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城市绿地分类与开放空间营造的思考

2024-01-18邱海伦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空间营造

摘 要:通过对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研究解读,阐述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在规划衔接、关注人本、城乡统筹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借鉴国内外公园体系分类、建设的相关经验,为尽快构建更能顺应时代发展的城市绿地分类,应注重绿地分类的系统性、布局的均衡性、生态安全性、服务的人民性以及管理的精细化等,以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公众健康行为和安全,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

关键词:绿地分类;开放空间;空间营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74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公告》宣布新修订的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自2018年6月1日起实施。同时原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廢止。

一、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对分类类型的

主要调整

(一)公园绿地G1

1.综合公园

综合公园取消了全市性综合公园与区域性综合公园的分类,明确综合公园面积需达到10公顷,以承载相应的活动,但在小规模的城市或受用地条件限制时,规模下限可为5公顷。

2.社区公园

社区公园取消了居住区公园与小区游园的分类,定义里除了“用地独立,具有基本的游憩和服务设施”外,还补充了“主要为一定社区范围内居民就近开展日常休闲活动服务的绿地”。明确了社区公园需承载休闲服务活动,规模宜在1公顷以上。解决了原先小区游园和居住区附属绿地的模糊边界划分问题。

3.专类公园

新标准的专类公园中新增加了G134遗址公园,将原标准中的小类儿童公园、风景名胜公园归入G139其他专类公园,并规定历史名园不单单包括文保单位,体现代表性造园技艺,需要特别保护的都可以纳入此分类。

4.游园

取消带状公园、街旁绿地两个中类,新设游园中类。同时基于生态廊道效应的阙值和游园的景观及服务功能,明确带状游园的宽度宜大于等于12米,也解决了原先带状公园与道路用地附属绿地的模糊边界划分问题。

(二)广场用地G3

比较重大的改变是增加了广场用地G3的分类,定义广场用地是“以游憩、纪念、集会和避险等功能为主的城市公共活动场地”,同时明确了广场用地绿地率应大于等于35%,绿地率高于65%的广场可划入公园绿地。

(三)附属绿地XG

附属绿地设置与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保持一致,体现了规划的规范性与延续性。

(四)区域绿地EG

不再设“其他绿地”,将建设用地内绿地分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与广场用地。将原其他绿地、生产绿地划入非城市建设用地外的绿地,并结合其他非建设用地内具备生态游憩、生态保育功能的各类绿地(不包括耕地),形成区域绿地。区域绿地根据绿地主要功能分为风景游憩绿地(含城市建设用地外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生态保育绿地(含自然保护区、水源地、湿地保护区等)、区域设施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四类。

二、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积极意义

(一)衔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保证了绿地系统的规划实施与城市总体规划在操作层面上的匹配,有利于加强附属绿地的规划管控。针对以往实践工作中反映出的各类绿地定义不清、界定模糊的问题,也在功能与面积上对各类绿地的定义进行了重新阐述,使新分类更科学与规范。

(二)突出全域保护

基于市域全域保护的概念,细化了城市建设用地内与外的分类,针对不同的绿地资源明确了保护范围、保护要求。建设用地内着重日常使用与服务功能提升,建设用地外着重生态空间的保护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提升,避免不当的开发建设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同时与国土空间规划主动衔接,更利于各类用地的分类管控。

(三)聚焦人本需求

对公园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满足人们对绿地的基本休闲游憩的需求,也要对接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个性化需求,规定承载相应活动需要的下限面积,通过鼓励交往、促进交流的空间场所设计和活动培育,促进人文交往与文化融合,推动享受闲暇、绿色消费、循环利用等相关活动,践行绿色生活。

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思路

城市绿地在城市中具有复合的功能,包括生态、观赏、教育、休闲、经济效益等。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人们对空间的不同认知、不同使用需求也影响着城市绿地的系统分类。

有的基于绿地的面积及辐射范围进行分类,例如将公园分为城市级公园、州级公园、区域公园、市级公园、社区公园、邻里公园、邻里连接绿道等。同时,不同的公园等级规定了适用的面积上限值与下限值。有的侧重于不同公园的使用者及使用功能,面向不同需求者进行分类。

总的来说,人们对城市绿地的期望及预期开始变化,不仅仅关注于绿地的“数量”和“规模”,而且越来越重视绿地的“质量”和“效应”。在传统的分类基础上,开始注重绿地的生态功能、景观价值和人的需求等,构建涵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文化营造、城市品牌等多方面的多元绿地。而绿地的概念也在逐渐延展,不仅仅局限于物理化的绿色土地,有时泛指能带来附加高品质生活理念的用地,这也解释了为何附属绿地正在被更精细化地对待与利用。相对于传统绿地,开放空间这一分类体系维度更加多元、空间分析视角更广泛,因而越来越受到规划者、决策者的青睐。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城市体育设施体系、绿道系统建设等专项的研究,尝试更全面综合、精细化地反映城市人居环境。

国土空间规划时代空间治理思路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的规划设计正成为精细化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工作载体与抓手。从用地上,公共开放空间体系主要包括开放式街道、广场、绿地、公园等,这些触手可及、可直接在活动中感知的物理环境,是提供给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的系统集成。公共开放空间为城市大多数人服务,具有突出的共享性与可达性,承载人们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交往交流,是城市最有活力、最有吸引力也最容易产生各种附加价值的空间。

结合用地性质可以将城市开放空间分为以下几类:近城市的郊野公园、城市内综合公园、中小型公园(社区公园、游乐园、历史文化名园、专类公园等)、街头游园、广场、连续的步行街区、大型文化建筑、体育建筑等的附属室外广场、绿道等。由此可见,开放空间的范畴更加广泛,无论是边界清晰、地块独立的点状公园、广场、建筑,还是用地连续、高度开放的带状游园、步道,作为开发共享、功能完善的休闲游憩服务空间场所,都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绿地的构建奠定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的结构基础。

四、以绿地为基础的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建设

(一)滨水连续带状开放界面与网络

滨水空间是城市中最有标识性、最具价值和开发潜力的空间资源,对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展现城市个性化风貌、丰富地域文化载体、提升公共空间活力有着重要影响,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更新进程中,建设人性化开放空间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空间。滨水开放界面的塑造以连续贯通为首要原则,并根据通航型、防洪型、景观型、文化型等不同水体功能定位因河施策。滨水活动空间在承载相关功能时不能降低防洪区水面率,而要保持河流水系连通性,不降低城市防洪、排涝标准。

按照城市绿地系统的要求构建滨水环境的生态格局,以生态功能为主的开放空间要突出生态廊道与生态斑块的作用,保证通风廊道、生物迁徙通道、生物斑块结构的系统性,保障滨水空间生态群落空间的完整并且要满足水生态自循环自修复所需要的必要面积。以休闲功能为主的滨水空间可植入其他的附加需求,如文化、景观、健身、交流、休闲等。保障线路的联通可达,打造优美舒适的环境,以吸引市民前往。滨水开放空间可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休闲生活圈的辐射服务半径。

(二)开放式街区界面与网络

开放式街区是相对于封闭社区提出的。开放式街区不仅需要打开围墙,增加道路的连通性与可达性,同时要与城市空间与功能融合,实现街区形态结构的开放和配套设施的社会化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友好的街道界面,从而促使城市生活充满活力。有效的开放式街区利用建筑的高低与后退形成有层次且相互关联的街区边界线型环境。因此,在后续城市更新的精细化治理中,需要更多地将关注焦点聚集在道路上,尤其是生活型道路与支路两侧建筑界面和退让空间之间的场所,通过对慢行系统、配套设施、景观营建的结合实现从沿路到“开放式街区”的重塑与复兴。

重建开放式街区网络的基础在于建立一个完善的步行、自行车友好的街巷系统,并基于人与地块之间的关系,根据人的需求设计街区界面的空间,支持高度混合而具有活力的共享活动。首先,需要创造慢行优先的路权体系,通过慢行道路的联通使行人可以畅通快捷地到达目的地;其次,在有条件的区域实现开放式街区之间的联系,丰富沿线公共空间的类型与服务能力,与滨水慢行绿廊相呼应,引入商业活动与体育运动,形成最具活力的共享休闲区,从而实现公共空间的场所精神。

(三)点式公园

随着公园绿地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不同大小、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近些年上海、成都等城市在公园城市建设、开放空间建设的具体实践上都交出了令人满意及具有示范性的答卷,也陆續进行了公园城市调查研究、开放空间使用满意度调查等。调查报告提到,人们对公园建设的数量、类型、功能有着更高品质的要求:综合公园应更综合地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提供更丰富别致的游憩体验,承办大型体育赛事与文娱活动,结合季节与节日策划年度盛宴,形成城市特有的绿色名片。除此之外,人们日常5分钟可达、10分钟可达的社区公园、游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或将成为人们选择定居场所的重要原因之一。市民对周边优美舒适环境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居住用地周边,还会关注到学校、商业中心、办公场所等其他各类用地周边,市民同样希望有相应的不仅可观赏,还可游玩、可交流的空间绿地。开放空间的社交属性在逐渐被放大,不同的空间能吸引不同的族群,针对不同的族群又需要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使用空间与配套设施,从而真正意义上提升场地的吸引力与活力。也有部分市民提出了希望引入户外课堂、城市农场等更具教育意义的体验活动,更好地发挥自然的教育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感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与意义,真正打造出全龄友好、功能复合的城市公园体系。

(四)绿道网络

绿道通常沿着河流、城市道路等线性空间建立,结合线性空间两边的生态、人文腹地形成专有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公园、历史古迹和其他重要旅游目的地等。新建或改建原有非机动车道为慢行绿道,同时沿慢行道还设置了绿道驿站、标识牌等其他服务设施,所构建的绿道网络在提升城市品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集中建设区域内的绿道网将连接郊野绿道,并联系城市主要功能组团,组成一个连贯紧凑的系统。这个系统将城市中每一处公园、街头绿地、河流、广场、建筑等都纳入景观结构之中,在维护景观、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凸显城市历史、延续城市文脉,体现城市地方特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沿线还形成多处发展商机,可通过打造特色网红地点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助力。同时绿道也承担了部分日常通勤的需求,满足了办公地到居住地舒适通勤的需求,一定意义上带动了绿色出行的绿色生活方式,对城市的节能减碳有积极的作用。

五、结语

城市绿地的建设发展已逐渐跳出绿地本身的观赏效益,要能为居民提供日常活动空间,促进社会交往融合,还要能促进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构建科学的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合理的用地分类能更精准地对应不同的空间使用与空间布局安排,是城市规划中的核心内容。这项工作内容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与时俱进,要充分响应不同时期城市建设及人的需求,构建可持续发展导向的城市生态、休闲、游憩体系,更好地保护自然、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相适应的城市绿地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伟忠,王发曾,杨英宝.城市开放空间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5):24-27.

[2]李金路.新时代背景下“公园城市”探讨[J].中国园林,2018(10):26-29.

[3]汤大为,韩若楠,张云路.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优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0(7):55-59.

作者简介:

邱海伦,硕士,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空间营造
湖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营造与分析
现代景观设计中植物空间的营造
园林意境在现代民居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探讨
城市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空间营造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初探
装饰雕塑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镜与境
人文主义影响下的丢勒
杨德昌电影视听语言的空间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