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昌市城乡7~12 岁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024-01-18简文琪

现代食品 2023年21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中度重度

◎ 简文琪

(南昌师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88)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攀升,居民的营养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变。可伴随而来的却是小学生营养不良、营养过剩案例的多发[1]。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小学生营养失衡不仅对生活和学习有不良影响,持续发展后很可能引发诸多慢性疾病[2-5]。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鲜有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全面研究报道,为了解南昌市城乡7~12 岁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为当地居民营养工作部门制定干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故进行本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分层整群抽取了南昌市城乡4 所小学1~6 年级(7~12 岁)的学生。其中,市区学校2 所,分别位于青云谱区、西湖区;乡镇小学2 所,分别位于新建区和高新区。其中市区学校每个年级任意选取3 个班,乡镇学校由于人数偏少,故进行全员测试。研究对象分男、女、城、乡四大类,剔除慢性疾病等样本,最终有效样本2 349 人。

1.2 测试方法

测试的基本指标为身高(cm)和体重(kg)。实验测试人员经过统一、严格的培训后,对本研究的实验对象进行了体质相关指标的测试。本研究选取Kaup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儿童体格发育指标的应用和营养状况评定及世界卫生组织(WHO)0~18 岁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评价标准》[6]中提到,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因此不能直接套用成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评价。但鉴于BMI 与体脂、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其下延至儿童年龄段的Kaup 指数的使用由来已久,适用于4 个月~12 岁的儿童。故本研究采用Kaup 指数进行营养评价。Kaup 指数公式[7]为

式中:m表示体重,kg;h表示身高,cm。

根据Kaup 指数的值可以将营养状况分为以下几类:Kaup 指 数<12,重度消瘦;Kaup 指数在12.0~13.5,中度消瘦;Kaup 指数在13.5~15.0,轻度消瘦;Kaup 指数在15.0~18.0,正常;Kaup 指数在18.0~20.0,超重;Kaup 指数在20.0~21.5,轻度肥胖;Kaup 指数在21.5~25.0,中度肥胖;Kaup指数>25.0,重度肥胖。其中,重度消瘦和中度消瘦可定义为营养不良;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者可定义为肥胖。

1.3 数据统计

利用Excel 2016 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学生营养健康的总体情况

由图1 可知,在被调查的2 349 名7~12 岁学生中,营养正常的学生占48.620%;营养不良(重度消瘦和中度消瘦)占比为5.449%,肥胖(轻度、中度和重度)率为13.751%,轻度消瘦占比为16.220%,超重占比为15.960%。总体来看,营养状况正常的学生不足一半,营养过剩的学生比例略高于营养不足的学生。

图1 学生营养调查情况分布图

2.2 小学生营养状况分布的地区差异

由表1 可知,城乡两地的学生营养状况存在显著差异,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营养正常学生比例相差不大;轻度消瘦和营养不良的比例是乡镇>城市;而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是城市>乡镇。无论城市还是乡镇,南昌市小学生营养正常比例相近,但均未过半;乡镇中营养不良和轻度消瘦的学生多于城市,超重和肥胖的学生则是城市多于乡镇。

表1 学生营养状况的地区差异一览表 单位:%

2.3 不同性别小学生营养状况分布的城乡差异

由表2 可知,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城市学生和乡镇学生的营养状况分布和总体趋势一致,即营养正常学生的比例相近;轻度消瘦和营养不良的比例是乡镇多于城市,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是城市多于乡镇。且经卡方检验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学生营养状况分布的城乡差异一览表 单位:%

2.4 城乡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年龄分布特征

为了便于对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情况进行分析,对以上8 个指标进行部分合并分析,即分为营养不良(包括重度、中度消瘦)、轻度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包括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5 个等级。测试结果发现,不同年龄段在营养状况的5 个等级方面有着不同的特征。

2.4.1 乡镇学生营养状况年龄分布特征

由图2 可知,乡镇学生营养状况尚可,每个年龄段均是营养正常的学生居多。8 岁时的营养正常比例占比较低。在营养异常的4种情况中,以轻度消瘦居多,在8 岁时占比较高,接近营养正常的比例,但整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超重和肥胖的趋势比较接近,7 岁时占比最低,在10%以下,随着年龄逐渐增加,到12 岁时已经超过了轻度消瘦和营养不良的人数比例,而营养不良情况在7~9 岁时逐年减少,后续基本稳定在较低水平。

图2 乡镇学生营养状况年龄分布特征图

2.4.2 城市学生营养状况年龄分布特征

由图3 可知,城市学生的营养状况尚可,每个年龄段营养正常的学生占比较高。在营养异常的4 种情况中,轻度消瘦者在7 岁时占比相对较高,接近30%,随后随着年龄增大呈现大幅下降趋势。超重和肥胖的趋势比较接近,7 岁时占比最低,在10%以下,随着年龄逐渐增加,到12 岁时已经超过了轻度消瘦和营养不良的人数比例,而营养不良情况在7~9 岁时逐年减少,后续基本稳定在较低水平。

图3 城市学生营养状况年龄分布特征折线图

3 结论与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营养状况仍然不理想,营养正常的学生占比不足一半。这可能是经济的增长和家长学生的营养健康认知增长速度不匹配,家庭成员对合理膳食营养的贯彻不够到位所导致的。①学生的营养状况存在城乡差异。相对而言,城区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情况多于乡镇,乡镇学生轻度消瘦和营养不良的情况多于城市。这可能是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的,乡镇部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从而导致一定比例学生营养不良,部分城区家庭由于经济宽裕,会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口腹之欲,从而导致一定比例的学生营养过剩。②学生的营养状况存在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不良的比例在降低,而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逐步增大。其中,城镇学生的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原因可能是学生摄入大量的高油脂、高碳水的食物或者自行购买零食、小吃等。零食和小吃口味好,多以油炸、烧烤、烘焙类高脂肪、高糖物质为主,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肥胖。

本文的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占比变化趋势与2014 年江西省的调查结果趋势一致[8],但是本次研究的肥胖占比明显更多。影响学生营养状况的因素主要是家庭和学校教育,具体体现在饮食行为、营养知识及体育活动时间等多方面。面对当前南昌小学生营养健康情况,建议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如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食物多样化,规律进餐,少吃零食、甜食;学校合理普及食育知识,增强学生自我调节膳食结构的能力;合理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学校的体育课、大课间做好合理的运动方案规划;定期对学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营养知识和膳食配餐培训,定期组织营养宣教活动,家校联合,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活动,在实践中学习营养健康知识。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中度重度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小米手表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2014新主流“重度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