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雕传统风格之演变
2024-01-18卓国森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 卓国森(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纵观艺术史,在雕塑领域里,木雕自古以来都是最受青睐的艺术创作形式之一,至今也是国内外艺术家重要的研究与发展的艺术创作形式。木雕大体分三大类型:圆雕、根雕、浮雕,从艺术创作方向又分传统寺庙人物雕刻、装饰工艺品雕刻、艺术创作的当代木雕。中国的木雕艺术独具一格,浙江东阳市更是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了“世界木雕之都”的称号。中国木雕的繁华,与中国特殊的地理条件有关。中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国土广阔,木资源丰富,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国先民便在劳动之中与木头结下了不解之缘,榫卯与漆器工艺的发明,更是让中国的木雕艺术源远流长,形成了浓厚的木文化艺术,这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无可替代。早在原始社会,我国先民便已在劳动中学会使用较为容易获取的木材进行生产加工,并伴随着私有财产及墓葬观念的出现而进行装饰性的使用。在新石器时代的新乐遗址中,考古学家便发掘了一件鸟形木雕工艺制品,其制作精美令人惊叹。据推测,该制品可能为最原始的发簪或者祭祀用品,其纹样为原始图腾崇拜的产物。除新乐遗址外,在同为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中也出土了榫卯结构构件(图1)、木制漆器等大量木制品,这表明,漆器工艺与木雕在这一时期便已经结合在了一起,可以说,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便已经奠定了木雕艺术的基础,此时的木雕艺术已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并逐渐被运用于建筑构造之中。
图1 榫卯构件 河姆渡遗址出土
到了殷商时期,奴隶社会建立,手工业逐渐细化分工,专业木工匠人随之而出现,奠定了木雕精细发展的社会条件。与此同时,铁器的使用也使木雕的精细雕刻与更广泛范围中的应用成为可能,木雕工艺得到了明显的发展。考古学家在商代盘龙城遗址墓葬及商代其他墓葬中发现木制棺椁腐朽后留下的木雕纹饰板灰,可推测在这一时期,奴隶主已经将木雕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墓葬及地上生活之中。
到了周代,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铁器的广泛使用,木雕工艺较之奴隶社会有了突出的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木雕制品有湖北省江陵1号楚墓出土的漆座屏(图2)、湖北省江陵雨台山 427号楚墓出土的彩绘木雕鸭形漆豆(图3)、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漆木梅花鹿(图4)等。其中,漆木梅花鹿的发现,表明了战国时期的木雕艺术已经出现了相当成熟的立体圆雕工艺,漆器工艺也已经与木雕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图2 漆座屏 战国 湖北省江陵1号楚墓出土
图3 彩绘木雕鸭形漆豆,战国早期,直径18.2厘米,高25.5厘米,湖北江陵雨台山427号楚墓出土,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图4 漆木梅花鹿,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到了秦汉时期,我国的木雕工艺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汉代,更是形成了古朴稚拙的木雕艺术风格和审美形态,为唐代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本的美学风格。至今所发掘的汉代木雕艺术以屏风和木俑为代表。例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图5),其形态古朴,雕工明朗古拙,色彩典雅,不失为汉代艺术中的精品。其后,佛教艺术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木雕的表现形式,以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最为著称。伴随着寺庙修建的兴盛,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佛教木雕造像和建筑装饰。例如,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的木雕十一面观音像(图6),即体现了唐代佛教造像对立体性的强调,又一定程度上融入书画对线条轮廓的注重,从其神态中可窥见唐代佛教木雕艺术的盛况。除佛教艺术外,木制丧葬品在唐代中后期也较为盛行。根据史籍《唐会要·葬》记载中的变化,唐时期的丧葬品规定经历了由早期不得使用木器只得使用陶器(“素瓦”)、到中期陶器木器共存、而后更是以木器替代的变化过程。唐玄宗时期的墓葬中便出土了木制俑群,其上还披挂有丝织衣物。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了几件颇具代表性的唐代仕女木俑(图7),其形态雍容典雅,颇具韵律之美。可惜的是,在唐代的中后期,墓葬与丧葬品规模大幅度缩小,保存至今的木雕艺术精品也较为稀少。整体而言,唐代至五代时期的木雕艺术,在继承汉代基础之上,更加注重形态韵律与服饰之美。
左:图5 彩绘木俑,西汉(前202—9年),高44.3厘米,肩宽9.5厘米,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湖南博物院藏右:图6 木雕十一面观音像,唐代,高62.9厘米,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图7 唐代仕女形象女俑,高24cm ,吐鲁番阿斯塔那188号墓出土
在宋代,由于朝廷对民间金、银、铜使用的控制,木制佛像得到了大幅度地增长。其中,一种中国佛教本土化所独有的造像类型也值得我们关注,即水月观音像。这种形式虽起源于唐代,但在宋代更为盛行。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了一尊宋代的彩绘木雕水月观音像,该尊像面容怡静,一足垂下,一足盘起,坐姿自在随意,似是栖身于竹林之中。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提及,这种水月观音的图式是唐代画家周昉在长安胜光寺所首创。这种说法,现已无原迹保存,但这种山水游意的图式,从壁画、画论、经变和造像等形式,影响了其后历代的水月观音样式是毋庸置疑的。这种形式将书画写意寓于塑像之中,是中国雕塑与传统书画审美评论体系的一次结合。
宋代的墓葬艺术中,木俑随葬习俗仍较为普遍,但不及唐代艺术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市民阶级与手工业的兴起,宋代的小木雕手工艺制品也极为流行,民间木雕艺术有了突破性的变革,这些木雕制品造型形象生动,颇具趣味,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习惯。这一时期,由于罗汉信仰的兴盛,五百罗汉造像在全国流行。据史料记载,其中有一女雕刻家严氏,她以不过一尺的檀香,用透雕的手法雕刻了一尊五百罗汉像,被宋真宗赐以“技巧夫人”的名号。元代,由于统治阶级多元的宗教信仰态度及对藏传佛教的推崇,其中,藏传佛教风格与“汉式”佛教雕塑风格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传播。道教题材的雕塑也有较大的发展。此外,元代雕塑生平在正史中得到立传,也是历代所没有的先例,如喇嘛教艺术雕塑家、建筑家阿尼哥,统领了元代宫廷的绘画佛像及土木刻削等工作,也包括漆木胎造像,大英博物馆藏的一尊漆木胎弥勒佛,使我们可以窥见这一时期的宫廷木像风格。在墓葬艺术这块,由于蒙古族的文化习俗与汉族有异,墓葬俑殉现象稀少,元俑也以陶制为主。相较之下,民间木雕艺术仍呈现欣欣向荣之态,例如,四大木雕的浙江乐清黄杨木雕便在此期间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和规模。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发展到了顶峰,这一时期的木雕创作以服务统治阶级为首要目的,同时呈现出高度程式化的特点。
明清的木雕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小工艺品、园林建筑与家具制品之中。如享誉中外的明式家具,造型简练质朴,方中带圆,点缀以静止浮雕与镂雕,不失精美又体现“中和”之美,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精髓体现。这种家具制式,直至当今的木制家具中都有部分沿袭。相较之下,清代家具则更加强调精美繁复,尤其是宫廷艺术,这尤与乾隆皇帝的审美爱好尤为相关。此外,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与皇家建筑,及民间宅府园林之中,也大量运用了木雕工艺,其中不乏四大木雕之东阳木雕工艺。根据东阳地方史书记载,1736—1795年间,数百民间艺人被召集至京城进行皇家建筑雕饰,极大促进了民间艺术与宫廷艺术的交流。整体而言,明清时期的雕塑艺术一定程度上因精细化而呈现出模式化与堆砌化,从艺术成就上来讲稍有所衰落,但这种艺术发展规律事实上也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明清时期的传统木雕艺术仍不负鼎盛之名。此外,文人与市民趣味的小工艺木雕制品也较之宋代有了更显著的发展。直至近代,由于外来文化与帝国主义的侵略,宗教建筑、传统陵墓、世俗建筑修建的衰微,使得中国木雕行业也大为衰退。但在民间艺术、外销艺术之中,仍然保存着丰富的木雕艺术家与木雕作品,例如,福建金漆木雕、黄杨木雕等小型工艺制品仍然较为丰富。此外,在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之中,也不乏艺术家立足于东西方文化视野,运用木雕工艺进行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