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职学校短视频制作人才培养策略
2024-01-15郑莉莉
郑莉莉
摘 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作为新兴的传播形式正在快速崛起,目前已经影响了数十亿人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对农村生活、文化传播、农产品推广、乡村旅游等方面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学校研究如何培养短视频制作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了目前中职学校短视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师资队伍、专业实践、课程资源、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短视频;人才培养策略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短视频快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力,这也对乡村文化传播有积极的影响。结合当前短视频发展情况,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立足区域经济,根据目前短视频制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调整信息技术类短视频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文化传播贡献力量。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短视频发展背景
(一)互联网用户背景
据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73.0%,网民的数量高达10.32亿。自从我国为解决贫困村的通信难题搭建“村村通宽带”后,城乡上网差距不断缩小,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57.6%,网民也发展到了2.84亿规模,在线视频用户一直在持续增长,这些数据说明短视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
乡村振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包括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特色种植养殖、发展旅游业、发展休闲农业等多个方面。《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短视频以简短精练和高效的传播速度脱颖而出。通过短视频对农村的自然风光、风土民情、美食特产、乡村文化进行宣传推广,可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文化产业做强。
(三)短视频发展背景
短视频指15秒至5分钟以内的视频,以短小精悍为主要特征,非常适合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观看,其传播效力在媒体、经济、文化、教育宣传等方面表现优异,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具潜力和最高效的传播形式。从制作成本上看,短视频对设备要求门槛不高,单反、微单甚至手机就可以制作;从叙事内容上看,短视频叙事简明扼要,也可单独截取最精粹的部分;从传播效果上看,潜力巨大、魅力无穷、速度快、传播深,更容易贏得受众。
二、中职学校短视频制作人才培养情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短视频制作人才需求非常大,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新媒体传播的需要,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育人路径不够清晰
职业学校作为服务当地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应该为当地输送各种专业技能人才,但目前短视频制作依然局限于传统的课程培养方式,所培养的学生乡村振兴理念不强,文化传播规律把握不准,缺乏实践平台。因此,建议构建以真实的视频平台运营号为中心,以校园文化传播为抓手,将课程、师资、特色兴趣班、工作室四方面进行融合,形成清晰的育人路径。
(二)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目前,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大部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缺乏影视节目制作经验和实战经验,与校外的传媒公司联系较少。影视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非常少,也未聘用校外专家兼职授课,使课程缺乏专业技术指导,这些都会影响短视频制作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实践教学有待加强
实践环节是短视频学习的重点。目前,短视频人才培养主要依托课堂教学,学生缺乏有效的实践平台,无法系统化理解知识,无法建立起知识的内部链接。在实际运用中,学生无法理论联系实际,专业能力难以提升,制约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课程与市场融合不够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由于缺乏系统立体化设计,教学内容与市场脱节。因此,学生对媒体运营规则理解较为浅显。教学资源由校内教师建设,内容比较单一,与媒体机构缺乏沟通和合作。因此,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应与企业深度融合,解决课程与市场融合不够的问题。
(五)缺乏评价反馈数据
目前,对短视频制作人才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局限于自评、互评、师评。评价未能与市场接轨,无法利用真实的短视频平台来检验教学效果,失去市场真实观众的评价,难以把握短视频制作的规律,学生的岗位能力无法提升。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短视频制作人才培养策略
(一)明确定位——培养乡村文化传播人才
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应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要,培养与助力乡村振兴文化传播、产品推介的短视频制作人才。首先要对乡村文化传播短视频制作人才紧缺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次要树立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的思想,转变教学理念,明晰教学方向,形成正确的指导思想;最后要将乡村文化传播的思维植入学生观念中,培养了解乡村发展、具备短视频制作技巧、熟悉媒体传播规则等多种能力的人才。
(二)创造条件——打造专业师资队伍
首先,学校应加大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投入。通过外出培训、集体研讨、购买网络课程等方式让教师不断充电,掌握最新的技术、资讯以及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实行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到新媒体公司进行跟岗锻炼。再次,进行实战演练。组织教师集中研讨,打磨教学设计方案,制作视频上传平台接受市场的考验和评价,还要集体研讨乡村题材短视频制作的切入点及制作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制作作品。最后,与校外传媒机构进行合作。邀请业界的专家和编辑开办系列专题讲座,聘请有实战经验的视频制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丰富教师队伍结构,形成高效、专业的教学团队。
(三)质量保证——校企开发优质资源
优质的课程资源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载体。教学团队要树立岗课融合的理念,梳理乡村文化宣传作品的思路。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乡村文化系列题材,如新农旅环境、农产品宣传视频、农村生活场景等。在课程标准制定上,要以扎实的调研、严谨的数据分析作为基础。在教学资源上,按生活剧情类、环境记录类、农产品展示类、文化节目类等农村文化短视频内容的类型进行模块化开发。在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上,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提取典型案例,共同开发优质课程资源。
(四)加快改革——优化教育教学策略
短视频的特征是“短”“精”“快”,注重操作能力。短视频制作人才需要具备写稿、创意、拍摄、制作、推送、运营等多元化立体式的知识体系。因此,要加快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赏析、理论、制作、评价”四个阶段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能力。首先,播放优质乡村文化视频,让学生边赏析边拉片,观察叙述结构、景别、构图、剪辑思路。其次,让学生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再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培養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内驱力。最后,评价环节要深入开展自评、互评、师评,锻炼学生综合能力,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目的。
(五)搭建平台——延伸实训广度和深度
单靠传统的实训机房难以达到培养目标。学校可搭建更为真实的实训平台,开设特色兴趣班及创建工作室。兴趣班以校园文化生活为实训载体,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节目策划、剧本编写、自导自演、拍摄剪辑。通过兴趣班的试验和体会,学生能从内容创意、视频拍摄、制作剪辑、运营传播方面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技能与制作能力。另外,还要加大投入,搭建专业的视频制作工作室,配备摄影棚、录音室。
(六)深化评价——借助数据检阅成果
目前,有很多视频平台的数据是开放的,在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上传原创的短视频,可通过主页跟踪到上传平台的视频获得的观看量、点赞数、观众评论等信息,作者通过查看数据可以了解视频的热度和走向。中职学校可以借助这个专业的平台,组织学生进行真实演练,把教学评价环节延伸到视频平台,使教师指导学生按教学进度进行短视频制作,在进行了自评、互评、师评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将其上传到抖音或者快手平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一直都是我国的战略发展方向。短视频作为新农村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承载着重要的农村文化传播使命。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应该把握乡村发展规律,优化教学方式,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并从课程、师资、实训等方面开展教育教学,探索出短视频制作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助力。
参考文献
[1]高杨.中国高校影视专业教育现状与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艺术教育,2019(1).
[2]武庆鸿.融媒体视域下安徽省中职学校影视制作人才培养策略[J].教育文汇,2021(7).
[3]金虎,程科.“互联网+”背景下美术院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电影评价,2017(15).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