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省胎七宝工艺实践问题解析

2024-01-17

关键词:七宝银丝釉料

蒋 琳

一、引言

省胎七宝工艺是日本传统工艺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其都保持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近年来,随着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关注和对手工艺的珍视,省胎七宝工艺再次受到广泛关注,并在历届日本传统工艺展等重要展览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类似于中国的景泰蓝工艺,省胎七宝工艺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笔者以省胎作品《桂香浸秋》为例,对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深入解析,旨在传承和保护省胎七宝工艺的独特技艺和技术。通过对该作品的研究,深入探讨省胎七宝工艺在材料选择、工艺技术等方面所面临的具体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将有助于传承和推动省胎七宝工艺的发展,以确保其在当代艺术和文化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二、日本省胎七宝工艺概述

(一)日本省胎七宝工艺的定义和历史

在传统的珐琅器中,日本的七宝烧和中国的景泰蓝工艺都属于同一种工艺的不同演化形式。这种工艺以金属(如铜、银、金)作为胎体,然后在金属胎体上施加珐琅釉料,并经过高温烧结的过程完成工艺制作。省胎工艺是日本七宝烧工艺门类中的一种,是将七宝烧釉料填充入金属线围出的细微凹槽中,并经过高温烧制,使釉料熔化并附着在金属胎上,最后将内胎腐蚀后形成透明玻璃质感的作品。[1]如種澤有希子的作品 “夏生る”(图1),就是使用了省胎七宝工艺。作品表面光滑均匀,呈现出艳丽的色彩和细腻的质感,质地似玻璃,这也是与七宝烧珐琅釉料的主要成分石英有关。

图1 省胎七宝器「夏生る」,種澤有希子 作

在明治时期,日本聘请了德国陶艺教授戈特弗里德·瓦格纳(1831—1892年),他成为真正将七宝烧与景泰蓝拉开距离的关键人物。[2]瓦格纳利用化学方法改良了七宝烧的釉料,使其色彩更加绚丽,色泽品种更加丰富。日本七宝烧在他的指导下发展出了透胎七宝、省胎七宝、盛上七宝等多种七宝工艺。日本七宝烧的图纹装饰通常位于器物的正面,主题明确,而背面则一般不再装饰繁缛的细纹。在艺术风格方面,七宝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恰克图工艺和画珐琅工艺的共同影响。尽管它们与景泰蓝在铜制胎、釉料厚重和花纹复杂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共同的特点在于都使用银制胎和施以透明釉,为观者呈现出轻盈和精致的感觉。[3]

这些创新奠定了七宝烧在世界珐琅工艺历史中独树一帜的地位。其中制作方式类似脱胎漆器的省胎七宝工艺在日本的七宝工艺历史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在当今社会仍然受到艺术家、工匠和文化爱好者们的珍视和传承。

(二)日本省胎七宝工艺的特点

省胎七宝工艺相较于七宝烧的其他门类,更注重细节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工匠们经过多年的练习和实践,掌握了精细的施釉技巧和高温烧制技术,以确保作品的品质。省胎七宝工艺在釉料颜色的选择上有着明显的日式装饰风格,而器皿的高温烧制则要求掌握恰当的温度和准确的时间控制,以实现最佳的装饰效果。

相较于中国的景泰蓝,七宝烧独特的珐琅釉料配方使其能创造出更多的透明色,而这恰恰是省胎七宝工艺着重使用的材料。工匠们在釉料颜色的选择上突出浓厚的日式装饰风格,通过丰富多彩的透明釉料组合来展现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精髓。这种颜色的运用使得省胎七宝作品充满生命力和艺术感,成为引人注目的装饰艺术品。

由于釉料的特性和工艺流程,省胎七宝烧的作品通常具备透光效果。七宝釉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与金属胎紧密结合,形成平滑、均匀的表面。这使作品展现出光泽明亮、质感细腻的装饰效果,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

三、省胎七宝实践制作案例

省胎七宝工艺和有胎七宝工艺在许多方面有着共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现重点介绍案例《桂香浸秋》在制作过程中涉及的与有胎七宝不同的,里釉实施、掐丝和胎底腐蚀等关键步骤。《桂香浸秋》是笔者于2022 年12 月设计制作的省胎七宝作品,设计理念是以苏州市的市花——桂花为艺术元素。选用桂花不仅因其外观美丽、气味香甜,而且它还象征着美好和幸福。作品通过传统珐琅工艺和现代美学理念,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从每一个角度观察,都能欣赏到它细致入微的图案和色彩变化。

(一)表釉的实施

省胎七宝注重展现去除胎底后的通透效果和玻璃质感,因此主要使用透明釉料来进行制作,辅以部分的半透明釉料,这样可以使银丝所制的纹样更加突出。而有胎七宝工艺则常以白色釉料作为表釉,或用处理过的银箔来进行覆盖,以掩盖金属胎体的存在,均匀其釉料的颜色。

因此,在制作省胎作品《桂香浸秋》时,要先将处理干净的铜胎擦拭干净后,再把添加过CMC胶水的透明釉料与里釉分别填涂在铜胎表面和内壁,然后进行烧制。(图2)

图2 《桂香浸秋》表釉与里釉的烧制

(二)掐丝

掐丝是一种常见的七宝工艺技法,用于创造出精细的纹理和图案。在省胎七宝工艺中,通常使用2mm 宽的银丝来进行掐丝操作;而有胎七宝则使用较宽的银丝,在掐丝过程中会导致釉料的填涂更厚。这样较厚的釉料层可以增加器皿在底胎腐蚀时的稳定性,减少破裂的风险。

在案例《桂香浸秋》的制作过程中,通过使用复杂的银丝掐丝技法,可以增加釉面的连接性。银丝巧妙地掐在透明表釉上,形成错综复杂的纹路和图案,使釉料能够更好地附着在胎体上。这种掐丝技法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作品的美观度,还可以增加釉料与胎体的结合力,增强作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图3)

图3 《桂香浸秋》掐丝部分

通过掐丝技法并选择合适的银丝宽度,可以在省胎七宝工艺中创造出更加精细和复杂的纹理效果。这种技法的应用使得作品更具独特性和艺术魅力,同时也提升了作品的质感和观赏价值。掐丝技法的巧妙运用,赋予省胎七宝作品独特的视觉和触觉体验。

(三)胎底腐蚀

胎底腐蚀是省胎七宝工艺中的一项特殊技法,在施釉、烧制和打磨完成后进行。该技法的目的是将作品的掐丝部分与铜胎剥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脱胎作品。在制作省胎七宝作品《桂香浸秋》的过程中,采用了具有特殊成分和特性的里釉。经过高温烧结后,里釉可以像釉料一样覆盖在铜胎的内壁上,形成一层坚固的覆盖层。这种覆盖层可以在烧制过程中均衡张力,使底胎不变形,保持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形状。

与此同时,紫铜又容易被四氧化三铁腐蚀。在进行胎底腐蚀时,首先需要将作品的里釉剥离。腐蚀的速度和程度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如腐蚀溶液的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因此,在进行胎底腐蚀时,需要进行仔细观察,并根据实际情况来控制腐蚀的进度。一旦里釉被酸性物质所剥离,裸露的铜胎就会暴露出来。接下来,便可以使用四氧化三铁进行铜胎的腐蚀剥离,彻底去除铜胎的部分,这样就能够得到一个完整的脱胎作品。(图4)至此,经过近两个月的制作,作品《桂香浸秋》省胎部分的制作过程已全部完成。(图5)

图4 《桂香浸秋》里釉腐蚀过程

图5 桂香浸秋

四、省胎制作中实践问题解析

(一)铜胎材质与造型的选择

纯铜是一种含铜量极高的铜合金,外观通常呈现出紫红色,因此被称为“紫铜”“红铜”或“赤铜”。其主要成分是铜,含量通常在99.7%至99.95%之间。纯铜中可能存在一些杂质,如磷、铋、锑、砷、铁、镍、铅、锡、硫、锌和氧等。纯铜是一种宝贵的金属材料,具有独特的颜色、良好的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和延展性,因此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4]246

国内的紫铜等级大致可分为T1、T2、T3 三个等级。其中,T1 级紫铜的铜含量最高,约为99.95%。[3]高纯度紫铜在高温退火后产生的氧化物较少,因此在省胎七宝工艺中,选择T1 或T2 级别的紫铜来制作胎底可以获得更干净、透明的釉面效果。

此外,金属底胎在省胎七宝工艺中可以比喻为制作七宝的模具,它是决定七宝作品整体器型的主要因素之一。省胎七宝的器型特殊性在于其圈口处需留有约2mm 的翻边,用于防止釉料在烧制过程中,由于重力而滑落。脱胎后的器皿圈口处是整件作品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可以在圈口处环绕排列银丝圆圈来进行加固。这样的加固措施可以提高作品的稳定性,减少圈口处的破裂和损伤风险。通过在圈口处掐上银丝圆圈,不仅能够提高作品的结构强度,还能为作品增添一层美观的装饰元素。这种加固掐丝的技法应用可以提升作品的品质和持久性,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

(二)表釉与里釉的实施

在珐琅烧制时为保证金属胎底内外受力均衡,需要在器皿表面施加“表釉”的同时,在器皿内部施釉,即“里釉”。作为整件作品最基础的部分,表釉和里釉的制作非常重要,而撒粉干筛法与平填湿涂法为两种常用的填涂方式,根据器型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操作。

撒粉干筛法在制作时,先将浓胶喷洒于干净的铜胎表面,再用60—80 目的筛子将釉料均匀地撒落在胶水上。干筛前,喷洒胶水应选择细雾喷壶,确保胎底表面的雾珠细小均匀,大颗粒的水珠可能导致筛上的釉料大块凝结。在筛粉时可将大拇指与食指拿捏住筛网,中指轻轻敲击筛网,使透明釉料垂直下落,筛粉的同时,应匀速平移手臂以避免釉料的局部堆积;而平填湿涂法则是将浓胶与釉料相混合,用毛笔蘸取后均匀地涂抹于铜胎表面。平填湿涂法需要注意的是,涂抹的釉料含有较多水分,因此需在局部施釉后,随时吸干水分以免釉料滴落。

干筛法通常适用于表釉的制作。用该方法制作表釉时,是将釉料逐层叠加于金属表面,因此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其厚度,烧制出的表釉平整光滑且轻薄,适合展现省胎七宝轻盈的效果。利用干筛法制作表釉一般需要经过四轮以上喷洒胶水与筛粉的操作,以达到表釉需要的厚度。而对于开口足够大且筛粉能通过的器型,也可以利用干筛法来制作里釉,但因为里釉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器皿烧制时内外张力均衡,且后期又将被腐蚀,所以制作时经过两轮喷洒胶水与筛粉的操作即可。

相较于干筛法,平填湿涂法更适合里釉的制作。特别是在器皿圈口偏小无法进行干筛法操作时,可以将里釉与浓胶融合,均匀地涂抹在胎底内部的金属表面。待表面水分基本干燥后,可以用合适的竹签或带弧度的刮板,轻拍压实釉料表面。

(三)掐丝的接口问题

在省胎七宝工艺中,胎型常以腹鼓为主,并且使用的银丝掐丝宽度通常为2mm 左右。这样的设计和银丝宽度在掐丝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即图案接口处的银丝无法完全相接。如果在掐丝过程中采用垂直方式剪开银丝进行植线,那么在图案接口处会产生一个折角缺口。这样的情况会导致银丝与银丝之间并不完全衔接,同时也会产生过多的折角缺口,从而可能在脱胎后的器皿上产生裂痕。

因此,在省胎七宝工艺中,掐丝时需要按照所需角度来剪裁银丝接口,以确保银丝与银丝之间的无缝连接。通过精确的剪裁和植线,可以保证掐丝图案在器皿表面完美呈现,同时也避免了不完全衔接和过多折角缺口所带来的裂痕问题。可见,为确保省胎七宝作品的质量和美观,制作者必须具备精准的剪裁和掐丝技巧。

(四)釉料烧结后的灰色杂质

不同品牌的釉料在烧制的温度和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在烧制省胎七宝的表釉和里釉时,会适当延长烧制时间,增加30 秒至1 分钟,并将炉温升高5—10 摄氏度,以确保釉料能够彻底烧结成平整光滑的表面。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利用高温挥发掉胶水的残留物,并使透明釉料在长时间的高温烧结过程中吸收紫铜胎所产生的氧化物。

初学者经常会发现烧结后的釉料表面出现一层灰色雾状物质,其中一种可能性就是胶水未充分挥发。在制作省胎七宝时,会大量使用透明釉料,而垂直的器皿胎型决定了较多的浓胶会被使用。如果在施釉时急于求成,一次性填涂了较厚的釉料,烧结时其中的浓胶就无法在釉料彻底熔化流动之前得到充分挥发,导致灰色雾状物质的出现。

因此,在制作省胎七宝时,制作者应该采取轻盈、色浅的施釉方式,少量多次地分批填涂和烧制釉料。这样可以减少浓胶的使用,使其能够在釉料熔化之前充分挥发。这样的操作可以尽量减少灰色物质的出现,让釉面更加干净通透。

(五)铜胎腐蚀中的注意事项

1.胎壁厚薄

省胎七宝的铜胎胎底通常是通过旋压、冲压、手工锻造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因此导致了紫铜胎壁的厚度不一致。不均匀的厚度会导致局部腐蚀速率的差异。如果局部铜胎已经剥离并露出银丝和釉面,而整体器皿却尚未充分腐蚀,染色性和腐蚀性较强的三氯化铁就会侵蚀釉料表面并导致腐化现象的发生。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制作者可以在腐蚀过程中每隔三小时观察一次铜胎的剥离情况。一旦发现局部腐蚀已经完成并且釉面暴露,应立即取出作品,并用海绵擦拭和清水冲洗。待干燥后,可以使用防腐涂料覆盖局部已裸露的釉面。然后将作品重新放回三氯化铁溶液中继续腐蚀。重复这个过程,直到铜胎完全剥离为止。这样的操作可以使釉面保持干净和清洁。

2.腐蚀速率

为了加速三氯化铁与铜的反应速率,制作者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在冬季进行腐蚀时,可以使用保温毯将盛有三氯化铁的容器包裹起来,或者将加热棒放入溶液中,把温度恒定地控制在40—50 摄氏度,从而增加腐蚀速率。

此外,在腐蚀过程中,轻轻搅动溶液可以促使器皿内部的溶液进行充分反应。这样可以使已经腐蚀过的三氯化铁溶液流动起来,并替代未反应的溶液,继续进行反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腐蚀过程的持续进行,提高腐蚀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加温或搅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的飞溅和烫伤。同时,控制好温度和搅拌的程度,以免对作品造成不良影响。

五、结语

省胎七宝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珐琅工艺,起源于日本,虽然发展至今历史仅有百余年,但由于其深受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且审美风格独一无二,尽管省胎七宝的制作过程烦琐且失败率较高,但仍然吸引了诸多手艺人学习传承。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传统工艺爱好者有机会在中国了解和学习省胎七宝工艺。

新一代的中国手艺人在学习和传承省胎七宝工艺的过程中,应注重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可以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人文思想融入日本省胎七宝工艺中,以现代工艺技巧来突破传统工艺的制作问题,提高技法和艺术表现水平。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学习省胎七宝工艺提供更多便利,中国的手艺人在国内就能轻松获得相关的学习资料、教程和视频等资源,同时能够与其他对省胎七宝感兴趣的人进行交流,并加入国内外的省胎七宝社群。全球化的艺术氛围为中国手艺人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学习机会,而中国手艺人技法的提升和艺术表现的创新,也将创造出更具独特风格的作品,从而推动省胎七宝工艺在中国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七宝银丝釉料
一种抗菌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烧成工艺对Fe2O3-Al2O3-SiO2系多彩釉料呈色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中江挂面:银丝飘香九百年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实验小学
家有巧手爷爷
春天的雨
一种抗菌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无铅珐琅釉料制备与画珐琅工艺试验研究
七宝的汤圆
七宝的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