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养老现状与问题分析

2024-01-16吕婕

新农民 2023年34期
关键词:农村养老实证研究问题分析

吕婕

摘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一个日益紧迫和重要的议题,农村老年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养老挑战。邯郸地区是中国典型的农业区域,具有明显的农村特征,随着邯郸地区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农村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养老需求与日俱增,农村养老现状与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以邯郸地区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农村养老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以期改善邯郸地区农村养老现状,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关键词:农村养老;邯郸地区;实证研究;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地区养老现状及其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邯郸地区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地区,其养老问题亦备受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邯郸地区农村养老现状与问题的实证研究,深入了解农村地区养老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

1 邯郸地区农村养老现状

1.1 养老服务供给不足

1.1.1 养老设施不足

据《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亿6736万人,占总人口的18.9%。2022年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1 883亿,老年抚养比为11.9%,较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目前,邯郸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0余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8%左右,全市养老机构近200家,由于养老院建设投资成本较高且运营成本较大,导致农村地区养老院的数量相对较少。同时,鉴于邯郸农村地区存在地域广阔和交通不便利等因素,一些偏远地区的老年人难以接触到合适的养老设施,许多老年人无法获得入住养老院的机会,只能选择依靠家庭照料或其他方式度过晚年[1]。

1.1.2 养老服务人员短缺

邯郸地区农村养老服务人员相对匮乏,特别是专业的护理人员。由于缺乏合适的人力资源支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等服务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有所影响;即使有一些养老院或社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护理服务,但由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有限,养老服务机构往往无法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这也导致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相对较低[2]。

1.2 养老模式单一

在邯郸农村地区,家庭养老一直是主要模式,子女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问题等导致了老年人照料困难,给家庭养老带来了很大压力[3]。很多农村老人子女也萌生了送老人去养老院的想法,但相对于城市地区,邯郸地区农村养老院的发展相对滞后,养老院数量有限,规模较小,且设施设备、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差距,老年人选择入住养老院的意愿和条件受到限制,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1.3 养老经济困难

邯郸市是河北省的农业重镇,农村地区的养老经济困难问题一直存在,主要涉及农民收入水平低、养老费用高昂以及缺乏养老金和保障等方面的因素[4]。

1.3.1 农民收入水平低

农村老人的收入主要来自新农保、储蓄、劳动所得和子女赡养,其中养老金每月约100元,而子女赡养和银行储蓄差距较大,这取决于老人之前的收入和子女的经济状况等。农村老人的收入极不稳定,邯郸农村地区有近45%的老人年收入在2 000~5 000元,属于刚刚脱贫的范畴,维持基本生活尚可,一旦遭遇疾病意外,就会陷入贫困,这也是许多空巢老人成为精准扶贫中建档立卡的原因;但也有近25%的老人年收入达到5 000~10 000元;10 000元以上的占到14%左右,这部分老年人经济状况较好,对老年生活有更高的要求。

1.3.2 养老费用高昂

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增加。然而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对农民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不足,若到城市就醫还需要支付交通费用和住宿费用,加大了养老费用的压力。农村地区缺乏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如果老年人需要入住养老院或接受专业的养老护理,费用通常较高。

1.3.3 缺乏养老金和保障

尽管国家推行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但在邯郸农村地区,农民的养老保险覆盖率相对较低。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一部分农民无法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另一方面,部分农民缺乏对养老保险的了解,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体系相对薄弱,缺乏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和机制;养老金发放额度较低,无法覆盖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2 邯郸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的原因分析

邯郸农村地区养老问题的原因主要涉及政策支持不足、社会观念与文化影响以及资金来源不稳定等多个方面。

2.1 政策支持不足

2.1.1 农村养老政策不完善

邯郸农村地区的养老政策在制定和实施方面存在不足。一方面,政策设计上缺乏针对性,未能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特殊的经济和社会情况;另一方面,政策宣传和落实不到位,导致农民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和参与度较低[5]。

2.1.2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薄弱

邯郸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相对薄弱,农民的养老保险覆盖率较低,养老金水平不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此外,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相对不足,无法提供充分的养老服务和照料支持。

2.2 社会观念与文化影响

2.2.1 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影响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养儿防老”的观念,老年人普遍期望依靠子女的供养和照顾。这种观念导致农村老年人对养老问题缺乏自我保障意识,不愿主动寻求养老服务,依赖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导致农村老年人在养老问题上常常无法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照顾。

2.2.2 农村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

邯郸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社区关爱和互助机制不健全,缺乏社交和精神支持,老年人面临孤独和抑郁的风险。此外,由于人口流失和家庭破碎化等因素,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愈发突出。

2.3 资金来源不稳定

(1)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收入有限,无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养老服务的发展。政府在农村地区投入的养老资金相对较少,导致农村养老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不足[6],缺乏养老设施和服务的老年人无法获得必要的护理和支持,加剧了养老问题。(2)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覆盖范围和效能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参保率相对较低,很多老年人没有参与养老保险,导致养老金的积累不足。此外,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水平较低,养老金的发放金额有限,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3)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有限,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的收入主要依靠农业和农村副业,收入不稳定且较低,无法为养老储备提供足够的资金;缺乏经济来源和稳定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村居民难以积累养老金和个人养老储备,增加了养老风险和负担。

3 邯郸地区农村养老问题产生的影响

邯郸农村养老问题对生活质量、家庭负担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3.1 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

邯郸农村地区的年轻人普遍选择离乡谋生,留下的大多数是老年人,由于农村地区养老设施和服务的不足,老年人的居住条件较差,医疗保障不足,文化娱乐和社交活动有限,导致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无法享受到充分的照料和关爱,心理和身体健康受到影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活困境和社会孤立问题。同时,由于缺乏照料和支持,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下降,他们无法积极参与农村经济活动,投入有限的消费和支出,这可能影响邯郸地区的农村消费市场,限制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多元化发展。

3.2 家庭负担加重

农村养老问题可能导致家庭和社区关系紧张。邯郸地区的年轻人离乡打工,无法照顾留守老人,家庭关系疏远,导致老年人感到孤独和失落,同时,缺乏养老设施和服务的农村地区可能出现社会脆弱性增加、社会秩序不稳定等问题。由于缺乏养老机构和服务,很多农村老年人只能依赖子女照料,子女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年迈的父母,这可能会限制其追求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对年轻一代而言,可能无法获得充分的教育资源和职业培训,影响就业前景和收入水平。

3.3 社会稳定面临挑战

农村养老问题加剧了邯郸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邯郸地区将面临更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和压力,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部门可能面临资源短缺和供需失衡的挑战。此外,邯郸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增多,这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的减少,进而影响当地农业产量和经济收入;同时可能导致邯郸地区农村文化的传承受阻,农村技艺和知识的流失,对当地文化多样性和特色发展构成威胁。

4 解决邯郸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的措施

4.1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4.1.1 增加养老院和社区养老中心的建设

结合邯郸地方交通不便的特点,建立覆盖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网络,包括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等[7]。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院和社区养老中心的资金投入,通过新建、改建或扩建等方式,增加养老院和养老中心的数量和规模,提供足够的养老床位,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居住需求,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和调度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衔接,使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合适的养老服务机构和方式。

4.1.2 完善养老设施的功能和服务

除了建设养老院和养老中心,还应在农村地区设立更多的养老服务点,包括养老驿站、社区养老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使老年人无论是居住在养老院还是在家中,都可以更加便利地享受养老服务。同时充分发挥邯郸地方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文化,鼓励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养老服务内容,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4.1.3 加強对养老服务的管理监督和支持

政府应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设施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养老院和养老中心的监督,加强对养老院和养老中心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确保养老服务质量和安全,防止虐待和欺诈等问题的发生。政府还应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支持、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养老院和养老中心;通过鼓励发展农村养老志愿者服务队伍,培养和支持社区、村级养老服务组织,发挥他们在养老服务中的积极作用,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4.2 推进多元化养老模式

充分利用邯郸地方的工业基础和农业资源,鼓励发展与农村养老相关的产业,支持农民创办农家乐、农产品加工企业、养老院等,提供养老服务和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监测、康复护理等服务,帮助老年人在家中安享晚年;推广社区养老模式,建设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社区医疗、文化娱乐等养老服务;引导发展家庭养老模式,鼓励家庭成员关心、照顾和支持老年人,提供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

4.3 完善养老金融体系

4.3.1 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和待遇水平

结合邯郸地方的农业优势,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确保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障,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人生活水平,合理确定养老金的调整机制,使其能够与通胀水平相适应。同时,加强农村养老救助制度建设,帮助贫困农民解决养老困难,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扩大养老保险参保人群,确保更多的农村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养老保险的待遇。

4.3.2 加强养老金的投资运营、监督和评估

结合邯郸人口分布特点,开展农村养老规划和储蓄的宣传和培训,完善农村养老金投资管理制度,加强对养老基金的运营和监督,提高资金收益率,同时,注重风险管理,确保养老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政府通过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和政策支持,鼓励农民进行养老金储蓄和投资商业养老保险,增加个人养老金来源,建立健全农村养老金监督机制,确保养老金的合理使用,同时,开展养老金制度的评估和改进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5 结语

未来,解决邯郸农村养老问题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视,增加财政投入,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和法规,推动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的提供,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形成养老服务的合力。倡导社会关爱老年人,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各界的养老责任和义务。个人在养老问题上也应增强自我意识,注重养老规划和储蓄,提早做好养老准备,积极参与养老保险和养老金的缴纳。

参考文献

[1] 张晓舟,王志明.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其对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以邯郸市农村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8(6):55-65.

[2] 崔磊,王琦.邯郸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现状与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20(4):92-95.

[3] 张平,张静,陈静.邯郸市农村养老模式与供给矛盾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21(2):47-60.

[4] 邢云龙.邯郸市农村养老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17(6):36-47.

[5] 范军,李志红.邯郸市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与现状调查研究[J].价值工程,2019(3):94-96.

[6] 刘明兰,王雪婷.邯郸市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与需求匹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研究,2021(2):62-67.

[7] 严霜,任萌,吴雪.邯郸市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现状与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18(9):156-158.

猜你喜欢

农村养老实证研究问题分析
新形势下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研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农村社会工作介入“老人农业”问题的空间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