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华:分布式共创是推动设计趋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解
2024-01-18
受访者:韩少华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采访人:李杰 李叶
韩少华,国家公派留学设计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聚焦于推动可持续发展语境下产品设计的服务转化、体验创新和知识传播。现任LeNSLab可持续设计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武理工广汽研究院研究生培养基地负责人、岚图汽车工业设计首聘专家、DDF光华设计基金会服务设计人才和机构评定委员会专家委员、ZEROAWARD零碳奖中国区执行官、K-DESIGN设计奖终审评委。主持教育部、科技部、省社科、省文旅厅等部委纵向课题;负责华为、中车、广汽、东风等领军企业项目;获评国际体验设计十杰青年教师、校青年教学名师、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等教研成果荣誉;承担国家资源共享课程、国家在线开放课程主讲各一门,校本科在线课程、研究生国际化课程主持各一门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荣获全国挑战杯、好设计奖、金羊奖至尊奖等高级别专业奖项;发起DIDID分布式设计对话、DESIGNPARTY国际联合课程等国际学术活动。
《设计》:何为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设计包括哪些阶段?
韩少华:2017 年6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在其全球教育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变》中,立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切,提出“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表明了可持续发展观对人类共同利益的重要性。
可持续设计作为设计学领域最具环境忧患意识的研究热点,在资源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的当下极具研究意义。可持续设计整体应包括理论研究、策略知识以及实践案例这三类主要的研究推进方向与成果固定维度。具体而言,可持续设计是通过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效益趋同型创新互动来提供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重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全方位发展的价值主张和解决方案。
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强调使用低环境影响的材料和能源的“绿色设计”阶段,强调过程中干预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生态设计”阶段,关注系统创新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阶段,以及关注全员生活方式的“社会创新”阶段。需要指出的是,这四个阶段可以理解为可持续设计四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方案路径,面对不同的情境,其各有所长,并没有高低之分。
《设计》:可持续设计的核心价值观和原则是什么?请分享下您对可持续设计的个人理解。
韩少华:诺贝尔奖获得者莫汉·穆纳辛格(Mohan Munasinghe)教授提出的“ 可持续发展三角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Triangle)”可视为可持续设计的核心价值观和原则。可持续发展三角理论是领域内全球科学家经过数十年科学验证的共识性论断,其科学性应不存疑。对其“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的个人理解如下:经济维度的可持续发展可理解为“是在最小的资产或资本存量水平下最大化其带来的经济收入”。其最直接的评判标准是“对希望拥有的产品或服务的支付意愿和能力”。其主要实践路径为“内化资源成本、采用新技术方案、开发新商业模式”。
社会维度的可持续发展可理解为“在合理规范使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基础上获得更大的人类发展”。其关键是在坚持人人享有获取资源的权利的同时,平等地对资源进行再分配。其重要目标包括“增加系统韧性、提高社会公平性、满足基本需求”。
环境维度的可持续发展可理解为“侧重于环境生态体系的生存能力和整体健康”。其中优先可通过非物化(从提供产品到提供包含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单元)的方式去满足物质消耗需求,从而减少为满足总体社会需求而消耗的环境资源总量。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针对一些个案,有学者将其发展为将“技术”作为第四顶点的三角椎体,而在社会发展稳定的研究语境中,“政策”也一度成为三角之外备受关注的维度之一。但是作为基础的可持续三角理论依然显示了其在可应用的广度上的优越性。总体来看,可持续发展三角理论作为学界公认的研究基础,对研究设计如何趋向可持续发展而言,都有着框架性指导价值。事实上,在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现有研究中,“经济、社会、环境”三角构架在具体的理论研究深入、案例具体分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设计》:您在设计实践中践行可持续面临哪些挑战和应对措施?
韩少华:可持续设计可视为相对复杂的社会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系统要素会导致设计行为及其产出系统的不连续,甚至是不可持续。尤其是在落地至具体项目实践时,不同项目背景、参与人员以及目标用户等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其中影响最大的挑战在于,可持续设计知识常常黏滞于局部环境及其知识拥有者,形成节点间的知识黏滞,严重影响节点创新绩效和创新网络的组织实施。
我个人比较倾向的应对措施是通过全球资源的分布式共享来降低可持续设计的创新成本及风险。因为参与程度的差异性及设计知识的异质性,可通过分布式共创机制予以平衡。在可持续设计领域,越来越多的设计学者和组织选择加入或主动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通过分布式的线上线下知识共享与教育合作,来消融知识黏滞带来的设计鸿沟。同时,众多研究和实践也表明,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共创设计是超越语境和能力的交流形式,具有极佳的共情效果,能够从渠道和机制上构建包含经济、社会、环境整合为特征的可持续设计系统。
《设计》:请分享介绍一下国内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可持续设计研究成果及产学研案例。
韩少华: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设计知识发展大多起始于对欧美知识的本土化吸收。借助产业升级、共享服务、互联网经济、减贫助困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设计艺术学领域可持续设计异军突起,成为主导完成分散在全球各个地区的可持续设计经验的知识转化和系统创新的中流砥柱,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可持续设计研究成果及产学研案例也很多。
从我个人近年有限的认知和观察来看,相关产学研案例包括但不限于“绿色设计(许平,2001)、生态设计(王立端,2002)、设计的生态观(柳冠中,2006)、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周浩明,2007)”等理论建设;“中国可持续生活模式(梁町,Manzini,2006)、设计丰收(娄永琪,2008)、新通道(季铁,2009)”等社会创新实践;“国产飞机产品应用服务系统(余隋怀,2007)、航天员运动与束缚系统(罗仕鉴,2011)、中国传统竹产品再设计(方海,2013)、生态型公共厕所系统(刘新,2015)、牧野学社(李健,2017)、火眼核酸检测实验室(苏运升,2020)”等服务系统设计实践;“OpenDesign国际工作坊( 张立,2015)、designBRICS 设计金砖网络( 张军,2017)、DIDID 分布式设计对话(韩少华,2019)”等国际教学研究合作;以及“DESIS-China、LeNS-China、世界绿色设计组织”等国际合作组织。
《设计》:国际上可持续设计研究群体的经验哪些值得重点学习借鉴?
韩少华:面对不同理解力的知识用户和不同发展水平的使用情境,可持续设计的确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重构更具广泛适用价值的设计知识。具体至对国外学者的经验借鉴,我个人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其一是可持续设计基础理论研究所需的本土化研究案例。设计知识的普适要求有广泛且深入的案例研究,国外学者的差异化案例可助力剖析可持续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其二是可持续设计策略实证研究所需的全球化量化数据。面对全球范围内复杂的可持续设计创新语境,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国外学者基于自身经验提供包容性更强的实证数据。
其三是可持续设计共创设计实践所需的跨地域组织支持。国外学者在长期的国际学术活动中已建立了大量跨地域学术组织。这些组织能够放大我国学者可持续设计的优势经验。
《设计》:在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巨变的当下,可持续设计在中国如何走出自己特色的“可持续设计教育”发展之路?
韩少华:其实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可持续设计依然会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包括设计学科在内的学术界研究热点与难点。作为一个需要全球所有国家机构、科研人员、普通大众等利益相关者紧密协作的宏大命题,从国际科研合作的角度有以下四点个人建议:
首先输出面向全球的可持续设计中国特色理论成果。建议依托已有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形成中国可持续设计学者的创新理论与策略知识,通过全球范围内可持续设计专家的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将中国智慧与教研经验放大扩散至全球可持续设计理论研究高地。
其次组建分布式共创的可持续设计国际学术共同体。建议依托已有国际组织参与经验,推动与外国专家及其学术资源的交流,形成具有共同信念追求、共同价值取向、共同学术规范的高知高教网络,最终建立由中国设计研究力量主导的可持续设计国际学术共同体。
再次建立国际视野的可持续设计学科人才培育系统。建议依托国家级设计实践项目,推进国内师生深度参与国际项目合作,形成具有设计学科学研究和主持国家设计工程的一流学科与人才,加速推进对师资、生资和研究成果的全球推广宣传和学术声誉建设。
最后培养承担国家及全球重大项目的设计实践团队。建议依托可持续设计实践的项目导向,深度挖掘具备可持续设计中国特色设计实践能力的人才团队,培养探索和承担国家重大发展项目的能力,树立相关人才在承担项目领域内全球范围内的学术权威和标准。
《设计》: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涉及可持续设计的教学/实践有哪些先进经验与优势?
韩少华:我院可持续设计教学与实践主要依托于本人2016 年获批建立的可持续设计国际联合实验室LeNSLab-WUT。具体形成了以专题讲座、联合授课、国际会议、科研合作等为主要形式的教研交流路径。相对而言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经验供参考:
第一方面是对可持续设计的理论理解较为专业。本人于2014 年荣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米兰理工大学,师从可持续设计领域具有世界级声誉的Carlo Vezzoli 教授,研究选题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产品服务系统和社会创新方法研究”,在理论学习中获得大量一手学习资料和与原作者当面请教的宝贵机会,对以米兰理工大学为代表的欧洲可持续设计研究有较为深刻和专业的理解。撰写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和专业期刊论文在本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代表性和影响力。
第二方面是对可持续设计的课程教研较为系统。长期开设本科课程《可持续设计》以及研究生课程《服务系统设计》,这两门课程现在已获评为光华设计基金会服务设计人才和机构评定认定课程。依托《可持续设计》,本人有幸先后获批本科一流课程、本科在线课程、本科教学团队以及校青年教学名师等教学荣誉。近八届学生对课堂所教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思维也反馈较好,基本达成将可持续设计思维作为推动成为学生底层逻辑的教学目标。课程成果在学生专业面试等诸多方面均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第三方面是对可持续设计的国际合作较为频繁。本人自2014 开始具体负责LeNS 部分国际合作协调事务,2016 年起承担LeNSIN 中国子项目部分工作,自2019 年至今三次榮获科技部外专项目滚动支持(2019-2020、2021-2022、2023-2024),籍此组织召开五届DIDID分布式创新设计国际学术会议(2019-2023),发起四次“DesignParty”国际设计联合课程( 国内3 次、国外1 次),承办三次LeNS-China 学术年会(2016、2020、2023)。此类高频学术互动为我们提供了更开阔的学术研究视野和更前沿的学术动态感知。
第四方面是对可持续设计的组织建设较为及时。已建成以中国(武汉理工大学韩少华副教授)为核心,涵盖一带一路核心区域的四个分布式共创社区:亚洲共创社区(韩国弘益大学Keoun Nah 教授、印度理工学院海德拉巴Shiva Ji 副教授)、欧洲共创社区(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Carlo Vezzoli 教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i?dem Kaya教授)、非洲共创社区(肯尼亚内罗毕大学Lilac Osanjo 教授、乌干达理工大学Emmanuel Mutungi 教授)、美洲共创社区(墨西哥城大都会自治大学Brenda Garcia Parra 副教授、巴西巴拉那联邦大学Aguinaldo dos Santos)。分布式共创社区富集了组织内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为我们主动发起教科研活动提供了专门且畅通的工作渠道和合作机制,在推动联合课程,科研合作和国际会议等方面均表现甚佳。
《设计》:在您的教学过程中,可持续设计课程的核心教研思路与特色是什么?
韩少华:在我个人的教学经验中,可持续设计的教学是一个充满成就感和可能性的师生共创之旅。在近八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明晰且可认为是正面经验的教研思路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逻辑。通过学习可持续发展与系统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概念,可以熟悉可持续设计的发展历程和前沿状况,并掌握可持续系统设计的方法和工具,最终推进学生独立开展可持续设计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
其次以“产品服务系统”作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可持续设计”。从“绿色设计、全生命周期设计、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以及社会创新”四者中,重点学习“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形成了更适应专业背景和本土语境的学习内容。
最后以“分布式共创”作为教学形式。讲授了可持续设计八讲理论知识,同时原版引进了米兰理工大学Carlo Vezzoli 教授的课堂教学内容等国外高校的课程资源。课程以国际联合教学等形式实现“可持续设计”理念的知识共享与设计共创。
具体至我的教学过程,聚焦于师生互动与课程成果固定,初步形成了以下五点课程特色:
其一:工具资源的多元化。整合多种学习工具和数字化课程资源,形成更具时代性和体验更好的课程内容。
其二:教学内容的专业化。突破传统课程时间、空间的限制,依托各地的学习者,远程分布式学习相关课程内容。
其三:分布式共创的工具化。通过具体的学习组织方式,开发分布式共创相关的可视化与网络化实践指导工具。
其四:学生学习的主动化。在“课程项目”的刺激与引导下,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性,进而促成自主学习的积极态势。
其五:可持续设计的热点化。基于课程教学与设计实践,在双方的带动下,扩大可持续设计在不同领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