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芍药规范化栽培技术※

2024-01-17李玉环徐海钰李彩华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3期
关键词:白芍芍药植株

●李玉环 徐海钰 李彩华 李 哲 郑 毅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6105)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Pall.)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六大名花”之一,素有“花相”之称,其花姿、花色、花型多样,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芍药根可入药,药性“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等功效。芍药花可制作花茶,具有养阴清热、柔肝舒肝的作用。观赏芍药以菏泽、洛阳的最富盛名,“亳白芍”“川白芍”“杭白芍”为道地药材。

1 植物学特征

芍药株高0.5~0.8 m,最高可达1.1 m。主根肉质,呈纺锤形或长柱形;茎由根部簇生,基部圆柱形,上端多有棱角;叶出生红色,基部有鳞片状变形叶,中部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矩形或披针形,全缘微波;花大且美,顶生或腋生;原种花萼片5枚,花瓣5~10枚,通常呈倒卵形,雄蕊多数,心皮4~5枚。果实蓇葖果,呈绿色,卵圆形,光滑有小突尖。种子为黑色或黑褐色,圆形或长圆形。花期4~6月,果期6~9月。

2 生物学特征

芍药喜温凉,耐寒,不耐湿热;耐旱,不耐水渍;无论平地、坡地,只要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或砂壤土均可种植,低湿地块、树阴下及强酸性土壤、盐碱地、黏土等不宜种植。

3 繁殖方法

芍药的繁殖方法主要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3.1 有性繁殖

3.1.1 种子采集与处理芍药一般在定植后第二年春季有70%的植株开花结果,第三年进入盛花期,4~5年后每株可开10~20朵。一般选3年生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采集种子。8~9月蓇葖果果皮变黄而未裂开时,将其采回并摊开晾在室内。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若天气过于干燥,可喷洒少量水,经常翻动,避免发热。待果实自行裂开后,去除果壳,收集种子,进行秋季播种。

3.1.2 播种8月下旬至11月中旬均可播种,其中9月中下旬为最佳播种时间。播种时应选择籽粒饱满、具有光泽、无病虫害的种子。播种前,种子在50℃温水中浸泡24 h,再用凉水浸泡48 h,期间换水1次,之后沥干水分,加适量多菌灵拌种即可。一般采用条播,以苗畦宽0.5~1 m、畦间距0.3 cm为宜,种子按行距20~25 cm均匀播入开好的播种沟内,每亩(约667 m2,下同)用种量约100 kg。播后应马上封土(4~5 cm),并使畦面平整后加盖地膜。第二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即可出苗,出苗前应及时揭除地膜,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两年后可移栽定植。

3.2 无性繁殖

芍药无性繁殖的方法有分株、扦插、压条等,常用的是分株繁殖法。分株繁殖一般结合根的起挖同时进行。芍药的采收季节一般是8月上中旬至9月下旬,选4~5年生植株,挖起全株,轻轻抖落根部附土,将主根切下供药用,并顺自然生长纹理将其切分开,每块芍头至少保留2~3个芽。分株后伤口处涂抹草木灰然后阴干再栽,栽后浇透水,然后封土越冬。

4 栽培

4.1 选地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平地、坡地均可。前茬以玉米、棉花等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翻整地,深50~80 cm,每亩施基肥3000~5000 kg,追加磷肥、钾肥各50 kg,晾晒8~10 d后进行细翻,深度为50~60 cm,整平起垄,垄宽60 cm。

4.2 田间管理

4.2.1 移栽定植一般在秋季落叶后(9~10月),将2年生种苗或分株得到的芍头进行移栽。按行株距60 cm×30 cm、深20~30 cm挖坑,每坑栽1~2株。填土时使根伸展,当填土至一半时,用手将种苗轻轻向上提一下,然后再覆土压实,使根部舒展并与土壤密接,并浇足定根水。

4.2.2 中耕除草移栽第二年春季萌芽后,开始中耕除草,每年中耕3~4次,保持地内无杂草、土壤疏松。一般中耕除草要结合培土进行。

4.2.3 追肥芍药喜肥,每年在早春化冻、开花以后和入冬之前各施肥1次,每亩可施腐熟的饼肥150~200 kg。

4.2.4 排灌如生长期遇干旱,可在早晨或傍晚浇水。雨季应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4.2.5 摘蕾与修枝除留种及观赏外,春季现蕾后及时将花蕾摘除,摘蕾要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以防伤口感染病害;10~11月剪除枯枝,清除落叶,并集中烧毁。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防治

芍药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白粉病、灰霉病、锈病。

5.1.1 叶斑病多发于“夏至”到“立秋”之间。发病初期出现黄色或黄褐色小斑点,1~3 d后变为黑色斑点,此后逐步扩大成不整齐的轮纹。天气炎热、高温、多雨时,蔓延尤为迅速,常常整片地块全部染病。防治方法:秋冬季节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以消灭病原菌;用1∶1∶150的波尔多液喷洒叶面,7 d喷1次,连喷2~3次。

5.1.2 白粉病该病一般在开花后发生,多发于6月以后。病害先从植株内部近地面的叶片开始,由下往上、由里往外扩展。发病初期,叶面上产生近圆形的小粉斑,之后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斑,随后许多病斑连在一起布满整个叶片,如同叶面撒了一层白粉,严重时叶片褪绿以致干枯,一般不脱落。防治方法:秋后彻底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掉;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发病期喷洒25%粉锈宁800~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硫黄悬浮剂300倍液等药剂,视病情喷施1~3次。

5.1.3 灰霉病5月开始出现,7~8月停止蔓延。低温潮湿连续阴雨天是影响灰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花期是侵染的关键时期。灰霉菌侵害叶片,叶缘或叶尖处先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并不断向叶内扩展,湿度大时造成褐色腐烂,病部长满灰色霉状物。防治方法:扩大株行距,加强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及时清除病株。发病初期可喷洒40%多菌灵悬剂600倍液,每隔10~15 d喷1次,喷施3~4次。产生抗药性时,可换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硫菌霍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5.1.4 锈病多发于6~8月栽植地低洼积水时。发病初期叶片背部生有黄褐色孢子堆,孢子堆破裂后如铁锈,后期叶面出现灰褐色病斑,严重时全株枯死。防治方法: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发病初期,用97%敌锈钠400倍液防治,7~10 d喷1次,连喷3~4次。

5.2 虫害防治

芍药的主要虫害有蛴螬、介壳虫等。

5.2.1 蛴螬全年为害,以5~9月最为严重,主要危害芍药根部,将其咬成凹凸不平的缺刻或孔洞,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死亡。防治方法:用50%辛硫磷2000倍液灌根,或每亩撒5%辛硫磷颗粒250 g于土表,然后翻入土中。

5.2.2 介壳虫介壳虫又名蚧。主要吸食芍药的汁液,使植株生长衰弱,枝叶变黄。防治方法:加强检疫,严防引入带虫苗木;在卵的盛孵期喷药,用刚孵出的幼虫体表尚未披蜡,易被杀死。可喷施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2000倍液。

6 采收与加工

6.1 采收

种植4~5年后即可采挖。一般在10月进行采挖,可获得较高质量和产量的芍药。采挖要在晴天进行,割去地上茎叶,扩大扒土范围,挖出全根,切勿挖断而影响质量。起挖后,抖去泥土,切下鲜根,置阴凉处堆放1~2 d,待其稍失水分而变软后加工。

6.2 加工

芍药根是重要的中药材,因加工方法不同,有“白芍”和“赤芍”之分。“白芍”指把采下来的芍药根清洗干净后,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赤芍”指把采下来的芍药根清洗干净后,去头尾和细根,不去外皮,切成薄片晒干。

猜你喜欢

白芍芍药植株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陆抑非《芍药》
白芍与不同中药配伍减毒作用浅析
美丽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白芍花开
不同干燥方法对白芍中6种化学成分的影响与评价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