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与人生

2024-01-15李旷

江西教育·职教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孔子人生

李旷

我出身寒门,生长在物资匮乏的20世纪70年代。记忆中,困窘和饥饿如一条巨大的蟒蛇,死死地将我缠绕,沉重的家务与农活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让我看不到一点儿亮光。

几经争取,我才获准上学。相对于单调乏味又让人疲惫不堪的家务与农活,上学太好了,简直是无与伦比的高级享受!读书的感觉太美妙了,即便只有几本教科书,我依然读得如痴如醉。

从那时起,阅读就成了我人生最大的兴趣和支点。

那时,港台文学风靡一时,而我正是狂热的粉丝之一。虽然学业紧张,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陷进去了,迷恋于阅读琼瑶的作品。从《窗外》《庭院深深》《心有千千结》《在水一方》,到《失火的天堂》,我几乎把琼瑶的作品读了个遍。我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或者借着厕所昏暗的灯光看,或者晚自习趁着老师不注意偷偷地看,总之我想尽一切办法阅读,读到天昏地暗、灵魂出窍。

多年以后,当我读到《蒹葭》时,内心不禁一颤,许许多多的阅读记忆纷至沓来。那种缠绵悱恻、扑朔迷离、空灵缥缈的文学之美,如一首亘古的歌谣,久久回响,余音袅袅……

上了大学,我就像一条快乐的鱼,在书籍的海洋里自由游弋。图书馆几乎成了我大学生活唯一的“娱乐”场所。图书馆门口右边的第一个座位,几乎成了我的专座。每天,我总是第一个等候图书馆开门的人。

我从杨沫的《青春之歌》读到王蒙的《青春万岁》,从谌容的《人到中年》读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读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读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阅读,陪伴我度过了狂飙突进又懵懂迷茫的青春岁月。它给我带来无尽的精神愉悦与美妙绚烂的独特体验,教会我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怎样生活。尤其是当生命中的暴风雨袭来时,先贤的忠言、智者的哲学,就如一道和煦的光芒,照进我阴暗的心房,驱散我前进中的迷雾。

是的,大风能掀翻屋顶,但撕不破一只蝴蝶的翅膀,而文学就是这只蝴蝶的翅膀。这就是阅读的力量,虽然这种力量有点抽象,但它确实能撼人心魄。

毕业了,工作后,我的世界开始变得混乱而浮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难题不仅来自我自身,还来自学生、家长、社会。我知道,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艰难,而有些路必须一个人走,独自去冒险探索、摸爬滚打。著名投资人兼作家冯唐在《有本事》一书中这样阐述过——再高的学历、再丰富的经验也无法保证你样样精通,你必须学会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实际上就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世界瞬息万变,要想屹立不倒,你唯一仰仗的终极利器就是养成持续阅读、不断学习的习惯。

当然,自我成长与人生修炼的方法千千万万,但阅读是其中最简易的一种。正如诗人狄金森的那首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所言: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骏马

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

把人带向远方

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

不必为通行税伤神

这是何等节俭的车

承载着人的灵魂

是的,阅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些年,我不但让自己一直保持这种高贵,而且还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这种高贵,让他们学会阅读、热爱阅读。

记得在教《论语》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阅读鲍鹏山的《孔子传》。原来,孔子不是一出生就是圣人,他经历了无数的艰难与困苦: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母亲带着孔子搬入鲁国都城曲阜的一条小巷,过着母子相依为命的艰难日子。但孔子没有自卑和自暴自弃,更没有想过以“卖惨”来博取世人与家族的同情和资助。小小年纪的孔子就跟着母亲学习和掌握了一些谋生手段,大一点的時候就开始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刚开始,我认为孔子是从15岁才开始学习的,但读了《孔子传》后,才知道“学”与“志于学”是不同的。“学”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学习,像适龄儿童上学一样,自我意识不够,只是跟随大流或听从父母的安排而已。而“志于学”就不一样了,它不再是被动学习,而是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志向的学习。也就是说,15岁的孔子已经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就立志把研究学问、追求真理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他将自己的人生定位为“士”,致力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而不是儒家传统意义上的“学而优则仕”。

从这个意义上看,《论语》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诸多语录,对我们而言,不再只是普遍意义上的格言警句,而是一代仁人志士的精神风骨,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

静水深流,阅读让我们的思想变得辽阔。

一本好书,也许不会教给我们特定的、具体的东西,但会向我们展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让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切入生活的微妙、悖论、欢乐、痛苦和真理,学会在满目疮痍中找到那些坚韧的生命碎片。

猜你喜欢

孔子人生
孔子请你加入群聊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独一无二的你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黑白人生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