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常见病毒病防控技术与应用研究
2024-01-16张翎霞
张翎霞
摘要:生猪常见病毒性疫病是影响养殖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问题。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疫病的传播,需要进行相关技术和应用研究。本文介绍了疫苗接种、生物安全措施、养殖管理、监测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的防控策略,并强调加强养殖者培训和科学研究创新的重要性。通过综合应用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养殖场的防病能力,确保生猪健康稳定生产。
关键词:生猪;常见病毒性疫病;防控技术
生猪常见病毒性疫病是畜牧业领域发展的关键问题,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存在一定影响。这些疫病包括猪瘟、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其传播迅速、致死率高,一旦感染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对于保障养殖业的稳步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有效应对疫病威胁,确保养殖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 生猪常见病毒性疫病
(1)猪瘟。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感染猪只出现高热、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咳嗽、腹泻、皮肤发红等症状。危害:猪瘟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导致急性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影响。猪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猪只、血液、体液、分泌物以及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以猪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感染猪只表现为发热、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咳嗽、流涕、排便异常等症状。PRRSV可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可导致妊娠母猪流产、胎儿畸形、新生仔猪死亡率增加,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发展。PRRSV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猪只、分泌物、粪便、尿液以及污染的工具和设备传播。
(3)猪病毒性腹泻。由猪病毒性腹泻病毒所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感染猪只出现严重腹泻、呕吐、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PEDV易引起急性腹泻,特别对仔猪致命,造成生产力下降和经济损失。PEDV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猪只、粪便、呼吸道分泌物、饮水源、饲料和污染的环境等传播。
2 生猪常见病毒性疫病防控面临的挑战
2.1 病毒变异
一是病毒的遗传变异。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这是由于其基因组结构和复制机制导致的。在繁殖过程中,病毒的遗传物质(例如RNA或DNA)可能会发生突变,导致新的病毒株的出现。
二是亚型和突变株的形成。病毒可以分为不同的亚型或突变株,它们在基因序列上存在差异,并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特性。这些亚型或突变株可能对已有的防控策略和疫苗失去效果。
三是病毒演化的速度。病毒具有较高的复制速度和短的生命周期,在大规模感染中能够迅速积累变异。这意味着病毒可以相对快速地适应新环境并产生新的变异株,增加了防控工作的复杂性。
四是抗原漂移和抗原转移。病毒变异可能导致抗原漂移和抗原转移。抗原漂移是指病毒通过基因变异而导致其表面抗原发生显著改变,使得免疫系统难以识别并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抗原转移则是指病毒从一个宿主物种转移到另一个宿主物种,并在新宿主中继续传播。
五是疫苗效力的下降。由于病毒的变异,原有的疫苗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效果。病毒株的变异可能会导致疫苗中所含的抗原与流行株不匹配,从而减少疫苗的效力。
2.2 检测技术限制
一是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病毒的早期感染阶段可能无法被常规的检测方法准确地诊断出来,因为病毒在繁殖初期的数量可能较少。此外,一些病毒可能与其他相关病原体具有相似的基因序列或结构,导致检测方法的特异性降低。
二是检测工具的可用性和成本。一些高精度的检测工具可能在一些地区不易获取,或者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这可能导致对疫情监测的延迟或限制,从而影响防控工作的效果。
三是大规模检测的挑战。针对大规模养殖场的疫情监测,需要进行快速、高通量的检测。然而,目前的检测技术可能难以满足大规模样本的高效处理需求,导致检测过程缓慢和效率低下。
四是可移植性和场内快速检测的局限性。一些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复杂的实验室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无法在野外或养殖场等实际环境中快速进行检测。这限制了实时监测和即时反应的能力。
五是病毒突变导致的诊断困难。病毒的遗传变异可能导致其与已有的检测方法不匹配,使得原有的诊断工具失去准确性。这要求诊断方法需要持续改进和更新检测方法,以适应病毒变异的情况。
2.3 传播渠道多样
一是直接接触传播。许多病毒可以通过生猪之间的直接接触进行传播,包括亲密接触、共同生活环境、交配和出生过程中的垂直传播等。在养殖場或农场等密集饲养环境中,生猪之间的直接接触容易导致病毒传播。
二是空气传播。某些病毒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粉尘进行传播。当感染的生猪咳嗽、打喷嚏或呼吸时,病毒会释放到空气中,并可能被其他生猪吸入,从而引发传染病。
三是水源传播。水源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当病毒污染的水被用于饮水、清洗和灭菌等目的时,生猪可能通过饮水或与污染水接触来感染病毒。
四是食物传播。一些病毒可以通过被感染的饲料或食物传播给生猪。这可能发生在使用病毒污染的原料或食品加工过程中,或者是通过食用受感染动物的肉制品等途径。
五是虫媒介传播。一些昆虫、蜱和跳蚤等可以充当病毒的传播媒介。它们可以叮咬感染的生猪并将病毒传播给其他健康的生猪。
六是人类活动传播。人类作为中间传播者,在受污染的卫生环境下也可能传播病毒。例如,通过未消毒的设备、衣物、车辆等工具,如果工作人员不慎感染,可以将病毒从一个场所带入另一个场所[1]。
2.4 养殖户意识、专业水平不足
一是缺乏疫情监测与报告意识。一些养殖户缺乏对疫情监测的重视,未能及时发现和报告可疑病例。进而导致疫情的延误和迅速传播,加大了防控的难度。
二是预防措施意识不强。部分养殖户对于预防措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来减少病毒传播风险。因此,养殖户应密切注意饲料、水源或其他设施的卫生状况,并做好动物间的隔离等措施。
三是不正确的养殖管理实践。一些养殖户没有进行适当的养殖管理,如合理的养殖密度、适宜的饲养环境、健康动物的选择和检疫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生猪在抵抗力低下时感染病原体。
四是病情识别和处理能力不足。一些养殖户缺乏对疾病症状的准确识别能力,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延误了治疗和防控的有利时机,使疫情进一步蔓延。
五是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部分养殖户可能没有接受过充分的培训和教育,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这使得他们在疫情防控方面缺乏必要的专业支持和指导。
3 生猪常见病毒性疫病防控技术的应用策略
3.1 加强研究和监测
一是病毒变异研究。加强对生猪病毒的变异特征和机制的研究,包括病毒基因组结构、突变频率、传播途径等。通过了解病毒的变异规律,可以为后续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监测病毒变异。建立完善的病毒检测系统,包括采集样本、分离病毒、进行基因测序等工作,及时检测和监测病毒的变异情况。监测可以涵盖不同地区、不同养殖场以及不同时间段的样本,以全面了解病毒的变异动态。
三是建立病毒数据库。将监测到的病毒序列信息整理并建立病毒数据库,便于对比分析和追踪病毒变异。病毒数据库可以为疫苗设计、流行病学研究等提供重要参考。
四是疫苗研发与更新。基于对病毒变异的监测和研究结果,及时调整疫苗的配方和制备方法,以确保疫苗能够针对新出现的病毒变异提供足够的保护。此外,研发和更新疫苗是预防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交流。通过加强国际的合作与信息交流,共同应对病毒的变异问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分享病毒样本、研究成果和防控经验,促进技术创新和共同应对策略的制定。
六是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及时监测和评估病毒变异对养殖业的影响。通过与兽医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的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能力,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2]。
3.2 提高检测技术
一是技术培训和教育。为从事生猪疫病监测工作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和教育。包括病毒检测方法、样本采集和处理技术、实验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检测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是仪器设备更新和维护。及时更新和维护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确保其性能和准确度符合要求。定期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三是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这些技术具有快速、敏感和特异的特点,可以提高病毒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标准操作程序(SOP)、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质量管理,提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五是实验室网络和合作。建立实验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网络,共享资源和经验。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技术合作、互相验证和质检,提高检测技术的水平和可信度[3]。
六是保持学习与创新意识。积极跟踪最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并不断进行学习和创新。参与相关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及时应用到实际监测工作中。
3.3 进行综合防控
一是疫苗接种。根据不同的病毒类型和地区情况,制定相应的疫苗接种计划,并确保生猪得到规定的疫苗接种。经过科学评估和监测,选择适当的疫苗品种和免疫程序,以提高生猪对特定病毒的免疫力。
二是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生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包括进出场动物的检疫、隔离新引进的动物、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等。同时,做好场地和设施的消毒和清洁工作,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三是畜禽混养管理。避免或限制生猪与其他动物(如禽类)的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如果必须进行混养,要加强监测,定期检测相关病毒的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控措施。
四是有效的养殖管理。健康管理是预防病毒性疫病的重要环节。加强饲养管理,包括合理的饲料营养、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良好的通风条件等,以提高生猪的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功能。
五是健全的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监测可以包括对养殖场的定期监测、实时监测技术的应用、动物死亡率和临床症状的监测等,以及与其他农业农村部门和实验室的合作与信息交流。
六是加强科学研究和创新。不断加强对病毒性疫病的研究,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变异规律和免疫机制,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鼓励技术创新,开发新的诊断方法、疫苗和防控策略[4]。
3.4 加强养殖者培训
一是培训内容设计。根据不同地区和养殖场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疫病基础知识、常见病毒性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养殖管理技术等。确保培训内容系统全面,并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
二是形式多样化。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包括理论课程、实践操作和现场指导等。理论课程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班、在线教育等形式进行;实践操作可以在实验室或养殖场内进行,让养殖者亲自参与操作;现场指导可以由专业人员带领,实地指导养殖者进行防控操作。
三是专业培训师资。邀请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担任培训讲师,确保培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培训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教学技巧,可以与养殖者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四是定期组织培训。定期组织培训活动,确保养殖者能够及时获得最新的防控知识和技术。培训可以安排在非繁忙的季节或休闲时间,以避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五是培训成果评估。对参加培训的养殖者进行成果评估,检验培训效果。可以通过考试、实际操作演练等方式,评估养殖者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根据评估结果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六是经验分享和案例分析。通过经验分享和案例分析,引导养殖者了解病毒性疫病的发生原因、传播途径和相关防控策略。可以邀請成功防控疫病的养殖者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以增加其他养殖者的认识和学习动力。
七是建立交流平台。建立养殖者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促进彼此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学习。可以成立养殖者协会或合作社,定期组织会议、研讨会等活动,搭建交流和学习的桥梁。
通过加强养殖者培训,提高养殖者对生猪常见病毒性疫病防控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从而增强养殖场的防控能力,并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传播[5]。
4 结论
综上所述,生猪常见病毒性疫病的防控是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创新,结合养殖者培训和实践操作,可以不断提高对疫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同时,积极推行疫苗接种、生物安全措施、良好的养殖管理等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传播。只有全面加强防控工作,才能维护养殖业的稳定发展,保障生猪健康和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春彩,黄冬青.试论春季生猪疫病防控要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3(4):141-143.
[2] 刘永田.安徽省规模化生猪养殖中疫病防控技术[J].南方农业,2023,17(8):185-187+198.
[3] 杨锦疆.生猪养殖疫病防控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23,39(3):31-32+64.
[4] 张桂先,郝祯燕,罗金霞,等.生猪检疫内容与疫病防控建议[J].中国畜牧业,2023(2):122-123.
[5] 吴纪芬.浅谈生猪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技术应用[J].中国动物保健,2023,25(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