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服饰

2024-01-17

农家书屋 2024年12期
关键词:花边客家人手工

客家服饰是在广东梅州地区形成的既区别于中原汉服又融合畲、瑶等少数民族特点的特殊服饰,其形制彰显了客家人勤俭慧巧、尊崇礼教的精神内涵。

客家服饰制作技艺融合了以功能为导向的服装裁剪技艺、面料拼接技艺、配饰制作技艺和以审美为导向的纽扣、织带制作技艺、花边镶绲技艺、手工印染技艺等。客家服饰制作强调精工剪裁和巧妙拼接,运用布边作衣身的前后中心线,免去包缝或袋缝,是功能导向的服装裁剪运用,在蓝衫里襟、袖子、下装的腰头等处拼接坯布或碎布,用以节省面料,衍生出拼接短内襟蓝衫、节衣、拼袖等富有特色的服饰,运用拼布技艺表现客家人的勤俭之美。

受畲、瑶等民族服饰的影响,客家服饰也注重装饰美,将手工织造的花边缝制在领口、袖口、衣摆、襟边等处进行装饰。劳作时,将花边拆下,正式场合缝上,灵活地运用无痕针法,使针脚隐形、拆卸灵便,充分体现客家人低调务实、注重礼仪的内敛之美,此制作技艺在蓝衫、马面裙、百褶裙上运用最为广泛。旧时,客家蓝衫只在服装上缝制扣袢,用布扣或金属扣自由置换拆组,以适应日常穿着和正式场合,尽显礼仪风范。

在下装运用手缝布带扎系腰间,通过调节布带松紧以适应不同穿着,具有广泛的尺码适应性。不同纽带的制作技艺、扣合方法都蕴含客家人对服装功能的巧思,节俭惜物的用心发挥到极致。

客家配饰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实用和审美功能融合。围身裙上窄下宽,结实耐用,是集防脏、装饰、收纳于一体的功能性配饰。手工蓝染技艺的广泛应用造就了以客家蓝衫为代表的服饰形象,镂版印花制作的蓝印花布是客家精巧技艺的体现。

近年来,客家服饰制作技艺承载着客家精神,在海内外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成为连接全球客家人的文化纽带,在增强文化认同、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有较高价值,拥有开发、创新的经济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

(来源: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猜你喜欢

花边客家人手工
棒槌花边:指尖绕出别样韵味
客家人
常熟花边的历史及传承发展研究
棒槌花边的传承与发展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手工
手工DIY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