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高铁开通对四川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4-01-17李华东LIHuadong魏川WEIChuan杨泞溪YANGNingxi
李华东 LI Hua-dong;魏川 WEI Chuan;杨泞溪 YANG Ning-xi
(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成都 610039)
0 引言
成渝高铁的顺利通车,极大地拉近了各个城市的时空距离,给成渝地区的旅游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本文将就高铁通车后对地域内的经济影响拟开展相关研究,揭示成渝高铁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影响。自2008 年京津城际开通运营以来,高速铁路网从“四横四纵”逐渐发展成2020 年预期的“八纵八横”,社会在发展,高铁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与时俱进的高铁政策以及人民越来越美好的生活需要都使得高铁的发展刻不容缓。城市间建设的高铁不断地改写着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高铁通过缩短旅行时间,提高了沿线各城市之间的可达性[1];在空间上,高铁的修建可以促进不同尺度区域间一体化的发展,缓解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同时也引发区域内生产要素进一步向高速铁路沿线聚集,城市空间相 互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和“廊道效应”[2]。在以高铁开通为主题的诸多文献中,较多的是高铁开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成渝高铁通车前后对沿线区域的经济影响,结合当下所面临的问题,意在为相关部门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3]。
1 成渝双圈主要城市城市旅游发展现状
1.1 成渝高铁运营现状(图1)
21 世纪以来,高铁在中国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特别是成渝及成绵高铁开通以后,重庆、成都及绵阳等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的经济文化领域得以飞速发展。成渝高铁于2010 年3 月30 日开工,建设周期五年,于2015 年10 月1 日正式通车,全长308.59 公里,设计最高时速达350 公里1 小时。成渝高铁的正式通车大大缩减了成渝地区各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并使得高铁的客运量得以飞速提高。据统计,2011 年成渝地区高铁客运量为10415 万人,至2015 年末高铁客运量达到了13071.6 万人。五年时间提高了近2600 万人,自从成渝高铁正式通车之后,高铁客运量从2015 年的13071.6 万人飞速增长,到2019 年时成渝地区的高铁客运量已达25617.8 万人,客运量几乎实现了翻倍,仅在2020 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出现使得客运量有所下降。与此同时,成渝地区高铁的飞速发展也使得旅游业得以兴盛,21 世纪以来散客自由旅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高铁的存在使得旅客出行频率明显增加,更重要的是电子信息的全球化,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网上订票越来越容易,高铁订票与退票的方便性,乘坐的安全性和快捷性,都在无形之中让人们更加青睐于选择高铁。在2011 年,成渝地区的旅游人数为42175.63 万人,之后每年稳步上涨,至2015 年达到了81570.2 万人,成渝高铁开通后,旅游人数迅速上升,仅在2020 年由于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有所下降。总体而言,成渝高铁的建立,使得区域内高铁客运量飞速增长并大力刺激了人们旅游的欲望。
1.2 成渝高铁沿线主要城市旅游收入
成渝高铁的顺利通车,给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城市增添了活力,成都、重庆、绵阳、德阳、眉山等城市的游客人数增长迅速,游客的增长又为成渝地区的旅游经济带来了不菲的收入,本文选择成都市、自贡市、绵阳市、乐山市及重庆市这些成渝高铁沿线城市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研究对象,如图2 所示,成渝地区的旅游收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内的主要城市在2011 年至2020 年均保持了稳步上升的趋势。在2015 年前成渝双城经济圈内的主要城市的旅游经济收入在整个川渝地区的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例逐步降低,而在成渝高铁正式通车后,沿线城市得以获得更多的客运量,旅游人数也因此提高,最终使得这些城市的旅游收入增长迅猛,所占整个川渝地区的总旅游收入比例也因此不断提高。
图2 2011-2020 年成渝高铁沿线主要城市旅游收入
1.3 成渝高铁对区域内城市的影响分析(图3)
成渝高铁的顺利通车,加强了沿线城市的可达性和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尤其对各个城市的第三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4],在成渝高铁还未通车的2015 年及之前,整个成渝地区的旅游业收入占比仅为第三产业总生产值的30%左右,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速也较为缓慢,而在成渝高铁通车之后,作为成渝地区第三产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旅游业)收入增长迅速,成渝地区的旅游经济所占第三产业的份额也稳步上升,仅在疫情爆发的2020 年有所下降。成渝高铁时代的到来不仅使得人员流动更加便利、信息流动更加迅速,最重要的是刺激了当地整个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成渝地区的经济发展。
2 成渝高铁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
成渝高速铁路的开通缩短了区域的时空距离,减少了人们抵达其他城市的时间,客观上带动了地域内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深度融合,提高了区域间的互动性,增加了铁路的客运量,带动了旅游人数的增长,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得以提升。
2.1 数据的选取与收集
根据本研究需要,选取了成渝区域内5 个城市(包括成都市、重庆市、绵阳市、乐山市、自贡市)的旅游收入、铁路客运量、游客数量分别代表区域旅游发展状况、铁路交通发展状况以及区域旅游人数状况。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四川统计年鉴》《四川旅游年鉴》[5]。
①提出研究假设:邬玮玮,史小珍[6]基于京津、京沪、青济高铁沿线区域旅游发展的经济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高速铁路开通将会带动旅游出行频次的提高,也会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均衡发展。邓涛涛,邹光勇[7]等人基于京沪沿线城市旅游与列车运营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京沪高铁提升沿线城市的可达性、提高了旅游客流与旅游专业化水平,并强调高铁的提升效果对于旅游专业化水平越低的城市,提升越是显著。其他学者,如汪德根[8]、胡文海、孙建平等学者对于高铁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研究成果,也表明高铁能够推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综合学者的观点,现代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能够促进旅游区域游客数量的增加,也将会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故本文提出研究假设如下:
H1:旅途时间的缩减会促进客运量的增加;
H2:客运量的增加会带动旅游收入的增长。
②构建回归模型:基于上文研究假设,本节以旅途时间为自变量,客运量为因变量;另以客运量为自变量,旅游收入为因变量,分别构建如下回归方程:
公式(1)(2)中,β4、β1为常数项;β2、β3为各个变量的系数,代表了对于因变量的影响程度与影响的方向;δ1为旅游收入,γ1、γ2分别代表自变量旅途时间及客运量;ε1、ε2为各个随机变动项。各项变量的说明如下;
旅途时间:旅途时间指成渝高铁沿线5 个主要城市2015 年成渝高铁通车后平均相对于之前减少的时间。
客运量:客运量人数主要指居民为了到达其他城市和连续停留过夜等的各种行为总和,本文的客运量人数主要指成渝高铁沿线5 个主要城市2015 年-2022 年历年的旅游人数。
旅游收入:旅游收入包含了从出行开始的一系列活动的花费总和,包括出行住宿饮食娱乐等。本文的旅游收入为成渝高铁沿线5 个主要城市2015 年-2022 年的旅游总收入。
2.2 数据平稳性检验
实证分析过程中,为了避免“伪回归”这种随机的趋势现象出现,通常会对研究数据进行平稳性的检测。文本的数据为2015 年至2022 年成渝高铁沿线5 座城市。在进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时,我们选择ADF 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测数据能否进行多元回归分析[9]。具体结果见表1 所示。
表1 数据ADF 根、单位根检验结果
如表1 所示,经过数据分析得出客运量旅游收入及旅途时间均满足5%控制下的显著性标准,数据结果均保持平稳状态。
2.3 数据的相关性检验
本节将运用Pearson 分析方法验证实验变量之间是否满足P 小于0.1 的显著性条件[10]。通过2013 年-2022 年的数据,对本研究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客运量,旅游收入,旅途时间)进行Pearson 相关性分析,得出数据如表2 所示。
表2 各变量之间皮尔逊相关性检测
经过相关性检验,得出了客运量、旅游收入、旅途时间相关系数为0.956、0.921、0.976,并且均通过了显著性的检验,得出了成渝高铁沿线的主要城市之间的客运量、旅游收入人数、旅途时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从社会实际发展情况来看,2015 年后成渝高铁顺利通车后,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城市之间的可达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客运量提高明显,客观上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旅游收入得以增加。
2.4 回归分析
以上数据检验表明,本文研究的因变量及自变量数据适合用于回归分析。使用SPSS 25.0 统计分析软件,对上述公式(1)和公式(2)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果;
根据假设模型γ2=β1+γ1β2+ε1,得出以旅游人数为自变量,旅游收入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如表3 所示。
表3 旅途时间对客运量的回归分析
根据SPSS 25.0 统计分析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构成的回归模型数据,自变量旅途时间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证明了旅途时间对客运量有着显著性影响,最终得出公式:客运量=0.15*旅途时间-2700.25 即:
根据假设模型δ1=β4+γ2β3+ε2,得出以客运量为自变量,旅游收入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如表4 所示。
表4 客运量对旅游收入的回归分析
根据SPSS 22.0 统计分析客运量与旅游收入构成的回归模型数据,旅游收入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客运量对旅游收入有着显著性影响,得出公式旅游收入=0.023*客运量+884.257 即:
根据公式(3)及公式(4),回归分析论证了旅途时间的缩短对客运量呈现正向影响,客运量对旅游业收入也呈现正向的影响。结果与假设一致,高铁通车后旅途时间缩短使得客运量得以提升,而客运量增加后带动了旅游经济的收入。说明成渝高铁的通车使得各个城市之间的可达性增强,能够带动区域内旅游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带动当地区域的经济收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就业,该假设模型具有实际的社会经济意义。
3 结论
伴随着2015 年成渝高铁的通车,成渝地区城市间可达性有了显著的提升,人们不再依靠曾经效率较低的公共交通或是劳神费时的私人汽车来抵达沿线城市,大大缩减了时间成本,还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意愿,使得客运量大幅提升,同时还带来了可观的旅游经济价值,为成渝地区填注了活力,面对不断提升的客运量,当下需要解决的就是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及做好旅游业的营销工作。
本文的结论如下:
①2015 年成渝高铁通车后,使得沿线区域内主要城市的旅游收入所占百分比从2015 年的67%升至2020 年的97%,高铁的通车使得旅游经济更加聚集在沿线区域内,提升速度不断加快。
②成渝高铁通车后,成渝地区的城市间可达性有了显著提升,旅途时间的缩短,带动了区域内人们旅游的倾向,客运量不断提升。
③2015 年成渝高铁通车后,客运量的增长客观上带动并刺激了区域内旅游经济的发展,除开疫情期间川渝地区的旅游总收入不断提升。并带动了区域内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与就业,成渝地区旅游业经济占第三产业的占比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