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木偶戏
2024-01-17
农家书屋 2024年12期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一种戏剧形式,在古代又被称为傀儡戏。史料记载,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伴奏。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等。
上海清末民初就有木偶剧演出的文字记载,20世纪初随着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以传统戏曲为主的提线木偶戏和布袋木偶戏来到了上海。20年代末30年代初,左翼文化人士运用现代创作理念,将改编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首次搬上中国木偶戏舞台,从内容到形式,从创作机制到服务对象都有了质的变化,为“海派木偶戏”的形成乃至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0年,在上海红星木偶京剧团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上海木偶皮影剧团,1964年更名为上海木偶剧团。这几十年来,上海木偶艺术博采中外艺术之长,继承传统木偶的特点,发展海派木偶艺术,在杖头木偶的基础上,创造出许多新木偶品种,如横挑木偶、布料铁枝木偶、海派特技杖头木偶、折纸杖头木偶、人形木偶、巨型木偶等。
一台木偶戏要赢得观众,不但要剧本创意好,还要灯光、道具、音响之间配合,更为关键的是木偶戏的偶形制作和木偶特技。海派木偶戏在偶形制作和特技设计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设计团队在这方面不断思考、探索。海派木偶的许多特点就是在这种严谨务实的精神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来源: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