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紫荆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2024-01-17涂玉节潜山市天柱山林场安徽潜山246300
●涂玉节(潜山市天柱山林场 安徽 潜山 246300)
紫荆是一种在我国广泛分布的落叶乔木,花呈紫红色,紫荆是先开花后生叶的树种,花开时多个朵簇生在枝头,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是小区及街道绿化的宜选树种,可以栽植在庭院、草坪及建筑物附近。紫荆木材结构细,纹理直,在家具制作、建筑用材方面有广泛应用,其皮、木、花、果实均可入药,具有活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栽培紫荆不但可以美化环境,改善生态,提升人们的居住质量,还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1 播种育苗
1.1 选地整地
紫荆是喜光树种,萌蘖能力很强,若阳光、水分、养分条件充足,则可迅速生长。育苗地选择以地势平坦、灌溉方便、背风向阳、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块为宜,土壤pH值6.8~7.5。紫荆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但不耐淹,因此不宜选择土质相对黏重和低洼易积水的地块育苗或栽植,以避免积水沤根导致根系腐烂,影响生长。同时,也不宜选择重茬地与长期种植蔬菜、果树的地块育苗。选好地块后,要将地块进行翻耕、耙平,清理地块中的垃圾土块,将土壤弄细碎、疏松,然后进行作床,床宽80~100 cm,高30~35 cm,床间留25~30 cm宽的步行沟,在方便作业的同时还可以利于排水,在整地时可亩(约667 m2,下同)施有机肥3~5 m3作基肥,以提高土壤养分。
1.2 种子采集
紫荆果实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在荚果成熟后便可进行采集,选择长势健壮、果多粒满的无病虫害优良母树采种,采后将种子集中起来摊在通风、光照充足的地方晾干,然后将种子荚皮去除,得到纯净种子。紫荆种子比较小,千粒重大约30 g。秋收春播的种子,要采用干藏法进行储存,将充分干燥后的种子装入纸袋或透的布袋中,置于低温冷库中进行干燥、通风,阴凉保存,温度宜控制在0~5℃。种子贮藏期间要注意防潮和虫害[1]。
1.3 种子催芽
紫荆种子外面有层较厚而且坚硬的种壳,为了播种能快速出苗,在播种前14 d要进行种子催芽处理。将种子倒进盛有温水的容器中,水温控制在40~60℃,边倒边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然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到自然冷却,每隔2~3 d换1次凉水,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与2~3倍体积的河沙进行混合,再放在背风向阳处催芽,注意河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而不滴水、松开沙散为宜,为了保湿可以在种沙堆上覆盖塑料膜,催芽期间每天进行翻动,使种子受热均匀,利于同时出芽。经过7 d左右会有近一半的种子露白,便可以播种了。
1.4 适时播种
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播种,采用条播播种,播种前将催过芽的种子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 min消毒,然后再用清水浸泡30 min,捞出便可播种。播种前先在苗床喷足水,保持土壤湿润,然后在苗床划出深1.5~2.0 cm的浅沟,沟距为25~30 cm,将种子均匀撒在沟中,再覆盖一层细沙土,与浅沟盖平即可,亩用种量在4~4.5 kg。最后用塑料膜覆盖苗床,用土压实四周,保持苗床密封,注意塑料膜与苗床间要保持一定的空隙,避免种子破土时接触到,防止中午高温灼伤嫩苗[2]。
1.5 苗期抚育管理
1.5.1 水分管理紫荆播种后14 d便会陆续出苗,浇水要结合土壤含水量和天气变化,控制好浇水量,高温干旱天气要随时关注苗床的水分情况,及时补水降温,但浇水不宜过多,遇到雨季要及时排水,避免水分过多产生沤根情况,秋天温度略低时要控制浇水量,促进新枝木质化,入冬前浇足越冬水,提高紫荆越冬抗寒能力。第二年春季及时浇返青水,在4~10月,每月都要浇水1次,7~8月雨水较多,可以适当控制浇水。
1.5.2 适当追肥当幼苗长出4片真叶时,要进行施肥,以提高土壤养分。紫荆定植前要施足底肥,底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避免肥料过于集中出现烧根的情况。紫荆树生长后每年要适当追施氮肥,初秋施加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根据植株长势适当喷施叶面肥,补足生长所需营养。一般在6月间开始第一次追肥,亩施尿素4 kg、磷肥11 kg、钾肥1.5 kg,7月再追肥1次,亩施尿素9 kg、磷肥14 kg、钾肥2.5 kg,8月进行第三次追肥,亩施尿素5 kg、磷肥17 kg、钾肥4.5 kg。
1.5.3 间苗除草幼苗长到3~4 cm高时要及时进行除草,除草要除早除小除了,尽量避免杂草在养分水分吸收上与幼苗形成有力争夺。如果幼苗过密,可以结合除草进行间苗,当幼苗进入速生期后再进行第二次间苗,确保紫荆植株的合理密度,株距控制在8~12 cm。
2 扦插育苗
圃地选择与播种育苗相同,先选地然后再整地,作床,施足基肥,扦插前浇透水。选择长势健壮的优良母树,采集半木质化枝条,将枝条剪成10 cm左右的穗条,每个插条保留4个以上芽位,下切口剪成马耳形,上切口平剪,枝条保留1~2片叶,截取插穗时按不同枝条的相同部位进行分类,然后捆扎,扦插前将马耳形斜切口一端置于吲哚丁酸生长剂溶液中浸泡1 h。扦插时先用插锥在苗床上扎出深5~6 cm的插孔,然后将插穗插进,再将周边压实,然后洒水保持湿润,行距25~30 cm,株距8~12 cm,插后可以用塑料膜覆盖苗床。为了避免高温灼伤,要采取控温措施,加盖透光50%~80%遮阳网,高温时要及时揭膜透气降温,使苗床温度在25℃左右,温度高于28℃时,可适当进行喷雾,基本3周左右便可长出新苗。1个多月后可以进行移苗定植[3]。
3 压条育苗
这也是紫荆栽培中常用的一种育苗方法,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可以进行,以春季3~4月最适宜,这个季节枝条刚萌发,易生根成活。在健康母树上选1~2年新生枝条,然后用快刀将枝条割伤,然后将树皮环剥1.5 cm左右,使木质部显露出来,然后在刀割伤部位上方3 cm处涂抹生根粉液,生根粉液干后用塑料袋套住伤处,然后在袋中装满砂壤土,将土浇湿,再将袋两端扎紧密封,随时检查,如果土壤干燥要及时浇水保湿,生根后便可将枝条剪下重新栽植。
4 整形修剪
紫荆生长速度很快,在光照、养分、水分都充足的情况下,会枝叶繁茂,枝条交错,叶片重叠,通透性变低,生长会受到影响,要及时进行整形修剪,调整枝条的走向和分布,促进良好株型形成。
4.1 短截
移栽后要适当进行短截,第二年进行重短截,促进新枝萌发,一般保留3个长势强枝,其余枝条剪除,花期后适当摘心,去除残花,减少营养消耗。疏除多余的萌蘖,经过短截,能促进分枝生长,增加营养吸收面积。
4.2 疏剪
一般在紫荆落叶后、春季萌芽前进行,将一些老枝、枯枝、交叉枝进行疏除,使保留的主枝能够均匀分布,调整枝条布局,增加通透性,合理分配光照,促进生长,一般每年修剪1次,也可以在冬季进行修剪,将一些无价值的病枝、重叠枝及交叉枝剪掉,促使其春季萌发新枝。
4.3 重剪
紫荆的速生性会导致其在栽植4~5年后主干及侧枝变得稠密,而一些老枝再生能力会逐渐失去,不能开花,此时可以进行重剪,疏除老枝,使整个树冠内膛变得稀疏,增加通风透光性,从而促使新枝萌生,恢复树势[4]。
5 病虫害防治
5.1 紫荆角斑病
5.1.1 症状这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紫荆叶片,发病时叶片有多角形病斑出现,初期呈黄褐色,后期变深红褐色,最后病斑连片,叶片枯死脱落。此病每年7~9月多发。
5.1.2 防治加强管理,适时进行水肥、除草工作,提高枝势,增强抗病性;秋季落叶后做好清园工作,集中焚烧病叶,同时进行冬剪,清除病枝,减少病源;发病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进行喷施,每隔10 d喷药1次,连喷3~4次便可达到防治效果。
5.2 紫荆枯萎病
5.2.1 症状这是由镰刀菌属的一种真菌引发、危害紫荆枝条的系统性病害。发病枝条剥皮后横断面可见黄褐色轮纹状的坏死斑,病菌从根慢慢扩散到植株顶端,叶片变黄、枯脱,枝条枯死。每年5~7月为严重发病期。
5.2.2 防治加强抚育管理,促进树势,提高植株自然抗病性;合理轮作,避免连续育苗,做好土壤消毒;及时清理病枝、病株,并做无害化处理;发病后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抗霉菌素120水剂100 mg/kg药液进行灌根。
5.3 大蓑蛾
5.3.1 症状这是一种对紫荆叶片、嫩梢、枝干、果实都会造成危害的害虫,雄蛾一般在傍晚或清晨出来活动,成虫多在下午羽化。幼虫孵化后1~2 d爬上枝叶开始取食,会造成紫荆植株枝叶全无,导致整株死亡。
5.3.2 防治经常检查紫荆,发现虫囊及时摘除,并集中烧毁;做好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的保护工作,通过增加天敌抑制大蓑蛾的虫口数量;在幼虫低龄盛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90%巴丹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等进行毒杀。
5.4 褐边绿刺蛾
5.4.1 症状也叫青刺蛾、洋辣子,是危害多种树木的森林害虫。幼虫取食叶片,幼龄以叶肉为食,老龄会将整叶吃光或吃成孔洞,只留叶柄,对紫荆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其成虫具有趋光性,喜昼伏夜出,低龄幼虫群集取食,稍大后会分散活动。
5.4.2 防治人工捕杀群集幼虫,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保护和引放寄生蜂,用白僵菌粉防治1~2龄幼虫;结合整枝修剪,清除园中枝干、杂草及土壤中的蛹茧;幼虫发生期及时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25 %亚胺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