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超:从“单独问题解决”到“循环生活方式”
2024-01-18
受訪者:巩超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采访人:李杰 李叶
巩超,博士,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荣获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专项-优秀青年设计人才、IXDC国际体验设计奖-十大杰出青年教师;北京城市副中心工业设计人才工作站特聘专家、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高等工程教育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设计工效学分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IIDC)成员,LeNSin国际可持续设计学习联盟成员。长期致力于产品设计、交互设计领域的学术研究、设计实践与人才培养,曾主持或参与北京市科技专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等几十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设计》:何为可持续设计观?可持续设计包括哪些方面?请分享下您对可持续设计的个人理解。
巩超: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1992 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可持续发展” 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与愿景,也进一步明确了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责任与义务。设计界也在八九十年代“绿色设计”浪潮的推动下,不断探索“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发展与应用,努力通过协调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构建可持续设计系统策略,实现人类的需求、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发展与企业的创新,以此确保生态的可持续、经济的可持续、社会的可持续。
可持续设计是一种多维度、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可持续设计理念应贯穿于整个设计创新与设计服务的全流程,应融入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可持续设计理念不仅应体现在产品设计的创新中,还应体现在服务系统的创新中,更要体现在社会价值的创新中。可持续设计既要考虑自然资源的可回收、可循环与再利用,又要满足产品使用方式、用户生活方式的可延续、可拓展,更要实现社会文化与生态的可传承、可发展。
《设计》:可持续设计的核心价值观和原则是什么?实践中多涉及哪些领域?
巩超:可持续设计理念就是用科学系统的决策手段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平衡,促成生态、社会、经济的共赢,换句话说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获取满足尽可能多样的生存需求,用尽可能少的物质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产品效能,用尽可能少的环境破坏实现尽可能长久的生态和谐。可持续设计要遵循公平性原则,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公正;要遵循和谐性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遵循需求性原则,实现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合理满足;要遵循高效性原则,实现经济发展与基本需求的高效对应;要遵循变动性原则,实现需求内容与需求层级的实时迭代。
可持续设计作为当今全球化发展的热点,涉及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的各个方面,需要通过学科交叉、产业融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从“物质”产品向“非物质”服务转变的趋势就是可持续设计理念的体现;在生产消费模式上从线性生产消费模式向循环生产消费模式的转变也是可持续设计理念的体现。可持续设计的实践与应用还涉及材料研发、建筑设计、农业生产、城市规划、能源利用等各个领域。
《设计》: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的教学与实践特色有哪些?涉及可持续设计的哪些方面?
巩超: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坚持以“提升艺术品质,创新设计内涵”为宗旨,推行“设计文化传承”与“融合设计特色”的学科专业交叉深度发展战略,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设计与教育发展前沿,建设满足“国家社会需求、民族文化需求、产业行业需求、多元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之路。在教学与实践中以信息智能技术为支撑、以艺术创新设计为主线、强调科学与艺术并重、注重文化品位与文化传承,以此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重大课题引领+ 校企协同机制+ 项目实务驱动+ 跨学科交叉融合”四位一体的系统性可持续育人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科教融合助力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内涵式提升,推行以“研”促“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协同育人激发设计创新,培养学生外延式实践能力,强调以“赛”促“培”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国际合作拓宽学生视野,助力学生拓展变革式思维能力,探索与打造“品牌化”的国际交流活动。学院在整个育人过程中注重可持续设计理念的融入,积极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实践,产出了很多优秀设计成果,在iF、红点、IDEA 等国内外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设计》: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中是如何体现可持续理念的?现代设计师应当如何传承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设计?
巩超: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然是万物的基础、生命的本源,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物尽其用、因地制宜、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的处事理念都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可持续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对人与自然的尊重,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充满人文关怀气息,这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可持续理念;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与设计中更强调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与干扰,维护自然规律,形成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生态,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持续理念的体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可持续设计与中国本土文化紧密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观是我们现代设计师应有的责任与义务。
现代设计师应该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应遵守自然规律,都应关注生态的平衡”这句话的意思,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与环境因素,通过系统、合理的设计手段提升人们的社会素养与生活品质,以此减少对物质产品的需求与消耗、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获取与浪费、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与污染;设计师应该充分了解周围可利用资源的特性,在设计中最大程度发挥其效用,较少资源浪费,提升资源利用率;设计师在设计中应该积极践行中国传统设计理念中的“就地取材、因势而造、因地制宜”的思路,不要逆势而为,应顺应自然造物的趋势。
《设计》:如何平衡可持续理念和大众审美需求?如何在设计实践中践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目标?
巩超:人们对美的追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提升不断变化的,既要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这是现代设计师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设计师通过设计来引导人们的审美倾向与审美意识,构建可持续的购物习惯与消费理念,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方式。设计师可以通过自然、简约的呈现方式实现“少即是多”的用户体验与精神需求,可以通过多维度、可拓展的设计手法实现可持续的功能使用与物质需求,可以通过和谐、自然的交互方式构建健康的用户行为习惯与社会需求,以此来平衡可持续理念与大众审美需求。
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把可持续设计理念融入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要从不同维度与层面考虑产品在设计、生产、使用、服务中的可持续性。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资源与材料的使用,要确保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确保材料的无公害、无污染、可回收、可再生与再利用,并考虑材料的使用成本、加工成本等,实现从“单向获取”到“循环使用”的转变;在设计中要充分优化和整合设计流程,构建完整的设计服务体系来满足多维的用户需求,构建用户、产品、环境三方和谐共赢的服务体系,实现从“单一占有”到“循环服务”的转变;在设计中要考虑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形成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融合,实现从“单独问题解决”到“循环生活方式”的转变。
《设计》:可持续设计的发展演变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为可持续设计提供了哪些新的方法和路径?
巩超:每一次人类的发展都会对大自然及生态平衡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社会的进步、需求的提升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生态平衡需要保持稳定,社会发展需要可持续,这就很大程度上要求新材料与新技术的产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支撑可持续设计的发展与演变,以此实现和谐共生的发展态势。设计师应该及时了解与应用最新的技术手段与材料工艺,为可持续设计寻求新的突破。
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但也为设计创新提供了崭新的方向与持续的动力,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它正在重构及改变各个行业及领域的发展态势,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新的数字化技术、交互技术等为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服务的优化与拓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也为可持续设计的系统性决策带来了新的路径。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为可持续设计带来了更广阔、更系统、更融合的设计思维能力,带来了更深层次、更精细化、更多维度的需求认知能力,带来了更全面、更有效、更多模态的交互表达能力,带来了更主动、更高效、更可靠的评价迭代能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为可持续设计带来新的发展范式,但现代设计师也要正确认识设计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能够真正使人工智能技术为设计服务、为人服务。
《设计》:请分享几个可持续设计案例。
案例一:基于共生藻的模组化人造生态网设计(设计者:袁斓、刘心梅、陶宇格)
海洋和沿海地区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海洋覆盖地球表面超过三分之二的面积,储存着地球97% 的水资源。但现在海洋生态环境正日益发生变化,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包括海洋酸化、气候变化,正严重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由于海洋酸化和全球变暖,全球范围内的珊瑚白化问题逐渐严峻,这将影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珊瑚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位于海洋生态“金字塔”的最底层。珊瑚礁是众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庇护所,珊瑚生态系统的衰落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惊人的。此设计就是针对以上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的设计创新。此设计是在学院本科生专业必修课中由袁斓、刘心梅、陶宇格几位同学共同完成。
这个模块化生态网的设计旨在通过生态系统调节来帮助珊瑚抵抗海洋酸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为其提供更有利的生长环境。珊瑚生态网的制作由四个单体——人工鱼礁、培养基、连接绳和配重组成,采取软硬结合的方式,材料包括剑麻和碳酸钙,培养基用来存放虫黄藻和有益于珊瑚生长的菌落。此设计的优势体现在:产品所有部分均采用可降解的天然材料制作,包括绳子、培养基、配重等,并且本装置不需要潜水员下海投放,相较于市面上普遍的人工珊瑚礁来说,能够极大节省制作、人工和时间成本;产品灵活度高,海草绳与培养基的连接可以是自由组合的,生态网的大小可以根据海洋地形来制作,能够很好的贴合各种珊瑚生长的海底地形;产品采用软硬结合的方式,既可以令生态网整齐收纳摆放,也能够完美的贴合海底的各种地形,培养基与海草绳紧密结合,这样生态网沉入海底后也无需担心绳子打结或无法铺开;产品收纳方便,模块化设计便于产品的收纳与组装,也方便携带,一次出海可以投放多个地点,提高投放效率。
本产品主要针对珊瑚衰退严重的海域,帮助挽救衰减的珊瑚礁群落,为解决珊瑚白化及死亡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此设计可以帮助完成海底珊瑚礁建设的前50%,大自然来完成后50%,不对生态进行过多干预,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案例二:一次性洁面巾的可持续应用产品设计(设计者:王鑫颖、田雨鑫、邱胜禄)
一次性洁面巾是近年来日常生活用品中的热门产品,它具备材质舒适,吸水性好,不易皱烂的特性。同时,为了提升一次性面巾的使用率,越来越多的用户群体参与到一次性洁面巾的二次使用中,且二次利用价值也很高。设计团队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选择从洁面巾这个小的生活用品去发散,把设计方向定位成为“美化小家,净化大家”,旨在拓宽一次性洁面巾再利用的可能性,减少资源浪费,同时提供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此设计是在学院本科生专业必修课中由王鑫颖、田雨鑫、邱胜禄几位同学共同完成。
设计过程中,通过梳理一次性洁面巾的使用场景与交互流程,从洁面巾的生产端开始,形成从自然到人、再到回归自然的设计思路;同时结合福格行为模型,通过产品的收纳及美化环境的功能来提高使用者的行动能力并达到培养使用动机的目的,以此创造积极的情绪,形成环保可持续的习惯;最终把洁面巾存储与绿植生长的元素进行融合,在人们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能通过此款产品回馈自然,并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培养用户节约资源、关注自然的习惯,最终达成培养用户具有可持续意识的目标。
《设计》:可持续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它如何帮人类应对未来的挑战?
巩超:人工智能技术、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为可持续设计带来了新的应用发展方向。可持续设计未来将进一步调和人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加和谐与公平;将进一步融合产品与服务,使之更加协同与循环;将进一步拓展创新的维度与方向,使之更加连贯与持续。未来人类将面临环境变化的影响、将面临需求多样化的问题、将面临资源匮乏的现实、将面临生态破坏的挑战,有效地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大力推行可持續设计应用,让设计能够真正解决社会问题与矛盾,注重资源的获取方式与使用,关注新技术与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重视产品与服务的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以此构建稳定、和谐的生态关系,形成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设计范式,这样我们才能从容应对未来的挑战。
《设计》:可持续设计在中国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巩超:首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开展设计创新的动力与源泉,并且蕴含丰富的可持续设计理念与方法,可以有效助力可持续设计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其次,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此助力可持续和谐生态的构建。
再者,要反思可持续设计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与现实问题,将设计从单一的产品思维转向系统的服务思维,积极构建适应中国文化语境的设计新方法与新路径,以此助力中国特色可持续设计范式的形成。
最后,要结合中国未来发展建设的总体目标,以中国自主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为基础,积极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可持续设计转型,探索可持续设计的新方向、新趋势,以此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