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新的文化使命中的责任担当

2024-01-17秦开凤

出版广角 2023年23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哲学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作为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应进一步厘清自身的功能与责任,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学术期刊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平台,是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强堡垒,是彰显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标识,也是锻造和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熔炉。新时代期刊人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深耕和承继中国优秀学术传统,突出理论创新,构建连续不断的苟日新、日日新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作出更大努力。

【关  键  词】习近平文化思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秦开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人文杂志》。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23.002

日前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学术期刊作为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应紧紧围绕新的历史起点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把深入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为重大任务,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中主动担当作为。为此,学术期刊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厘清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功能和责任,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一、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文化是不同民族差异性的根本标志。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袭、保持自身特质代代相传并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一种文化最显著的标识是其语言文字,书籍的出现使得人类的知识文化有了专门的记录传承载体。近代以来,伴随自然科学诞生而衍生的学术期刊,实质就是分门别类、定期出版的书籍,自然地承载了文化传承发展的核心功能。人类文明的精华通过学术期刊得以交流融汇,助推民族文化在代代传承中创新发展。今天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字时代,期刊也由单一的纸质形态转变为数字化多媒体融合发展的多种形态,其文化传承发展的功能得到极大提升。

回顾我国学术期刊的兴起和发展历程,最早的几本学术期刊和大学学报产生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2],前期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相对滞缓,改革开放后进入成体系大规模高速发展时期。至今,我国期刊在种类、数量和质量上均已取得长足进步。据统计,2020年,全國共出版期刊10192种,其中,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共有2688种,文化、教育类期刊共1401种,文学、艺术类期刊共661种,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共5088种,综合类期刊共354种[3],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学术期刊有6430种。总体来看,我国学术期刊数量众多、种类齐全,覆盖了各门类学科,基本能够反映我国学科体系发展状况。

以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为例,其呈现总体规模趋于稳定、新创期刊特色鲜明、发展机遇持续向好、主题策划成果丰富、行业研究不断深入等特点[3]。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充分展现了不同文化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其也成为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开放胸怀的重要窗口,生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后发、移植特点,其体系结构与中国文化“文史哲不分家”的历史传统并不完全契合,一些“冷门绝学”未能有机融入现有期刊结构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前提是继承,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把着力解决或因改朝换代、或因西方文化冲击、或因特殊时期的文化政策而出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断层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在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人应更加注重民族性和继承性,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思想养分、发掘理论方法,“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向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4] 。

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平台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5]知识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即学术、文化或学问。知识体系是人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对世界认知总和归纳建构的内容系统。所谓自主的知识体系,就是中国拥有其知识产权且成体系的知识,是可以分享的源于中国而属于人类的知识谱系。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根基是独立自主、连续不断、苟日新日日新的中华文明[6]。也就是说,“自主知识体系”应当是来自本民族自身实践经验的原创性知识积累。

尽管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和自然科学源于西方,但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积累和知识体系的形成,必然建立在自身的历史之上,必定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我国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是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悠久延绵的发展连续性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文化基础和历史动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1]。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发布和交流的重要载体,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平台。一般而言,学术期刊具有知识生产、学术交流传播、文明传承、培育新人等方面的多重功能。然而在具体编辑实践中,多数期刊更注重学术传播这一方面,即发行量、引用量、阅读量、影响力等,相对忽视了更为基本和重要的本土原创性知识“生产车间”“苗圃园地”的责任和功能。无论是纸媒时代还是数媒时代,在内容、形式、传播等期刊发展的要素中,内容是核心与根本,即“内容为王”。“内容为王”本质上要求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要把内容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注重思想观点、理论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原创性,是否提出了新概念、新命题、新范畴、新理论、新话语,而不是只看其形式是否完美、文献引证是否规范、引用率和阅读量是否增多等。但如果把规范或形式看得比创新还重,甚至推向极致,那么就必然导向“学科性学术”排挤“问题性学术”,“精致而平庸”的论文泛滥的期刊生态。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学术期刊必须把如何催生和扶持原创性知识生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的,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4]。

三、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强堡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再次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作为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不仅承担学术生产和传播的功能,而且肩负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阵地的责任,担负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重要使命。与自然科学不同,哲学社会科学天然地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传承发展文化,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办刊人从政治高度上认识其功能,这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上。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办刊人在办刊方向和办刊理念上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始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发挥作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学术期刊选文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术研究和学术风气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应当成为学术期刊办刊的基本理念和选稿用稿的重要标准。

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工作的开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善于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切实把好政治导向关、学术质量关和价值取向关;在栏目设置、选题策划、选稿编稿、评价推介等环节,站稳政治立场,拓宽学术眼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導作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党和政府的工作难点、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积极总结经验、破解难题,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繁荣学术、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立足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经验、中国问题,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彰显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标识

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概念。“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主体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充分阐明了主体性对文化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即文化发展的核心和根本是要确立和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从逻辑上来看,“三个体系”是“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文化主体性”是“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平台,这一根本属性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办刊人在文化主体性建设中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表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术前沿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高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能反映其文化是否具有主体性。知识体系是“无形”的,但学术期刊是“有形”的。一方面,学术期刊是知识体系的反映;另一方面,学术期刊也在形塑着知识体系。

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经历几百年发展,形成了以方法上的实证主义、理论上的继承性、取向上的独立性为特征的学术传统。这种传统积淀出与知识体系相适应的一整套“学科性”学术规范。诚然,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及学术规范早已超越国界,为全人类所共享,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套“规范”不是从中华文化土壤中自然生长的产物,不能被当作终极标准,也不能盲目照搬照套亦步亦趋,否则将导致“水土不服”,使自身的文化主体性逐步丧失。譬如,期刊界长期以来存在并引起较多批评的一些现象:学术期刊评价一味追求西方标准认同问题(如许多科研机构在评价和考核时认定“SSCI”高于“CSSCI”);重形式轻内容、导致“精致而平庸”论文泛滥问题;学术研究崇尚移植西方理论,无论什么问题都向西方引经据典等[7]。不过近年来这些现象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不断确立和强化的过程,坚守文化主体性,学术期刊任重而道远。

五、锻造和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熔炉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1]。在这些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了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的关系: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前提,文化自信基于文化主体性才能得以确立和展现。也就是说,文化自信的确立和文化主体性建设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对于文化主体性建构负有特殊重要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办刊人必须率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使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成为锻造和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熔炉。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有了大幅提升,但仍存在一些过度推崇西方科学而忽视自身文化优越性的问题,如在学术上推崇西方理论、西方模式和西方话语,而我们自身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还不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4]。这归根结底还是文化自信不足。近代自然科学源自西方土壤,西方人掌握着“科学”的标准和话语权。国人出于对科学的敬仰和崇拜,转而演变为对西方文化、西方理论的自觉认同。但如果把西方文化等同于“科学文化”,不仅过于简单化、绝对化,也是对科学精神的背离。

文化自信,首先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认识自身文化,这种认识建立在对自身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世界历史的深入了解基础之上。费孝通先生对此有过精辟论述:“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8] 回溯中国历史文化,可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不缺乏科学精神,《论语》所提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指的是不主观、不武断、不固执、不唯我独尊,这就是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中庸》倡导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道出了“质疑、思辨、求实”的科学精神之内核。“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现代科学精神在追求和坚持真理上是一致的。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大历史,概括了中华文化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正是我们文化主体性建设之底气所在。新时代学术期刊人肩负着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深耕和承继中国优秀学术传统、突出理论创新、构建连续不断的苟日新、日日新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作出更大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 新长征,2023(10):4-9.

[2]访谈︱朱剑:学术期刊是构建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环节[EB/OL]. (2018-09-06)[2023-11-14]. https://baijiahao. baidu. com/s?id=1610848435635997495&wfr=spider&for=pc.

[3]刘仲翔. 走上第二个百年征程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2021年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盘点[J]. 科技与出版,2022(3):59-66.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5-19.

[5]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王沪宁陪同考察[N]. 人民日报,2022-04-26.

[6]理论荐读|王义桅: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文明根基[EB/OL]. (2022-06-06)[2023-11-14]. https://baijiahao. baidu. com/s?id=1734839445507549513&wfr=spider&for=pc.

[7] 秦開凤. 增强中国学术骨气与坚定中华文化自信[J]. 探索与争鸣,2021(7):14-17.

[8]费宗索,张荣华. 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哲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菱的哲学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虚假学术期刊累及一线作家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