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飞机的N种去处
2024-01-17CrazyIvan
Crazy Ivan
一架飞机理论上可以使用25~30年,但现实中,无论是军用飞机还是民用飞机,频繁使用会加速它们老化。油耗和维护成本的上升,再加上性能更好的新机型不断出现,以及环保标准提高等各种因素,导致许多正值壮年的飞机也不得不提前“下岗”。据预测,最近20年内全球将有1.5万架飞机退役。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飞机,退役以后将会被如何处理呢?
重返蓝天“再就业”
退役飞机按状态可分为“扶我起来我还能飞”和“不飞了我只想静静地待着”两大类。对于那些功力犹存,而且符合安全规范的飞机,重返蓝天自然是“再就业”的最佳选择。即使被移送到“飞机坟场”,也只是暂时封存而已。美国空军设在亚利桑那州戴维斯—蒙森基地的“飞机坟场”实际上就是一座庞大的备份机库。2015年年初,其中一架已存放7年的B-52轰炸机就被重新启用,用于替换另一架因火灾受损的现役同型机。
除了暂时封存留着以后用,卖掉多余的退役战机可是一项热门生意。美国和俄罗斯一向是抛售“二手货”的大卖家,甩掉包袱后不仅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还可以借此施加政治影响力。
军火生意要顾及国际法和外交关系,相比之下,民航领域就宽松多了,民用飞机的转手交易一直是个活跃的大市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许多航空公司为了提高竞争力和降低维护成本,会时常采购新机型来更新换代。而那些被提前淘汰的飞机若仍有可观的使用寿命,就会被转售或租赁出去。
同样是出于成本考虑,专门从事货运的航空公司通常也不会直接购买价格高昂的全新飞机,而是更愿意选择那些用二手客机改装的货运机型。随着网络时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退役客机改行做“快递小哥”,这可是网购一族的福音。
观测平台
美国航空航天局主导的太空研究项目“同温层红外线天文台”(简称SOFIA),是在一架波音747SP上搭载一台红外线望远镜及相关设备,为了排除阳光和大气层的干扰,需在夜间飞到1.3万米的高空之上。这架波音747SP最早是在1977年交付给泛美航空公司用于客运的,于1995年退役。两年后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其购入,充当SOFIA项目载机,在它左侧机身后部开设大号舱门,供口径2.5米的天文望远镜使用。
除了以上几种常规的“再就业”途径之外,退役飞机重返蓝天的途径还有以下几种:
灭火斗士
在有关山火肆虐的新闻报道中,不难看到灭火飞机的身影。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国家森林管理局和各州的森林防火部门就与军方合作,将B-17、B-25等轰炸机和PBY水上飞机等退役军机装上储水箱和喷洒装置,用于扑灭山林大火。
此后,许多民用飞机也变身加入“空中消防队”,有的既能装水喷洒又能运送消防救护人员,增强了野外扑火抢险的能力。
无人靶机
无论是空中作战部队还是地面或海上的防空单位,在训练和演习中都少不了用于实弹射击的目标靶机。
传统做法是让有人驾驶飞机在空中用长长的缆绳拖曳着靶子,或是由遥控航模和更大些的无人机充当“假想敌”。这种方式虽说花费不多,使用方便,但靶机从外形特征到飞行性能都与真实目标相去甚远。最贴近实战的做法是将退役战机改造成所谓的“全尺寸靶机”,由于它的内部空间较大,便于安装遥控系统和其他设备,使之可以执行更为复杂的模拟科目,如多机编队和电子对抗等。
惜别蓝天,发挥余热
不管怎样,有机会重上云霄的退役飞机只是一小部分“幸运儿”,更多的则是永远告别了蓝天,发挥着别样的余热。
整修一新后进入博物馆,应该是退役飞机相当圆满的结局了,享受着功成身退、荣登殿堂的尊崇,成为被铭记的历史见证。还有一些则被航空俱乐部之类的社会团体和有实力的人士收藏,也算老有所依。此外,在不少军事基地、航空展馆和历史纪念地等场所,还可以看到用整架飞机做成的标志物,成为一道道别有韵味的风景。
相对于“全身而退”的圆满结局,被解体处理看上去似乎没得到善终。可实际上,正是因为经过细致的拆解,退役飞机的许多零部件才有机会迎来“第二春”。飞机全身都是宝,即使在退役后,依然有多达80%~90%的零部件或材料能被回收再利用。其中最值钱的非发动机莫属了。除此之外,从操纵系统、电子设备、起落装置到结构框架,乃至座椅和装饰物等,只要符合使用需要和质量标准,都不愁没有买家。
介于完整保留和彻底拆解之间,退役飞机还有其他可观的用途,可以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科研样本
飞机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结构的腐蚀是飞行安全的一大隐患,但在使用过程中又不容易被查找发现。对退役飞机进行破坏性的分解检查和试验,就可以深入研究不同部位、不同材料的损伤规律,寻找应对办法,为同类机型的日常維护和新机型的研制提供可靠的参考。
比如美国航空航天局兰利研究中心曾将一架赛斯纳172用于撞击试验。技术人员将这架出厂已40多年的小型飞机高高吊起,再撞向地面,制造出飞机失事坠落的效果,根据机身损坏程度来确定发出求救信号的紧急定位发射器应安装在什么位置才不易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