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番茄栽培管理要点
2024-01-17任丘市农业农村局河北沧州062550
●边 江(任丘市农业农村局 河北 沧州 062550)
任丘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2.1℃,日照时数2711.2 h,适宜番茄等蔬菜栽培。近年来,随着沧州市农业产业化调整步伐的加快,棚室蔬菜种植也得到了大力发展,2022年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43万亩,产量不断提高,棚室蔬菜种植已成为沧州市农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番茄是任丘市的重要蔬菜类型,种植面积比较集中,具有明显的区化类型。种植模式以温室大棚栽培为主,实现了四季种植,全年供应,满足了市场需要。但是,由于连年重茬种植番茄,且品种更新缓慢,品种抗病性减退,加之田间管理粗放等因素,导致番茄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番茄的品质,造成番茄产量降低,无法满足市场对优质番茄的需求。为此,本文总结了任丘市大棚番茄种植及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以期为提高番茄的品质和产量、促进番茄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1 育苗
1.1 品种选择
种植户要结合任丘地区的自然条件、产地条件,并结合市场需求来选择番茄品质,选择抗病性能强、口感好、品相佳、产量高且优质的番茄品种。任丘市种植较多的番茄品种包括“普罗旺斯”“霞粉”“粉皇后”“红一号”“中杂109”“金辉1号”等。
1.2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主要包括晒种、浸种、药剂消毒及催芽。晒种:选择晴天将种子摊平晾晒2~3 d,在杀菌的同时还能提高种子发芽率;浸种:晒种后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浸泡15 min,顺一个方向搅动,使种子均匀受热,然后将种子放入20℃温水中浸泡7 h,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药剂消毒:将种子放入98%高锰酸钾1000倍液中浸泡60 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在用纱布包好,放室内催芽,温度保持在25~35℃[1]。
1.3 育苗床土的配制
结合任丘市土壤条件,根据番茄生长需求,用未种植过瓜菜,含有多种矿质营养,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无病虫害的表层土壤配制营养土。将营养土过筛后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比例为6∶4。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5000 kg/667 m2,磷酸二铵50 kg/667 m2,硫酸钾复合肥20 kg/667 m2,确保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能满足番茄生长发育期间的需求。
1.4 适时播种
一般情况下,任丘市早春棚种植育苗时间在12月,2月定植,秋延后种植一般在6月末,8月初定植。播种前将育苗盘浇透水,将种子撒播至育苗盘中,覆盖0.5 cm的营养土,薄厚一致。为预防幼苗猝倒病的发生,可以选用恶霉灵可湿性粉剂,拌上细土后撒于床面上。
1.5 苗期管理
发芽初期对温度要求高,温度控制在22~29℃。苗出齐后应适当降温,温度在15~28℃。当幼苗出齐后,白天时可打开大棚的通风口,适当通风,晚上再盖好。在幼苗生长期,遵循不干燥、不浇水的原则,若发现缺水时,晚上沿苗床少量浇水,但应避免水分过多,浇水后注意放风排湿。苗期不需要追肥,育苗大棚应覆盖防虫网。
2 高温闷棚
待前茬作物收获后,田间杂草和作物残体应及时清理干净,带出棚外深埋或烧毁。然后整地施肥,深翻土壤30 cm以上。结合整地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3000~5000 kg/667 m2或商品有机肥1000~1500 kg/667 m2,三元复合肥100~150 kg/667 m2,过磷酸钙40~50 kg/667 m2[2]。整地后做成平畦,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需覆盖紧密,无漏缝。密封大棚,检查棚膜是否破损,及时修补破洞。确保大棚清洁,透光性好,也要预防大雨天时雨水倒灌。闷棚15 d左右。在定植前10~12 d,打开通风口,去除地膜,晾棚干燥。待地表干湿合适后,整地作畦,准备定植。
3 定植
晴天适时定植,选择无病虫害、根系发育良好的壮苗进行定植。定植密度大行距80 cm,小行距50 cm,株距50 cm。控制密度3500株/667 m2。注意定植时,幼苗根部要与土壤紧密贴合,不留缝隙。
4 田间管理
4.1 温度管理
定植后温度可适当提高,促进缓苗。缓苗期为10~15 d。此时白天棚内温度应达到25℃,夜间温度控制在12~18℃,如若气温过高,适时揭帘通风透气,可适当遮阳防止灼苗。11月后气温下降明显,此时应除去棚顶的遮阳网,关好两侧的塑料薄膜,使棚温保持在白天28℃,夜间15℃。在番茄生长的中后期,管理重点是预防低温高湿的危害,有效增温、保温和提高开花坐果率。可加长通风时间,逐渐降低棚内温度,并将湿度控制在45%~60%。
4.2 水肥管理
番茄生长发育相对较慢,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追肥以根部追施为主,辅助补充叶面肥。结第一穗果实时进行浇水、施肥,随水冲施尿素10 kg/667 m2,硫酸钾10 kg/667 m2,或追施复合肥20~30 kg/667 m2,第二穗果实膨大期追施尿素8~10 kg/667 m2,硫酸钾8~10 kg/667 m2,或者追施复合肥15~25 kg/667 m2[3]。同时配合药剂喷施叶面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番茄属于耐旱作物,浇水不宜过多,有条件的地区最好采取膜下滴灌的模式给水,定植时浇足水,第一穗果实直径达到3 cm左右时适当浇水,室外温度低时少浇水,后期主要采取小水勤浇的方式给水,切记不要大水漫灌,遵守见干见湿的原则,一般5~7 d浇一次水。
4.3 插架绑蔓
在番茄开花前,及时用竹竿搭架。若留2穗果,一般采取插杆方式,即在每株番茄秧旁插入一根80~100 cm 的竹竿。若留3穗果,采取插篱架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架型都必须牢固,用绳子绑紧,以防止中后期发生倒架问题。
4.4 植株管理
番茄整枝主要有单干整枝和双干整枝两种方式。任丘地区主要采取单干整枝的方式,其具有适宜密植、早熟性好、技术简单等优点。新式单干整枝法,每株留一个主干,然后保留主茎花序下方的第一侧枝,不需要坐果,保留侧枝1~2片叶子,并进行摘心,其余侧枝全部摘除,该方法坐果率高,果实生长速度快。第一穗果下的老叶应去除,利于通风,防止根部湿度过大诱发叶霉病。
4.5 病虫害绿色防治
番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叶霉病、猝倒病、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等。番茄虫害主要有蚜虫、粉虱、斑潜蝇、蓟马、种蝇等。
4.5.1 农业防治一是番茄种植需要2~3年轮作一次,前茬不可种植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二是选择抗病杂交品种、无病种子,进行浸种后药剂消毒;三是使用100亿/g枯草芽孢杆菌1.5 kg/667 m2进行土壤消毒[4],改良土壤生态环境,可有效预防番茄灰霉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四是科学施肥、合理给水、不可偏施氮肥,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五是定时通风,增加光照,加强温湿度的管理;六是番茄结果期如发现病株,将病株、病果、叶片及时摘除,带出棚外深埋或烧毁以防止病菌传播蔓延。
4.5.2 生物防治粉虱类天敌为丽蚜小蜂、小花蝽。缓苗期后,观察诱虫板,如发现有白粉虱成虫后即可释放丽芽小蜂。按2000头/667 m2的标准释放,每8 d释放1次,连续释放4~5次。蓟马类害虫的天敌是小花蝽,蚜虫类害虫天敌是瓢虫和食蚜瘿蚊,缓苗期至花期发现害虫后即可释放天敌。小花蝽按350头/667 m2的标准释放,每8 d释放1 次,连续释放3~4次。瓢虫(卵)按1000头/667 m2的标准释放,每8 d释放 1 次,连续释放2~3次。食蚜瘿蚊按 300~400头/667 m2的标准释放,每8 d释放1次,连续释放3~4次;生物农药具有低毒、无残留、作用迟缓、持效期长、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蓟马类害虫可选用多杀菌素防治,每667 m2使用含有2.0~2.5 g有效成分的药剂兑水30~45 L喷雾。蚜虫类害虫可选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800~1200倍液均匀喷雾。预防番茄青枯病、叶霉病及其他细菌性病害,可用4%井冈霉素+5亿/mL多粘类芽孢杆菌400~600倍液进行喷雾。
4.5.3 理化诱控
4.5.3.1 防虫网防虫网可免除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黄曲跳甲、猿叶虫、蚜虫等多种害虫的为害,特别是蚜虫防效可达到90%。因此,可采用60目防虫网密封大棚的通风口,以防害虫为害,对番茄产量与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4.5.3.2 色板害虫具有趋色性,如斑潜蝇、蚜虫对黄色比较敏感,黄曲跳甲对白色、黄色的趋性较强,小菜蛾成虫对绿色比较敏感。因此可利用害虫对色彩的趋性进行防控。诱虫板应选用材质较好、抗日晒、耐雨水冲刷、双面诱杀的产品。防治蓟马、种蝇等害虫,每667 m2悬挂40块25 cm×20 cm的蓝板。防治蚜虫、斑潜蝇及粉虱,每667 m2悬挂40块20 cm×30 cm 的黄板[5]。注意事项:诱虫板应悬挂在大棚中间位置,悬挂时板面朝东西方向,与作物距离保持20 cm。
4.5.3.3 杀虫灯诱杀杀虫灯应悬挂在大棚中间位置,与作物距离保持30 cm。杀虫灯的储虫仓每天应定时清理,储虫仓太满,害虫无法落入,会影响杀虫效果。
4.5.4 科学用药在农业、理化和生物防控措施,无法控制病虫为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同时注意药用安全间隔期。番茄晚疫病用52.5%霜脲氰·唑菌酮 WP45 g/667 m2兑水喷雾,连喷2~3次,施药间隔7~10 d。早疫病可选用43%戊唑醇15 g/667 m2兑水喷雾防治,连喷2~4次,施药间隔7~10 d。番茄病毒病可选用40%克毒宝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 ,每隔7~10 d喷药1次,连续喷药3~4次。番茄青枯病选用氯霉素溶液500倍液,隔7~10 d喷施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