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峰:五位一体的针灸大侠
2024-01-18李嵱
李嵱
我们终究会从一位医者对待疾病和对待患者的态度,或者说关系中,获得某种启发。这种启发也修正着我们对待自身、对待疾病和对待环境的认知。如果要继续溯源这种启发,其实蕴含在古老的中医文化和智慧中,也折射出一种悲悯的哲学态度。这一点,在李永峰教授身上得到很好的印证。一位好的针灸大夫,他本身就是一个场域,不仅承载着精湛的医技,还承载着中医独有的文化和智慧。
两次采访都没有时间说话,因为李永峰的时间几乎被他的病人们“霸占”了。但是,两次沉浸式的体验采访,却让我看见听见了关于医者和患者、关于疾病和健康、关于人们对和谐生命状态的渴望。从某种角度而言,大健康的“大”,也许和大医精诚的“大”有着同样的内涵吧,都包含着这种至真至诚的专注于去除疾病和痛苦的能量。
这种现场观看扎针的体验有点特别。
李永峰扎针极快。它不是一般意义的速度之快。这种快,有一种叹为观止、一气呵成的能量。是一种心到针到的快。是一位针灸大夫对于人体所有的骨骼解刨结构、14条经络、300多个穴位达到洞若观火、了然于胸的境界和程度。随诊的学生自信的对患者说:你到这儿,就到了针灸界的天花板了。这应该也是学生对老师最大的崇敬和赞美吧。
在益群国医堂针灸疼痛中心观摩李永峰为患者诊疗,你能从一位针灸大夫与患者、学生,与病痛、疾病的探究感受到:一个关于中医文化的场域和能量,它其实是很有对比性的,和我们以往就医的体验截然不同。
益群针灸疼痛中心位于西安城南电子二路与含光路十字,中心有上下两层,诊疗面积600多平方米。设有针灸、推拿、艾灸、理疗等6个诊疗区域,48张治疗床位,并且云集了一大批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交大附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三甲医院针灸骨干专家。李永峰是其中的首席专家。
一整个下午,穿梭在三个诊室的李永峰大夫身形略显疲态,但只要你跟他对视交流,他的眼神永远高度专注、机敏。扎针的过程如大侠过招,速度极快,但一招一式有种观赏的艺术性。因为他的病人太多,速度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也是他对患者病情诊断如他对于人体所有穴位一样熟悉的反映。虽然短短几分钟,但是每位病人都感觉到他无微不至的热情。这种热情来自于对患者的理解和一位医者身上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专精于术和至诚之心的磁场。
五位一体之一:医者和患者
病人跟你同步,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诊室里一眼望去都是病人,李永峰大夫全身心融入这种日常当中。
他三个晚上没怎么睡觉。孙子这几天发烧,熬夜照顾。中午眯了十分钟又充满活力。这种活力其实是他面对病人时,那种专注和机警带来的。接下来他要为初诊病人号脉、问诊,写病例、查体、诊断、开具治疗处方,然后一个病床一个病床治疗。
诊室里面宽敞明亮。每一个病床之间,都有米黄色纱帘围成的隔断,纱帘直通到天花板上,安装有滑轨。时常能听到拉开纱帘时滑轨的声音。最大的诊室有十个病床,靠墙的过道中间,年轻的国医堂医师正在为肩颈部位疼痛的病人做推拿。南边的诊室小一点,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里投射进来,在侧面的白墙上投下一道道斜线。每个病床还配备着电烤灯这样的理疗设备。李永峰说,电烤灯不是西医的概念,它其实是艾灸演化而来的。
李永峰,原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担任过中医临床医学院的副院长以及党总支书记。1982年考进中医学院。1986年毕业后开始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直至去年退休,才结束了三十六年的执教和学术生涯。但是服务大众的事业似乎才刚开始,退休后他反而更忙了,每周奔波于西安和咸阳两地,为六七百名病人提供针灸治疗。每周仅有半天是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
一位25岁的大男孩去年摔了一跤,腰扭伤了,偶然来疼痛中心扎针。没想到一下子就好了。从此迷上中医。“这小哥哥又来了。今天扎啥来了?”诊室里的年轻大夫都跟他混熟了。“今天扎失眠来了。”年輕的大夫说,“这娃聪明的,不出一个月,人家把自己身体慢慢都调好了,还成了绝对的中医爱好者,哪儿不舒服就来扎针。有朋友就推荐。”
“这个年轻人对中医就信任了。咱们特别缺年轻的病人。”李永峰说,“他治好了,他亲身经历,就是一个传播者。这一点上,要求我们大夫绝对要有好的医技。你给病人治好,病人才能给你传播。所以为啥我说现在培训乱着,培训以后,给病人扎针没起效,人家出去会说你针灸没效。如果你找到真正的针灸大夫,他就会传播针灸是有效的。这就是咱们针灸文化传播和人才教育现在最大的问题。”
一位胸骨痛的患者,四处求医无果,找到李永峰这里求诊。“今天咋样?睡觉好着没?”李永峰问。“李老师,我保持记录,八天没疼了。”病人欣喜地说。西医检查不出来,没有任何办法。中医很简单,叫痹症。
“下肢水肿两个概念,一个要查心脏,另外一个下肢静脉瓣炎,静脉瓣炎引起静脉瓣豁口,堵不住,在底下聚集,一聚集,就引起水肿。还有心脏功能不好,回不去血。还有一个如果全身肿,那就要查蛋白了……”李永峰现场给学生讲解,然后叮嘱助理,把补泻做了。
他要求学生“中医和西医的知识全都要掌握”。
“这是个歪嘴和尚么。来的时候嘴歪的简直没办法。这是咱们这儿面瘫恢复最快的一个,到现在十四五次已经治好了。”李永峰说。
“最近情绪咋样?好好扎针,少想,主要是想的多。”他对一位病人说。
每次三个诊室一圈转下来,他都会站在走廊尽头,长长地舒口气。
一位陕北来的腰痛患者,佝偻着僵硬的身体,歪歪扭扭坐下。李永峰细心地为他把脉,询问病史。“我怀疑是不是那两天咳嗽劲儿大了,腰椎病又复发了。”病人说。“腰椎盘突出怕咳嗽。屁股疼不疼?”李永峰问。“站起来我看看。歪成这样了。”疼痛的病人,慢慢松弛下来。“我以前犯过,做过CT,第三还是第四根还是哪两根椎间盘。”
“我这个脖子这块儿扎一下就不晕,不扎就晕,这是咋回事?是不是更年期?”“不是。还是没好利索。跟你吃药一样,你要把它彻底治好。”“那我这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头晕还是脑供血不足。”
颈肩部位的疼痛用按摩或者复位手法也是立竿见影的效果。记得早先在咸阳有个落枕的病人,来的时候疼的不得了。李永峰咔咔两下一扳。“好了,你把费用一交。”那病人却说:“你这都问我要钱呢?”嫌他治的太快了。
“其实大众对中医治疗急性病有极其错误的认知误区。有时候真的当下见效。”李永峰笑着说。“失眠的患者,两周三周你赶紧找中医,针灸一般情况几次就治好了,但是如果你口服了安眠药,这个可能就产生依赖性。急性扭伤的患者没有人到针灸科来,针灸其实很快,快的不是一点。你腰扭伤,我一两次就解决问题了。”
“腹泻的病人其实针灸效果非常快非常好。但是很奇怪腹泻的病人很少到针灸科来。来了就能好,人家都吃药。这就是对中医的发展、认知不够。希望公众的宣传认知这块儿得到重视,不要拖到病都没法治了,才来找中医。”李永峰说。
一对陕北夫妇陪儿子来李永峰处求诊,利用周五周六周日,连续扎三天,礼拜天晚上再回榆林。儿子得了耳鸣,听力下降。“那肯定要给娃看”。户县一位病人,也是耳鸣。“父母陪他到北京协和医院也去看过,看完以后大夫说治不成,要装助听器。过来找我看,现在是一個礼拜我走哪儿他看到哪儿。有效果病人就有信任就有信心。”李永峰说。
趴在病床上的腰痛病人问李永峰:平时要注意什么?
李永峰答:“不要受凉,不能吃肉,不要拖地,不要洗碗,把媳妇叫来给她交待。”陕北口音的病人幽默地回答:“到这个年纪了,给我交待也行。”说完爽朗地笑起来,完全摆脱了刚来时的僵硬。
这天下午,李永峰高中同学也来扎针。“这是我高中老班长,把我管了多少年,现在跌我手里,我要好好报仇。”李永峰每次扎完针,会对病人说一句:好了哦。然后嘱咐自己的助理医师,多巡视,问问病人当下感受,烤灯烫不烫等等。
一位躺在病床上安静等待李永峰的老病人见到他,关切地问:“大夫,您的孙子病情怎么样了?”“好多了。我连续三个晚上没睡觉。这次娃的高烧太可怕,一烧就三十九度。细菌感染,没给娃输液,用物理降温。”“高烧就是让人着急。确实着急,我太理解了。我就先问问,还烧不烧。”病人说。
站立在病床边的家属也有一种轻松和幽默的心情,她对李永峰说:“今天换班了,老大有事儿,老二上班了。”
这个家庭是中医针灸的受益者。更不可思议的是,她家小孙女因病结缘,迷上针灸,从而改变了自己的高考志愿,也学中医去了。小孙女读高三那年一直头疼,结果教授给扎了一次就好了。“娃就喜欢上中医了。感冒也来扎,脖子疼也来。哪儿不舒服了就说‘去找李教授扎针,最后高考选择了中医药大学。”
“这个娃以后肯定能成为好医生,首先他对医学产生兴趣了。这是最关键的。”李永峰颇感欣慰。“好多学医的孩子都是被迫学医,家长逼迫着学医。这些娃如果不早早进入临床,不看到中医的疗效,娃学医就没效。所以我在中医药大学的时候,把娃们早早就赶到临床,临床一看,中医真的有效,慢慢产生兴趣。”
每天都有很多中医的铁粉。老病人喜欢讲述自己和针灸结缘以及身体“神奇”的变化,鼓励新来的病人要有信心。腰疾康复的病人对新病人说,我来的时候比你严重多了,抓紧治疗。
脑梗后遗症的病人,几乎完全恢复。“西医不可理解,扎了七个月就恢复了。方向找对了,就要坚持。”“还有一位脑干出血的病人,来的时候几个人往上抬呢,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能看出来。”
一楼病床上的病人远远看见李永峰热情地喊:“李老师,我先给你汇报一下。今天毛病有点多,因为我训练有点刻苦。髋关节疼,膝盖有点疼,左腿大腿根部有点疼,晚上尿频。被你昨天一巴掌拍的,聪明了好多。”
“和病人的交流,首先把病人的紧张情绪缓解了,病人跟你当朋友了,这个时候你怎么治疗都好治疗。如果摆个脸,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就不利于治疗。”李永峰对学生说。
“李老师!”口齿不清的病人见到李永峰,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李老师,我争取扎完从你这儿跑出去。”“我就想让你跑,不想见你了。”李永峰说。“李老师,昨天晚上做梦的时候,真的梦见我突然跑出去了。”
无论是扎针还是和病人之间的交流,有种艺术性的流畅,也许这是大医者身上才有的气场和能量吧。
开颅手术的病人家属安顿好自己的家人,也来找李永峰,“我这个腿滑膜炎能治吗?”
“能治。针灸效果特别好。”李永峰告诉她。“前段时间我坐轮椅坐了三个月。”“打针了没有?”“右腿打了,左腿没打。红会的主任说让我天凉了来打封闭针呢。”“你今天先上一次当。”李永峰说。
“你要给我扎针?我害怕疼。”
“你先上一次当,不要害怕。”
李永峰对这位躺在病床上还在犹豫退缩病人说,“不要紧张。今天扎完,你光找我信不信?”这位家属慢慢放松下来,看着旁边病床上躺着的爱人,笑叹了一句:“这下他心理平衡了。”
病床前的对话,既直截了当又直戳核心。所以会有一种“一针见血”的痛快。李永峰讲到治神。“在临床扎针的时候,不光要了解针灸的腧穴,它的特性,更重要的是操作者对针灸要有一定悟性。对于同一个穴位,不同的人操作出来效果可能有一定差异。中医在古代就提到治神,一定要认真的对待病人,把病人的精神调好。病人跟你同步,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同时要把医者自身调好。扎针时全神贯注,细心体验针下的感觉,针下有感觉,气至有效,气不至,就没效。李永峰在自己的《医案精选》中开篇写道:“行医治病,以人为本。家人的关心、患者的信心和医者的仁心是治愈疾病的三要素。作为家属,应该做到对患者关心、细心和耐心;作为患者,应该做到对医生信任、对自己有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作为医生,我们一定要具有一颗仁爱之心,要把患者的病痛当作自己的痛苦,要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不仅要治疗患者身体上的伤痛,还要重视他们精神上的治疗。”
诊室内时常能听到李永峰豪爽地笑声,以及对病人的鼓励,“要坚持”。
“希望你给咱创个奇迹。”他鼓励自己的病人。
五位一体之二:医者与学生
中医思维不能丢,中医的精髓不能丢
“李老师创造的奇迹太多了。” 学生说。
每周五下午,他的学生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益群国医堂,跟老师学习临床经验。学生们从一个病床围到另一个病床,外围的往往需要踮脚、探头才能看见被包围在中间的诊疗现场。他们专注地观看和聆听,有的手里拿着小本子。负责递针的学生,也配合得极默契。李永峰一次抽一把针灸针捏在手上,沿病人的经络方向,十几个穴位眨眼间就扎上了,而且是心到手到的流畅。
学生往往被老师的诊断思路所折服,每次都能深受启发、豁然开朗,回去就能用上。
门诊结束后,李永峰还要为学生讲半个多小时专业课。
学生风格迥异。有年轻泼辣的女针灸大夫,跟老师巡床时,突然想起自己最近接诊的一位病例,“李老师,那天十九岁个娃不来月经,我问人家怀孕了没,娃说不知道。我一听坏了,不敢治了。万一给人家扎流产了咋办。李老师你说我处理的对不?”李永峰说,“要查呢,娃说不知道,肯定就要排除这个。但是你还胆大,十九岁的娃你问人家怀孕了没?”机灵鬼学生笑着说:“我看她有个男娃陪着,大致判断出可能是人家男朋友了。”
也有温柔理性的女针灸大夫,赞叹老师总是能启发她的治病思路。
学生们下课围着李永峰,现场的人都被一种医学的魅力,或者说,对疾病对真理探究的热情鼓舞着。
患者有时候喊他:“教授——”语气当中,有一种尊重和敬意。围着他的学生们,则“李老师”长“李老师”短的,而且有时候直接用陕西话,有一种师生之间特别的亲昵。
李永峰在中医药大学任教期间,带出了四五十名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的研究生,还有很多民间的针灸爱好者。这些高徒活跃在全国各大中医医院,有些已经成为骨干和针灸行业的后起之秀。不久前,他去上海参加一个活动,朋友圈发了一张上海的夜景图。学生看见了都争着请他吃饭。虽然他们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中医大夫 但在恩师面前依然不乏“孩子气”。
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爱他。因为李永峰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他的针灸技艺所达到的境界,对中医全观的透彻智慧、对中西医理论的深刻领悟,以及丰富临床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已超越書本的理论体系,这种灵动的智慧,在学生们的成长中至关重要,往往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去年他的学生马文轩意外火了,让李永峰也跟着火了一把。媒体记者追着他采访,想从老师这里了解这位“被习近平总书记点名”的外国留学生。
马文轩是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2014年开始就读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2019年本科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上该专业研究生,李永峰任其导师。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担当志愿者,因为一句“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感动了很多人。2022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三十周年视频峰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了在中国学习中医针灸的特殊的志愿者。
“他对医德的理解很深刻。”李永峰谈到自己的学生时说,“医生的医疗技术固然重要,但医德是第一位的,要时刻为病人着想。我每次带马文轩去给病人扎针的时候,他总能细心照顾病人,对病人充满了爱心。”
最后一位病人离开后,李永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长舒一口气。小憩片刻,他又要准备给学生们上课了,学生们拿着笔记本陆续聚拢到他身边来。病床周围的纱帘全部收起来,白板推出来,小诊室变成临时课堂。
“开讲!”李永峰站在了白板前。他在白板上刚写下“头痛”两个字,就有徒弟欢呼起来,他每次最期盼的就是讲病症。
“先说头疼,这是咱们一个主观概念,会请假的人,往往说,老师,我头疼。你一头疼,老师比你还头疼。到底疼不疼谁也不知道,因为它是一个主观性的概念。但是要注意,突然头疼往往是一个临床的危险信号!大家一定要注意它。”
宛如一场精彩绝伦的医学脱口秀。三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所提炼出来的病例和经验。非常独到的对病症拆解和分析。从头疼这个主观的概念破题,从中医理论到西医理论,不断抽丝剥茧:
“头部经络循行路线,12条经络里面,6条阳经是均上头面的,而阴经只有足厥阴肝经是到头顶的。这样一来,要注意,前额骨是阳明经,侧面是少阳经,后头部是太阳经,而头顶是厥阴经,一定记准。这些东西跟咱们的临床就有联系了。比如生气引起头疼,一般都是头顶,怒气伤肝,用疏肝解郁的办法就可以化解……还有一个办法,不一定用药,走,看个电影去,高兴一哈,一高兴就不疼了。”
“另外头疼出现的不同位置一定要注意,阳明在临床最怕湿邪,而少阳最怕热邪,而太阳多怕的是寒邪,所以临床你一看,只要你把部位定准,性质基本就定了……
“西医到底都是哪些能跟我们对应上?我们来看西医。”
李永峰从西医的角度,把头部疾患、五官疾患、全身疾患,多有能引起头疼的病症和原因以及特点做了精彩而生动的梳理,如同解读一幅有机的人体图。
“蝶窦引起的头顶的疼一般是在午后,还有一个筛窦引起的是后头疼,这个要不说,你根本就不懂。来一个后头疼,你说那是颈椎病,不一定是颈椎病引起的。后头疼还有谁?筛窦。但是这两个头疼都有个很大的特点,严格的时限性。人家说,我这后头疼一直疼,对不起,那不是筛窦引起的……”“全身性疾患引起的头疼有哪些?怎么诊断就是脑血管意外,到底是啥原因出现的?如果在外面,这个病人说我头疼,到底如何鉴别,到底是缺血还是出血?……”
“咱们在临床上一定要把病人问清。一定要把疾病诊断清。疾病诊断清以后,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这是他一再对学生强调的。“临床不要见了所有的病症,我就针灸治疗,而且不同病症我们一定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至于如何治疗,下一个礼拜再见。”
掌声热烈响起。学生听完课有一种热血沸腾的兴奋感。学生说,“老师给教的都是绝招。”
课后,学生围在李永峰身边舍不得散去。
结束了一天的门诊和授课,暮色已降。学生们还在走廊热烈地交流刚才的课程,时不时蹦出来一两句医学术语诸如肝阳头疼、淤血头疼之类。李永峰笑了,今天给他们把头疼讲清楚了,把学生们兴趣调动起来了。此时他的笑声很欣慰很自豪。
在学生们的眼中,李永峰的神奇之处。不仅仅是医术和医道上,还有一种中医思维领悟到极致所带来的全观视野和一种接近真相的自由。
李永峰参加世界镇痛日直播节目时,直播间冒出来一位他的学生,显然在困惑中。“李教授,他说他是您的学生,请问为什么同一病症同一治疗方法,每次治疗差距比较大?求解答。”主持人和李永峰被勇闯直播间的学生逗笑了。“他咋说的?”李永峰问。主持人重复一遍。李永峰再次听完题,哈哈哈笑了。
“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患者的因素,一个是医者的因素,其实给我引出了一个问题,疼痛患者的治疗,除了针灸的治疗以外,还有一个要注意人文关怀,这是很重要的。在治疗过程给病人温暖的语言或者和蔼的态度或者积极向上的心态。如果你闷着头黑扎,这时候扎的针有可能就不起效果。另外,还有气候的问题、时机的问题,不同季节的扎针效果不一样,还有病人的得气感不好,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而且,往往第一次扎针效果很好,过后有一段时间可能效果不好,但是过后又很好。针灸有一个平台期,往往这类病人到这个阶段就逃亡了,可能就造成一个很大的失误。”一口气解答完学生的问题,李永峰笑着问,“不知他听明白了没有?”
对待病人和对待学生,他有种微妙的情感差别。
在中医药大学任教三十多年,李永峰也参与了学校创新教育试验区的改革,走出了一条中医教育的创新路径。中国目前有25所中医药大学。“原来是24所,重庆新增了一所。”李永峰说。中国的中医药教育不仅仅是学学书本上的知识那么简单,它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承载着中国传统医学的世代智慧,而且在全世界医学教育领域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占据了独特且尊崇的地位。
2007年,当时的陕西中医学院设立了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探索中医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当时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中医理论发展缓慢,中医理论鲜有创新;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不理解中医的精髓,缺少中医思维 ,不会用中医看病……试验区的改革思路就是强化中医基础理论、强化中医临床技能;提高对中医的热爱程度、提高中医理论水平、提高临床诊治能力。
李永峰认为:中医的思维不能丢,中医的精髓不能丢。
针对当时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存在着西医课时比例偏大,中医经典课时不足以及中西混开等问题,实验区制定出新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强调早期中医思维的建立。并且在全国率先推出中医经典理论等级考试。在第二年就安排中医经典、中医临床课程及西医基础课程,同时穿插临床见习、观察名师应诊,体现“早临床”。
早临床,早点接触病人,是为了让医理变得真实,早点融入到学生的生命当中。
五位一体之三:医者与疾病和疼痛
针灸的奥秘,为什么中医思维不能丢?
李永峰对于中医、西医有种平等观,并没有厚此薄彼,而是能够如实地区别这两种医学思维,并且很好地结合与运用。对他来说,精准诊断并且解除病人的痛苦是最重要的。
“咱们不排斥西医,中医西医都是治病救人的。”李永峰说。“我们用西医现代的先进的东西,来诊断疾病,然后用中医的手段去治疗疾病。是中医能治疗的疾病用中医治疗,不是中医的,你比如说一个结石的患者,该做手术那就是西医。阑尾穿孔了、心脏堵塞了要搭桥就西医就好。但是过了这个急症期,中医就可以调理。中医和西医是互补的,而不是两个对立的渠道。”
当然西医和中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很多中医讲的东西,西医无法理解。
中医讲的肝气行于左。肝脏明显在右侧呢,你中医又说肝气行于左?这不是胡说?事实上,中医是根据人体的病理表现。比如人一生气哪边疼?左边疼。气的不想吃饭了,胃疼。所以说肝气行于左,怒气伤肝。西医人认为肝就是肝脏,中医人认为肝除了肝脏,还包括肝的所有功能,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
“心脏咋样?”李永峰走到心脏不适的患者床前询问道。“心脏我感觉好一点 ,但是还是跳的快。”
“睡不着觉,心跳快,拉肚子。拉肚子一治,心跳就好了。失眠一好,心跳也就好了。这个西医解释不了,我们中医能解释通。心和小肠相表里,小肠拉肚子就会引起心脏病,另外睡眠不好,心主神明,神明不好,所以失眠。所以把失眠和拉肚子治好以后,心跳问题就解决了。你单独治疗心跳,吃了很多西药也不管用。”
“辨证是个很简单的东西。”李永峰说。
李永峰参加过一期惠医苑的直播节目,聊针灸治病的奥秘。
从现代医学理论来说,针灸是调动体内的积极因素来抗御病邪的,它在不同的系统内,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它对于心血管系统,可以调节心率,而且对于心率的调节,是一种正能量的调节,是一个双向的良性调节。比如在免疫系统,它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发挥人体体内的积极因素,来防御疾病。
“我们一些病症,急性病症,可能一两次就治好,花费很少。另外,如果你真正掌握了针灸技术,在临床有些病症我们看到的效果是立竿见影,而且它的适应症也非常广。
针灸临床上对于内外妇儿各科都有对应的病症。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广的是43种病症,国内的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杜元灏杜博士牵头做的一项研究,发现针灸临床上有三百多种病症,是适用于针灸治疗的。它在不同的科室里边都有優势病种。
针灸治疗取穴原则,一个叫近部取穴,在局部取穴,哪个地方痛就在哪个地方取穴,比如眼睛的疾患,可以取眼周的穴位,像睛明、攒竹、四白、太阳、丝竹空,都可以取,还可以取局部的阿是穴,就是痛点取穴。因为这个痛点其实就是疾病的反应点。这是第一个取穴的方法。
还有一个远部的取穴,就是循经取穴,这个就要靠辨证。我们说眼睛有病,还可以取足上的穴位太冲,因为肝开窍于目。还可以取背部的肝腧,也是肝开窍于目的作用。耳聋耳鸣,除了取耳部的穴位,还可以取远距离的中渚、外关,这是经脉的循行路线。根据中医的理论,局部取穴只是一个治标,而治本还是要循经取穴。
这同样是西医无法理解的。
针灸治病的奥秘,至今仍有很多值得探索和挖掘的。
人类被各种疾病和疼痛束缚。
国际疼痛学会将每年10月的第三个周一设立为“世界镇痛日”,旨在推动疼痛诊治的公众健康教育。在世界镇痛日前夕,益群国医堂的直播平台上,李永峰用中医理论讲解了疼痛的机理。
人类认识疾病,第一个认识的就是疼痛类病症,所以在疼痛的治疗方面,不管中医也罢、西医也罢、我們针灸也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世界卫生组织现在对于针灸治疗痛症是颇为肯定的。
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提高人体的痛阈,即疼痛的阈值,同时它可以促使体内产生内啡肽一类的物质,来止痛。我们的针灸在临床缺乏现代的机理研究,西方人对我们针灸,按照中医的理论就那三条: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到底什么作用呢?要用一个实际的东西去衡量它,这种情况下,中国针灸推出了一个实验教学,专业解决这个问题。
疾病警示生命的无常、短暂和珍贵,所以疾病往往也促使人们去思考更本质的问题,改变过于物质主义的价值观。这个时候,病人往往对大夫由医术的信赖而生出一种点迷指惑的依赖,往往大夫一句话就有醍醐灌顶的作用,身心都治愈了。所以医者的医道和智慧高下往往在一些和病人交流的微小细节中得到更充分的彰显。
当记者从这些维度看到一个完整的李永峰,一种巨大的信心也随之升起。对于中医针灸的技艺和智慧,从古及今,通过一位位具体的医者的传承,刻进国人的基因血脉中。从李永峰身上能看到这种真实的传承,他以生命融入这门医学,在一个个具体的病案当中,探究这一古老医学的真理,并且和一代代大医心灵相通。而同时,他又以无限敞开的生命态度,将自己身上的宝藏传递给后来的学子们。
也许这就是“中医”本有的力量。
对一位中医针灸大师来说,他的确是以疾病为道的。他不能任意揣测,而且必须摒除自我的所有动机,如实面对病人与疾患。
虽然现实情况是中医的发展一直被时代被资本所边缘化,但李永峰还是觉得有很大的希望。对于中医的弘扬和兴盛,甚至觉得有更大的希望。这个信心来自中医本身的力量,或者说魅力。
越是焦虑和浮躁的时代,中医的智慧显化力就越大,虽然医者面临的挑战更多了。但也是在这种背景下,蕴藏着中医针灸复兴的机缘。因为以中医思维为理论依据的针灸是可以治病救人、解除病痛,甚至治愈这个被过度物质化所带偏的社会,回归到一种精神层面的和谐与平衡。
“希望大家遇到疼痛的时候可以想到我们针灸科,时机越早越好。”李永峰说。
五位一体之四:医者与自身
一位好的针灸大夫,本身就是一个场域
一位服务大众三十六年的针灸大夫是什么样的状态?
李永峰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奉献给了患者和自己的学生。
他把所有的经验智慧和名气都用来服务患者了。
他整个生命被中医完全占据了。
我们终究会从一位医者对待疾病和对待患者的态度,或者说关系中,获得某种启发。这种启发也修正着我们对待自身、对待疾病和对待环境的认知。如果要继续溯源,这种启发其实蕴含在古老的中医文化和智慧中,也折射出一种悲悯的哲学态度。这一点,在李永峰教授身上得到很好的印证。一位好的针灸大夫,他本身就是一个场域,不仅承载着精湛的医技,还承载着中医独有的文化和智慧。
数寸银针,精益求精治百病;提插捻转,补泄兼施祛顽疾。
李永峰曾写下自己的临证心语: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医理论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积极指导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医是中国的根,更是中国人的本。
他说:“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治疗疾病时,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对疾病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从而得出明确诊断,一个明确的诊断是治愈疾病的先决条件。”
白大褂,口罩,三天几乎没睡觉显而易见的憔悴,然而,站在病床前沉稳的气势,像一座宝塔。扎针的速度可以用震撼来形容,一个大夫能够对穴位的熟稔达到令人惊叹的程度。
针灸疼痛中心——古朴的牌匾悬在走廊的空中。墙上是中医文化氛围浓厚的宣传栏,向公众宣传中医调理的一些小妙招。往走廊深处走,墙上挂有人体的十四经络图。
楼梯两侧,一侧是中国古代针灸名家的画像和简介;另一侧一整面墙的针灸经典揽胜,从古至今所有中医针灸的经典名著的名称,整整齐齐的排列,遍布整面墙。从黄帝内经、难经开始,这些文字记录着中医针灸逐渐完善的过程。
李永峰身上的确有一种敏捷和机警。宛如在战场,面对敌军一般谨慎。
“只要用心就很快,不用心什么时候都练不快。有人一辈子都是个针灸匠。”他叹了一句。
“我收徒弟,要有一定的基础,按照佛家说的,还要看有没有慧根,有没有悟性。再一个,最重要的是入这个行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而是以职业为目的。以赚钱为目标,你永远学不到东西。”
中医的内观智慧。在李永峰心里面,这14条经络、300多个穴位、每一块骨骼的了然,都是对人体有机整体的洞悉,也影响了他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李永峰发现在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中有大量养生预防内容,其中包括环境养生预防、时辰养生预防和针灸保健预防。
唐代医家孙思邈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是其重要的学术思想,强调“上工医未病之病”“神工则深究萌芽”。在《千金要方》中有大量养生预防内容,为我国的预防医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千金要方·养生序 》中强调了“治未病”是养生的基本原则:“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 ,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迫既消之后。”
孙思邈从饮食起居,春夏秋冬日常饮食、作息、着衣,中医的智慧可以渗透到如此细微的生活当中。将生命融入时空、四季这种流动的变化当中,顺应天地之气而生活,这种天地人一体的中医思维是一种生命态度,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它让人类解开小我的执着而融入大的宇宙生命,放松下来。古老的中医智慧可以治身、治神、治人,也治于社会,道理是如此简单通达,就是一种人类顺应天地循环之气而休养生息的和谐与智慧。天地人和谐共生,这种融入日常的智慧,让中医几千年仍然充满活力。李永峰深信中医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而这个根也深扎在他自己的生命大树的深处,让他虽劳碌、疲惫,但始终充满活力。
同道挚友高英选对李永峰的医案不吝赞美:“他把富含深邃哲学智慧的中国针灸之神奇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永峰教授炉火纯青的针灸临床学术水平,许多治疗思路使人耳目一新,治疗手法使人拍案叫绝。细读之后,令人对许多难治疾病认知达到新的高度,常常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这种结果,这种境界应该是永峰教授对中医药学术水平提升,对益群事业发展的最好礼物,也是永峰教授的初心和梦想。”
医案是对医疗过程最真实、最客观的记录和总结,它对医学同道和后人有析疑、解惑、启发的作用,对疑难病症有画龙点睛、拨云除雾之功。由益群国医馆针灸门诊几位年轻学子收集整理的《李永峰教授医案精选II》着眼于临床疑难病症的治疗。许多患者在以往的求医过程中饱受坎坷,痛苦不堪,然而在李永峰面前常常针到病除、立竿见影。
四十六例精选医案,包括医理、治则、手法、话术、教风等方方面面,并通过具体的人、事、病、痛、针、法、方术,以纪实的笔法客观准确真实地呈现出来。
医案风格和李永峰针灸风格一样:凝练,果断,迅速见效。无非是记录“现病史”,患者自述什么时间出现什么疼痛,具体每次持续时间,以及身体其他的症状的描述。曾在哪里诊断和治疗,服用哪些药物。然后记录“现病见”:医者对患者的观察,问诊的情况,号脉的脉象记录。然后会分别写上西医诊断,和中医诊断,中医诊断后面往往会除了病名,还会在括号內记录中医思维所给出的病证名称,这个名字里面就包含了治病的思路。比如西医诊断:三叉神经痛,中医诊断:面痛,括号里面是火毒蕴结证,治则里面写着:清热解毒,泻火止痛。处方,一串穴位名称:上颌支(曲鬓配四白)、下颌支(曲鬓配承浆)、颧髎、颊车、下关、太阳、率谷、风池、百会、合谷、外关、太冲,日一次,十次一个疗程。最后如实记录治疗情况:治疗三个疗程后,面部疼痛消失,随访一年无复发。
在针灸科,一般急腹症的病人来的很少,但中医对于急腹症的一部分内脏的疼痛,临床也确实有很好的效果。在医案中有一则:西医诊断胃痉挛,中医诊断胃痛(寒邪客胃证),则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针后疼痛立止,患者深感针灸疗效之神奇,赞叹不已。
通过这些病例、病症医案来理解中医的神奇,而通过中医又理解这些病症后面的人。仔细听病人陈述,仔细的问诊与触诊等,掌握病因的起源。一位训练良好的中医是真正可以治疗疾病的医师。他不光面对的是一个具体的人,他的来龙去脉,他的病史,然后突发的一些状况,还有推理,以及随后要给出的明确的诊断。
“中医是根据一个现象来推理它的本质。”李永峰说。所以,从他语言凝练的医案里面,能够“看见”一个个真实、具体的人。
五位一体之五:医者与社会
健康的社会最重要,健康即和谐
这的确是一次很奇特的观摩体验,像一个战场,因为一个下午他要为几十名病人做治疗。但是现场又是有条不紊、非常流畅并且有序的。这种完整性里面有一种奇妙的和谐。
记者想起李永峰对学生说,咱们要提高医技,你能够把病治好了,别人就会说针灸有效,如果你把病治不好,别人就认为针灸没效。李永峰认为健康中国的背景下,中医的弘扬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是“中医培训的正规化”。他呼吁每个省都能成立专业机构,为社会上热爱中医针灸的人才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提升机会。这也是中医复兴光大最重要最迫切的物质基础。
李永峰还身兼多个社会职务,包括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学会常务委员,陕西针灸临床峰会委员,陕西省预防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结构专业委员会副组委,陕西针灸学会常务委员,陕西咸阳针灸学会顾问等等。参编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参与科研课题四项。曾获陕西中医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陕西科技成果一等奖等等。
他把自己含金量满满的经历、阅历、经验和智慧,全都用于服务、宣传和推广中医针灸了。
针灸有很多奥秘。最大的奥秘是什么?
大家普遍认为中药是内服,针灸以及推拿是外治法。李永峰说,“其实针灸和推拿才是内治法,它在方法上体现为外治的方法,但是它实质上是通过调动人体内在的因素来防御疾病。而任何药物都是给予一个外力,靠外力来击退疾病的。”
“中医要大力发展,再不发展太可惜了。”铁粉病人说。“大家共同努力。”李永峰每次都这样回应这些惋惜之声。对中医的正念和正信,以及中医的弘扬,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这是他三十多年浑身上下能量的所在。是一种无法摧毁的信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你看现在中医在越发达的地方反而越好,这是好现象。越贫穷的地方越信西医。人们层次提高,对中医认识也就不断的提升。”
直播的时候,有网友问他:脑出血后遗症可以治疗吗?李永峰说,“脑出血后遗症和脑梗后期恢复,针灸都是首选,而且越早越好。”答完,又忍不住叮嘱这位网友。“让这位患者不管在哪个地方,首先采用针灸治疗吧。”语气里有种对待疾病的敬畏和尊重,那种诚挚很让人很难忘。
但是中医的边缘化,中医的弘扬之难,究其原因到底为何?
益群针灸中心主任汤秋侠印象颇深的是西安交通大学人居与环境学院一位外籍教授,通过朋友介绍来治疗腿疾。“当时来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我跑下去,因为教授在二楼呢,我说您到二楼去看,他说上不去。一看确实很严重。我们就在一楼把李教授堵住,教授给他做了很详细的检查,然后用针灸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我跟他的学生交流,我就问:这位外国老师能不能接受针灸?学生说了一句:他太喜欢针灸了。他什么都不愿意做,就想针灸。”
回去以后,汤秋侠就问他的学生,“咱老师的腿怎么样了?”他学生说:“呀,今天扎完以后特别的轻松,自己下床走出来,回去又走了好多路。我当时说,不能走那么多路,这才刚开始。”
这位外籍教授每次来扎针都赞不绝口。作为一名针灸的从业者,汤秋侠当时既自豪,又感慨。自豪的是针灸在外国人心里这么有影响力。他们把针灸疗法称为绿色疗法,非常喜欢针灸去治疗各类疾病。感慨的是,国内大多数老百姓,对针灸的认识还是非常浅薄,不够重视。
“一个健康的孩子比一个优秀的孩子好的多。”李永峰对多动症男孩的妈妈说。这位母亲狠狠点头认同。此前的求医之路有多坎坷,她现在对针灸的信赖就有多深厚。小男孩在李永峰这里扎了一次针,第二次就自己要来“找爷爷扎针”。每天放学先到针灸疼痛中心来报到。有时头上扎着针,手上写着作业。男孩的妈妈不敢相信孩子的这种“变化”。
“来,开始!”李永峰推着男孩的肩回到他的位置,男孩稳稳端坐椅上,李永峰站其身后,为男孩头上的穴位施针,两个人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和帅气。
“你到时候考上大学把我好好感谢感谢,怎么样?话都不说,看来不想感谢我?”
男孩现在三年级,也成了针灸的推广大使。“娃看到人家给李老师送锦旗呢,说我明天也要给爷爷送锦旗,我说你哪有钱,他说,我有压岁钱。到哪儿,别人看病,他都说你去找那个李永峰爷爷。他给人家说,给他学校也说,还有亲戚谁不舒服了,他也推荐李老师。”
2004年到2007年,李永峰曾赴马来西亚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担任马老西亚首都中医学院的客座教授。国外对中医崇信的程度让他无法理解。“咱们中医,特别针灸,在国内是孙字辈的,在国外是爷他爷。在美国扎一次针是170美金,那还是汇率一比十的时候。英镑是90个英镑。没法理解。”
他呼吁国家建立正规的中医培训机构,而不是让民间来搞,民间培训往往以盈利为目的,这样就把中医害了。“你别想着拿这个东西挣钱,这个行当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还有要把中医界限划清,比如艾灸、推拿、针灸、拔罐,这是一种医学疗法。而不能放到美容院里。现在一说,我在美容院里推拿、拔罐、刮痧呢。”他认为这是不应当有的。
最重要的是宣传机构要大力宣传,让大家都要知道中医优势,中医到底能治什么病。所以,李永峰也在不遗余力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宣传。包括通过抖音平台、直播平台,向公众普及中医针灸的知识。
大医精诚的大,除了技术之外,存乎一心。更是一种胸有乾坤的格局与远见。
民众要了解中医。李永峰说,这是振兴中医最重要的基础。他经常跟大家说,“我们共同努力。”几十年他兢兢业业服務于病患,也有一个宏观的努力方向。他致力于回到和谐,无论具体到每一位个体,还是这个宏观的社会。这同样应当是大健康的大的内涵。
李永峰希望更多人对中医针灸有正念的认知和“看见”,可以聚集更多的关注和资源于中医的传承和复兴,让中医的智慧宝藏更便捷更广泛地服务于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