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北极熊的医疗训练及疾病防控
2024-01-17宋新然郭之奥楚善合赵吉月王德众战立聪
●白 伟 宋新然 郭之奥 楚善合 赵吉月 王德众 战立聪
(1.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 大连 116023;2.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37)
北极熊(Ursus maritimus)是肉食性海洋哺乳动物,属食肉目、熊科、熊属、北极熊种,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包括加拿大、格陵兰岛、丹麦、挪威、俄罗斯和美国。野生北极熊的平均寿命为15~18岁[1]。而圈养环境中北极熊的平均寿命相对较长,约为18岁,最长达到41岁[2]。作为体型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成年雄性北极熊的体重为350~600 kg,成年雌性北极熊的体重为150~300 kg,幼仔出生体重为0.454~0.68 kg[3]。
在人工饲养过程中,人们对北极熊的一些常见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结合临床总结了对应的医疗训练和日常检查方法。
1 医疗行为的训练与日常检查
1.1 医疗行为训练
人工饲养的北极熊虽然外形憨态可掬,行动比较缓慢,但其体型庞大,力量和咬合力惊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动物,因此,饲养北极熊的笼舍需要特殊加固,防止其逃脱。从事日常饲养与医疗工作的人员也需要格外注意,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与北极熊正面接触或将异物带入饲养区造成安全隐患。
对如此庞大且有攻击性的动物进行医学检查是非常困难的,野外救助时通常先将动物麻醉,确定安全后,检察人员再靠近动物进行操作。人工圈养的北极熊则可以考虑通过医疗行为训练,对动物进行检查,避免刺激动物的同时也可降低操作难度和风险。
动物的医疗行为训练已被广泛使用了50多年,它的好处是可以在不使用麻醉或镇静剂的情况下采集样本或给药,有效降低医疗的操作风险[4]。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训练计划让动物自主地参与配合日常护理和医疗工作,并与饲养员和兽医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使动物情绪稳定,减少医疗过程中的压力[5]。医疗行为训练可以应用于动物的笼舍转移、身体状况视诊、形态测量及血液、尿液、粪便等生物医学样本采集等操作[6]。
1.2 日常检查
不仅要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实时监测北极熊的状态和摄食,定期对动物进行身体检查也是有必要的,检查周期建议不超过6个月[7]。在动物运输前后、患病阶段则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检查计划。对于目视检查、呼吸频率、血液采集、粪便取样这类简单的没有刺激的检查项目可以通过医疗行为训练让动物自主配合完成,但如体温、脉搏、心肺听诊及触诊等需要近距离接触或有侵入性的检查,需在有安全保证的保定及麻醉状态下进行。
检查时可首先收集呼吸、心率、体温、血压、血氧等数据,可通过胸廓起伏判断呼吸频率,气温较低时,可通过呼吸进行判断。心脏和肺部可做听诊检查,但成年北极熊胸壁较厚,毛发浓密,给肺部听诊带来一定困难。北极熊在舒泰麻醉状态下的生命体会有一定变化,清醒时体温约36.5℃,麻醉时会上升至37.2~38.4℃,清醒时心率随动物状态变化,坐姿时心率为60~90次/min,睡眠状态下30~40次/min,休息或不活跃时45~60次/min,运动及奔跑时80~150次/min,麻醉时会上升至120次/min,北极熊正常呼吸频率为15~30次/min,麻醉时会下降至17次/min[8]。体表、腹部、关节一般通过视诊和触诊检查。体表触诊时尤其要注意浓密的毛发下是否掩盖包块、割伤和擦伤。建议使用耳镜检查耳朵,用检眼镜检查眼睛。北极熊的齿式是I3/3 C1/1 P4/4 M2/3,牙齿检查时主要检查牙齿是否有缺损、断裂、龋齿或牙周病的迹象,建议检查过程中对口腔拍照记录。生殖器官检查主要通过视诊及触诊检查睾丸或乳腺大小、形状和硬度是否异常,是否有肿块,生殖道可通过超声波进行评估。
北极熊血液可用于血常规、生化、血液寄生虫检查及输血等医疗项目。主要采血部位是前肢背侧的头静脉、颈静脉和股静脉,采血前需先对北极熊进行麻醉。经过训练的北极熊则可在清醒状态下配合采血,可使用7号输液针头在趾间静脉采血。
2 疾病防控与管理
2.1 疫苗驱虫
在野生北极熊身上曾发现麻疹病毒和犬瘟热病毒抗体,可能与北极熊免疫力下降或与鲸类等动物接触有关[9]。布鲁氏菌在斯瓦尔巴德和巴伦支海地区分布的北极熊体内被发现,但目前还没有发现北极熊因感染布鲁氏菌而对生殖或健康产生影响[10],但确有报道显示北极熊易感染由啮齿动物传播的钩端螺旋体病,因此需减少与啮齿动物的接触,或每年接种钩端螺旋体杆菌素灭活疫苗进行预防[1]。
北极熊感染寄生虫的途径较多,如接触食物活体、环境丰容物等,因此制定相应的体内外驱虫计划是非常必要的。噻嘧啶主要驱杀线虫如蛔虫、钩虫和蛲虫等,建议口服剂量为12 mg/kg·bw,每日3次。芬苯达唑可驱线虫、片形吸虫和绦虫,口服剂量为25 mg/kg·bw,每日3次。伊维菌素对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良好驱杀作用,口服剂量为200 μg/kg·bw。甲苯咪唑主要驱杀线虫,口服剂量为20 mg/kg·bw,每日3次。以上驱虫药物轮流使用,可更好防治寄生虫[1]。
2.2 隔离与检疫
新引入的北极熊,建议至少隔离30 d进行检疫和状态观察,如怀疑其有传染性疾病或其他问题则需要隔离更长时间。粪便寄生虫可使用直接检查及漂浮检查,并及时进行相应的驱虫治疗。
野生北极熊通常不是群居动物,被隔离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可以将生活在一起的母子收容在一起,但在隔离或运输过程中需密切观察,防止母熊因紧张和应激攻击或压伤幼仔。隔离区域的环境及营养丰容也很重要,提高环境的复杂程度可以让动物活动更丰富,有效减少刻板行为的发生概率。
2.3 老年北极熊的医疗管理
老年北极熊更容易患肾病和肝病,因此需要对其健康状况密切监测,根据身体状况调整医疗及营养管理方案。老年北极熊代谢逐渐减慢,变得不再那么活跃,更容易出现肥胖问题,因此,需要注意监测老年北极熊的体重,并可通过减少饮食中的热量来控制体重增长。根据体重变化调整投喂量时还需考虑到季节或温度的变化。
肥胖可导致关节和背部疾病。关节病如果管理不善,可导致动物活动减少,从而引发其他医疗问题。 应特别注意确保攀爬结构的安全,加宽老年熊展区通道以避免其坠落或摔伤。每日口服美洛昔康0.1 mg/kg·bw可使关节疼痛得到明显改善。医者可根据实际用药效果调整用药剂量和给药频率,镇痛药如阿斯匹林、卡洛芬等也可用于北极熊关节病的镇痛消炎治疗。
在圈养环境中死亡的北极熊有约20%患有终末期肾病,因此,在老年北极熊的饲养管理中需格外注意监测肾脏指标的变化[11]。
2.4 人畜共患病的防护
在饲养与展示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测和防范人畜共患疾病。北极熊与人的共患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北极熊排泄物及分泌物(如粪便、唾液、血液、脓液等)中的病原微生物可通过接触人的器官组织黏膜传播给人类。但不同病原微生物有其特定的传播途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了解这些医疗知识并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如钩端螺旋体主要存在于尿液中,狂犬病毒可随口鼻分泌物排出,蛔虫幼虫和沙门氏菌存在于粪便当中,旋毛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肌纤维内。因此在接触动物粪便、尿液、其他体液或分泌物及饲料前后均需要洗手消毒,清洁饲养区域时需要佩戴手套、护目镜和口罩等进行严格防护。
3 总结
近些年,人们在迁地保护及圈养环境中对北极熊的饲养方法及一些常见疾病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迁地保护过程中的隔离与检疫程序可让兽医及饲养人员对新引入的北极熊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其身体状况作出评估,对于体况不佳或疑似患病的北极熊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通过制定规范的日常检查可有效监控圈养北极熊身体健康状况,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针对饲养过程中北极熊的一些易感传染病制定的疫苗驱虫程序有效控制了如蛔虫、钩端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降低了北极熊的患病风险。有针对性的定期体检便于监测老年北极熊的肝肾等器官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对于老年熊的关节退化等问题的治疗及疼痛管理可保障圈养北极熊的生活质量,提高动物福利。通过日常的医疗行为训练可以让动物主动配合操作,减少人力物力投入的同时也避免动物产生应激反应,为北极熊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