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与路径选择研究
——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

2024-01-18张健庞博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课程

张健 庞博

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先锋者和主力军,有责任、更有义务加入生态文明建设队伍当中,主动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光荣职责,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努力成长为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高教大省,陕西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机制,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优化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提升青年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塑造全社会的“生态自觉”,建设美丽陕西、美丽中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陕西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单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发挥着重要的教育教学功能。目前,高校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主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以下简称《毛概》)当中。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毛概》(2018 年修订版)为例,总共有14 章内容,其中在第10 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讲述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意义,且仅有1 节内容讲述“建设美丽中国”,可见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占教材内容比例偏小。按照陕西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要求,本科生一年级讲授《形势与政策》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二年级讲授《毛概》课程,每周2 节课(4 学时),每学期共授课84 学时。由此测算,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专门讲授生态文明相关内容的课时约为2 学时(具体时长和内容丰富程度与任课教师重视程度有关),课程课时设置偏少,直接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效果。

(2)公共选修课和专业课布局失衡。当前大多数高校的通识课或公共选修课,多以文学、艺术、历史等人文类课程为主,尽管有些通识课涉及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内容,但多存在内容不系统、涉及内容浅显等问题,对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助力不够。以尔雅通识课为例,陕西科技大学共开设了207 门通识课程,其中仅有《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环境科学概论》《现代自然地理学》3 门相关课程。在专业课建设上,设置生态环保类课程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农林类、建筑类以及环境学科类院校,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设了《生态文明与人类命运》等相关课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设了《景观生态学》等相关课程;陕西科技大学环境学院相关专业开设了《环境生态学》等相关课程。

(3)课程建设的系统性贯通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在本科一年级、二年级和研究生一年级等低年级开设,通识课、公共选修课等课程在修满一定学分之后可不再修读。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在低年级已经修满通识学分,高年级集中精力学习专业课。除环境类相关专业将生态环保课程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外,其他如农林类、建筑类专业也仅在低年级(大一、大二)开设生态环保类专业课程。生态环保类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公选课、专业课等)贯穿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教学体系尚不完善。

2.生态文明教育方式方法相对单一

(1)在课堂教学方面。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目前,生态文明教育类课程或相关内容多采用课堂讲授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尤其是思政课堂教学多呈现单向灌输的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以理论讲授为主,考试和课后作业考查为辅,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相对较低。随着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部分高校也在不断探索实行小班化教学、开展“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互动讨论等环节,尽最大可能消除单向教学所带来的短板与不足。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学软硬件设施配套不足、教师学生主客观原因,导致小班化教学或“翻转课堂”等形式逐步演变成为“形式化”,课堂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提升不够。

(2)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实际调研发现,除了农林、建筑和环境等相关学科专业将生态文明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外,其余大部分学科专业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作为了选修课程。实际上,几乎所有的选修课都是通过课堂讲授的形式来实现的。在一般的认知当中,选修课都是所谓的“副课”或“非主干课程”,师生重视程度普遍偏低,很少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学习。从客观上讲,由于选修课多为上百人乃至几百人的“大课”,参与课堂人数多、涉及面广,频繁组织此类课程的课外活动难度较大,实践教学所承担的安全风险和花费成本较高,且课程本身要求低,导致师生组织、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低。如果非不得已实施实践教学环节,也会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现象,以完成硬性任务为主要目的。

(3)在第二课堂方面。以参加学生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科创竞赛等为主体的第二课堂,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可以依托此类形式增加覆盖面和吸引力。事实上,并非每个高校都成立了生态环保类社团,且生态环保类社团主要以公益、兴趣为纽带集结成员,远不如体育类、特长类或社交类社团受学生欢迎,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参加生态环保知识宣传、举行实践活动的平台受限制比较大。以寒暑期社会实践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才的有效途径,其中生态环保知识宣传、生态环保咨政建议、环境污染与保护社会调查等是开展活动的重要内容。环保类主题在科创竞赛中占据一定优势,也是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形式,但其与社会实践活动面临相同的困境,即参与人数较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不足。

3.生态文明教育拓展成效有待加强

(1)课程目标模糊不完整。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或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部分内容、或作为通识选修课、或作为相关专业的专业课,实际上只有在专业课建设过程中具有相对完整的教学目标,其余类课程设置均缺乏明确的课程目标,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把握预期学习效果,课程目标的导向作用难以发挥。以上种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高校缺乏对学生不同学习阶段课程目标的深度与广度的考量。

(2)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形成。虽然有些高校采用了一些方法对生态文明教育情况进行评价,但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价主体单一。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其主体涉及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等,但是,目前评价主要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主体也聚焦在教师和学生身上。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导致高校无法全方位、多角度掌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情况,容易产生片面化的评价结果,影响教育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二是评价内容不全面。当前,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效果的评价多集中在对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方面,缺乏对学生生态观念态度的养成、行为方式的转变等方面的考查。三是评价方式固化。以考试等形式呈现的结果性评价几乎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教育评价方式,也就是一种应试考查机制。这种机制往往会导致生态文明教育评价陷入“唯成绩论”的僵化局面,不仅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更与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理念相违背。

(3)教育成果的社会应用不足。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而言,除了在农林、环境等相关专业中培养的人才将来可能会从事与生态环保的工作外,其余大部分形式的教育目标都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手段。同时,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科创竞赛等课外活动所产生的成果能够直接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可谓少之又少。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成果的社会应用和社会评价在短期内难以有效发挥。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尽管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除部分地区教育管理部门外,国家层面在生态文明专业、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尚未出台指导性的文件和激励性措施。因此,各高校尚没有具体的方案和明确的标准可以参考,只能向具有相应建设经验的高校学习或独自探索,难以形成较强的行政推动力和工作合力。

(2)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课程设置还不够科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相对充足的课时保障。但是在实际调研中发现,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将独立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生态教育相关内容大部分分散在其他理论课、专业课当中。同时,缺乏权威的、适合面向大众的教材配备也是课程设置的一大短板。

(3)教师的自身专业建设仍显不足。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是确保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受学校办学水平、地理位置、学术环境以及办学经费、编制数量等客观因素影响,聘用复合型生态文明教师数量较少,且在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也有欠缺。同时,相关教师不受重视,后续培养培训力度不足,也导致教师讲授积极性不够,内生动力不足。

2.生态文明教师忽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1)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陈旧。无论是从调研结果看,还是观察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大部分教师仍普遍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教育者在课堂中起主体作用并向受教育者灌输课本知识),并没有真正将受教育者当作课堂的主体,尚没有理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目前,在生态文明教育开展过程中,读教材、PPT展示、看视频等灌输式教育仍占主流,探究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较为鲜见。

(2)实践教学环节相对缺乏。参观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赴现场实地考察等浸入式现场教学几乎没有。利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科创竞赛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受教师本人和学生的专业背景影响较大,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制机制。

3.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1)生态环保意识水平有待提高。在校大学生日常学习、科研任务比较繁重,对生态文明知识学习相对不足,限制了其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同时,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的高低与所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也有一定关系。因此,个人、家庭和社会原因导致部分学生认为生态环保与自身关系不大,忽略了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

(2)重专业学习,轻生态知识教育。在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为走上工作岗位、推动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学校专业知识与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要求和评价标准不同,如果不重视专业学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奖助学金评选、学生干部的竞聘乃至未来择业就业等重要资源的获取。而作为通识课或选修课的生态文明教育,其学习成效几乎不会影响到成绩的最终评定,更不会直接影响未来的发展,从而导致大学生不重视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解决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路径选择

1.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根据对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应构建完善课程—实践—科创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1)完善课程设置。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行专题化教学,建议将生态文明作为专题,在《毛概》《形势与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课程中单独设置教学环节,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提高生态文明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比重。推进思政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该校轻工学科特色鲜明,在推行大类招生后,轻化工类课程设置在理工科专业体系内比较普遍,同时管理、艺术、教育类学科也有较为突出的轻工特色,而轻工、化工、材料、环境、食品等都与生态环保主题密切相关,这就为生态文明课程内容植入各专业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各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多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保类知识,尽可能为提高当代青年的生态文明素养创造条件。优化共选通识课选修机制,借助尔雅通识课等线上平台,通过政策干预,使生态文明类通识课程由公共选修课调整为公共必修课,既满足了学生修读学分的基本需要,也实现了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全覆盖。

(2)创新实践环节。拓展课堂表现形式,鼓励教师将生态文明教育课堂搬到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现场等,开展实地现场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生态环保类社会实践活动,将生态文明环保类主题作为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必选主题,同时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当前“垃圾分类”等热议话题,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担任志愿者参与环保活动,切实增强大学生群体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度、认同度,提高大家对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让循环利用和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3)完善科创机制。科研创新、科技竞赛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径。通过梳理相关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水平,增强实践能力,促进专业学习与生态文明教育要求紧密结合,让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入脑入心,并付诸实际行动。很多科创项目在转化为实际的生产生活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态文明教育“成效拓展不足”的问题。

2.提升高校教师生态文明教育素养

(1)加强专业化建设。生态文明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从事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大多为非专业出身,这就要求高校首先要高标准、高起点、系统性地加强教师队伍生态文明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培训,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教师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其次要深入践行“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积极引进校外兼职教师”的教学理念,邀请校外、企业等知名专家学者开展示范教学,在校内外大力举办各类报告讲座、社会实践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氛围。

(2)鼓励开展科学研究。探索设立专项课题项目,吸引学工、党建以及专任教师参与相关科研活动。通过设置教师、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项目,鼓励教师个人或带领学生团队进行实地调研,拓宽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知识,进一步建强教师队伍,同时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提供更多思路。

(3)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加强对新任教师PPT制作、线上线下互动等基本能力的培训,让教师不但会用,还要用得好、用得熟、有效果。提高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培养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良好的课堂问题情境设计,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热情,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内容。提高激发学生积极性的能力,主动运用“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整合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兜牢工作底线,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发挥政策影响力,推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纳入课程体系或教育体系。各级共青团组织依托高校开展更多生态环保类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设置研究项目等形式,引导更多青年学生关注、参与生态环保研究和教育宣传,不断扩大参与面和影响力。

(2)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宣传生态文化知识和理念,充分发挥各类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及时性和超文本性的传播方式和宣传优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类企业要积极承担生态文明责任,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建立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树立企业良好的绿色形象,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生态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增强其参与性,推动生态保护活动落实到生产一线。

(3)重视家庭教育引导。家长首先要积极参加生态文明相关志愿服务活动、主动深入工厂等地进行现场环保学习,提高自身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其次要积极践行生态环保理念,比如,鼓励家庭成员多使用节能环保的生活用品,带头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养成低碳生活的良好习惯,为孩子起到榜样作用,与家庭成员一起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