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要点

2024-01-16毕丽霞

新农民 2023年36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高产

毕丽霞

摘要: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非常重视玉米种植技术改良,也非常重视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而这两项技术全面优化最终的目的就是提升玉米产量。目前,相关人员已经综合多项新技术要点,创建高产玉米种植技术体系。本文针对高产玉米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进行研究,文章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相关技术规范及实践案例,提出种植选地、土地整理、播种种植、种植管理等多项技术要点,同时,也针对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玉米斑病、矮花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进行总结,旨在推广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关键词:高产;玉米;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我国农业种植技术在近些年快速发展,传统种植技术已经不符合现代农业生产理念,现代农业更注重高产优产,以玉米种植为例,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已经总结了非常成熟的高产种植技术,技术应用过程中选地更加合理、播种施肥更加科学,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玉米种植产量。另外,玉米高产种植时,也必须重视病虫害防治,采用绿色科学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已经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高产玉米种植技术

高产玉米种植技术主要包括选地、选种、整地、播种种植、科学管理等,以下是以某省玉米高产技术指导意见为例对玉米种植技术进行研究。

1.1 选地

(1)玉米种植前选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选择适合玉米作物生长的土地或土壤,更有助于提升玉米产量。选地时应选择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另外种植地需要靠近水源,以方便取水。

(2)玉米种植选地应确保土地耕层深厚,具有良好的排水性。

1.2 整地

選地后应在种植前对土地进行必要的整理,以下是对玉米整地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1)玉米地在种植前需要进行翻耕,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是3年深翻1次。

(2)伏秋时翻耕整地,其深松深度需控制在35~40 cm,耕翻深度要求在20~25 cm,翻耕处理时需保证无漏耕、无坷垃。

(3)玉米种植前如遇大风天气,可在表土融化10 cm左右时镇压垄台,从而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流失。

1.3 选种

(1)选择高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更有利于优化玉米种植。如,常见的高产品种包括“龙单39”“北种玉1号”“富单1号”。

(2)具体选种时,要求种子的质量必须达到国际二级良种要求。玉米种子的纯度、精度以及发芽率均应良好控制,分别为96%、98%以及大于85%,而种子的含水率应超过13%。

(3)种子在播种前需要进行处理。播种前15d对种子进行催芽,种子置于阳光下晾晒3d即可。晾晒完成后对种子实施药剂处理,如果种植地块内前茬玉米出现严重的病虫害,可采用50%辛硫酸乳油闷种,将辛硫酸乳油、水、种子按照1kg∶40kg∶400kg比例处理,闷种超过12h即可,有利于提升玉米抗病虫害能力。另外,为达到高产目的,也可以采用18%浓度的丁硫克百威制作玉米种衣,按照1:75~85的比例将药剂与种子混合,均匀搅拌后放置于阴凉位置6h即可。

1.4 播种

(1)玉米播种应控制播期。一般地区在每年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而如果是山区地带则要推迟半月左右,部分寒冷地区若要早耕,也可采用覆膜耕种技术。

(2)播种前在玉米地施入底肥,为玉米作物生长提供基础养分。对技术规程研究发现,可以施入定量的缓控释肥,底肥施撒入种子旁8~10 cm深度。

(3)合理密植极为关键。控制玉米播种和出苗密度极为关键,根据玉米品种不同控制播种密度。早熟玉米可按照5000~5500株,晚熟玉米可种植3500~4000株。

(4)播种深度的控制应根据土壤土质来定,一般情况下播种深度在4~5 cm即可。如果土壤墒情较差,则可增加为2倍深度,播种采用双行单株方式,控制宽行行距为80~90 cm、窄行距离为40 cm。

1.5 科学管理

1.5.1 苗期管理

玉米苗期的主要管理内容包括查苗补苗,移苗补栽以及间苗定苗等工作。玉米出苗3d后进行查苗和补苗,其补苗方法主要包括播种补苗以及移苗补栽两种情况。一种方法是指在少苗情况,按照播种方法重新播种。另一种方法则是将其他多余苗移栽到少苗区域。移苗补栽需要在玉米苗3叶时期完成,补苗后快速浇水施肥,以加速补苗生长。苗期也需要注重中耕施肥,施肥是采用尿素和钾肥按照每20 kg/667 m2:5 kg/667 m2的比例施肥,此肥也被称作攻苗肥。

1.5.2 穗期管理

玉米穗期管理也极为重要,主要包括施肥和浇灌。穗期肥料可在玉米的大喇叭期内完成,按照施撒30 kg/667 m2尿素的方法施肥,施肥时在玉米植株之间挖6~10 cm深穴,将肥料施入穴内并培土即可。玉米在穗期需要大量水分,因此需要及时做好排灌,玉米穗期水量一般可保持在70%~80%,根据地区内的降水情况合理排灌,以促进植株生长。

1.5.3 花粒期管理

玉米生长来到花粒期,首先需要补充花粒期的肥料,施肥的目的是促进玉米穗肥,增加叶色深度,此期间施肥也可以防止植株脱肥。施肥主要以尿素和碳铵为主,其比例为5kg∶(10~15kg)/667 m2,施肥时也可同时喷施叶面肥料,将尿素与磷酸二氢钾肥料混合,按照施撒70~100 kg/667 m2肥料的用量施肥。另外,花粒期的管理更应注重隔行去雄,按照“隔行隔株”的方式方法去雄,去雄后更能够提升玉米田间通风率,促进玉米生长[1]。

2 病虫害防控

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容易导致作物减产的主要问题,因此玉米高产种植须重视病虫害分析,了解病虫害影响及防控措施,以确保玉米高产种植。以下是结合相关技术规范以及病虫害防治经验总结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虫害。

2.1 常见病害

2.1.1 玉米斑病

玉米斑病也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害,经研究发现该病害主要是由斑病凸脐蠕孢引起,病害形成后会对玉米叶片造成危害,发病植株在初期阶段开始形成褐色小斑点,如果不及时治理,斑点之间连成一片,使叶片枯萎,植株生长缓慢。

2.1.2 玉米矮花病

玉米矮花病也被称作为叶条纹病害,该病害产生后会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发病后玉米叶片开始逐渐变为黄色,最后形成干枯。对玉米矮花病进行研究发现,该病害流行于我国华北、西南以及西北地区,最高可造成10%的减产,可以说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主要病害。

2.1.3 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发病的主要机制是感染玉米柄锈菌,病菌形成病害后会影响玉米叶片和茎秆。研究发现,玉米锈病的发病概率也比较大,影响范围更广,包含我国华东、华南以及西南各地区,玉米产生病害后叶片被孢子覆盖,最终造成叶片和植株死亡,玉米锈病对玉米减产的影响较大,最大的直接减产损失可达到30%。因此,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更需要做好锈病的积极防治。

2.2 常见虫害

2.2.1 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是玉米种植生长过程中的主要虫害。该虫害在暴发严重之时会严重影响到玉米作物的生长。通过研究发现,玉米蚜虫体型较小,但是数量惊人,暴发后会分布于玉米叶片之上,以玉米叶片为食,在玉米生长期间吸取叶片养分,从而延缓玉米生长。

2.2.2 玉米螟

玉米螟虫是钻蛀性害虫,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严重减产。

3 病虫害防控措施

玉米种植过程中,关于病虫害防治应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尤其是在绿色农业背景下,更应注重玉米病虫害的科学无公害防治;在防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融合应用农业、生物、物理以及化學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

3.1 病害防治措施

3.1.1 锈病

(1)农业防治方法。玉米锈病进行过防治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在农业种植及管理中采用适当措施进行防治。品种选择时采用抗病害能力强的品种具有良好作用;同时在种植时与非豆科作物实施轮作也具有防治该病害的作用,而增加有机肥和磷肥也可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2)化学防治措施。利用化学防治措施是一种高效方法,但是在防治时需要注重合理选择药剂,并控制农药剂量。在锈病发病的初期阶段就应施撒药剂,按照每周1~2次的频率施撒药剂可达到防治效果。目前,玉米种植中常应用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捷菌)1500~2000倍液药剂进行病害防治,按照30~60g/667 m2剂量施药,在达到防治效果的同时不会造成污染。另外,在药剂防治的过程中,也可按照12~15g/667 m2地用两个施撒30%氟硅唑微乳剂(世飞)300~5000倍液药剂。

3.1.2 玉米矮花病

(1)农业防治措施。选择抗病性良好的品种可实现对该病害的有效防治,“大3138”“豫玉22”“苏玉19号”对矮花病菌具有良好的防治措施。播种之前,地块需要深度翻耕,消除周围杂草,消除病害感染源。玉米种植时适当追肥,提高田间湿度可以有效防治该病害[2]。(2)化学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可以从预防和控制等多个方面开展。在播种前利用防治药剂进行拌种可有效提高矮花病的防治效率,按照上述种衣处理方法使种子带有种衣,便可提升种子种植效果。在矮花病产生后,采用药剂进行综合防控至关重要。经实践研究发现,选用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倍液、20%吗啉胍水溶剂500倍液等药剂均能够预防玉米矮花病防治效率,防治过程中按照每7 d 1~2次的施药频率进行过防治,可切实增加防治效果,防治时各类药剂平均用量均为10~30g/667 m2。

3.1.3 玉米斑病

(1)农业防治措施。采用农业防治措施是天然无公害的防治措施,如玉米种植技术研究中发现将田间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为90%以上,玉米斑病的发病概率将大幅度下降,因此玉米种植栽培管理应适当通风和温管,以有效防治玉米斑病。另外,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种植形式上,要变等行距播种为宽、窄行种植,变大面积平播为高、矮秆作物间作套种,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玉米健壮生长。(2)化学防治措施。玉米种植过程中,化学防治措施依然是防治斑病的主要措施。通过研究发现,玉米斑病产生后可每隔10d施撒药剂2~3次,药剂以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为主,在施噻的过程中,可按照15~20g/667 m2用量施撒,此种情况下完全可以达到防治效果。另外,经研究发现,除了以上药剂之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药剂也能够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3]。

3.2 虫害防治措施

3.2.1 玉米蚜虫

(1)农业防治措施。玉米种植期间,需要定期对玉米田地、周边道路以及水沟的杂草进行清理,减少蚜虫寄住区域。在玉米种植期间,通过合理施肥也能够快速促进玉米生长,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继而防止蚜虫侵害。(2)物理防治技术。玉米蚜虫可采用物理防治技术,该技术具有无公害优势。研究发现,玉米对灰白色和黄色具有趋向性,因此按照此原理可在玉米田间设置黄板,针对小范围内的蚜虫进行预防和治理。(3)化学防治技术。玉米蚜虫防治可采用3%辛硫磷颗粒剂,防治过程中按照

1.5~2 kg/667 m2用量施撒,可达到良好防治效果。另外,在防治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颗粒剂,按1∶30~40比例拌细沙土均匀撒于心叶内,兼治玉米螟[4]。

3.2.2 玉米螟

(1)玉米种植技术研究发现,通过科学密植可提升对玉米螟虫的防治效果。如,一般情况下种植玉米3000~3500株/667 m2为最佳参数,可切实有效地提升对玉米螟虫防治能力。在玉米种植该过程中,更需要做好肥水该管理,适当的增加钾肥施肥量,可以有效防止螟虫该虫害。(2)对玉米螟虫虫害的防治进行研究发现,采用50%巴丹药剂具有良好的防治,防治过程中将100g药剂兑入100kg水中,将其喷洒于玉米叶心之内,便可切实有效提升玉米病害防治效果。防治的过程中按照10 kg/667 m2用量即可[5]。

4 结语

通过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发现,玉米种植想要高产优产,必须根据地区内的实际情况制定种植方案,在技术规范要求内稍微调整技术应用要点,继而保证种植技术高效应用,并切实有效防治病虫害,助力玉米高产。

参考文献

[1] 何生,刘桂田.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要点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3(4):169-171.

[2] 赵昕.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对策[J].湖北农机化,2021(19):70-71.

[3] 张永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J].农村科学实验,2021(23):39-40.

[4] 杨姗.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J].农业科学,2021,4(1):74-75.

[5] 李玉芳.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J].种子科技,2022,40(22):62-64.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高产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