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间,我发现……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展评

2024-01-17江苏崔益林

初中生写作 2023年12期
关键词:补题枕头爷爷奶奶

◎江苏 崔益林

真题回放

请以“行走间,我发现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试题解析

2023 年南通市采用了半命题的形式,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去补题。所补的内容,就是文章最为重要的立意点。

我们说,中考作文题目是新的一年中考作文训练的方向和旗帜,只有方向正确,我们在未来训练的时候才能不跑题,不偏题。那么,对于这一中考作文题目,我们该如何分析呢?

一、认真审题

审题要抓住关键词。很显然,“行走间,我发现______”这一文题必须抓住这样两个关键词。

首先是“行走”。《现代汉语词典》关于“行走”的解释为“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从常规词义来思考固然是对的,但笔者认为这样的思考只能算是一种“低阶思维”,如果要提升一点儿让文章真正出彩的话,那就需要“高阶思维”,也就是要深一层想到“心灵的行走”。走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历程,所以笔者认为这里的“行走”还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张票、一场旅途、一段成长。在行走的过程中,要能够坦然地对待生活,珍惜身边的一切,珍惜身边的风景。这样分析,那个“间”就有了支撑点,因为“间”是“之间”的意思,包括来来往往的“行走”,不止一次的“行走”。

其次是“发现”这个动词。最重要的是“发现”的过程,每“行走”一步,都会有所发现,所以“行走间”,笔者认为不是一下子就“发现”的,一定有一个过程,所以写作的重点是“发现”的过程。文题的前半部分是写作的着力点,也就是文章的叙事点;后半部分是写作的着眼点,也就是文章的感悟点。

二、用心补题

大家一定注意到,半命题的形式扩大了选材的范围,但是也限定了立意的范围,所以补题,其实就是补文章的立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中心。那么,我们该如何补题呢?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自己身边有感悟、有体会、有启迪的事补起。如“行走间,我发现我长大了”,像这样的补题,我们不妨选用三年来学习生活中发生的林林总总的事,来写自己的“长大”。又如“行走间,我发现与人相处的快乐”“行走间,我发现母爱的伟大”“行走间,我发现身边的风景越来越美”……

当然,我们一贯提倡记叙文当“写好一事,抒好一情”。在完成这篇考场作文的时候,可以详细写好一件事,对后来所发生的事,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手法。比如可以采用“转眼间,三年过去了,我一直行走在这条路上……”“就这样一路走来,我……”这样的句式,从而取得“写好一事,抒好一情”的写作效果。

但是,如果想要让文章的立意再“高阶”一些,笔者认为还可以这样来补题:“行走间,我发现我一直在坚守初心”“行走间,我发现我的选择没有错”等,一旦有了这样的补题,不仅文章的立意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也充分彰显了考生在短时间内思考的力度和深度。

佳作展评

行走间,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

南通市一考生

从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

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疼得哭爹喊娘。母亲自然是小心地替我揉来揉去,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市场上卖的枕头对我不适合,母亲决定自己动手做。

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挑过去,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感激地接过妈妈做的这只花枕头,它那么轻,却又那么重。把头放上去,花枕头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感觉舒适极了,就像是静静的深夜,躺在海边沙地上,看满天繁星,吸清新空气,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馨香。

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就会发出霉味。于是,我索性撇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我又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

没办法,母亲只好托人从外地带回一大包绿豆壳,用它又缝制了一只新枕头。这只枕头可比棉花的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我轻轻一动,就会有一种“沙沙”的声音,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中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因此止住脚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

后来才知道,这些绿豆壳花了父亲近半个月的薪水,或许是因为太喜欢这绿豆枕了,我做作业时都会搂着它。

终于有一天枕布破了。看到满枕的绿豆壳飘然落地,我的眼泪也唰的一下子落了下来:这可是母亲为我做的第二个枕头啊!

转眼间,我上初中了,离家住校那天,母亲塞给我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药香,沁人心脾。母亲说,这药材是父亲特地远道买回来的。在学校的每一夜,枕着药枕,听枕中药材的摩擦声,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一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

岁月流逝,一路走来,我渐渐发现,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

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是行走间,就是这样平凡的故事会伴随我一生一世……

点评

文笔流畅,情感真挚。作者流畅叙述,将读者带入了自己和枕头之间的故事,通过描述自己从小有落枕的毛病以及母亲为自己亲手制作枕头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念和对枕头的情感依恋。

细节丰富,逻辑严密。作者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不同材质的枕头对自己的影响和感受。从棉花枕到绿豆壳枕,再到药枕,每一种枕头都有其特殊的感觉和意义。整篇文章充满了温情,情感引人共鸣。

行走间,我发现戏曲的故事

南通市一考生

爷爷奶奶极爱听戏、看戏。

念起爷爷奶奶,耳畔必先萦绕天籁般的曲调,眼前也必浮现出那些华美的霓裳水袖,那些惊鸿般的身影,那些如梦如幻的记忆也就延展开来。

从我记事起,就听爷爷说,奶奶识字不多,但是记性特别好。那时,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在戏曲频道看各种戏,爷爷会依着她,给她讲戏里的人物,时间久了,奶奶能将很多戏咿咿呀呀唱下来。

令她印象最深的是戏曲《铡美案》,那时她还拉着爸爸去音像店买了全套碟片回来给爷爷看。然后爷爷就给她讲陈世美、秦香莲、包青天……不得不说,她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识,对忠奸美丑的辨别,都是通过这些集先人智慧的戏曲,通过爷爷的讲授和引导形成的。戏曲在她的脑海中绵延生根,那些曲调将传统文化因子植入了她的灵魂。

年轻时,她最喜欢看的戏是《三岔口》,纵然太大太深的道理她理解不了,但戏曲中的场面却极为热闹。记得一白一黑两个人在台上过招时,她自然而然被深深吸引了。在后来与爷爷奶奶聊天时,奶奶当年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的样子,他们还会笑着提到。爷爷会问:“还记得那些京剧名段是什么吗?”“记得啊,一箭仇,二进宫,三岔口,四进士,五人义,六月雪,七星灯,八大锤……”

她看到戏中人物甩水袖的身姿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就兴致勃勃地把丝巾枕巾之类的搜罗出来,让爷爷帮她系在袖子上。系上丝巾的她躲到门帘后面,把门帘当幕布,爷爷报个幕,她便从门帘后钻出来,学着电视里的人唱起来,仿佛戏中人物一般。

后来,她接触到了很多像《赵氏孤儿》这样的戏。初次看时理解不了曲中之悲戚愁苦,爷爷就给她讲屠岸贾、赵氏一族、程婴,讲忠义。她渐渐懂得了程婴的隐忍与苦衷,更明白爷爷所讲的,何为忠义。

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初闻不识曲中意,再闻已成曲中人。

爷爷奶奶爱听戏,爱看戏,简直到了痴迷的状态。

也许是心灵的感应,也许是命运的注定,在他们的熏陶下,我发现我也渐渐喜欢上了古典戏曲。每当爷爷奶奶的檀板一敲,我便跟着唱起来,舞起来……

有一天,我竟然接到了学校的通知,我将作为学校唯一的代表参加市里的戏剧表演比赛。爷爷奶奶听说这件事后,笑得是合不拢嘴,嘴里总是不停地重复那句“我们家总算有个传承的人了”。

行走间,我发现戏曲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我们家还会继续下去……

点评

文笔生动,情感深厚。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示了爷爷奶奶对戏曲的热爱以及对戏曲的感悟。不难发现戏曲给予作者和家人的美好回忆与情感寄托。

细节丰富,主题延伸。本文描写细腻生动,无论是爷爷给奶奶讲戏、奶奶学着唱戏,还是渐渐理解戏曲中的忠义、悲喜等情感,每个细节都使文章更加鲜活有趣。与此同时,文章也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展示了戏曲对作者的影响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

猜你喜欢

补题枕头爷爷奶奶
枕头到底怎么选?
我的爷爷奶奶
我的爷爷奶奶
向爷爷奶奶致敬
枕头里的秋天
“补”出一片精彩来
“补”出一片精彩来
我的爷爷奶奶
我的大米枕头
钱在枕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