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的历史逻辑

2024-01-17姜纪垒黄海涛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3年5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育人

姜纪垒,黄海涛

(1.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昆明 650504;2.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曲靖 655011;3.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云南昆明 6505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教育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和具有责任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学和教育思想理论,努力构建和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与实践相结合的重大教育理论创新。它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中国教育具体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同时,它又与中国传统“立德”“树人”教育观念相结合,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沃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一教育观的历史形成及其在新时代的理论构建进行梳理和总结,沉淀研究成效,澄清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的发展脉络和基本论域,这有助于我们从国家宏观文化战略层面把握这一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重要价值及现实意义,进而深化对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认识、理解和落实。

一、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的传统文化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基因,二者在很多方面相融相通,促进二者相结合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激活中华文化基因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作为本土化教育理论,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考察这一教育观的思想源头和文化“基因”。[2]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树人观念

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以人为本、崇德尚贤等传统文化观念,积累了丰厚的立德树人思想智慧,为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奠定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根基。

早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以德配天”“崇教尚德”等思想,这可能是立德树人思想的最初形态。[3]“立德”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中的“太上有立德”,“树人”一词最早出现于《管子》中的“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两词都与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强调重视道德修养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德”与“树人”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表现为“德”与“才”、“德”与“艺”、“德”与“道”的关系,主张培养德才兼备、德艺双馨和德道合一的有德之人。[5]总之,重视立德树人成为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优良教育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奠定了厚重的文化根基。首先,从立德树人的社会文化支持系统看,在传统社会治理方面形成了崇尚德政的施政理念,在文化习俗方面形成了崇德尚贤的社会风尚,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以德为先的人才标准。其次,从传统学校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看,在学校教育方面形成了德行为要的教化体系,在课程建设方面形成了知德合一的课程体系,在师德建设方面形成了以道统文的教师形象标准。[6]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也富含立德树人思想。如,《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教育的论述,记载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伦理道德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原则、教育方法、师德修养等内容,蕴含丰富的立德树人教育智慧。[7]《大学》中的三纲领:明德、新民、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内容,集中代表了儒家所提倡的修己、立身、治世的德育方法论,这对于今天的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8]可见,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非常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将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的大德、大爱之人作为教育理想和目标。[9]

总的来说,传统文化蕴含丰厚的立德树人思想精髓,[10]为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提供了教育理念、价值意义、精神追求和育人策略方法等方面的文化滋养与实践启迪。[9]应重视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思想的挖掘,将传统文化中的内圣外王、修己立身、德行教化等思想精华融入到今天的立德树人实践之中,[11]要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等路径来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0]进而使之得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树人实践路径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十分重视通过学校育人、家庭育人和社会育人等文化教育实践落实立德树人,并在这些方面探索和积累了许多颇具实效的立德树人实践经验和育人智慧。

我国自古就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在立德树人文化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其一,历代统治者普遍重视设学施教,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体系。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形成了官学制度和“六艺”学校教育文化体系。《礼记·学记》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学校成为历代王朝实施教育政策、传承文化和培养人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机构。其二,传统学校立德树人文化实践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文化基本勾勒了我国传统学校教育的概貌。在办学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门下“弟子盖三千者,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在课程方面,孔子编订“六经”,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在选才用人方面,提出贤人政治,主张“学而优则仕”,后来发展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条基本原则。在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上,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将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学、思、行并重,注重启发诱导和学以致用。在道德修养方法上重“立志”、严“克己”、倡“力行”、崇“中庸”、常“内省”、思“改过”。其三,传统学校立德树人文化实践促进了政治认同和思想统一。秦汉时期,政治大一统,为学校教育的繁荣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传统学校教育的规范化、体系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其目的就是为了统一政治思想和文化观念。其四,传统学校立德树人文化实践助推了古代选官取仕制度的发展。两汉时期,察举制取仕十分重视对品德修为的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取仕,将道德修养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隋唐时期,科举制出现并逐步稳定下来,成为之后历代封建王朝选人用人的基本制度。特别是自明朝以来,“科举必由学校”,学校文化教育同科举取仕的关系更为密切。

家庭育人是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优势资源,中华民族所推崇的“家”文化、“孝”文化、“和”文化等都是家庭教育实践的重要文明成果,至今仍光芒四射。家庭育人是我国传统社会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立德树人文化实践形式。其一,家庭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伦理秩序的重要手段。《礼记·大学》有云:“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庭在维持社会稳定和实施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每一个社会个体,最早都是在家庭中接受教育的。在我国传统教育文化中,统治者非常重视利用家庭教育来维护和传递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礼记·乐记》有言:“父子君臣,以为纪纲。”封建社会中的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伦理关系和等级秩序通过家庭教育的实施而得到强化。其二,家庭教育造就了发达的家风、家训文化传统。如,《严氏家训》载:“吾家风教,其基本内容无外乎要家人清白做人,自立自重,忠君爱国,宽柔慈厚。”提出了对家风、家教的总要求,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习孝仁礼义,察言观色,遵守规矩。父母威严而慈爱,子女自然敬畏、谨慎而有孝行。总之,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重视对人的精神塑造和人格培养,形成了以家风、家训、家规为主要内容和特点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家庭教育文化传统。

社会育人也是我国传统社会立德树人文化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以社会为本位和主导的道德价值观,传统社会习俗风尚对广大民众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例如,汉代的“三老”制度,从乡、县、郡、国的行政机构中,设有专司道德教化的官吏。“三老”一般由当地德高望重者担任,“有修行,能帅众为善”。《汉书·文帝纪》载:“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三老”的主要职责是教化乡民,整顿社会风气,实施社会教育。《后汉书·百官志》言:“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总的来说,在我国传统社会中,统治者普遍重视借用社会力量推行道德教化,表彰民众中的道德榜样,引领广大民众崇德向善。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学校育人、家庭育人和社会育人都是十分重要的立德树人教育实践形式,在教化民众、传承文化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树人观念与实践为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的提出奠定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根基。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经过一百多年的艰辛探索和激烈教育思潮交锋,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富强和伟大复兴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对教育根本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价值评价等方面形成了系统丰富的立德树人思想,[12]逐步形成了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基本思想理论。我们可以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教育实践中考察这一教育观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文化的传承

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持续伴随着政治革命和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也持续伴随着各种文化思潮的激荡与角逐。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社会各项事业开始逐步走向正轨,文化领域才有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用谁的文化培养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充斥着封建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文化、资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革命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辛和探索,用无产阶级革命文化启迪群众和教育人民,培养无产阶级革命者和接班人,在政治军事斗争和革命实践中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观到市场经济时代的文化观,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领域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等,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中同时并存,给人民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取向和文化选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包容开放的态度,倡导文化的多样化和文明互鉴,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从深层次看则是中国社会文化大变革的过程。在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和嬗变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等各种文化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了社会文化领域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裂变、冲突与矛盾。社会文化的剧烈变化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困惑和不适,甚至造成价值观扭曲,我们不得不对各种文化进行辨别、比较和选择。尤其是在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承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具有中国心、中国情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逻辑。立德树人教育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坚持和发展中华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智慧的结晶,很好地体现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良善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目标与要求,是扎根中国大地发展教育、自觉传承中华文化的有力体现与高度强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话语权的坚守

立德树人教育观强调用社会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培养人,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文化育人原则,也是我们抵御西方文化侵蚀和文化渗透的有效策略。我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苏东剧变和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低潮。西方国家更加注重运用文化“软实力”来影响和塑造世界格局,加强对其它国家的文化侵蚀和文化渗透。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迅速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已调整其战略重心,将我国视为其既定世界秩序的主要威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文化领域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价值中立”等思想观念和文化风潮。这些错误的文化观念混淆真假、颠倒是非、不辨善恶、不论美丑、模糊立场,推崇世界主义、虚化民族历史等,是西方右翼势力借以迷惑社会主义者和瓦解社会主义文化的手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判断,并持续不断地对社会发展造成危害,甚至对整个社会的深层文化结构体系造成冲击。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则是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的强势回应和主动作为。

从社会的角度看,上述“怎么都行”的多元文化主义,表面上看似追求公正、自由、人权,其实质上则是资本主义文化牢牢控制着话语权,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和塑造文化霸权的表现。如果任凭上述种种文化风潮泛滥,则会瓦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造成危害。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明确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这种文化取向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当代中国在文化领域提出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建设一元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守正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既要坚持主旋律、倡导多样化,又要在“多”中守“一”,净化人们的精神世界,这一宏观文化战略具体到教育领域就表现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从个人的角度看,上述虚无主义的文化观念会瓦解人的精神、意志、道德和信仰,破坏人的意义世界。特别是在今天的网络信息时代,资本主义的黄、赌、毒等腐朽文化,市场经济下的利益至上,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物化生存等不良文化观念迅速传播、扩散,无孔不入地侵蚀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严重破坏人们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立德树人的提出就是要在文化教育领域正本清源,提升人们的文化甄别能力和选择能力,从而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主导和统领地位,通过抵制、改造和整合次要文化,达到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力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的。

(三)立德树人实践方式的不断革新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立德树人文化实践,将教育与生产劳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探索多样化的文化教育实践形式,在学校育人、家庭育人、社会育人、协同育人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育人效果。立德树人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教育方针,对中国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人才培养发挥了“生命线”的作用。[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通过在根据地、解放区开办各级各类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利用各类革命刊物和媒介宣传革命理论,通过扫盲运动、军事训练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使文化教育与革命斗争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把马列主义渗透在各类文化教育活动之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主要通过开展各类生产运动、实践教育、榜样教育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立德树人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立德树人教育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在教育方式上更加注重发挥学校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尊重人的成长规律,主张采用启发式教学、自由讨论、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党更加注重立德树人实效,创新立德树人教育方式方法,发挥学校育人、家庭育人和社会育人的协同作用,积极探索网络育人的新形式。一是更加突出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环节和全过程,践行“三全育人”;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实现课程育人和教学育人;重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实现校园文化育人;开展党团活动、文娱体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实现活动育人;创新学校管理机制,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实现管理育人。二是更加重视家庭育人的奠基性作用。培育良好家风,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发挥家长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三是充分发挥社会育人的关键作用。搭建社会各部门育人平台,构建社会共育机制;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古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介载体和平台,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四是注重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超时空育人功能。加强对不良网络文化的监管和整治力度,创建健康、高雅的网络育人文化。五是构建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协同共育,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14]

三、新时代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的构建

自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根本任务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维度阐发立德树人的意义、价值、策略和方法,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体系。[5]学术界逐渐掀起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研究的热潮,研究文献日益增多。立德树人业已成为聚焦研究力量,持续驱动我国教育研究创新的热点之一。这充分展现了研究者们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念、思想和理论的勇气与自信。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引领下,通过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界的不懈探索,构建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理论体系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与条件。

从研究文献数量的增长情况看,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发现,立德树人相关研究文献的数量近年来呈现“井喷”的态势,且研究成果类型多样,涵盖期刊论文、博硕学位论文、专著、报纸等。从研究队伍构成看,关于立德树人研究的学者既有教育机构和高校领导,又有教育理论界的名家学者,亦有各级各类学校的一线教师。例如,袁贵仁、冯刚、王定华、田慧生、林崇德、顾明远、刘献君、靳诺、瞿振元、龚克、姜钢、王鉴、李长吉等都是关于立德树人研究的高产作者,这些名家学者的加入有力地推进和拓展了立德树人教育观的研究。从研究机构看,关于立德树人研究的机构既有全国知名大学、科研单位,亦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术团体等。例如,中国人大、北京师大、东北师大、南京师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及其思政工作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都是关于立德树人研究的高产机构,同时也是深化立德树人研究的有生力量。从立德树人高被引研究文献的来源期刊看,国内很多权威期刊杂志都比较重视刊发关于立德树人的研究成果。例如,《人民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当代教育与文化》等刊物都是关于立德树人研究的高被引文献的来源期刊。

通过对近十年来立德树人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并结合笔者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本文将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的基本论域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对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及内涵的探讨;二是对立德树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基础的探讨;三是对立德树人落实策略、路径、机制的探讨;四是对立德树人的实践模式与方法的探讨;五是对立德树人的教育评价机制及评价体系构建的探讨。

(一)立德树人内在逻辑及内涵的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对立德树人作出的一系列创新解读,明确回答了新时代“立何德”“树何人”以及“如何立德树人”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学者们探讨立德树人问题的基本遵循和思想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即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5]道德不论是对于社会来说,还是对于个人而言,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崇德修身是做人做事的首要和根本;[16]“树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7]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育德、育人和育才的有机统一,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15]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相关论述的指导下,学者们对立德树人内涵的讨论日益细化。研究者主要围绕“立德”“树人”及其逻辑关系来对之进行界定,归纳起来,主要讨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立德与树人之间的逻辑结构

概括起来,研究者们在对“立德”与“树人”的逻辑结构的认识上主要有五种观点:其一,认为二者之间是并列结构。教育要立德,同时还要树人;其二,认为二者之间是递进结构。教育不仅要立德,更要树人;其三,认为二者之间是偏正结构,立德的目的是树人;其四,认为二者之间是辩证结构,立德与树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其五,认为立德树人是作为一个专业教育概念而被提出的,立德与树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宜分开理解。

上述这些观点都各有其道理与依据,但总的来说,学术界越来越趋向于将立德树人视为一个整体概念,认为立德树人就是“立育人之德”和“树有德之人”的统一体。[18]

2.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研究者主要围绕“立何德”“树何人”“如何立德树人”三个方面开展讨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立德树人,首先要明确“立何德”,有学者将新时代要立之“德”概括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全球观念和生态意识等道德类目,[18]这一德目体系总体上勾勒了作为时代新人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要求。在“树何人”问题上,有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提出,立德树人就是培养德才兼备、德艺双馨、德道合一的有用之人,[5]在新时代背景下,就是要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学者认为,“立德”重在回答“用什么培养人”,“树人”是对“培养什么人”的规格要求,[19]立德树人要求通过施教培育学生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与个人品德,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过硬的创新本领和实践能力。[20]

概而言之,立德树人就是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意识形态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它不仅体现了对教育的一般规律性认识,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特色。[21]

(二)立德树人教育观理论依据的探讨

立德树人的出发点与归旨都是育人,育人是贯穿立德树人的基本元素。一些研究者提出要加强对立德树人的理论基础的讨论,筑牢立德树人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根基。研究者们普遍认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确立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理论依据的,或者说,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表达。[5]因此,可以说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坚持与创新是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22]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历史发展的三种社会形式”理论等方面论述了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23]

1.“人的本质”理论是理解立德树人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构成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既复杂多样,又真实可感,而社会关系的建立又需要一定道德和行为规范,因此,个人必须具备和遵守这些规范。立德树人把“德”放在“人”的前面,强调人必须是遵守道德规范的有德之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创新解读。

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规范立德树人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进行全面的教育,要通过全面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关系、需要、素质、能力和个性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立德树人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追求人人成才、德才兼备,是对实施全面教育的现实要求和理想追求,亦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表达。[24]

3.“人的发展的三阶段”理论指明立德树人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消灭私有制所造成的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对“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兼具第二阶段“人”的发展的共性和第三阶段“人”的发展的特殊性,且更多体现了对实现第三阶段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学者们普遍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理论基础,提出立德树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最新表达,从而奠定了立德树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三)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探讨

学者们对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探讨,可大致概括为落实策略、实现路径和协同机制等三个方面,这是目前关于立德树人研究文献中最集中的方面。

有学者提出,“六个下功夫”涵盖了对受教育者的“德”与“才”两方面的要求,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贯彻落实“六个下功夫”要从教育观念、思路、方法及实践上下足功夫。[25]有学者提出,要从目标导向、协同育人和问责改进三个方面落实立德树人,一是通过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二是通过示范引导、课堂德育和文化引领等实现多元路径协同育人;三是建立信任激励、监督约束等问责机制,保障教育质量和育人效果。[26]

2.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研究

有学者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育人是重要途径、实践育人是基本途径、文化育人是隐形途径。[27]有学者认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统整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课程设计,[28]要重视价值观念的塑造、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完善、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实践的养成。[29]中小学要重视在课程实施、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落实立德树人。[30]总的来说,要通过课程改革、课标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实施等手段实现育人方式改革。[31]

3.立德树人的协同机制研究

有学者提出,要对德育系统进行理念重构,要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协同机制。[32]就学校教育而言,要围绕学校育人、教学改革、队伍建设和网络平台,构建办学质量评价机制、线上线下联动机制、管理服务协同机制以及师德师风保障机制。[33]有学者提出,为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要着力构建立德树人的主体协同、内容协同和方法协同的落实机制。[34]有学者提出,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落实立德树人的有序衔接和正向联动。[35]有学者提出,要发挥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家庭育人的奠基性作用,社会育人、网络育人的重要作用,构建协同育人的联合机制。[5]

总之,研究者们主要从政策解读、课程改革、课标修订、教材编写、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讨论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和路径,以及探索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师德建设、家校联动等教育要素的协同机制落实立德树人。这些研究对于推进立德树人落地、做实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四)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的探讨

教育实践是将立德树人落地、做实的根本途径。研究者们对立德树人的实践模式和方法也进行了探讨,以下主要从学校、课程、教师三个层面予以叙要。

如果你说中国不好,你就是西奴;如果你说美国好,你就是美狗;如果你要中国向美国学习你就是五美分;如果你说不想做中国人,就是十恶不赦的汉奸。但如果你什么都不说,悄悄把中国籍变成美国籍,你就是成功人士;如果你拿绿卡在美国街头高喊“我爱你中国”,你就是令人敬佩的爱国主义者。——橘少Colin

1.学校层面的立德树人实践探索

学校层面的立德树人实践主要涉及教育教学管理、党团组织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政治认同教育及道德修养教育。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探索出“理论构建、目标细化、课程优化、课堂改造、系统评价、机制创新”的成志教育立德树人实践模式。[36]北京工业大学探索出“立德—立业—立人”的立德树人实践模式。[37]

2.课程与教学层面的立德树人实践探索

课程与教学层面的立德树人实践主要涉及课程组织、学科教学、教材使用、课堂教学、师生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升立德树人实效。如,郑州市“道德课堂”建设,提出打造“合乎道、至于德”道德课堂形态,通过课堂实践落实立德树人的主张,提出“有形、有魂、有习得”道德课堂实践标准,总结出“教师是道德课堂建设的真正主体,校本教研是道德课堂落实的关键环节,学科建设是道德课堂实践的重要保障”[38]的实践经验。

3.教师工作层面的实践探索

学科教师直接担负立德树人的责任,要深刻认识教学的教育性,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心与自觉性,遵循育人规律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39]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教师更应自觉担当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价值取向和精神世界的任务,发挥机器所不能替代的立德树人作用。[40]此外,学者们还关注了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等教育工作者的立德树人实践活动,对其角色定位、素质修养、教育理念及工作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从研究结果看,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不少学校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立德树人实践模式,在学校课程与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创新,广大教师和各类教育工作者在立德树人工作思路、方法等方面也进行了不少探索。这些教育实践研究有力地推动了立德树人的真正落地。

(五)立德树人教育评价的探讨

从研究文献看,学者们普遍认可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可将学者们关于立德树人教育评价问题的讨论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立德树人评价机制的讨论

有学者认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转型,要扭转唯成绩、唯分数的教育评价导向,在育才、选才、用才方面做出全面系统的改变,要重视学生身心发展、品德发展和学业发展评价,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41]有学者提出,为解决“重智轻育”问题,新时代大学必须健全与实施立德树人专项评价指标体系,学校领导、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是立德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国际交流、校园文化、管理服务等均应被赋予育人功能。[42]有学者提出,落实立德树人关键是建立相应的检测与评价制度,立德树人监测与评价要把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测评的关键要素和目标,完善多维评价,并建立相应的测评监督和问责机制。[43]有学者提出,高校教育评价必须以德育评价为统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44]有学者认为,要从国家、学校和个人三个层面构建立德树人成效评价体系,以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水平。[45]

2.立德树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有学者尝试构建了基于立德树人的青少年体育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它包括体育精神、体育品格和体育道德行为3个一级指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志、信、义等14个二级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赋值各指标的权重,该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青少年体育品德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运用和可操作性。[46]有学者尝试构建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履行评价指标体系,它包括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术创新能力等7项一级指标,以及关注研究生思想动态、研究生学术成果等23项二级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赋值各项指标的权重以及具体绩效分值公式,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可对的导师立德树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直接评价,有利于将立德树人任务落到实处。[47]《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划分为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三大指标体系,这是立德树人与高考评价相结合的重大创新举措,使立德树人在高考评价中有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48]

总的来看,目前关于立德树人教育评价研究的文献不多,只有少数学者对立德树人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成效并不明显,在研究投入、研究力量、研究队伍等方面还十分薄弱,这是目前立德树人研究的主要短板。

四、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研究展望

目前来看,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研究在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方面是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效的。这些研究成果与国家教育目的、方针、政策相得益彰,共同助推立德树人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使立德树人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立德树人作为扎根中国大地研究中国教育问题的号角和旗帜,成为聚焦研究力量和驱动研究创新的生力点。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的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立德树人仍有较大的研究和挖掘空间。立德树人教育观研究仍然面临理论研究难深入、实践研究难做实的双重挑战。我们认为,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研究至少还要在以下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一)立德树人基础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绝不是对现行教育体系的修补和装饰,而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向,是扎根中国大地研究中国教育问题,它吹响了新时代我国教育体系重新建构的号角。在立德树人研究范式上,不能只停留在政策话语的层面,而要从教育学术视角,深入挖掘立德树人的重要学术意蕴和价值。实事求是地说,学界关于立德树人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近年来,立德树人研究文献的数量迅速增多,说明研究者普遍关注到了这一热点问题,但通过文献分析可知,这些研究中有不少是蹭热点、跟风、口号式的研究,一些研究仅仅是国家政策文件和领导人讲话的转述、理论的“勾兑”,或是“扶手摇椅”里的冥想,而对一些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如立德树人的理论根据、历史依据、价值基础等问题的研究投入明显不足,少有研究在这些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立德树人基础研究不厚植,说理就缺乏学理支撑,就难以说服人。尽管一些学者已经对立德树人的传统文化根基、立德树人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基础、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总的来说论证的力度和深度还很不够。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的主旋律,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党和国家的教育目的、方针和政策的制定要围绕立德树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实施也要围绕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其本身是一个由不同层级的教育目标构成的任务体系,既涉及宏观的国家层面的教育目的,各个领域、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又涉及微观的各个学科、课程、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因此,立德树人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处理好立德树人的研究层次问题,将宏观政策研究、思想理念研究、策略机制研究与具体的课程实施研究、学科教学研究、实践落实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所以,今后的研究需要依据具体的立德树人研究层次细化不同层级的研究目标、研究主题、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让立德树人研究覆盖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研究的各个领域、环节和体系,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立德树人研究,加强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立德树人研究,加强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的立德树人研究。

(三)立德树人实践研究需要进一步做实

当前的立德树人研究,多是遵循从理论思辨到策略建议的自上而下的思维逻辑,这一研究思路有其合理性的一面,至少提供了一些立德树人的普遍原则、纲要和条目,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容易脱离立德树人工作实际而沦为抽象空谈。目前,谈想法、说感受的立德树人研究还为数不少,一些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和方法,不是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也没有在实践中充分验证,对于指导立德树人实践的作用甚微。总体而言,立德树人研究还缺乏扎实实践。今后,应更加注重实践研究,实践研究才是立德树人研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研究者应改变从宏观视角、自上而下、“指点江山”式的研究方式,重视并深化实践载体和实践路径研究。研究者只有扎根立德树人教育实践场域,掌握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深入了解和发现立德树人实践中的真问题,才可能洞悉到真理性的认识,并通过归纳上升到一般性的理论层次。这种扎根教育实践研究形成的立德树人理论才更富生命力、更具针对性、更能发挥指导立德树人实践的作用。尤其要加强学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研究。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立德树人实践发生的场域就是校园、课堂、课程、教材、宿舍、食堂,就是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研究立德树人,就是要深入校园、课堂、课程、教材、宿舍、食堂等场域,运用观察、访谈、深描及解释等研究方法,澄清和明确立德树人的具体内容与具体要求,记录立德树人的好做法、好方法,总结立德树人好经验、好策略,形成切实可行的立德树人途径与机制。从具体研究步骤来说,就是要以立德树人目标和原则为指导,通过扎实的研究实践,绘制内容具体、要求明确的立德树人之“表”,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教育管理、教师课堂教学、课程教材编写等,都要绘制个性化的立德树人之“表”,然后,再通过系统整合这些立德树人之“表”,就编织成了一张内容具体、要求明确、可实践操作的立德树人之“网”。这样一来,立德树人就既有“条目”,又具有了“表”和“网”,既能对“标”,又能对“表”,立德树人才真正有“法”可依,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才真正得以做实。总之,扎根学校场域的立德树人研究,就是要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找到开启立德树人之门的“抓手”。

(四)立德树人评价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研究者们普遍认同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但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关于立德树人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并不多见,现有的研究成果亦讨论得不够深入和系统,今后亟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投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立德树人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这是立德树人在教育实践中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首先,立德树人评价研究要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品德高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立德树人评价的根本原则和最高标准。其次,要加强立德树人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的专业性研究。立德树人评价要根据具体的任务要求研制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而不能机械地套用道德教育或其他社会组织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次,立德树人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的研制要综合多方评价主体的参与,力求多元、立体和客观。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