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公主”废弃物再生研发者
2024-01-18李叶
李叶
REMAKEHUB 再造狂想社由赵畅和另外三位伙伴在2018 年创立。这个年轻的“绿色社会创新品牌”旗下拥有纺织品再生、日用塑料再生、海洋渔网再生、塑料建材再生及生物合成新材料5 大品类矩阵,致力于废弃物资源回收再利用的高附加值碳减排的再生材料研发和生产、低碳环保产品设计和生产、闭环生态系统建立、数字化区块链追溯以及生物合成新材料的研发。在过去两年,REMAKEHUB 再造狂想社发现了一个特别的赛道,把人们丢弃的塑料瓶盖通过循环再生技术以及美学设计,变成像大理石、水磨石的环保材料,替代高碳排放的亚克力、水墨石、岩板这些材质。这款名为“塑愈”的新材料的原材料全部通过了FDA 认证,100% 食品可接触,堪称可以舔的垃圾板材。在今年9 月8 日成为IWBI 认证的全中国第一家板材的品牌,不久前还进入了《财富》杂志的全中国最佳TOP50 设计榜单。
REMAKEHUB 再造狂想社团队来自跨界的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企业家、建筑师、设计师、生活家和潮流玩家。目前合作品牌覆盖时尚、美妆、餐饮、汽车、家电、建筑、酒店、银行和非政府组织等多个行业。2022 年REMAKEHUB 再造狂想社推出《废弃物再造星球》计划,建设无废低碳世界,成为国内首家废弃物一站式“闭环”创意解决方案领跑者,助力“3060“双碳战略目标,推动废弃物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绿色生态链探索,承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8 项目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贡献力量。
《设计》:REMAKEHUB 再造狂想社是如何成立的?成立之初面对过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赵畅:REMAKEHUB 再造狂想社的成立契机是我个人的一个转变。2017 年我留学归国回到绍兴,发现家乡的变化很大,纺织行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其高速发展却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我家里也是做纺织的,所以我觉得从国外留学回来的这一代年轻人应当利用好自己所学,做一些有利于城市、行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做一些破圈儿的事儿。我从自身资源条件考虑,决定将时尚行业的环保可持续发展作为方向,于是我从家庭独立出来,白手起家去做了一个跟家族产业完全不相干的领域。最开始家里每个月资助我3000 块钱,我住在上海朋友家里,尽量“节衣缩食”节省生活成本。
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于是尝试着和一些外国品牌合作,做了一些时尚升级再造(upcycling)的项目,比如把旧T 恤改成宠物的衣服,慢慢积攒一些现金流,一个一个小案例做下来,把创业公司稳定维持下来。随后还尝试了物物交换、租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到最后我们才总结出来应该结合商业化的科技,去改造这些原材料,通过技术和设计把废弃物变成高品质的材料或产品供应给客户。
最初最难的阶段首先是不知道怎么去找客户,其次是不知道自己的商业模式。所以我们几乎把市面上跟时尚可持续相关的所有解决方案都试了一遍,逐渐明确了自己比较擅长的是原材料、供应链及设计等方面。
《设计》:“垃圾公主(Trash Princess)”的名号是怎么来的?
赵畅:我们最开始创业的时候是在共享办公空间(WeWorks)里面办公,很多人问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解释说是跟垃圾有关的事,然后“垃圾公主”这个名号慢慢就在共享办公空间里流传开了,再后来DBS 星展银行給我们拍摄的电影短片中也用了这个名字: Trashprincess(垃圾公主)。
《设计》:你开始做可持续事业之后,有试图去改变家里的服装产业模式吗?
赵畅:其实这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虽然我在国外待久了觉得废物回收再利用是很有意义的事,但我刚开始做废弃物回收的时候,家里是反对的,父母想不通孩子出国留学回来怎么干起了“捡垃圾”的活儿。而在我们看来,能够成为一个解决环境问题、污染问题的开创者、引领者,是很自豪的,身上有一种使命感。在我们尝试着做了三个月之后,上海外语频道、亚洲新闻台等媒体开始关注到我们并进行了采访报道,认为我们的事业是跟国际接轨的。我把相关报道给父母看,然后再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的工厂也接到了很多纺织行业的使用再生材料的订单,我也给他们接了很多跟再生相关的订单,这些订单会比他们原来做订单的利润高,慢慢地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并接受我所做的事业,自己也开始尝试可持续的转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共同学习、转型的过程,大家一起去做一些改变。
我们刚开始是以时尚行业为背景开展的回收再利用,做了很多品牌商的案例,在这个过程当中打出了提供再生解决方案的名号,那个时候这个赛道基本没人,所以各个行业的品牌都会来找我们,于是我们逐渐就跨出了时尚行业,拓展到了酒店、美妆、日用品等领域,我们也渐渐意识到除了纺织品废弃物需要再生以外,还有好多塑料垃圾也需要回收再利用,边干边学中我们又陆续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客户和解决方案,然后慢慢地去学习、探索哪些行业里会有一个更好的蓝海市场。直到两年前,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更垂直深入产业链且可以更好地商业化的项目,便有了我们的“塑愈”品牌。
《设计》:REMAKEHUB 再造狂想社的团队构成和成员分工是怎样的?设计在其中起到多大作用?
赵畅:我们初创团队的4 个人来自不同的行业,各有分工。我主要确定公司的理念和发展方向,以及品牌和宣传,一个伙伴是时尚贸易出身,一位相对年长的伙伴是材料工程师,还有一位是在可持续建筑领域比较有想法的建筑设计师。我们的共通之处就是对探索可持续的“执念”,而且对新鲜事物所带来的挑战都非常感兴趣。
我们自己特别想做可持续产业,但当时的中国市场上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案例,我们就不断观察中外差异,学习外国的解决方案。比如我们跟澳大利亚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做的渔网墨镜,是帮助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收集废弃的渔网进行再造和设计,做成墨镜向全球义卖。在中国我们是首家。所以对我们而言,太多的案例是需要寻求从0 到1的突破。包括材料的研发,供应链、生产链的建立,整套流程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学习。可以说我们每做一个案例就像开了一个创业公司。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首先是觉得挺有意思,因为每个案例都不一样。第二因为大家“铁了心”要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所以没有考虑太多营收的问题,只要能够赚回前期的成本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选项目还是比较看中它的创新价值和挑战性,通过深度学习并最终执行完成项目的过程对我们来说更有价值。其实做回收再造是有一定技术门槛的,因为它其实是一个化学的学科,所以我们有很多高分子材料的博士和教授,对于他们而言更容易理解如何把渔网的材质,像尼龙,通过改变其化学性能,达到能够在墨镜上使用的标准,这里面涉及到非常多的技术、材料、配方等。再比如和飞利浦合作的回收利用废牙刷头的项目,回收的渠道、材料的创新再造、终端产品的形态,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团队到现在都保持着创业之初的那种不断挑战、持续学习的状态,对我们来说是挺好玩儿的事情,对行业来说,研发和执行能力以及供应链也是我们强大的竞争力。一系列研发也为我们积累了很多专利技术。
设计部门是非常重要的,和研发部一起是我们经常互搏的左右手。一个产品诞生前首先就需要设计师规划好产品从选材到技术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让产品实现永续循环。有时候设计师的设想会给技术研发部形成很大的压力,迫使技术部不断破圈去提升。这种互搏的结果就是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永无先例,无可替代。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为我们打造出一个更好的壁垒,还能推进整个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设计》:和REMAKEHUB 再造狂想社合作的有很多时尚品牌,你如何理解“可持续时尚”?对于让时尚可持续,REMAKEHUB 再造狂想社的主张和实践是怎样的?
赵畅:从我个人的经验上面来说,真正的可持续,特别是环保或时尚,要跟随消费者对美感的需求,也不要遏制对产品的消费。比如一些成功的商业品牌的设计做得好,吸引消费者来购买,虽然没有刻意提产品使用了再生原料,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可持续设计,即通过产品的设计去吸引消费者成为环保的一份子,去解决更多的塑料垃圾的问题。
可持续商业就是你的商业模式能帮助解决一些社会或环境问题,从问题形成企业的生存模式。即使比较慢,但能够一直不断造血,也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和商业模式基础。如果是可持续但没有办法做商业现金流,那可能无法长期有效地解决社会或者环境问题。
在专注一个赛道之前,我们一直帮全球五百强企业做循环再造的咨询和落地。在服务大品牌、大公司的过程当中,积累了非常多的解决方案以及在中国的落地供应链。有了这些基础之后,重要的是两个因素:第一,在2021 年年底的,我们收到了非常多的建筑材料行业设计师的需求,去帮助其开发跟绿色建材相关的材质,所以我们去做细分的赛道的动因是来自市场的实际需求;第二,我们投入了非常多的技术专利研发,需要有非常好的博士后和教授资源。所以,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是比较顺理成章的。我觉得没有什么行业是突发奇想就能落地的,想法都需要相关资源的配合才能落地。
REMAKEHUB 没有选择做纺织行业是因为纺织衍生的环节太多了,就算原材料是零碳、负碳的,涉及的供应链中的企业非常多,没有那么容易。做板材只要跟原材料合作,我就能一步到位全部做完,能比较好地控制碳排放。所以第一,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工艺的缩短,减少了不必要的碳排放;第二点,生产的供应链需要采用更多的减碳方式方法,比如说咱们用的电是特别多,那我就要争取都是用绿色清洁能源去生产。
《设计》:请介绍下“塑愈”这个品牌的成立及发展规划。回收再造材料的成本控制是否已经成功使其成为可持续的“好生意”?
赵畅:塑愈第一是塑料,愈就是疗愈的意思,我们希望以塑制再造疗愈新生,让塑料重新再重塑一次它的心声。这是我们今年主推的一个100% 可循环的,用再生材料做的新材料,它可以应用在一些零售店铺或者办公室,做一些家具台面或小礼品产品周边。
我们喜欢将美与循环的科技相结合。我们觉得,做好艺术和美学,很简单,做好科技,也很简单,但是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就有点儿难。所以我们喜欢挑战一些相对比较难的应用。不同的塑料废弃物本身有自己的颜色,比如说可口可乐的瓶盖是大红色,雪碧的是绿颜色,脉动的是蓝颜色,其他饮料还有黑色的盖子。我们有一个原则是尽量保持回收物原有的一些状态,不再额外加工它,这样不仅减少了能耗和加工工艺可能带来的碳排放,还能保持其原汁原味。
塑愈的定位偏中高端,价格已经做到接近亚克力,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比较高。1 月份上市之后的3 个月内收入已经超百万。不久前我们又推出了新的产品线。
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和生态部固体司指导,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举办的2023“塑料污染治理”优秀实践案例及公益创意作品征集活动中,REMAKEHUB 的作品《“塑”制再造,“愈”然新生( 再生塑料低碳环保装饰板材)》获得了优秀实践案例三类作品奖。作为一个新成立的社会企业,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很受鼓舞。
《设计》:在目前的时代大背景下,经济发展仍是第一位的,那么在你看来,让“可持续发展事业”可持续的核心是什么?
赵畅:三年前中国向世界承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中国在因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对全世界作出的重大政策宣示,成为各行各业十分关注的重大话题,本质上就是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驱动能源轉型和能源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低碳已经成为全球经济贸易治理的关键要素,已经国际贸易规则中逐渐成为重要的内容,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甚至会改变国际贸易的整体格局。所以,现下正是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
循环经济分两种,一种是人造材料的循环再生和有序循环,一种是生物可降解。现在这个时间点,我们的重点放在处理过去已经产生的人造废弃物,实现永续循环,因为这个更迫在眉睫。未来5 年后,我们会去商业化落地一种新的真正生物基的环保材料,一种可以自己在大自然中降解掉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