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2024-01-16祁雪春
祁雪春
摘 要: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推动新时代统一战线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党委、统战部门不断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发现机制、培养机制、使用机制、管理机制、评价机制、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形成了全链式一体化的工作体系,极大地提高了高校统战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充分调动了优秀党外代表人士不断参与高校建设、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
关键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民主党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1]。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是知识生产、理论研究、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点对象。本文通过调研华东、华中地区五所高校,采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访谈、座谈等方式,归纳并总结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创新的工作机制,研究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全链式一体化协同机制,以期为推动新时代各高校统战工作科学有序开展提供实践案例和经验借鉴。
一、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发现机制
发现“合适”的人,是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前提,也是高校开展统战工作的实践起点。新时代高校党委、统战部门需不断健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发现机制,包括建立领导、计划、联动和储备等机制。一是健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领导机制。高校党委把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学校顶层设计的议事日程,校党委常委会每年年初、年中、年末分三次定期听取统战工作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情况汇报,研究和部署重点工作,特别是海外青年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大统战工作格局[2]。通过制定各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方案,建立健全重大问题征求党外人士意见、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等一系列统战工作规章,推动高校统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二是健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计划机制。高校党委把培养选拔党外后备干部作为学校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一部分并纳入党委的日常工作计划。从物色培养对象到选拔使用,建立一个覆盖全流程的良性机制,确保人才选拔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高校党委从基层着力,重点深入院系、实验室,与民主党派开展调研、交流,对全校党外人士的分布情况、研究水平等问题进行调查摸底和梳理分类。从教学、科研、管理一线,在民主党派成员、高层次人才、归国留学人员群体中,物色综合型优秀人才着力培养。充分发挥学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欧美同学会在联系人才、发现人才、凝聚人才方面的作用。健全完善党外代表人士和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有进有出,有上有下,实行全方位动态管理。三是健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联动机制。高校党委、统战部门要深入各个二级学院和教研部门,建立党外代表人士的工作联系点,积极从党外知识分子、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等群体中物色培养党外代表人士,要进一步提高来自基层的党外代表人士比例,确保基层统战工作有重点、有载体、有活力,实现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全方位推进、全领域覆盖、全过程发现,确保基层组织党外代表人士人数不低于总人数的五分之一。组织部门、统战部门和各民主党派,应在民主党派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既遵循队伍建设的一般性,又要注意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特殊性。四是健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人才储备机制。高校党委、统战部门要合理设计《高校党外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方案》,规范党外干部选拔、培养、举荐、使用流程,制定党外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即重点培养党外领军人物后备干部、民主党派班子后备人选和党外中青年骨干。高校党委、统战部门要统筹人才资源配置,规范推荐程序,实现党内推荐与党外推荐、组织推荐与个人推荐、定期推荐与日常推荐有机结合,为培养一批同党亲密合作、可堪重用的党外代表人士,为高校组织工作涵养水源。
二、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选拔机制
选拔“可塑”的人,是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基础,也是高校开展统战工作的重点任务。新时代高校党委、统战部门需不断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选拔机制,包括建立识别、成长、任用和锻炼等机制。一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识别机制。识别机制是确保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功能作用发挥的前提和基础。高校统战部门在同人事部门选拔党外人士过程中,坚持全面的观点,从个人履歷、教育背景、文化特长等方面切入,从立体化、发展化的眼光建设队伍,特别是要考虑到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和专业方向,建立梯队化的人才队伍,保持队伍发展的常态化和持续化,实现岗得其人,人适其岗[3]。二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成长机制。成长机制是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重要路径。面对多数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培养方向缺乏规划、发展前景不够清晰、组织关怀延迟滞后等问题,应大力优化配置培养资源。针对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党外人士,高校重点联系和培养的院士、教授,国家级、省部级各类人才称号的党外人士,要按照不同级别、不同岗位需求,制定差异化培养目标和具体细则,形成“量身定制”的培育措施。同时,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数据库。在充分掌握岗位人才需求缺口的情况下,适时进行人才队伍的调整补充,实行动态管理台账。三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任用机制。高校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依据中央政策确定全校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方案。在选拔原则上,把握好“三个基本条件”,即党外干部人选的政治素养要强、专业水平要实、综合能力要硬。在选拔程序上,要建立“识别、协商、选举、任命、谈心、任职”的规范化渠道。在选拔渠道上,要主动与民主党派、统战群团各级组织以及地方各级人大、政协加强沟通与联系,选拔符合条件的党外干部担任学校中层行政正职,积极参与推荐优秀党外代表人士进入高校领导班子。四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实践锻炼机制。根据“参政管理人才”和“议政建言献策人才”两类不同的培养目标,创造多元化的锻炼渠道,注重在实践中培养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一方面,统战部门要主动与组织部门沟通、联系,积极推荐党外有代表性的优秀人才到二级院系或者政府部门挂职锻炼;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的新方法和新举措,加强实践锻炼力度,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包容性发展平台,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选拔优秀的党外知识分子到领导岗位任职,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能动作用。
三、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培养机制
培养“可行”的人,是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核心,也是高校开展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高校党委、统战部门需不断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培养机制,包括建立联合培养、联络培养、联动培养和教育培训等机制。一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联合培养机制。通过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合署办公,围绕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使用、管理等环节,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党外人才工作,共同制定规划、共同物色选拔、共同培养教育、共同考察人选、共同讨论研究、共同督促检查,做到目标同设、人选共选、责任共担,真正形成合力。二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联络培养机制。党委常委、党委各部室和各基层党委负责人应主动与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交友,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各基层党委定期召开党外知识分子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充分调动党外知识分子参与热情。建立基层统战工作联络员队伍,实现基层统战委员配备全覆盖,确保工作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组织联动机制。高校要进一步完善与基层党组织的联动机制,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上传下达、下报上回的互动效应,从而把握思想动态、开展相应活动,解决必要诉求等,最大限度发挥高校统战基层组织在凝聚党外知识分子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党外人士参加寒暑假工作会、中层干部会、情况通报会、征求意见座谈会。不仅要鼓励党外代表人士参与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等组织,而且应提议高校党委、组织部门积极向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及各人民团体推荐党外代表人士,参与举荐或安排其担任有关领导职务,如推荐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府特邀工作人员。四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教育培训机制。要把对中青年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纳入统战工作计划,整合校内外政治资源,探索建立符合中青年党外代表人士需求和本校实际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讲授、考察、调研、交流、反馈”一体化的教育培养体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系统性、科学性和时效性。既要重视党外人才的政治素养建设,也要提高其理论涵养,特别是对于国内外时势的关心关注;要重视党外人才的社会实践,将其自身的专业优势与实践锻炼联系起来,增进其政治觉悟与专业水平[4]。例如,建立集中培训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外出参观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机制,开展具有前沿性和指导性的教育培训,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学员的参与程度,使党外人士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四、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使用机制
使用“可用”的人,是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核心要素,也是高校开展统战工作的前提。新时代高校党委、统战部门需不断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使用机制,包括建立联席会议、动态标准、协同使用等机制。一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联席会议机制。高校党委、统战部门应遵循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的“人才战略”方针,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党外代表人士在高质量发展中的第一资源作用。高校党委、统战部门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部和统战部联席会议的作用,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和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内容,每学期听取专题汇报,就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结构、规模、人选以及培养、选拔、使用等进行充分沟通、研讨、部署,推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深入开展[5]。二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动态标准机制。坚持“以用为本”的原则,将人才使用与平台搭建相互融合,既要发挥人才在统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又要为人才搭建高水平的智库平台,将优秀人才匹配到合适的岗位,发挥人才技术化、专业化的优势。同时,根据形式变化,及时调整高校党外人士队伍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既要关心人才队伍的工作条件,也要关心人才队伍的特长爱好,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党外人才[6]。特别是统战部门、组织部门要高度重视人才发展的前提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人才评价的标准、程序、内容进行调整。三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协同使用机制。做好民主党派成员专业技术职称与行政管理级别的衔接、转换工作,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规定,消除党外代表人士干部队伍使用过程中的政策性和体制性障碍。在此过程中,多方主体应互相配合、互联互通。党派组织要充分发挥优秀人才使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持与统战部门的常态化沟通;统战部门要做好考察、联系、协调、安排工作;组织部门要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将法规或文件中的章程细则真正落到实处。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科学评定成员对工作的履职情况,并对评定结果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与合理使用,让其成为干部成长晋升的重要依据。
五、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管理机制
统筹“可管”的人,是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基本功,也是检验高校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內容。新时代高校党委、统战部门需不断健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管理机制,包括建立激励、投入、协同等机制。一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激励机制。激励应用于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管理,是指激发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在参与高校建设与发展中的积极性、能动性、创新性,使其努力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在物质激励方面,通过科学评价其工作数量与质量,以及工作创新性、工作满意度等,确定绩效考核得分,并基于综合测评结果发放不同档位的津贴、奖金等薪酬。在精神激励方面,加大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成果、荣誉等宣传力度。尤其是加强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参与解决“老、难、堵”技术难题攻关的表彰力度,树立科技榜样。运用自媒体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宣传科技人才取得的创新成果。将物质和精神激励政策的优势互补,强化综合激励效用,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体系提供战略支撑。二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投入机制。高校党委、统战部门要从政策和经费方面落实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投入机制。在政策资源方面,要建立一套体系完备、科学合理、特色鲜明、正向高效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工作建设的制度体系,真正实现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包括建立完善的谈话制度、交友制度、考核制度等,强化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教育管理,促使其尽快实现政治成长,发挥其专业才干[7]。三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协同机制。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协同机制是指根据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具体状况,将针对人才队伍实施的计划、选拔、培育、激励、留任、考评等作为组成要素,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工具实现各要素间的协同,并使之成为一个高效循环的管理系统。各高校基本构建了统战工作齐抓共管的合作机制,除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外,各基层党委和直属总支等均基本设立统战委员和联络员,协调联动,细化工作部署。此外,尤其要将新形势下高校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联动,对人才队伍建设做出战略性规划,既要保证人才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稳定性、有效性,又要确保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与高校整体发展相一致、相协调、相促进。
六、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评价机制
评价“可靠”的人,是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对照表,也是检验高校开展统战工作的标准。新时代高校党委、统战部门需不断健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评价机制,包括建立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机制。一是构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评价目标。瞄准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预期,特别要关注党外青年教师尤其是归国留学人员在适应国情、校情等方面的现实需要,以及被同伴群体关注、认可的情感需求和成长目标。从评价目标着手,以小关怀促进党外人士的大成长,加快促使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逐步成为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社会主义人才[8]。二是构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评价内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的重点在于形成涵盖其功能、特征、效果的评价内容。通过结合不同类型人才的岗位性质、收入状况、社会地位、个性特征等因素,相应调整评价要素体系。从搭建大团队大平台,打造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参与大项目,催生大成果等评价内容着手,促使高校党外人才得到快速成长[9]。三是构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评价指标。结合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实际工作执行情况,归纳并分类总结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各级指标。通过多维度的细化描述,构建一级指标体系,并层层分解为具体化和可操作化的二三级指标。同时,考虑不同指标在体系中的权重,以合理区分指标间的重要程度。坚持党内党外同标准、同要求的原则,运用民主评议、述职述廉、年度考核、干部考察等方式做好党外干部的日常管理与考核,及时了解党外人士的政治表现、思想状况、履职能力、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对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了解程度和运用程度,推动党外人士考核评价的规范化、常态化。四是构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评价方法。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是构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评价体系的重要工具。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评价体系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互结合的方法,从不同层面客观、真实地考察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效。例如,采用访谈法对评价内容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建立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依据,并依据排序分别从多个角度展开评价,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供多项选择。又如,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依据专家意见和评价目标构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效的多维矩阵,利用一级指标权重测算高校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短板。科学的分析方法既有利于实现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整体评价,也有利于挖掘高校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亮点和特色,为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提出针对性意见。
七、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考核机制
考核“可信”的人,是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验金石,也是高校开展统战工作的规范约束。新时代高校党委、统战部门需不断健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考核机制,包括建立计划、管理、反馈和运用等机制。一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考核计划机制。高校党委、统战部门应设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中长期考核计划。既要遵循针对统一战线内容制定的基本考核制度,如依据《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实现有法可依;也要明确党外代表人士考核的具体制度,如制定《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考核方案》等,明确权责边界。具体而言,要细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内容、形式、保障等考核规定,明确考核的范围、人员、内容等,以增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组织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考核管理机制。要明确党外代表人士考核的单位、领导、干部、民主党派的主体机制,建立考核频率、流程规范、成果运用、结果反馈等程序机制。按照思想政治、教学能力、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划分权重,细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考核要求[10]。三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考核反馈机制。通过对考核结果的追踪反馈,溯源考核过程中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实现对考核过程的全链式管理。对于重要的考核结果,开展常态化监督,特别是针对各民主党派组织工作中的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以及提交优秀提案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监督。通过不断改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内容、结构、方式等,让考核结果真正转化为民主党派的治理效能。四是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考核运用机制。各级党委、统战部门要全面对标对表,坚持目标导向,依据考核结果,认真梳理分析组织工作的进展状况,主动前移工作关口,抓紧补齐短板、弥合差距,重点是抓好党外人士的思想教育工作,将政治思想與工作业绩刚性挂钩,并应用于年度考核评奖评优,职称晋升、职务升迁等,从而确保考核评估责任实、依据硬、数据准[11]。
八、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保障机制
保障“可堪”的人,是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支撑点,也是高校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保证。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保障措施和配套机制,对于提高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高校党委、统战部门需不断健全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保障机制,包括建立政策保障、渠道保障、场所保障和人员保障等机制。一是完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政策保障机制。要把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高校年度工作规划,明确建设的目标、任务,确定职责、范围、预期等。同时,积极配合落实统战部门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制度规定。坚持正向激励的措施,在议程、规则、保障、反馈等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上形成制度性安排[12]。二是完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渠道保障机制。高校统战部门应在观念上重视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和建言献策的履职实践,行动上消解体制限制、增加参政议政计划、广开建言献策渠道等,进而保障党外人士参政议政和建言献策的权益。同时,完善党外代表人士的知情明政机制、考察调研机制、工作联系机制以及评价监督机制等。三是完善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场所保障机制。高校统战部门应建有固定的党外人士活动室,主要供党外人士在联谊、培训、交流、学习时使用,提倡一室多用。其中,党外人士活动室标牌悬挂在醒目位置,室内张贴规范细则,一般包括单位内所涉及的民主党派人士组织架构、岗位职责等基本制度;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要设置党外人士决策咨询、参政议政等成果公开栏,公开内容应简单明了。四是完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人员保障机制。高校统战部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增设联络员,加强联系交流。同时,对统战专职干部采取定期集中学习、专题辅导、结对帮带、联席会议等形式,开展培训交流和工作部署。选派高校统战部门和二级院系统战负责人参加针对性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0.
[2] 杨素群.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94-101.
[3] 王志立.完善好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研究[J].中州学刊,2019(11):17—21.
[4] 李滨芬.新时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黑河学院学报,2022(6):44-47.
[5] 史晓明.全力推动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发展[N].丹东日报,2017-08-09(4).
[6] 李光明,代科学.人才使用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及构成探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5):74-78.
[7] 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北京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理论研究[C].北京:学苑出版社,2016:43-57.
[8] 钱再见.新时代统一战线引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聚力高质量发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99-107.
[9] 林旻,王炜芳.关于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导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1(7):79-83.
[10] 侯东德,张灿.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及实践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23(2):6-19.
[11] 柯尊韬.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逻辑及实施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2):178-183.
[12] 吴建明.“大统战”视阈下高校统战工作创新研究[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4):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