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手工艺的语言转型与知识创新
——“陕西残疾人麦秆画工艺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分析

2024-01-17张西昌

关键词:麦秆手工艺工艺

张西昌

在时下的传统手工艺振兴观念中,包含着产业规模、文化生态、生产模式、设计创意和审美转型的多重诉求。在笔者看来,后两者是凸显传统手工艺现代意义的重点。如果将手工艺视为一种典型的人文劳动的话,其在当下的重振价值也正如有些学者所说的那样:“劳动问题,包括劳动的意义、目标、方式等问题,如今已变得异常重要。其重要性不只是表现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方面,更表现在涉及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学和文化哲学方面。”[1]8近年来,不少的手工艺产业实体与高校之间的产学研结合,其核心意在彼此沟通传统知识资源与高校科研及大学生创新思维间的关系。那么,从学校教育的本质而言,这是对人的教育的重新审视和意义回归。

自有现代学校教育之始,教育即与传统手工艺结缘,晚清时期的不少学堂,都以启智和强国作为实业兴国的初衷。但同时,多数的现代学校教育也在根本性上与传统手工艺的社会传承产生矛盾。譬如,大量的适龄儿童进入侧重书面知识教育的学校,使得原本充满实践性及体验式的家庭和社会教育功能被逐渐削弱,同时,也改变了儿童及青少年的素质结构和价值观念。在一定阶段的艺术院校的教学实践中,手工艺教学也一度被厌弃和忽视,从而为传统手工艺的再兴设置了人为的现实难度。近年来,非遗教育进高校已经成为新的时趋,虽有争议,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实践经验和成果。本文即通过“陕西残疾人麦秆画工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个案分析,来对传统工艺与学院教育对话和转化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探知。

一、手工艺教学与聋哑残障教育

手工艺与身体自然属性的关系,使得手工教学可以在聋哑残障学生中发挥更为实际的价值和意义。除听障和言语不畅之外,聋哑人具有健康的肌体,能够正常从事诸多工作。由于对外界信息接收的部分屏蔽性特征,聋哑残障学生通常比其他学生更专注于某项工作,同时也更敏感于身体机能与该工作和劳动的体验性关系。手工艺与身体的直接性关联,属“非语言”性交流和体验,同时也不需要与外界有太多的互动和交流。手工艺的特征在于通过不断量化重复,来达到质的飞跃。因此,在残障人士那里,手工艺不仅是谋生性的体力劳动,还具有重塑精神的长远意义。因为,手工劳动可以使“人在作用于外界使之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在这种变化中烙下人的印记,把丰富的人性成分,把思想、意愿、兴趣和情感等复杂的精神因素注入其中”[1]46。

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之所以将工艺美术作为聋哑残障学生的专业方向和优势学科,正是基于上述价值理念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其意义可在下述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手工教学的意义首先在于回归手工艺与生活的内在结构关系,即通过自食其力来谋取生活的朴素踏实之道。传统手工艺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创造、支持并享受自身生活的一种劳作手段,残障学生比其他人更懂得和渴望拥有这样的能力。二是使聋哑残障学生通过身体体验能获得对自身成长的自信、认知和启发。身体机能的“不完整”性所造成的意识偏狭,需要通过身体能力的优势开发和训练,并为其安身立命做好铺垫,来恢复他们对于自身认知的定义和判断,也就是实现马克思所说的“完整的人”①。三是聋哑残障学生通过手工造型艺术的创作体验,能获得基础的审美教育,并期望能够产生特殊性美学创造的结果。

通过数年的摸索实践,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积累了自身的教学经验。作为教学人员,笔者体会到,传统手工艺教学的课程设计,基本要从三个维度来展开:一是从聋哑残障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其择选适于他们接受、训练和未来发展的手工艺项目;二是从艺术类教育教学的自身规律和逻辑性出发,使得择选出的课程之间形成利于学生成长的知识技能结构;三是发挥专业学院和青年学生的优势,使其与传统手工艺资源之间产生真实对话,在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手工艺文化,掌握其技能的同时,也能使他们的审美观念介入传统手工艺的知识本体当中,从而为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化发挥一定的作用。正是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们申报了全国特殊教育院校首个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陕西残疾人麦秆画工艺创新人才培养”,以期在这样的平台上进行开放式教学。

二、地方知识经验与学生审美思维

卢梭认为:“在人类所有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状态的职业是手工劳动。工艺在人的成长中功用最大,在物品的制造中通过手将触觉、视觉和脑力相协调,身心合一,使人得到健康成长。”[2]262以手工作为聋哑人教育的方式,也是经过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多年的教学实践所证明的。之所以选择麦秆画作为课题教学项目,一是立足于传统手工艺的地域性特征,体现手工艺振兴和创新的基本精神,同时也使教学便于寻求地方知识资源的有效支持;二是麦秆画具有民艺品和工艺美术的双重属性,与传统农业生活的物质资源和审美情趣紧密相关,其制作技艺也便于学生掌握;三是麦秆画作为植根于农业生活环境中的手工艺项目,也带有自身的局限性,在手工艺力求与当下生活和时代审美相结合的诉求中,更加需要与艺术院校的对话与合作,从而在互动中互知,为传统手工艺的知识再造探索现实经验。

在教学设计中,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将课程设置为三大部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创意课程。理论课程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认知手工艺和民间美术史论的专业方向,从软性的角度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人文滋养;实践课程的主体是传统技艺教学,旨在使学生熟练掌握麦秆画技艺的传统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结合学院美术教学的前辈经验,使之能够在技法上有所创新;创新课程是由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的教授担任,进一步整合和调节学生的知识结构,启发其创新思维,从而突破传统麦秆画工艺形式语言和技术表达的原有范畴。三个板块的教学彼此补益,最终通过学生的创作成果呈现出来。

在本课题项目之前,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与陕西蒲城兴文麦草工艺合作社已有过教学上的合作,累积了一定的前期经验。②在本次教学中,麦秆传统制作工艺已经不是重点,重点是启发学生进行技艺应用上的创新,而这种创新是与学生的创意设计息息相关。因此,我们的教学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理解材料、技艺和审美之间的关系,使之服务于“自己的创作”。传统手工艺的材料具有较强的地缘性,这种地缘性与地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有紧密关联,学生熟悉材料的性能,是掌握其手工技术的基础,但同时也要理解该材料在区域中所形成的表达语言的特色及其来源,对于麦秆工艺的基础技艺要有较为理性的认知,进而认识到其局限性,以便能够结合自己的美术创作经验,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2)从改变形式入手,创造新的工艺审美气质。麦秆画工艺产生于农耕生活,也受到工商和文人阶层的趣味性引导,但总体看来,虽然在其消费主体中,农民所占的比重已非主体,但其生产主体却依然是农民。因此,陕西地区的麦秆画工艺过多受到乡俗绘画和乡土题材的制约,与部分消费者的审美产生错位,尤其是与青年者的审美需求差异过大,从而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传承性。(3)在陕西地区所有的民间美术形式中,麦秆画工艺与院校教学的结合比较滞后,从业人员比较单一,从而使得麦秆画的艺术面貌和艺术手法也不够多元,故而应引入学院审美和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推进传统麦秆画工艺的外观设计和技艺手法。

三、创新成果的个案分析

高校是高等级的知识型、研究型人才聚集的地方,高校的研究成果应该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服务, 为政府决策服务。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 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参与。[3]在创意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点燃学生的灵感,使之具有主动性。从最终的成果来看,较为理想地完成了课题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破传统麦秆画的装潢载体

麦秆工艺属于欣赏类手工艺品,尤其是平贴手法制成的作品,都需要附着在“他物”上。蒲城麦秆画目前多用的载体是木板、玻璃、瓷瓶等,作为挂件或摆件来使用。虽然工艺品的内容也不少,但其着眼点主要放在题材内容上,对于载体的拓展性不够。在本次项目的创作阶段,学生以陶瓷盘、金属板、镜框、木梭、马勺、树脂、陶瓶等不同材料的物品为载体,不仅利于作品展示,也体现了青年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审美意识。譬如,《陕北窑洞》(图1)一作,内容并不复杂,作者选取窑洞的门脸作了符号化处理,将之附着在木梭上。为了进一步使其色调协调,作者还通过编制的手法用麦秆皮包裹住木梭,表现出陕北黄土高原黄灿灿的美学印象,梭子的造型就像黄土高原上的一道道山梁,使该作品突破了传统摆件的单体局限,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类似于装置艺术,将陕北黄土高原的绵延感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意式地表现了出来。《陕北窗户》(图2)一作,作者采用了宝鸡社火马勺脸谱惯用的木勺,但是反其道而行之,从木勺凹面找到了窑洞纵深的意象感,使得该作品在视觉上别出心裁。

图1 陕北窑洞

图2 陕北印象

(二)通过外观设计来体现每位同学的创作意识

在麦秆画工艺教学中,我们秉持“设计为本,技术为用”的原则,继承传统的部分主要是对传统工艺技术的学习,而麦秆画工艺的题材和内容作为美术品的形式,则要依据不同创作主体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而有所改变。目前,陕西区域的麦秆画工艺,其图案内容基本是以具象传统的绘画形象和乡俗内容为主,譬如传统匠作画中的山水、花鸟和人物形象,还有大量的陕西民俗漫画。这些内容对于青年者而言,存在明显的审美错位。另外,作为学院教育,还应带有学术上的探索性,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工艺美术行业提供思路上的方向指引。《梦中的故乡》(图3)一作,作者从未接受过学院式的绘画训练,也正是如此,使得她具有表现性的绘画直觉。画面以“方”的块面为视觉语言,将块面分割和层次纵深感把握得极其耐人寻味,预示着丰收的高粱作为近景;和家人朝夕相处的毛驴和猫作为中景;窑洞门窗的细节表现不仅衬托了环境,还极大地增强了生活气息,拉开了近景和远景的空间感。该作品基本上只用了“贴”和“烙”两种手法,但是与蒲城的传统麦秆画相比较,该作品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寻找与题材内容更加契合的制作工艺手法

蒲城麦秆画的基本工艺环节分为“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但这些环节大多是指麦秆皮的处理工艺,无论题材和表现对象如何不同,其工艺主要是贴、烙和绘三种手法,因此就造成了创作手段的单一性。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在工艺手法上大胆想象,探索与表现对象更为契合的工艺手段,从而增强麦秆工艺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有些同学借鉴木版画、剪纸、布贴、镶嵌等艺术手法,极大地增强了麦秆画的表现力。《可爱的动物》(图4)一作,作者坚持要用很费力的“笨”办法来处理,将“染、刻、烙、贴、裁”等工艺手法相结合,用鳞片式的烦琐来模拟动物毛发的质感,既具绘画性,又有雕塑感。试想,如果该作品仅是用贴和烙的手法来处理,视觉效果自然要单调一些。

图4 可爱的动物

(四)立足弘扬陕西历史资源和人文特色

传统工艺要立足地方资源,但在以往的麦秆画工艺中,更多侧重的是陕西关中的民俗内容,对于历史人文资源的留意不够。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的民间手艺人不会画画和设计,习惯性地采用没有版权保护的传统绘画内容来制作麦秆画,从业者基本属于“工具性”角色,不会创作,只能复制加工。鉴于此,我们要求学生既是设计者,也是制作者,从而能够将自己的能动性发挥出来,产生真正的参与感,从而将传统工艺转化成表达自我的一种能力。《兵马俑》(图5、6)系列非常惹人注目,该作品分为立体和平面两种。作者先做好面具模型,然后再用“染、刻、烙、贴、栽”相结合的手法,将之附着其上。平面的《兵马俑》则先将麦秆皮一片片拼接起来,连成一张“纸”,然后烙烫出过渡的色彩,再用刻纸的办法镂刻图案。虽然是借鉴古老的镂刻工艺,但是作者将兵马俑的面部处理得很有装饰感,这些纹饰虽然有些来自马家窑彩陶上的漩涡纹,有些来源于民间剪纸的植物和花鸟纹样,但关系和谐,并不影响兵马俑的五官表现。还有表现陕西民俗的《狮舞和锣鼓》一作,明显借鉴了民间剪纸和布贴画的艺术手段,用“烙”的手法来代替绘画晕染的效果,使该作品造型简约又不失细腻之感。

图5 兵马俑01

图6 兵马俑02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还出现一个亮点:学生发明设计了划分麦秆皮的一个小工具,这个小工具虽不起眼,却大大避免了麦秆皮对手指的磨损,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工艺质量。这些表现在材料拓展、图案设计、手工技艺、审美观念和工具创新方面的教学成果都促使学生以极大的兴趣调整和体验,这是本次教学最为核心和实在的收获。

四、结语

通过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的麦秆画培训项目实践,我们看到了民间工艺品与学院教学及学术科研观念对接的一条探索之路,也看到了青年学生通过自己的审美灵感和创新智慧来推进传统工艺的诸多可能。当然,就学院教学而言,其更多的意义在于对学生心智的促动,也就是在这些作品背后所隐含的对聋哑残障学生意识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对于技术门槛不是很高的传统手工艺而言,这种中短期的教学则更能发挥实际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聋哑残障学生的审美培养,同时也奠定其未来人生道路的某种方向;另一方面,对于乡土空间中的传统工艺的探索式发展,也必将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推进作用。

注释

①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而含有对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3-124.

②2016 年6 月3 日,G20 峰会在西安召开,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的师生,与全国劳模、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贺兴文携手共创而成的两幅麦秆画作品《大雁塔》和《跪射俑》,作为国礼赠送给参加G20 农业部长会议的各国农业部长与参会代表。

猜你喜欢

麦秆手工艺工艺
麦秆画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大丰麦秆画
折段麦秆来作画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变废为宝的麦秆画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