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迁村并点推动下滁州市乡村住宅景观设计研究

2024-01-16肖文珍刘永昊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院落住宅景观

冯 艳,肖文珍,刘永昊

(1.安徽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温州肯恩大学 建筑与设计学院,浙江 温州 325060)

乡村住宅景观设计是一个关系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理性决策过程,设计方法的选择通常要考虑自然环境的约束、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失等因素,以此协调乡村住宅景观建设,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目标和措施。其理性决策由两部分组成:社会的理性决策和市场的理性决策。在社会理性决策中,决策主体分别为政府和村民,政府更重视公众利益,村民则更重视个人利益;在市场理性决策中,决策主体分别为房产公司和村民,房产公司关注社会需求,村民力图维持其住宅景观空间的范围和形式。然而,迁村并点推动的乡村住宅景观设计一般由各级政府召集相关人员规划方案,社会的理性决策大大超过了市场的理性决策,产生了许多忽视村民利益的设计。

“迁村并点指的是随着城镇化过程中村庄人口减少,促使农村居民由零散的小村庄向选定的中心村集中的过程。”[1]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迁村并点提出以来,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关注动因、正负影响及对策方面,如陆希刚[1]从土地节约、公共设施和土地规模经营方面探讨政府和村民的利益得失,发现村民偏好独院式住宅,而储存农具粮食、种植花果蔬菜、饲养禽畜等农家活动的院落空间,只作为村民利益损失依据提出,未开展深入研究。王颖等[2]考察了上海浦东孙桥镇迁村并点过程与模式,分析了政府主导模式的独立式住宅和公寓楼房、渐进式的独立式小住宅和新公房,以及就地更新改造的住宅,但仅分析了住宅面积、户型,介绍了村民偏好于独立式住宅,并未进行系统的探究。郑潇蓉等[3]结合花厅村新农村规划特色,探讨迁村并点意义,而住宅设计则是从平面功能与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方面进行阐述,虽然提出庭院经济,却未进一步结合景观进行探讨。因此,本文结合乡村住宅设计与庭院经济,从景观设计学的视角梳理迁村并点推动下乡村住宅景观现状,探究乡村住宅景观构成和特征,剖析适应村民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居住环境,为化解或减缓政府-村民这两大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矛盾探索思路。

其实,在政府-村民两大利益主体博弈过程中,政府希望村民“上楼”,实现人口集聚和资源集中,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提高公共设施服务效用,促进农业用地规模经营,并腾退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在单向的自上而下迁村并点策略下,村民较难采取有效途径反映自身需求,大都只能接受制定的迁并方案,迁移到政府统一建造的住宅。然而,住宅景观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强行改变了村民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乡村社会不和谐因素,使得迁村并点的乡村逐步成为社会关系矛盾交织的特殊空间单元[4],住宅景观设计能否协调两大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到村民的安居乐业,以及乡村社会的“和美”。由此,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乡村为例,通过深入调查,客观反映迁村并点推动下住宅景观现状,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对于确定科学的乡村住宅景观设计方案、建设和谐可持续的乡村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1 研究区域住宅景观现状

滁州市是安徽省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东部,与南京相邻,西部接近合肥,区域内有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下辖琅琊区、南谯区,及全椒、来安、定远、凤阳4 个县,代管天长、明光2 个县级市,总面积13 433 km2,郊县面积在市域面积中占比高,近80%人口生活在郊县区域。迁村并点以来,滁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农业、农村和农民等问题的解决作为主要任务,进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拆除一些居民较少的村庄,将宅基地改造成农田。截至2022 年末,滁州市常住人口405.0 万人,城镇化率63.1%[5]。

较高的城镇化率凸显滁州市迁村并点的力度,同时,也带来许多不利于乡村和谐发展的因素,阻碍了滁州实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远景、现代化新滁州建设目标,以及凸显“合肥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6]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潜力。以迁村并点为背景,归纳出滁州乡村典型住宅景观,如规整的院落式、以城市化元素为主导的多层式、传统村庄的自建房式,对滁州市“和美”乡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1.1 院落式住宅景观及问题

院落式住宅景观是“主屋+院落”的形式,具有统一的规划、布局、平面功能,大都沿公路条带状布局,多属于联排的平台式院落空间,在公路与房屋之间设置较大的开敞平台,作为房屋与道路的后退空间,方便停放车辆,联排房屋门前平台相互连通,为村民提供集聚、休闲场所(图1)。

选择沿公路条带状布局,主要目的是为了村民出行便利,缩短与外部空间的距离,并由此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为政府的排水、给水、照明等基础设施施工提供了空间。然而,这种形式容易忽略耕作半径对村民劳动出行成本的影响。耕作半径有两种衡量方式,一种是指村民住宅到农耕作业区的空间距离;另一种是指村民步行或乘农用运输工具到达农耕作业区所消耗的时间长短[7]。显然,迁村并点建设的院落式住宅扩大了耕作半径,侵害了村民劳动和生活的既有权益。

此外,这种形式忽略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对乡村住宅景观选址的影响。传统选址注重“背山、临水”,也就是住宅景观的主体建筑物前方要有水景,后方要有遮挡、庇护的山体或者树林等景观,住宅院内、院外植树,修建排水沟,并与后方的山林景观呼应、连通,在充分利用自然的基础上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改进住宅区域生态系统的小气候。然而,从图1 中可以看出,没有山体、树林、水系等景观元素的遮挡、庇护,再加上墙体、屋顶等材料的老化和破损,使住宅景观的主体建筑物存在“冬冷夏热”的弊端。同时,院落硬质铺装的面积较大,难以兼顾雨水的渗透和地表水的蓄积等功能。

1.2 多层式住宅景观及问题

多层式住宅景观大都为新农村居住点,是以城市化元素为主导的多层楼房,一般为四层到六层(见图2),建筑面积分别为90 m2、120 m2、160 m2,户型简单模仿城市高层单元式住宅,舍弃了村民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住宅景观空间与生产生活相匹配的特殊要求。如:农机、小型车辆等农业生产辅助工具需要大空间存放,农产品需要晾晒空间,家禽需要饲养空间,以及蔬菜、水果、花卉等需要种植空间。

图2 滁州市新塘村住宅景观Fig.2 Residential landscape of Xintang Village, Chuzhou City

显然,新农村的多层式住宅景观与村民实际使用需求存在差距。如建筑面积120 m2的户型,在室内空间布局上与城市多层住宅无异,客厅朝南,开间4.5 m,进深5.8 m;主卧朝南,开间5 m,进深4.5 m;储藏空间最小,开间1.5 m,进深3 m,利用率很小。虽然,户型南北通透,室内照度均匀,能够满足日常采光、通风要求,但储藏空间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农产品和农具存放需求。

从建筑构造看,新农村多层住宅均采用一梯两户的格局,楼梯是唯一垂直交通工具,而多层楼梯在设计时,大都以健康成年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顺利通行为依据,楼梯的宽度和坡度大都不适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8],无形中降低了老年人出门锻炼、聊天等融入“住区大家庭”的频率,使居住在高楼层的老人与“住区大家庭”产生距离,增加其孤独感。同时,迁村并点之后“上楼”的村民大都保留着少量农田,一些农产品和农具很难通过楼梯搬运。因此,多层式住宅景观加速了居民放弃早已习惯的生产活动,也改变了居民利用各种生产收益补贴家用的生活习惯。

1.3 传统式住宅景观及问题

传统式住宅景观大都为带有院落的村民自建房,由于离中心城镇较远,不影响城镇建设与发展,在迁村并点过程中未被波及,从而保留了住宅景观的本土化特点,在住宅的选址、朝向、平面布局,以及空间组合等方面充分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以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图3 为一(二)层瓦房(楼房),坡屋顶(平顶),较为典型的建筑空间布局为三间并列,中间堂屋,两边卧室,厨房和储藏间搭建在左右两侧,主屋面朝南,南北向开窗,前院为半开敞式,后院由院墙围合。可以说,传统式住宅景观是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结果,它以亲切、和缓、谦让、贴近自然的姿态与大自然共生,其建造不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环境污染,密度不会使环境承受起超负荷的生活荷载,物化表现不会切断历史文脉[9]。

图3 滁州市定远县藕塘镇乡村住宅景观Fig.3 Rural residential landscape of Lotang Town, Dingyuan County, Chuzhou City

传统式住宅景观最具特色的部分是院落空间,体现了住宅景观贴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文脉。院落分为前院、后院,前院兼顾生产和储藏功能,可供存放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生产和运输工具,以及散养家禽。后院种植蔬果花木等,并设置厕所和集水坑,厕所积攒肥料用于蔬菜施肥,集水坑收集雨水和地表水,用于浇灌蔬菜。这种“前院+主屋+后院”的空间格局,满足了农具储藏、果蔬种植、雨水蓄积的需求,充分体现了乡村住宅景观的功能需求。然而,空间面积过大、集约程度较差,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2 乡村住宅景观设计策略

迁村并点以来,乡村许多年轻人到外地打工,常年在乡村生活的往往是老年人,他们虽然已经不是农业生产的主力,然而,由于长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他们喜好在房前屋后种植蔬菜、水果和花卉。同时,出于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惯,他们乐于饲养各种家禽。在滁州市乡村住宅景观调研的过程中,随处可以看见住宅四周边角地上种植的各种蔬菜、楼房转角处搭建简易雨棚饲养的家禽。因此,乡村住宅景观在选址布局上应因地制宜;在建筑空间组织上应遵循使用者的生产方式,构建复合型空间,满足多种需求;在院落景观元素设计上应尊重村民生活习惯,构建院落景观单元体。

2.1 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依据耕作半径,设计住宅景观的选址和布局

乡村住宅景观的选址和布局应从场地实际状况出发,构建“背山、临水”的理想格局,以适应本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利用场地周围的各种景观元素,兼顾经济、适用和便捷等使用需求。图4为住宅景观总平面图,场地整体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具有一定坡度,南部有水塘,北部为高起的土丘微地形。场地交通便捷,设置东西向的一级道路,南北向的二级道路。同时,山地环境下耕作半径为1 000 m 时,步行时间为大多数村民能接受的最大值[10]。相对于山地环境,滁州市位于江淮丘陵地带,在同等条件下,村民步行或乘坐农用运输工具到耕作区的时间较短,因此,住宅景观耕作半径大于1 000 m。

图4 住宅景观设计的选址布局分析Fig.4 Site selection and layout analysis of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从“背山、临水”的角度,在场地北面和西北方向的土丘上植树造林,形成阻挡冬季寒风的“山”,以一级道路以南的水塘为景观节点,在其岸边布置树林绿化,并与一级道路以北的主体建筑物和院落形成“临水”的格局。同时,面向一级道路设置主次出入口,主入口经过院落,进入主屋,主要服务于村民日常交通需求,次入口位于厢房南侧,主要服务于拖拉机、平板车、电瓶三轮车等农业交通运输工具的通行。

在建筑空间组织布局上,以经济、适用为目的,减少居住空间,增加储藏和晾晒空间。主体建筑物为一横三开间、一纵一开间的空间组织形式,两层楼房,一楼可供居住、储藏,以及饲养家禽;二楼可供居住、储藏和晾晒。院落设计简洁实用,为坐北朝南的一进院落,由主屋、厢房和栅栏围合而成,院落横向是主屋两开间的宽度,纵向是厢房的进深,其中,主屋布置于院落北侧,厢房布置在院落西侧,蔬菜种植区和排水、储水设施等布置在院落东侧。

2.2 遵循村民的生产方式,增加储物和晾晒空间,营建住宅景观的复合型功能空间

乡村居民对住宅空间的利用模式,与其现阶段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生产方式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村民需要在住宅空间内进行大量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活动,大都倾向“带院子的独立住户”的房屋制式。首先,与田间耕作相关的辅助活动,需要村民在家中进行,需要空间停放车辆、放置农具,及储藏、晾晒农产品,从而辅助农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村民对土地的依恋及多年养成的自给自足生活习惯,需要空间种植蔬果、饲养家禽,从而补贴家用,降低生活成本。因此,从节约生产生活成本的角度出发,合理设计住宅空间,形成“居住-生产-种植-养殖-集水”一体的复合型功能空间。

图5 为住宅景观复合型空间,一楼为居住、储藏、饲养、种植及蓄水等多种功能空间,主屋平面为三间二进,面阔16.5 m,进深7 m。一进为餐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功能空间,其中,厨房与卫生间一墙之隔,卫生间位于主屋的东侧,东向开窗,利于雨污分流和集水坑收集生活中水;二进为私密功能空间,设置主卧、客厅、次卧,北向开窗。厢房面阔3.5 m,进深5.4 m,具有储藏、饲养和交通等多种功能。种植区位于东侧,面积39 m2,通过与集水坑结合,使空间的种植功能和集水功能合二为一。二楼设置了多功能房间和晾晒平台,具有休息、储藏,以及休闲、娱乐等功能。

图5 住宅景观复合型功能空间分析Fig.5 Residential landscape complex functional space analysis Source

实际上,垂直交通的复合型设计是对村民生产方式的最大尊重,其以交通动线为空间序列的路径,串联一楼厢房、楼梯,以及二楼晾晒平台。首先,村民通过农用运输工具将农产品从次入口直接运进厢房,通过楼梯搬运到二楼平台晾晒。然后,整理晾晒好的农产品,一部分储藏在二楼多功能房间,另一部分再通过楼梯搬运到厢房,再利用农用运输工具运送到市集出售。这种次入口、厢房、楼梯,及晾晒平台结合的复合型空间设计,节约农产品出售前的整理时间,使人员流线与物品流线互不干扰,凸显了乡村住宅景观设计的实用性。

2.3 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合并前后院的空间功能,构建住宅景观的院落景观单元体

户外院落空间承担过渡、休息、生产等多种功能,是村民日常生活的核心部分,也是乡村住宅景观与生产景观、自然景观联系的纽带,对乡村景观综合体的形成起到关键性作用。其一,院落种植蔬菜、果树和花卉形成景观单元体,与户外的“防风林、生态林”等景观结合,并与乡村自然景观和生产景观呼应,从而形成“三生”一体化的景观综合体,缓解迁村并点建设带来的乡村景观衰退压力。其二,利用院落空间的集水坑连通生活中水与池塘水,再通过田间沟渠将池塘水体与郊野水系贯通,形成可以相互流动、补给的水景观综合体,从而减少迁村并点建设带来的乡村水景观缺失。

图6 为住宅景观院落景观单元体。依据滁州地区多年雨水量,以及居住人数确定功能区的划分和面积比。院落景观单元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果蔬种植区,面积为60 m2左右,其中,蓄积生活中水和地表水的集水坑面积为6 m2左右;另一部分主要为交通区域,兼顾娱乐、休闲等功能。把果蔬种植与院落结合的设计策略,尊重村民生产生活习惯,增加了村民日常种菜、养花的生活情趣,恢复院落景观单元体的完整性,使住宅景观与乡村生产景观和自然景观产生一定的关联性,同时,避免了村民每天奔波于住宅与菜地的劳累,节约了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利于果蔬日常养护和管理。

图6 住宅景观院的落景观单元体分析Fig.6 Analysis of falling landscape units of residential landscape courtyards

同时,通过点、线、面的景观设计,完成院落水资源的收集、运输和储藏,从而实现住宅景观对生活中水和地表水的利用和管理。点主要对应厨房、卫生间、种植区及落水管,厨房、卫生间产生中水,种植区渗透、蓄积地表水,落水管收集雨水;通过铺设污水管网、在种植区布设自然排水沟,传输雨水和中水,形成线;中水和地表水最终汇入集水坑,利用芦苇、水葱、旱伞、浮萍等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并储存,形成面。这种点的收集、线的运输、面的净化与储藏设计,能够补给种植区生产用水、生活用水(非饮用水),同时,可以就地储存地表水,还可以缓解雨季的排水压力。

3 结语

“乡村已不仅仅是农业的生产之地,更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与文化氛围。”[11]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明显区别于城市居民,相应的物质、精神需求不能一味地效仿城市。如陆希刚在对迁村并点以后的辛庄镇调查表明,“在207 例‘最倾向的居住形式’调查中,选择‘农村独院式住宅’为152份(73.4%),选择‘集中的独院式住宅’为39 例(18.8%),选择集中多层住宅的仅16 例(7.7%)。”[1]而在对滁州市乡村调查过程中,大多数居民认为迁村并点住宅的选址随意,距离其承包耕地较远,缺少足够的储物空间;多层楼房的居住形式不适合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大都羡慕没有迁村并点的传统村庄“前院+主屋+后院”自建住宅。

现代乡村规划以实用功能为首要目标,以经济发展为根本目的,放弃传统自然审美观念,造成乡村景观逐渐破坏[12],对传统住宅景观影响尤其明显。然而,随着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迁村并点的建设仍将继续,在政府与村民两大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中,如何延续乡村传统自然审美观念,在建筑空间组织上匹配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实现“和美”乡村意义重大。首先,应尊重传统自然审美观念,依据耕作半径,选择迁村并点的区位;其次,以村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为建筑空间组织的主要参考依据,加大储物空间面积,采取主屋+院落的住宅景观策略;最后,构建院落的种植、蓄水景观单元体,连通住宅景观、生产景观和自然景观,沟通生活中水、村中水塘与郊野水体。

猜你喜欢

院落住宅景观
景观别墅
院落(外二首)
Jaffa住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院落里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