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的村庄分类研究
——以淮北市烈山区为例

2024-01-17李小龙

乡村科技 2023年21期
关键词:发展潜力淮北市安徽省

李小龙

1.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 235000;2.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烈山分局,安徽 淮北 235000

0 引言

村庄分类是进行村庄规划的前提,合理、高效地开展村庄分类工作对识别村庄主要特征、确定村庄发展策略等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自然资源部关于村庄规划工作的要求,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编制并发布了《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指南(试行)》《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提出以建制村为单位把村庄分为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搬迁撤并类、其他类,并给出了具体的定性标准。2022年,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编制并发布《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2022年版)》,再次对村庄规划分类工作作出具体规定,设定的条件更为简单、明了。

在相关政策文件、技术指南等的支持下,安徽省村庄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淮北市烈山区在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2021 年,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要求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对全域城镇开发边界外的村庄进行分类,并上报成果。淮北市烈山区接文后迅速召开调度会,要求各镇提交相关分类成果。但是,淮北市烈山区各乡镇从事村庄规划工作的业务骨干均没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对村庄分类的认知不足,仅凭借多年农村工作经验对村庄进行分类,且分类成果未经过科学论证,导致最终提交的分类成果大多不符合实际、不严谨且不规范。为做好村庄规划工作,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在《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2022 年版)》中更新了村庄分类要求,但内容相对简单。2022 年,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要求按照《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2022 年版)》的要求,于10 月底上报经县级政府同意的村庄规划分类成果。但是,淮北市烈山区最终提交的分类成果仍不严谨、不规范。鉴于此,笔者收集淮北市烈山区各村的基础资料,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对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村庄进行分类。

1 研究区域概况

烈山区是安徽省淮北市3个市辖区之一,位于淮北市主城区东南部。截至2022年底,全区总面积约388 km2,总人口24.9万人。烈山区是一个具有丰富矿产、电力、旅游、人力等资源的新兴现代化工业旅游区,是淮北市城市“东进南扩”的重点发展区。烈山区地形高差较小,属平原地区,辖区内村庄呈分散式布局,建制村人口规模在1 000~5 000人,农村空心化率在30%~50%。

根据2022年10月“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烈山区城镇开发边界面积约53.0 km2,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约124.5 km2,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3.2 km2。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均需要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为了更好地组织编制村庄规划,应当进行村庄规划分类研究。此次研究范围为烈山区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

2 研究思路

一是收集村庄基础数据,包括人口、土地利用、产业结构及交通等方面的数据;二是构建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对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进行单因子分析,利用综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1-2];四是计算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得分,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村庄进行分类。

3 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

3.1 数据来源

该研究的资料均从相关部门取得或者调研所得。遥感影像采用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卫片执法图像,烈山区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从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烈山分局获得,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布局数据从烈山区教育局获得,辖区道路网数据从《淮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中获得,文化特色等数据从相关部门获得。将相关数据经过清洗处理后转换为空间数据,并导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GIS)数据库进行综合分析,坐标与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一致,统一转为CGCS2000坐标系。

3.2 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样本选择

因烈山区城镇开发边界已经划定,成果根据自然资源部下发数据中的现状建设用地的1.3倍划定,规模总量已经过审定,部分图斑可能后期还需要完善,但大规模变动的可能性已不存在。根据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和有关文件精神,已经划入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的村庄用地实行城市规划管理模式,土地用途管制以国有用地为主要内容。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编制村庄规划实施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方式。烈山区城镇开发边界主要有两个空间发展组团:一是烈山区主城区和淮北市东部新城组团以综合性服务和居住为主,二是淮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团以工业生产为主。主要农村生活居民点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村庄,今后或进行城镇化改造,将不再按照村庄规划管理,为满足《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2022 年版)》的要求,该类村庄不再纳入村庄分类任务。村域部分土地位于主要城镇开发边界内,但主要居民点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外的村庄,具有紧邻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可以共享,产业与城区融合的特征,因此该类村庄均定义为城郊融合类。因单独选址项目需要,造成村庄内部形成的零星城镇开发边界,此种情况并不改变村庄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此类村庄应按照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结果综合确定。部分村庄内有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要素,并不能仅凭单一因子确定该村庄的规划性质,需要综合评价其主导因素后确定。

此次参与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的村庄是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外的村庄,含极小部分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村庄,共筛选出35个村庄作为评价底数。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村庄的发展受众多因素影响。因此,在确定村庄类型时不能因为村内有几处历史文化资源、文物保护单位等就草率地认定该村是特色保护类型,要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矿产资源、土地类型、地形地貌)、社会条件(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变化率)、交通条件(对外交通便利程度、内部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产业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资源等条件[3-5],重点分析对村庄分类影响大的本底要素。

近年来,部分地理信息及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用从地图综合网站获取信息点(Point of Information,POI)作为村庄发展潜力评价的依据。笔者认为,POI并不适用于对烈山区村庄进行分类,因为烈山区3 个镇政府驻地的商铺多没有显示在地图网站上。基于此,笔者从村庄区位条件、人口资源条件、对外交通条件、公共服务设施条件、经济发展状况5方面,选取7个评价因子,构建烈山区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村庄区位条件包括与中心城区距离和与中心镇区距离2 个评价因子;人口资源条件包括人口规模和人口变化率2 个评价因子;对外交通条件包括对外道路条数1 个评价因子;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包括有无初中、小学、幼儿园、卫生服务站1 个评价因子;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全年村集体收入1 个评价因子。烈山区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赋值及其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淮北市烈山区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3.4 评价结果分析

各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和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结果见表2 至表8。由表8 可知,得分在1.15~1.60、得分在1.61~3.05 及得分在3.06~3.75 的村庄数量分别为3、28、4 个,占全部样本村庄数量的比例分别为8.57%、80.00%、11.43%,综合发展潜力中等的村庄占绝大多数。从空间关系来看,得分较高的村庄多分布在城区附近,与城市紧密联系,具有与城市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共享公共服务设施等优势;得分较低的村庄多分布在行政区边缘及远离城区的区域。南部村庄主要是粮食主产区,以农业种植为主,工业、服务业发展不足,与城区联系较弱,发展潜力较小;东部村庄靠近龙脊山脉,以生态保护为主,村庄产业主要为林果业,与城区距离较远,发展潜力不足。

表2 与中心城区距离评价

表3 与中心镇区距离评价

表4 人口规模评价

表5 人口变化率评价

表6 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评价

表7 全年村集体收入评价

表8 村庄发展潜力综合评价

4 村庄分类

4.1 村庄分类方法及成果

根据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结果和《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2022 年)》的要求对样本村进行分类。对于功能单一、类型导向明确的村庄按照实际确定类型;对复合多种类型导向的村庄,应仔细研究,识别主导类型后确定村庄类型。为了识别村庄主导类型,笔者确定了村庄类型的优先级,顺序依次为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及其他类。因搬迁撤并类定性复杂,需要村民大会同意及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复,此类村庄类型的确定需要慎之又慎。根据各村驻村调查报告,村民对搬迁撤并的积极性并不高。

根据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结果,并征求各村民意见,按照图1流程对村庄进行分类。其中,古饶山西村、古饶草庙村、宋疃马桥村为特色保护类村庄,化家湖村、南庄村、榴园村、费寨村、和村、新园村、刁山村、东风村、古饶村、殷楼村、山北村、赵集村、山南村、南园村、张庄村和秦楼村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土楼村、新北村、蒋疃村、青谷村、赵楼村、宋疃村和半峭村为城郊融合类村庄,太山村(宋疃村)、黄营村、军王村、谷山村、新村社区、大何村、双河村、王店村和太山社区为其他类村庄。

图1 村庄分类流程

4.2 烈山区村庄分类结果分析

从村庄分类结果可知,特色保护类村庄数量最少,占比仅为8.57%;城郊融合类和集聚提升类村庄占比分别为20.00%、45.71%。其中,城郊融合类村庄与城镇开发边界关联性很大,城镇开发边界主要分布在烈山区西北部,邻域范围内村庄分布数量较少,因此该类村庄占比较少。集聚提升类村庄是根据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结果选取分值在2.16 以上的村庄,该类村庄占比较大,分布范围较广,人口数量较稳定,基本维持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是乡村振兴项目实施的重点区域。其他类村庄占比25.72%,此类村庄特色不明显,暂不进行明确分类。

5 结束语

该研究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对烈山区村庄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并进行村庄分类。从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结果来看,烈山区综合发展潜力较大的村庄数量较少,但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这类村庄主要是集聚提升类的头部村庄,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发展,吸引人口和资金流入,促进村庄整体发展;综合发展潜力中等的村庄,除按照资源禀赋和交通区位划为特色保护类和城郊融合类以外的村庄,整体划为集聚提升类,这类村庄数量较多,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需要进一步针对不同的村庄类型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约节约村庄用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综合发展潜力较小的村庄,目前暂不能明确其分类定位,这类村庄整体发展薄弱,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应进行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激发村庄发展潜力。

猜你喜欢

发展潜力淮北市安徽省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成长相册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36个大中城市四新发展潜力报告
冷藏保温车发展潜力被激发
汽车拆解市场的发展潜力将逐渐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