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窑村:“传统石磨”磨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2024-01-17张向阳欧阳广华
选麦、清洗、甩干、脱粒、磨麦……近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山化镇王窑村的面粉加工车间,优选小麦被研磨成各种精度的面粉并进行封包,产出的面粉麦香扑鼻。
偃师区山化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号召代表主动担当作为,挖掘本地特色资源,盘活闲置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助力产业发展,跑出发展“加速度”,绘出乡村新篇章。
以创新为笔
书写石磨面粉特色文章
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8月,王窑村党支部书记王育明开始以股份制筹备资金30余万元,还利用村内闲置校区成立了合作社。通过村办合作社,王窑村引进小麦石磨面粉加工机组,建成了加工车间,延伸小麦种植产业链,提升了小麦的产品附加值。目前,工厂一天的面粉总产出量近2400斤。工厂雇用当地村民就近务工,解决了村民销售小麦和就业问题,也让村民获得了更大的收益,提高了村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
粮食是民生之源,容不得丝毫马虎。据王育明介绍,合作社会检测麦子的品种和农药使用等数据,确保小麦面粉的品质。钢磨机器每分钟转800转,而石磨机器仅23转。石磨这种低速研磨、低温加工的方式,不会破坏小麦中的营养物质,能够保留小麦的原汁原味,还能让粉质细腻均匀,使产品口感更佳。王窑村的面粉加工厂将传统的石磨技术和现代工艺完美融合,售卖以来面粉常常供不应求。
加工石磨面馒头
点燃红火致富梦
生产面粉的同时,王窑村积极引进馒头等面食加工设备,打造蒸馍房,蒸馍房每天能蒸出2万个馒头,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石磨面粉融合传统生产工艺,经洗麦、润麦、破碎、去麸、研磨等工序加工而成,在没有提取胚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面粉的营养价值,蒸出的馒头更是口感独特、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
善用“互联网+”拓展销售渠道
鼓起农民腰包
“当今,电商能够精准捕捉客户。”王育明说。为让村里的石磨面粉香“飘”更远,他鼓励党员干部、群众通过网络传播信息,建立微信团购群,工作人员定时展示面粉信息和产品图片,消费者线上沟通、订购。
同时,面粉厂进行不定时直播,宣传王窑村石磨面粉的特色和营养价值,进一步扩宽王窑村石磨面粉的销售渠道,打响石磨面粉品牌。没过多久,这里就吸引了不少电商了解产品情况。
“我品尝过村里石磨面粉制作的食品,品质不错,打算先购置6000斤,试试效果。”前来考察产品的电商张刚说。
小麦“变身增值”之旅才刚刚开始。王育明表示,接下来,将结合引进的挂面加工设备,开发更加多元化的产品,打造夏都粮“芯”特色品牌,让王窑面粉香飘全国。
下一步,山化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将持续关注产业发展,继续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立足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