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可行性途径探索
——以汉中藤编为个案

2024-01-17薛涵帝

关键词:藤编南郑藤椅

薛涵帝

在国家提出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时代背景下,陕西省汉中市南郑藤编技艺依托“以工代训”政策,在保护汉中藤编技艺的前提下,通过将传统手工艺振兴与扶贫工作相结合、非遗手工艺产品顺应时代的创新性改进、非遗产业与互联网市场接轨等方式,不断发展、创新,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乡村振兴政策也为汉中藤编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在政府的带领下,汉中藤编产业在发展乡村经济、解决乡村就业、保护非遗文化、培养非遗手工艺人等方面助力乡村脱贫,推进乡村振兴。

一、地缘关系催生藤编产业

藤编是我国民间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在我国多地区均有分布,且各具特色。汉中地区是陕西省重要的藤编产地,民间自古就有用藤条编织的背篓、筐子、筛、簸箕、椅子、蓑衣等用具的技法。三国时期,藤条凭借柔韧、弹性强、轻便的优势,还被编制成藤盔藤甲。由此可见,古时藤编产品所涵盖的范围已十分广泛。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汉中人民对藤编产品的使用热度并未减少,且藤编还逐渐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产业,其中以南郑区黄官镇的藤编制品工艺最佳,南郑区被誉为陕西“藤编之乡”。汉中藤编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与其地缘关系息息相关。

(一)地缘关系促使技艺生成

陕西汉中位于陕、甘、川三省交接地带,地处秦岭以南的群山深处。北接关中西府,南连四川巴中,西为甘肃陇南,东屏陕西安康,是关中通往巴蜀之地的要塞。城市隐匿于群山之间,汉江横穿于城市之中。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水汽充足、四季分明、热量资源丰富。由于秦岭对北方冷空气的阻挡,使汉中可以生长出许多南方常见的植物,如榕树、竹、棕树及藤本植物等。由于汉中市地处秦岭与巴山之间,城市发展规模受到限制,正因为如此,该地区保存了广袤的原始森林。汉中市的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陕西地理志》中记载:“分布于大巴山海拔700—1900 米的山坡中上部、山脊或陡坡峭壁上,层外植物有青藤。”[1]青藤是汉中藤编必不可少的材料,与青藤配合使用的木竹也为当地特有之物。

汉中先民就地取材,用天然材料制作家具及生活用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其制作的传统家具主要以藤椅为主。相比于传统木椅,汉中藤椅具有材料轻便、造型美观、久坐舒适等优点,使之在当地大规模替代了木椅。并且,汉中地区盛产青藤与木竹,促使汉中藤编成了汉中地区广泛传播的传统技艺。这些自然生长的植被,成为汉中藤编技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从而保证了汉中藤编这一独特的手工艺流传至今。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所产生的地缘关系是促使该地区生成藤编技艺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汉中人的邻里关系及生活习惯。汉中虽地处我国北方,但与我国南方的地理条件具有高度相似性。因此,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土生土长的汉中人民所养成的生活习惯与南方人更为接近。汉中市境内多山区,农户居住相对分散,拜访邻里需走较远的山路。当邻居到来时,主人会盛情款待,但由于旧时山区土房大多低矮、阴冷、昏暗,缺少宽敞、亮堂的场地供宾客休息、谈天,因此,很多人家会在门口摆放桌椅板凳招待客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对椅子的需求。单从生活习惯上讲,关中地区的人吃饭时更习惯蹲着或席地而坐,偶尔歇脚也常直接坐在地上。但由于汉中的气候因素,其湿度远大于关中地区,若像关中地区人民一样直接席地而坐,长此以往会加重人们体内的湿气,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因此,汉中地区的人们都相对习惯使用凳子、椅子这类使身体远离地面的工具。

深处大山的汉中人民喜欢慢节奏的生活,坐在椅子上喝茶谈天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椅子是他们生活的见证者,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载体。对椅子的需求促使了制作技艺的发展;遍布汉中山林间的天然材料成为维持技艺的源泉。不需要太多专业工具的藤椅制作成为汉中地区家喻户晓的技艺,满足了一代又一代汉中人民的生活需要。(图1)

图1 汉中南郑藤编产品

(二)地理优势推动产业发展

温和的气候、充足的水汽、丰富的热量为藤编原材料的生长提供了天然条件,同样也是维持南郑区藤编技艺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产业的重要原因之一。丰富的原材料是维持技艺流传的基础,一辈又一辈人口手相传的编织技艺是维持技艺流传的纽带,正是因为汉中市南郑区得天独厚的地理及地缘条件,才使藤编技艺得以产生、发展并流传至今,逐渐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产业。

南郑区为汉中市下属行政区,位于汉中市西南方向,目前汉中藤编技艺的领军产业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的工厂就位于南郑区的黄官镇。该地区处于群山之间,与藤编原材料的日常交流更为密切。原材料丰富,采割便利,为藤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黄官镇距汉中市中心约30 千米,城市化建设相对落后,许多没有去城市务工的人口是藤编产业劳动力的保障。相较城市而言,设在乡村的厂址地价更低,为产业运作节省了资金。在交通便利的时代,距离市中心40 分钟的路程为藤编产品的销售与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该地区与四川、甘肃及关中地区接壤,便利的地理条件使其产业发展不只依赖新型交通工具,在以行走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汉中藤编就已经扬名。

由于汉中被群山包裹,这一地区的人口流动少于平原地区。稳定的生活状态维持着在藤椅上成长的汉中人对藤椅的依赖,藤椅成了汉中人生活中不可剥离的器具。由于生活习惯的影响,汉中地区藤椅的供求关系一直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自产自销、自给自足是汉中藤编产业一直以来的经营模式,维持着汉中藤编产业的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乡村中流传下来的传统手工艺的产生和发展与其所处地区的地缘关系密切相关。汉中藤编产业一方面依靠其独特的地缘关系,加之当今销售方式与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使其产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在交通相对落后的时代,地缘关系正好也为保护其技艺的完整性和纯粹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相对闭塞的交通使南郑区人民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在这样的情况下,流传下来的手工艺才更为本源化。

在我国,绝大部分传统手工艺都生存于乡村。目前,很多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如传播范围小、产业发展滞后,甚至未能形成产业等,这与其地缘关系密不可分。作为承载与保护这些手工艺的乡村,首先应打破地理因素与地缘关系的束缚,才能使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找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方式。

二、汉中藤编技艺与优势分析

汉中南郑藤编是以青藤为主要原材料,运用多种编织技法进行的纯藤编织或竹(木)藤结构编织。编织材料与编织方法皆具本地特色。旧时,藤编产物有藤椅、藤篓、藤包等,其中以藤椅最为著名。当地虽然有种类丰富的藤编制品,但除骨架形状与制作工艺有所不同外,所用的编织原材料、具体的藤编编织工艺基本相似。一把藤椅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十分漫长,需经历采藤、处理原材料、编织、晾晒四个步骤。下面以南郑区最传统的藤编家具——藤椅为例,分析其制作工艺步骤。

(一)藤编材料

南郑原始藤椅的主要材料为青藤与木竹,木竹做骨架、青藤编织。青藤是秦巴山海拔1500 米以下生长的藤蔓植物,生长两年即可采割使用。通常每年9 月至来年3 月采割藤条。采回的青藤首先需经沸水煮至少一个小时,在高温条件下使藤皮软化分离;然后在流动的冷水中浸泡,剥离藤皮,浸泡的同时起到漂白作用;再处理藤条自然长出的节,使藤条均匀光滑;最后晾晒风干,冬天晾晒藤条时长基本为一个星期,使其含水量不超过20%。处理好的藤条要进行筛选,储存备用。

做骨架的木竹也是当地山上随处可见之物。每年8 月后,采竹人便上山寻找直径在1—3 厘米的木竹,采回后简单处理,放置于干燥通风处自然阴干待用。

(二)藤编技艺

南郑藤编技艺分工明确,由专人制作藤椅骨架,再运至编织工人家中进行编织。目前木竹骨架制作还是采用传统方式:将木竹火烤后弯出所需形状,后历经下料、画线、掏卯、组合四个步骤,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藤椅骨架。在南郑藤椅中以传统圈椅骨架制作最为经典。

在南郑区有能力制作座椅骨架的师傅多在60岁左右,大多数师傅都具有20—30 年的制作经验。老师傅们的家就是他们的工作室,师傅之间也有明确分工,有的做圈椅骨架,有的做普通靠背椅骨架,互不干涉,井井有条。(图2)

图2 师傅正在制作传统藤椅的竹骨架

待骨架做好后,会有专人将骨架送到编织工人的手中。在编织过程中,手工艺人们运用经纬编织、平编、绞编、拧编、串接、串连等多种编织手法将藤条编织在骨架上,偶尔还会有各式各样的花样图案出现在椅子靠背或扶手下用以装饰。这些编织花样多达上百种,最常见的有桃儿形、牛眼睛、菊花形、木瓜形等;花色有菊花、胡椒眼、二龙戏珠、龙凤呈祥、五彩麒麟、仙女散花等。[2]运用这些精美的编织花样装饰出来的座椅,古朴中带着华丽,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图3、4)

图3 编织工人正在进行藤椅编织

图4 编织的蝴蝶结花样

编织好的座椅还要经历打磨工序,需刮腻子、晾晒、砂纸打磨、除尘。传统的藤椅一般不上漆,但现代大多数新型家具会上环保漆。不论上漆与否,藤椅制作完毕后必须经过晾晒,使其完全晒干。在日常使用中也需时常将椅子搬至阳光下晾晒,否则南方潮湿的天气会使椅子发霉。

目前南郑区传统青藤椅子制作已成为国内特色产业,在新市场新材料新手艺的冲击下,南郑区依旧保留最传统的竹骨架青藤椅制作技艺,并且仍有众多顾客专门定制传统青藤椅。

(三)技艺优势

汉中藤编目前不仅打开了国内藤编产业市场,每年对外贸易占比也很大,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这为汉中藤编技艺树立了很大的信心。

汉中南郑藤编的绝大部分手工艺人都是本地乡民,但也有南方师傅来此教学。南方师傅将市场上新奇的藤椅样式带到南郑区,以丰富这一地区产品的多样性。南郑藤编手工艺人在接受南方师傅带来的新样式的同时,也会根据当地传统编织技法进行改良。他们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传统编织技艺,这是对本土技艺的支持与传承。用传统编织手法结合形式多样的造型制作出的具有南郑特色的藤编产品,在商品丰富的现代化市场中一直保持着自身的独特风格。这一点不仅使南郑藤编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也是南郑藤编手工艺人对自身技艺的认可。

三、藤编产业的选择性蜕变

目前,汉中南郑藤编产业已名扬海外。早在20世纪70 年代就有产品远销英国、美国、日本等地。为顺应时代,南郑藤编产业也在不断改良、进步。南郑区黄官镇水井村的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已成为汉中市藤编产业的名片。2021 年汉中藤编获批第五批全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汉中南郑地区藤编产业的支持力度。作为非遗传承人的陈良顺,其所在的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有组织、有规模、与时代接轨、与社会接轨的大型生产企业。

(一)材料的新旧更替

由于产业的不断壮大与社会需求的提高,当地的藤编产品在材料上开始发生变化。在2007 年以前,市场上全是青藤制品;2007 年左右,开始使用由东南亚进口的印尼藤;2010 年后,印尼藤占比逐渐增大。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绝大部分藤编材料都为印尼藤。发生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传统青藤产量减少。目前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有自己的青藤种植园,但其产量只能满足一部分产品需求。二是采摘青藤的劳动力减少,加之青藤需要人工处理,使用成本较高。三是同等质量的青藤与印尼藤所需价格几乎相同,但处理后能被使用的合格的青藤只占70%,而购买回来的印尼藤则可以全部使用。

两种藤条各有优劣。青藤是完整的一根藤条,其纤维组织没有被破坏,更坚韧,使用寿命可长达30 年之久。但是由于其材料减少、处理过程复杂、材料本身价格与劳动力价格都较高等因素,青藤产品的占比逐渐减少。印尼藤虽然破坏了植物的原本结构,没有青藤结实、耐用,但其所具有的便捷、好用、便宜等优点,使它逐渐成为青藤的最佳替代品。(图5、6)

图5 传统竹骨架青藤椅子

除编织材料有所改变外,骨架制作材料也有所不同。原本的竹骨架逐渐被粗藤、木头、铁丝替代;固定骨架的工具也由榫卯、竹钉、藤皮扎变成钉枪。一方面,原始竹骨架制作麻烦,造型简单,使用新材料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制作出更精美的造型来满足顾客需求;另一方面,竹材及会做竹骨架的手艺人减少,使藤编产业不得不吸纳新材料来适应市场。

虽然藤编材料有所更新与变化,但是南郑区仍保留原有的藤编材料与编织手艺。材料的创新是为了满足社会的进步,对原有技艺的保留是为了最大化地保护原始非遗文化。

(二)手艺的继承与交流

以南郑区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为例,目前该公司培养出的在厂编织工人有将近150 位,其中年纪在70 岁以上的老工人有12 位;50—60 岁占比最大,为主要劳动力;年轻的工人年纪在40 岁左右,占比很少。在这些工人中,男性占比只有10%左右,并且只做骨架,很少从事编织工作。除在厂务工人员外,还有一些农户在家中完成藤编工作。据统计,目前加入南郑区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农户有485 户[3],数字相当可观。这些农户由于居住地距工厂较远,或不专门从事藤编工作等原因,不在工厂固定上班,而是由公司将材料运送到他们家中,让他们在自己家中做藤编。做好后再由公司统一收回。这些农户没有强制性的工作量要求,在农忙之余、闲暇时间以做藤编来补贴家用。

在培养新的手工艺人时,工厂常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一位师傅负责4—5 位新人的教学工作,教学时直接从制作成品椅子开始上手。由简单的椅子开始学习,逐渐向困难的形制递进。由于一把椅子几乎涵盖所有的编织技艺,因此在多次练习后,新人们也就学会了所有的编织技法。一个新人从开始培养到出师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是对具体方法的熟练运用还要靠日后不断的练习。

在保证继承传统手艺的基础上,南郑藤编产业也在不断求精与创新。为了引进新的产品形制,本地藤编艺人将南方新的编织花样与产品样式与南郑本土藤编技艺相结合,不断打磨、雕琢自身技艺,追求独具特色的新产品。因此,南郑传统藤编技艺虽吸收外来新样式,但优秀技艺还是掌握在本地人自己的手中。他们忠于自己的手艺,追求精益求精的产品,专注学习,熟练掌握自己的编织技法,并不断创新,创造出与时代相结合的新产品。(图7)

图7 传承人陈良顺与徒弟在编织沙发与茶几

(三)产业蜕变助力乡村振兴

汉中南郑以往的藤编产销都掌握在手艺人手中。家庭作坊式的分散的生产方式使得这种手工技艺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不被普通大众所了解;走街摆摊与定点商铺的销售模式,使得该门技艺受到了地区限制,不能流传至更远的地区,被更多消费者了解;传统的生产材料使得该非遗产业的生产效率受到限制,不能满足大量订单的需求;只按部就班地继承传统手工技艺,而不融入适应当代审美的新的编织花样,使得该门手工艺虽完整地继承了传统,但未跟随社会的发展而创新,长此以往,该手艺将会与社会脱轨。这是汉中南郑藤编技艺以往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样也是很多拥有非遗技艺的其他乡土地区所面临的问题。

面对以上阻碍,以陈良顺为代表的一批传承人开展了传统手工艺自救行动。一方面,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当地政府对小型非遗企业进行帮扶与支持;另一方面,以陈良顺为代表的传承人开始联络其他更分散的手工艺人,构成“提供产品、帮助销售”的合作模式。与此同时,陈良顺还大量招收工人,免费教学,使藤编工艺被更多人掌握,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传统手工艺,逐渐形成规模。

政府的帮助与传承人的自救,促成了汉中南郑藤编技艺传承与发展的美好局面。在此模式下,藤编逐技艺逐渐成为当地众多老百姓农忙之余打发时间、补贴家用的传统手工艺。这不仅使该门手工艺得到活态化的传承,同时也为当地乡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使其脱离贫困,逐渐成为拥有传统手工艺和文化自信的新农村。

四、时代更迭下的手工艺生存道路探索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汉中市众多地区兴起藤编合作社,不少已颇具规模。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其生产的产品便远销美、英、日等国。到1989 年,职工多达百人,产品有300 多种。1980年左右,汉中市仍有部分乡镇企业以藤编为主业,其中以南郑区黄官镇最为著名。目前南郑区黄官镇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已是汉中规模最大的藤编产业公司,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南郑区黄官镇人民依靠藤编产业已完成脱贫,并借助藤编产业实现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南郑藤编产业的发展经历值得众多乡村产业借鉴与学习。

(一)产业发展的道路探索

20 世纪80 年代初,汉中当地许多藤编合作社逐渐没落,家庭作坊成为制作藤编的主体,农户们自己上山采割材料,然后在家自产自销。当时南郑区水井村家家户户都开始做藤编,挑扁担走街串巷销售。那时候的商品单一,只有圈椅、靠背椅、老板椅、沙发椅四种产品。由于订单数量的逐渐增加,少数出众的家庭作坊便请周边农户到家中帮忙生产,并根据生产件数为农户结算工钱。由此,以陈良顺为代表的自家手工作坊开始兴起。

1995 年左右,由于市场原因,汉中市许多公有性质的藤编合作社与家庭作坊经营困难,相继倒闭。这一时期恰好南郑藤编综合厂也维持不下去了,陈良顺便接手经营,改名为良顺藤艺编织厂,开始继续发展该产业。

至2007 年时,陈良顺已经带动周边百余户村民从事藤编产业。并于同年注册南郑区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同时兴建工厂,达到规模化生产,并完成一系列的品牌认证,树立南郑区藤编的自身品牌形象。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合作的方式,保证产品的生产与集中销售。这一时期受政府机构的支持,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的很多产品都作为外贸商品进行销售。

到2010 年前后,市场上出现塑料藤编产品,品种多样、价格便宜,对传统藤椅冲击很大,加之电商兴起,以实体销售为主的藤编市场一度萧条。这种情况直到2015 年以后才有所好转。在萧条期,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着手申请市级、省级非遗,请求用政府的力量来保护传统工艺。秉着对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心,公司于2019 年着手申请国家级非遗,并于2021 年获批。

(二)产品的延续与创新

为适应新时代市场需求,南郑藤编产业的产品也逐渐丰富起来。目前已有三种大的编织类别:藤编、棕编、竹编。其中藤编占总产业的60%,棕编占30%,其余为竹编。藤编主要包括休闲椅、沙发、摇椅、吊篮、茶几等大品类,其中光休闲椅的款式就多达300 多种。除藤编产品外,竹编的背篓、筲箕、筐子及棕编的扇子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2018 年,西班牙某公司从南郑区进货棕扇,发往苏州,由苏州工人在扇子上进行双面绣加工,后将产品出口至欧洲,受到一致好评。目前南郑藤编产业已与美国、西班牙、丹麦、俄罗斯等五个外贸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直接打开了国际市场。

(三)新时期的经营方式

在新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对产业冲击最大的是电商。南郑藤编产业的产品主要是靠实体销售。自市场上出现塑料藤椅与电商后,各大经销商在公司的拿货量越来越少。2014 年,汉中当地一名从事互联网工作的人士联系陈良顺,想通过电商渠道帮助企业进行产品销售。2015 年,南郑区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的第一家淘宝店开业,由于代理商对产品了解太少,销售结果并不理想;但陈良顺等传承人并没有放弃,而是主动地接触微商,实现自产自销。目前,南郑区的大小藤编企业都陆续开启了“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南郑藤编产业的销售市场被彻底打开。

面对新时代开放的市场,当地的藤编企业维持着稳定的公司与农户合作的产业结构,将自身产业发展壮大,以适应变化的市场供求。公司与周边百姓的长期合作使他们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这种合作方式使双方都向着共同的目标——保护传承非遗与促进乡村发展,而努力奋斗。

(四)藤编非遗产业与乡村振兴

南郑区藤编产业的成功,一方面是众多传承人与手工艺人自身的不断努力,以及抓住时代机遇的共同结果;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也大力支持乡村非遗产业的发展。以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为例,当地县委给陈良顺分了五个村的帮扶任务,其中三个村为贫困村。在公司加农户合作的产业经营方式下,三个贫困村完成了脱贫任务。2020 年,政府奖励了新厂,厂址就设在南郑区黄官镇目前的移民安置区旁,安置区内大多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新厂的建立,不仅帮助这些贫困户提升了自己的技能,带动他们以手工艺脱离贫困,同时也解决了当地藤编产业编织工人短缺的问题,使产业和乡村达到互惠互助的平衡状态。(图8、9)

图8 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老厂

图9 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新厂

汉中藤编非遗产业之所以能够推动乡村振兴,带动乡村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相比于仅供人观赏的静态工艺品而言,活态文化更容易与人民的生活接轨,从而形成产业。乡村振兴政策同时又助推了南郑藤编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乡村产业振兴与文化振兴,让人民可以切实地享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在当今社会活起来。

五、结语

乡村的发展与其所孕育的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牵制、互相帮扶。汉中南郑藤编产业虽为传统手工艺产业,但它与乡村之间紧密联系、共同进步的产业发展道路很值得其他传统手工艺产业借鉴与学习。藤编技艺在历史流传中进行了选择性的保留与更新;藤编产品在发展时用新材料承载旧手艺,用旧材料表现新样式;藤编产业在发展时因地制宜,采用本地材料,吸收本地劳工,而这些又如活水般为产业发展提供养料,当产业羽翼丰满时,它又帮助乡村发展,互利互惠,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藤编南郑藤椅
芊芊藤条串起幸福生活
现代室内空间对藤编陈设艺术的应用
稻鳅共作 亩均收入万余元——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荣国村推广实施“稻+”产业助农增收
手指间的藤编 手心里的村民——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水井村党支部书记徐厚明
数藤椅
一把爱的藤椅
RATTAN WEAVING IN NANHAI
藤椅作品赏析
民间工艺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藤编家具设计
南郑工会 “四个强化”助职工互助保险金破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