8]。
当然,要想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稳定的资金来源,企业应从自身出发,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科学的财务管理意识,构建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同时,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信贷关系,维护好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信用形象,由此才能使企业赢得丰富的融资渠道和广阔的融资空间,切实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3.4 整合企业资源,助力企业全面转型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显得更加迫切。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持续同时推进。
第一,数字化转型理论的构建和方式的选择,要立足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确定符合企业自身战略的发展目标和定位;第二,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要有完备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大自身在網络基础设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方面的投入;第三,数字化转型的实现,离不开数字化专业人才的努力和付出,企业要注意引进和吸纳具有数字化理念、素养和技术的专业人才,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企业转型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持;第四,数字化转型不能仅靠技术和数据来实现,因此,管理者应该具备数字化理念和思维,从数字化视角构建企业文化,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引领和带动全员参与,共同提升企业作业效率与管理效率,全面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对实现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困境为立足点,对中小企业如何摆脱困境进行了探究,期望为中小企业有序、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相信在我国政府的有效帮扶、企业的积极努力下,中小企业必将顺利摆脱困境,实现持续性、高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佩玉.去年中国平均每天新设企业二点三八万户——中小微企业已超五千两百万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6-20(11).
【2】全国工商联经济服务部.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报告[EB/OL].https://www.acfic.org.cn/ztzlhz/2023my5bq/2023my5bq_05/202309/t20230905_195489.html,2023-09-12.
【3】李雨桐,薛钦源.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物价,2023(5):104-107.
【4】徐娜.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J].中国中小企业,2021(10):78-79.
【5】许丽香.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对策[J].今日财富,2022(24):16-18.
【6】刘静静.数字经济时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J].中国商论,2022(18):146-148.
【7】王健宝.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分析及策略建议[J].中国市场,2023(13):106-109.
【8】边婧.“一带一路”背景下吉林省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2022,3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