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视角下皖赣交界区传统民居改造对策研究

2024-01-16左光之米之杰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街巷肌理民居

左光之,米之杰

(1.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受时间、空间维度共同作用形成的物质形态,独特的自然、人文因素赋予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1]。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有助于延续我国优秀的地域文化。徽州传统民居作为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体现了儒家、道家、释家等多种文化。因此,国内众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徽州传统民居的改造进行了研究。

陈钊[2]重点分析了徽州传统民居的功能转化和修缮方法,但对具体改造措施和房屋的修缮实践描述较少,缺乏实际应用方法论;彭志明[3]探讨了休宁县传统民居的保护利用模式与策略,但缺乏对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陈爽[4]在环境整体构建、空间功能织布、激活环境氛围等角度提出改造策略,但在改造中注重建筑空间功能的再生和古建筑的模仿,缺乏对徽州传统建筑的演绎;王群[5]在功能空间、平面布局、沿用传统元素等方面进行了微更新,但在地域文化传承中仅提到传统物件的再利用,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策略。王康英[6]从艺术家、当地工人、建筑师协同改造的角度探讨更新模式,但三者之间相互独立,且民居改造方面的描述不够详尽,其推广价值有限;陈鹭[7]探究了传统民居的平面形制、空间营造和内部装饰,但同样缺乏对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

基于上述研究,传统建筑的改造普遍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却忽略了当地地域文脉特色以及周围环境的营造,使得传统建筑中原本附着于地域文化的众多要素逐渐被蚕食,地域性逐渐丧失[8],因此,聚焦于解决传统民居地域性改造问题具有现实性意义。本文以皖赣交界地区祁门县磻村传统民居改造设计为例,结合地域文化视角,探究从聚落肌理到建筑单体、从宏观到微观的传统民居改造设计新思路。

1 磻村概况

1.1 概况

黄山市祁门县磻村位于皖赣交界处、黄山西麓,属历史文化名村,周围分布丘陵、盆地和河谷。当地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缺乏。磻村面积0.07 km2,总户数149 户,常住人口414 人,摸底调研发现空置民居40 户,实住居民户数为109 户。磻村是皖赣地区建筑文化的缩影,较好地保存了传统聚落文脉肌理和地域建筑特色,其中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有敦典堂、嘉会堂等。

1.2 地域文化特征

1.2.1 风水文化的影响

风水文化影响着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观[9],磻村的选址结合“天人合一”“择地而居”的观念,聚落环境资源优胜,青山环抱、三面环水,符合徽州风水文化中依山傍水、山环水绕的选址特征。

1.2.2 儒家文化宗法礼制

磻村传统建筑的形式较为统一,建筑平面形制受儒家文化影响,包括空间功能、门窗朝向、主次关系、建筑命名等[10],例如敦典堂取敦典庸礼之意,“敦典”即厚其礼敬,推行礼教,笃守典章制度。空间上,祠堂体现了儒学以宗法等级制的名教礼法,祠堂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堂屋位于中轴线上,用于祭祀祖宗,享堂设有天井,意为“四水归堂”。

1.2.3 民俗文化

祁门县广为流传的目连戏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400 年历史,每逢元宵佳节,村民排好长凳,观看戏曲,戏曲表演内容简单易懂,演唱历史故事,宣扬佛法,劝诫人们向善;每逢正月初二,当地会举办接菩萨仪式,敲锣打鼓、舞龙放炮,求取来年风调雨顺;接罗汉时村民集聚广场,供奉祠堂,共同参加接罗汉仪式,祝愿家庭幸福;拔路节在农历七月初一,村民齐上阵,修桥补路、拔草治河,共同治理保护村落。

2 磻村聚落空间及建筑风貌

2.1 聚落空间

磻村古村落总体呈现圆磨形排列(图1),三面环水,文闪河环抱村落,向东流去,两岸古树苍翠,青山环抱,风景如画,“圆满、圆融、圆通、勤劳、任劳任怨”的石磨精神被写入村规民约。村庄内的深巷窄道四通八达,却纵横交错,难觅出口,古台老宅则围绕巷弄,被誉为“水磨磻村,千年迷宫;玉带缠腰,美景天成”。

图1 磻村聚落肌理图Fig.1 Texture map of Jia Village

2.2 建筑风貌

江西与徽州自古以来就是邻居,加上人口流动,两地建筑风格相似,但两地也存在各自独特的建筑风貌。皖赣民居是徽文化与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磻村传统建筑融合了两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建筑风貌独具特色。

2.2.1 平面形制

祁门县民居多以天井为中心,如图2(a)所示,平面多为正方形,民居往往以半天井式为原型,天井贴近墙壁,中轴线上布置厅堂,两侧为厢房,布局紧凑,此外平面也会结合地形做不规则形状[11]。随着时代发展,磻村民居逐渐简化了这一特征,多数民居舍弃了天井,转而通过开高窗的方式获取日照和通风,如图2(b)。

图2 建筑风貌分析图Fig.2 Analysis diagram of architectural style

2.2.2 内部空间

皖赣民居的功能空间与徽州地区存在一定差异,如图2(c),当地民居一般为一层或一层半,一层住人,阁楼为堆放杂物的阁楼,并不住人,厅堂采用一明两暗的布局方式,堂屋为敞厅,两侧为厢房。而徽州传统民居多为两层,每层均可住人,厅堂采用一明两暗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

2.2.3 立面

皖赣民居的建筑立面做法与徽州传统民居同样存在差异。皖赣民居的外墙多为空斗砖墙,材料为黏土砖,采用二眠一斗或眠砌的做法,再用白色石灰粉墙,而有些民居会直接将砖块暴露出来,从而体现砖本身的材质特性,随着岁月的沉淀,增加了建筑的历史感,如图2(d)。徽州民居的外墙砌筑多数也是“斗墙”,但材料多为土坯或青砖,采用一板一牵砌法,斗内用碎砖和土填实。

2.3 存在问题

2.3.1 聚落肌理的破坏

传统聚落文脉肌理遭到破坏,一方面,街巷的历史感缺失,电线纵横交错、蓝色雨棚随处可见、院落空间摆放杂乱等;另一方面,街巷界面的连续性不足,建筑的排列存在空当或密度过大的问题。徽州聚落原本是以祠堂为核心环绕的空间组织结构[12],但是随着聚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建房打破了原有的空间肌理。

2.3.2 传统民居的问题(1)传统空间格局和审美意境的脱节

皖赣地区普遍遵循宗法礼制,中轴对称和天井式布局已深入人心,但在调研中发现多数民居并非中轴对称、天井式布局,且功能空间重复单一,无法突显核心空间(如厅堂、天井等)的重要性;由于空间的重复单一且开窗较少,建筑内部无光影变幻,层次感不够,以至于缺乏审美意境。

(2)外立面材质和色彩的丢失

传统民居外立面与徽州建筑粉墙黛瓦、质朴典雅、内敛含蓄的相差甚远。如图3 ⑦所示,立面由黏土砖和石灰浆粉墙,但因为年久失修,多处墙皮脱落、墙体开裂,门窗等构件破损严重,屋顶瓦片脱落,急需修复。立面呈现黄黑色,檐口下方涂有一圈白色抹灰,立面整体颜色失衡,缺乏统一和美感。

图3 磻村基本现状调研Fig.3 Investigation on Jia Village

(3)建筑结构的损坏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原有传统民居的木构架、黏土砖和屋顶等,因年代久远,较为脆弱,急需修复。此外,原有窗户数量不足,且开窗面积较小,室内缺乏采光通风,导致室内地面与木材回潮严重。

2.3.3 建筑文化的缺失

传统建筑的保护不够充分,例如传统民居的营造技艺、营造手法传承断层,以及居民的保护意识缺乏;建筑文化与习俗脱节,敦典堂内部的戏台和其他历史建筑施行单纯的静态保护,缺乏文化体验活动。

3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改造策略

为解决磻村传统民居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延续聚落空间肌理、凸显民居地域特色,促进文化传承,可从改造目标、原则、方法三方面构建改造策略,如图4。

图4 地域文化视角下传统民居改造更新策略Fig.4 Renovation strategies of traditional dwell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

3.1 传统民居改造的思路建构

首先,对磻村聚落空间和建筑风貌进行了调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地域文化视角融入传统民居改造的必要性。其次,明确因地制宜、时代理性、传统文化的改造目标以及与地域文化相得益彰的改造原则。最后,提出聚落肌理的延续、建筑实体的改造、地域文化价值的持续的改造策略,如图5 所示。

图5 整体研究框架技术路线图Fig.5 Technical roadmap of overall research framework

3.2 改造目标

3.2.1 强调因地制宜

注重因地制宜,聚落空间肌理、建筑空间结构、建筑材料色彩等方面需适应磻村湿润多雨的气候特点,契合磻村“圆磨形”的聚落肌理,承袭磻村朴素淡雅的建筑风格,延续磻村勤俭尚义的民风民俗。

3.2.2 体现时代理性

基于当下生态宜居的使用需求,需优化建筑的功能空间,改善生态景观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简化复杂的建筑装饰,结合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以体现时代理性。

3.2.3 弘扬传统文化

通过聚落空间序列的组织、空间审美趣味的提升以及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等方式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需丰富景观层次,串联建筑与景观要素,增加建筑内部光影关系,以实现移步换景的空间序列,并且通过修复文化公共空间、传统习俗活化,展示当地建筑的文化内涵。

3.3 改造原则

3.3.1 原真性保护原则

历史积淀的建筑风韵不能轻易变换。应修复已经毁坏的构件,在改造中尽量避免破坏原有建筑,切勿匆忙饰旧,保证整体风貌的完整性,同时可以适当利用新材,在原有建筑构架的基础上增加可拆卸的构建,在不改变原有风韵的基础上,敢于做新旧对立且可逆向建筑改造[13]。

3.3.2 地域文化融合原则

传统建筑是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改造时传承传统建筑形制、功能空间、建筑技艺等。此外,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文娱活动也要通过建筑得以延续。

3.3.3 活态化传承原则

注重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使原本束之高阁的历史故事与尘封已久的建筑遗产相互融合,激发出每一处空间的情感表达,从而促进当地传统建筑的文化输出。

3.3.4 整体性原则

传统聚落是一个有机整体,需结合聚落整体和室外空间进行设计。改造时需纵观全局,不仅关注建筑风貌的改造,还重视聚落肌理、自然环境、民俗文化等的整体性改造。

3.3.5 公众参与原则

传统建筑改造是为用之于民的建设工作,当地的居民和建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地村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村民的参与有利于营建符合当地人文精神的建筑,也有利于传承建筑技艺。

3.4 改造方法

3.4.1 聚落肌理的延续

挖掘历史文化要素,理清地域文化特征,总结出聚落肌理原型,从而演绎出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聚落空间。在保持聚落内原有建筑风貌的前提下,通过修缮、改造空间肌理,恢复传统街巷的历史感和街巷的连续性,并通过整合组团形式、打造公共空间等方式,强化聚落空间组织秩序。

3.4.2 建筑实体的改造

如今,大量的传统民居因年久失修面临着闲置乃至损坏的情况,不利于传统民居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在改造传统民居过程中,应当秉承地域文化融合原则,追求传统建筑理念,满足传统美学的审美需求,参考原有建筑特征和营建手法进行改造,改善室内采光、通风条件,修缮旧材、善用新材。

3.4.3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多样,既包含传统文学、建筑技艺、口头文学等地域文化,也包含曲艺、游艺、杂技、音乐等民俗活动。以往,非物质文化通过书籍、建筑遗产、演艺工具等物质载体传承,或通过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体现。如今,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文艺演出等形式传播地域文化,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4 磻村传统建筑改造实例研究

4.1 聚落肌理的延续

4.1.1 修复街巷肌理

改造重点:保护街巷肌理,传承历史格局,完善街巷路径的连通性和层级性,在不改变聚落街巷肌理的前提下增强街巷界面的连续性。

(1)保护传统街巷的历史感

保护传统肌理,拆除多余构建。重点保护街巷为村内外主要道路、嘉会堂与敦典堂周围巷道以及坑磻古道。需严格保护街巷肌理和两侧民居的传统风貌,在不破坏临街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可通过修缮、改造等方式延续空间肌理,蓝色彩钢板挡雨棚改为手工木构架遮雨棚,门前堆放的木柴移入院内或厨房,并拆除线杆,线缆入地,防止破坏传统巷道风貌。针对传统街巷的路面整治,采用青石板或条石,重新砌筑台阶,清除水泥抹面和沥青路面,恢复历史原貌。

(2)增强街巷界面的连续性

为了完善街巷肌理,磻村还需要增强街巷界面的连续性。

一方面,在街巷肌理的修复中,如图6,采用修补填空的方法来完善街巷的连续性。针对界面的琐碎、凌乱等问题,可通过增加绿植、景观小品、景墙等手法提高空间的序列感,增加公共空间的整体性。此外,对于聚落内紧凑、狭小的巷道可适当延长流线,打造视觉通廊。而较宽的道路可通过设计转角打断视线,增加街巷的趣味性。

另一方面,还应注意街巷界面高度的连续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建设控制区的建筑高度不宜超过9 m[14],对超出规范的建筑施行降层或拆除处理,对聚落整体风貌影响严重的建筑予以拆除,确保同一界面建筑和谐统一又灵活多变。

4.1.2 重塑组团形式

以层层相套的组团结构为原型,以景观节点和公共空间为布局核心,重塑聚落组团形式。通过整合零碎空间、分割与渗透空间、虚实结合等方法进行重组,营造出错落有致的景观层次,延续聚落的发展肌理,强化以血缘型为核心的空间组织秩序,见图7。

根据传统民居的远近关系和风貌特征,将错落有致的五栋传统民居配合新建民宿组成四个组团,组团围合而成的公共空间为庭院,见图8。此外,每个民宿组团都有一个公共空间,作为各组团单体之间的联系;每个组团还有一个面对中央景观的露台或者是庭院空间,作为对中央景观的回应;庭院以观戏和休憩功能为主,布置戏台、树池和休息区,增加周边居民的互动交往。

图8 组团形式Fig.8 Remodeling of Group Form

4.2 建筑实体的改造

4.2.1 功能空间的置换

改造的建筑组团由两栋独立的传统民居组合而成,编号为1 和2。1 号民居以调整功能布局,提高使用率和舒适度为主,2 号民居为传统排屋,以改善采光和通风、完善使用功能为主。

(1)追求轴线引导的建筑理念

针对调研中民居中轴不对称的普遍问题优化功能空间。一方面,考虑到我国讲求轴线为尊的建筑理念,在两栋传统民居中均考虑了轴线关系的表达,以天井和中厅的连线为中轴线,两间民宿布置于两侧,活动室作为次要空间位于建筑背面,减少对轴线完整性的干扰。另一方面,在多个空间组团上同样遵循轴线关系和内向性,以戏台为中心,餐厅和戏台的连线为中轴线,两侧布置民宿和展馆等公共空间,从而构成对称关系,见图9(a)、(b)。

图9 改造前后平面图对比分析Fig.9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lan before and after renovation

(2)满足曲径通幽的审美特征

民居改造以天井为中心,两侧布置客房。从整体布局上来看,由庭院入户,经过厅堂,最后到达客房,游客感受着光影交叠变化,体验到空间穿梭的美感,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到情感上的共鸣。此外,游客在一层的公共活动室时,可透过落地窗看到室外的街景,到达二层后可领略到远处的自然美景。在移步换景间,天井回廊、飞檐翘角,与屋外青松翠柏、花坛盆景的意象组合形成亲近自然又宜居宜情的感受。

4.2.2 外立面的重构

改造前的民居在材质、色彩方面与传统徽州古民居相差甚远,见图10。为此,在外立面的设计中采用传统的材质、色彩、符号,并与现代设计手法结合。

图10 立面效果图Fig.10 Elevation renderings

民宿立面做法与当地保持一致,采用空斗做法与白色抹灰。在外墙砌筑上,用当地常用的黏土砖和水泥砂浆修复破损开裂的墙体,再用白色的防水腻子,让匠人调配好比例后墙面刮白,从而还原外立面的色彩特性。徽州盛产青黑色的黟县青石,石质厚重细密,适合建材和石雕,可用于院落走廊的铺地和矮墙的砌筑。

立面形式上,适当抬升了屋顶,使其脱离墙体,四周一圈采用木质格栅,改善立面层次的同时,增加二层高度和室内采光。同时,沿用民居的木窗设计,扩大原有门窗大小,增加二层窗户数量,新增窗户用金属细框包围。开窗位置也是斟酌的重点,需满足立面虚实关系的同时,让室内与外界产生联系。此外,活动室立面大尺度的开窗与石材形成鲜明对比,建筑材质之间形成极具力量感的对话。

4.2.3 结构的表达

结构上采取温和处理的方式,原有的墙壁、门窗、木构架由当地匠人修复完好。考虑到传统建筑木构架的破坏程度,在关键木质支撑处采用轻质高强的纤维复合材料加固,见图11(a)。并在墙壁中增加钢架结构来支撑木构架屋顶,将屋顶抬升80 cm,让屋顶漂浮于墙体上方,从而更好地保护木构架,见图11(b)。

图11 建筑内部结构图Fig.11 Internal structure diagram of building

建筑结构的新旧交叠是结构表达的重要环节,建筑内部新增的构建区别于老物件,让游客可以清楚地看出新旧关系[15]。一方面,新增的内部隔板、格栅和家具让空间更加温馨舒适,与之相对比的是老旧的木构架、窗户、日常物件等。另一方面,钢结构与石墙相互融合,加固房屋结构的同时,也增加了室内的使用面积。最终,形成新与旧、轻与重的强烈对比,让建筑内部的空间体验更加丰富,见图11(c)。

4.3 地域文化价值的持续

4.3.1 建筑技艺的传承

运用工匠技艺和本土材料。建筑技艺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不同的建构通过不同的技艺传承而来,所以建筑技艺能否在设计中体现文化的传承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营造技艺方面需保留磻村的“时间肌理”。设计团队寻找到当地工匠,借助他们精湛的手艺,营造传统建筑改造中缺失的建筑技艺。此外,技艺的传承还体现在建筑材料的还原,改建建筑可回收利用原夯土房拆下的墙面材料和小青瓦,沿用当地的木材、青砖、老石板、水磨石等实现“旧材新用”,同时使用钢构架、玻璃等新的材料,创新技术,在延续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实现“新材旧用”[16]。

4.3.2 传统习俗的活化

磻村作为典型的皖赣历史文化古村落,拥有目连戏、接菩萨等多种文艺表演。通过结合聚落内的古戏台、祠堂、纪念馆、文化展览馆等公共空间,定期举办接菩萨、祭百神祈丰年、拔路节等传统民俗活动,以及在文化节的文创打卡活动等。除了举办各项活动外,村史馆通过数字视频讲述历史故事、开展戏曲教学和理论宣讲等,让地域文化透明化,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磻村的文化习俗。此外,在传统习俗的继承中还需加入人文色彩,使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相呼应,让改造后的传统建筑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持续扩大地域文化价值。

5 总结

传统建筑的发展始终具有地域性,是多种地域性要素在时间、空间维度下相互影响的结果。本文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归纳皖赣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文化影响下的聚落空间、建筑风貌特征,指出现状中存在聚落肌理破坏、传统空间格局和审美意境脱节、外立面材质和色彩丢失、建筑结构损坏和建筑文化缺失的问题,并在地域文化视角下提出建筑改造目标和策略。最后,结合当地调研中传统民居的普遍现状问题,提出了聚落肌理的延续、功能空间的置换、外立面的重构、结构的表达、地域文化价值的持续,即宏观聚落层面到微观单体层面的地域性改造策略。

基于上述描述,得出以下结论:

(1)重视街巷肌理的修复和组团形式的重组。传统街巷需遵循聚落历史格局和自然环境,一方面,需延续传统街巷的历史感,对路面进行整治,修缮或拆除不必要的构筑物,恢复历史风貌;另一方面,重新塑造组团形式,以景观节点和公共空间为核心,遵循磻村组团形式和邻里关系,反馈磻村的聚落肌理。

(2)重视传统风貌的延续。充分调研当地传统建筑的空间形制、立面材料色彩、建筑结构,在改造中采用温和的改造手法,保留原有建筑特征;运用当地的传统工艺和设计手法,对建筑进行虚实、主次的处理,营造当地地域特色的同时增加美学体验。

(3)重视地域文化价值的持续发酵。注重当地建筑技艺的传承,寻找当地工匠,通过他们的手艺,保留磻村建筑发展的时代印记,同时沿用当地的材料,做到材料的新旧对比;另一方面,活化传统习俗,将传统文艺表演与建筑相结合,定期在建筑中举办民俗活动和数字化宣讲,延续和扩大传统文化价值同时,活化传统建筑。

猜你喜欢

街巷肌理民居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边走边唱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雨中的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