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爱国主义舆论研究

2024-01-17李聪张郁

今传媒 2023年4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爱国公共卫生

李聪 张郁

(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引领主流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优化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提出要加强对舆论热点的引导,广泛宣传爱党爱国等内容。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教育部党组印发《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指导教育领域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提出要在全社会讲好爱国的感人事迹,传播正能量,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引领爱国主义舆论。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壮大爱国主义舆论的理论逻辑

舆论宣传和舆论引领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爱党爱国放在舆论工作的首位。新闻媒体要讲好中国故事,占领舆论主阵地,需要通过多种形式传播正能量,弘扬爱国主旋律。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打造有效载体、营造浓厚氛围,具体到应对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就是凝聚社会力量、激发爱国热情。

(一)舆论工作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新闻媒体要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体现了新时代我们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不断探索及成果创新,为引领爱国主义舆论指明了方向。

舆论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要重视舆论宣传和舆论引领,把握政治性原则,把爱党爱国放在舆论引领的首位,同党和人民的事业、命运联系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主流媒体要深入宣传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及党中央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重视,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让人民群众知道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同时,生动讲述一线工作人员的感人事迹,普及科学知识,凝聚社会力量,在全社会弘扬真善美,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之情。

(二)引领爱国主义舆论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提升爱国主义舆论的影响力不仅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也是新闻媒体的义务。因此,新闻媒体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坚定不移地做好爱国主义舆论和宣传工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指示、部署,广泛报道全国各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与成效,讲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弘扬中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心,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应对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比如,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牢记社会责任,坚持正向引导,弘扬家国情怀,在要闻版刊登评论员文章,设置专栏,及时发布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传播感人故事,再现动人场景,使新时代的爱党爱国故事传播得更广更远。

(三)引领爱国主义舆论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媒体要聚焦爱国主义主题,把爱国主义主题融入贯穿媒体融合发展。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如何更好地凝聚社会力量,战胜困难,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引领爱国主义舆论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第一,要生动讲好爱国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报刊、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使爱国主义宣传报道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第二,要宣传好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引导人们感悟中华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发挥爱党爱国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第三,要加强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通过音频、短视频、网络文章、纪录片、微电影等形式开展网上爱国主题教育活动,让爱国主义精神充盈网络空间。第四,要加强网络舆论引领,引导网民自觉抵制损害国家荣誉、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言行,引导人们正确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第五,要深刻把握“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丰富意涵与内在必然性,全面理解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引领爱国主义舆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引领爱国主义舆论的现实困境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容易引发非理性爱国情绪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公众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也更注重个人意见表达和情绪释放。由于网络虚拟社会具有匿名性、自由性等特点,所以法律法规、伦理道德、文化传统等因素对它的影响较弱,网民的舆情表达也相对更加自由[3]。爱国主义舆论是人们爱国立场的体现,理性的爱国认知、情感会指导理性的爱国行为,有利于解决社会焦点问题,促进社会团结稳定;而非理性的情绪蔓延、传播则不利于社会团结稳定,不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部分西方媒体歪曲事实,对中国的报道偏离实际,部分政客甚至故意抹黑中国,污蔑中国的公共卫生管控措施,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我们需要进行有理有据的舆论反击和驳斥,但是,在此过程中容易引发一些非理性的情绪表达。比如,部分地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政策理解不透彻,缺乏人文关怀,因此,在舆论传播中被不断放大,引发社会争议,占用了社会公共资源;面对危机,部分海外同胞和留学生言行不当,出现了非理性的爱国情绪,甚至出现了极端言论。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不良信息频现,爱国主义舆论强度不够

全媒体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速度很快,社会关注度也很高,各种不同的言论也会迅速在网络上蔓延。首先,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相关信息会喷发出现,部分公众因缺乏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很容易盲信、盲从,甚至在表达时缺乏理性思考,让其他人产生了不必要的恐慌;部分地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初期存在短板和不足,被媒体简单、片面地放大,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其次,不法分子在网络上故意编造、传播虚假消息,引发公众恐慌,扰乱了社会秩序。最后,自媒体传播迅速,主流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速度较慢,导致舆论信息质量欠佳,很难应对群体极化效应。“高频率的信息刷新和受众短暂的信息停留,要求舆论引导不仅影响受众看什么和怎么看,还要强化信息要素的构建能力。”[4]因此,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不仅要占领互联网爱国主义舆论主阵地,依法加强互联网舆情监管,在舆论宣传中注重线上宣传与线下引导相结合,通过身边真实、生动、鲜活的故事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还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违背爱国主义的言行作坚决斗争[5]。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爱国主义舆论的引领路径

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处理都伴随着舆论。因此,要从舆论理念、传播平台、外部环境等方面着手,引领爱国主义舆论,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一)创新理念,搭建爱国主义舆论传播平台

创新引领理念,搭建传播平台,鼓励和引导积极、正能量的舆论信息传播互动是提升爱国主义舆论影响力,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当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要及时报道公众关注的问题,要在国家意志、政府行为和公众认知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然而,传统新闻媒体大多根据新闻事件的原委,按时间顺序进行报道,注重内容传播,但缺乏系统加工和整理,未及时为公众解疑释惑,也未实现政府和群众的有效互动,容易引发负面舆论。因此,传统新闻媒体要积极转变新闻报道理念,搭建爱国主义舆论传播平台。具体做法有三点:首先,硬件上要集中资源优势,搭建舆论交互平台,改变传统单一的舆论信息输出方式,发挥好连接政府与人民的桥梁纽带作用;其次,要做强政务媒体,疏通并拓宽公众表达渠道,倾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最后,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及时疏通交流渠道,积极引导群众在人民网、强国论坛等平台发言讨论,在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进行正面的情感表达,传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让爱国主义舆论牢牢占据主导地位。

(二)培育媒体舆论领袖,增强爱国主义舆论影响力

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著名的“意见领袖”理论,随着舆论传播的发展,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又出现了“舆论领袖”的概念。舆论领袖不仅包括官方电视台、新闻平台、报纸等,还包括社交媒体、自媒体以及在网络中较为活跃的专家、媒体人士、各类精英等[6]。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我们要积极培育舆论领袖,增强爱国主义舆论的影响力。具体做法有三点:首先,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凝聚社会共识。比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要迅速派出新闻记者赶赴一线进行全程报道,用媒体资源和舆论力量及时回应公众的疑问。其次,要积极探索与权威专家、媒体人士等群体共建主流舆论场,弘扬网络正能量,让他们及时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表评论,为公众解疑释惑。比如,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共同举办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活动,为大学生阐释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深化了大学生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最后,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打造紧跟潮流、形式多样、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使舆论领袖通过网络传播平台、新颖的话题角度和先进的传播技术,占据舆论传播的主导地位,从而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同力协契、共克时艰的精神深植群众内心,增强爱国主义舆论的影响力。

(三)发挥媒体社会教育功能,引导公众共情传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如果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不及时、有针对性地发布相关信息,容易引起公众猜疑,导致虚假信息蔓延。因此,新闻媒体要积极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引导公众共情传播。具体做法有两点:首先,要及时主动回应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引导人们要有科学的治理思维和工作生活方式。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新华网及时刊文呼吁公众从身边小事做起,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引导人们保持理性,通过公开、权威渠道了解信息;呼吁公众支持和配合防控工作,“戴口罩、勤洗手、不聚会、不串门”。其次,要讲好英雄故事,营造崇尚英雄的氛围,引导公众共情传播。“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7]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讲好英雄故事就是要让医生、解放军、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逆行者”成为社会崇尚的主角,让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真实故事能被公众知晓并共情传播,从而引导公众团结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家国情怀。比如,央视新闻报道了“快递小哥”志愿者的故事后,引发了广泛共情,使爱国主义精神传播得更广、更深入人心。

(四)彰显中国担当与作为,传播有国际视野的爱国舆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威胁人类健康、社会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爱国主义舆论不仅要体现出爱中国,也要体现出爱整个世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我们要彰显中国的担当与作为,传播具有国际视野的爱国舆论。具体做法有两点:首先,要讲好中国故事,注重传递共同的价值和情感。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生动活泼地讲好中国故事,以小见大地引导爱国主义舆论,将民族国家置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之中。其次,把握当代中国的实际,增强传播效果。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当今世界面临的公共卫生安全、经济复苏、地区安全、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深刻把握住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认识到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既是对国际合作的考验,也是对大国担当与作为的检验;另一方面,做到“听得懂,记得住”,采用公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元素和表达方式,实事求是地讲好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经济、技术、物资、人才和管理等支持,用实际行动推进国际合作,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国际舆论。

四、结 语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用好报刊、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营造浓厚氛围,聚焦爱国主义主题,创新方法手段,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使爱国主义宣传报道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舆论的正确引导,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爱国主义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爱国公共卫生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