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的路径探究
2024-01-15康伟
康伟
摘 要:“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作为一项创新的教师发展项目,不仅能满足教师人际交往和职业成长的需要,更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中职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要围绕学校特点建设“四有”好教师团队,做到以党建强基、师德铸魂、文化育人、赋能培优、精准育才、四有综评,把教师队伍打造成为师德师风典范、教书育人示范和教研科研模范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队伍。
关键词:中职学校;“四有”好教师;团队;路径
课 题:本文系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职校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的校本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YB2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建设情况
2019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正式启动“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教师团队建设,围绕“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建设要求,将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师德师风典范、教书育人示范、教研科研模范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队伍。2020年2月,苏州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推进“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的通知》。
截至2023年4月,江苏省分两批建成“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140个,其中,“五力”“弘德精技”2个好教师团队的建设学校为高职学校,“自胜育人”好教师团队的建设学校为中职学校。苏州市分3批共推选出100个市级“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其中,“融合创新”“跨界·共生教学创新”“双元育人”“厚德精技”梦·溪、“混合教学实践与创新”和“教技双修、五优出彩”6个好教师团队的建设学校为中职学校,“德技双馨、工匠摇篮”好教师团队的建设学校为高职学校。
二、基本特点
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不同禀赋和潜能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空间和通道。2022年12月21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积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我国正从“中国制造”加快迈向“中国创造”。
高质量的产品离不开一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中国精神、道德品行、法治知识、职业生涯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贯穿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中职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应具备精湛的技术技能和仁爱之心。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到知行合一、德技并修。
2018年至今,国家先后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等多项政策文件,中职学校在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时,可以将“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与技能大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双师型”名师工作室、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把中职学校教师理想信念、师德师风、专业技能、科研创新、育人理念的提升融入各类教师队伍建设中,充分挖掘教师潜力,盘活教师资源,帮助教师突破成长瓶颈。
三、实施路径
(一)实施“党建强基”工程,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政治优势和根本保障。中职学校要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进一步规范和创新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全体师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理想信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基石,以各类创建和大赛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开展“党员示范课”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课堂标杆,引领教师立足课堂,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鼓励全体党员以解决学校改革发展关键事、专业建设困难事、师生群众关心事为抓手,立足本职、勇挑重担、锤炼党性。此外,党支部书记是“领头雁”,其个人品质、理想信念、专业技术对支部全体党员和教师的凝聚力、战斗力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中职学校可以实施支部书记培育工程,将支部党建与德育管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支部书记党建和业务的“双肩挑”,围绕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克服经验盲区、弥补知识弱项,提高支部书记科学决策和改革攻坚的能力,以扎实过硬的本领带动教师队伍向阳生长。
(二)实施“师德铸魂”工程,划定师德师风“生命线”
人是要有灵魂的,做一名中国的教师,就要有当代中国的“教师魂”。中职学校要将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擺在突出位置,持续宣传新时代师德师风示范和典型,在教师节或者学校重要节日组织开展感动校园年度人物、最美教师、黄大年式好教师、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比等活动,通过评比、宣讲、表彰等方式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师德典型和教育教学业绩。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意识形态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学习和警示教育,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法律和政策文件,引导广大教师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监督制度体系,定期梳理教师在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建立负面责任清单,确定整改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和责任人,从严规范教师日常行为和课堂言行。大力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思政资源,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评比和示范课研讨,引导教师结合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争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三)实施“文化育人”工程,树立队伍建设“风向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团队的灵魂。优秀的团队文化能使团队成员具备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团结协作、携手创新。团队文化的建设情况是“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职学校应全面分析地域特色、办学历史、办学理念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或者专题研讨的方式凝练出“四有”好教师团队的文化,使团队成员树立精神坐标,追求君子风格和圣贤风范,为团队成长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南京市浦口区新世纪小学的校训为“至善”,旨在追求至善教育,办至善学校,该校建设了一支“至善”“四有”好教师团队;江苏省马陵中学秉承“养正为先,体学并举”的百年办学宗旨,建设了“养正学人”“四有”好教师团队,通过文化引领、学习聚能、课堂革命、科研助力为教师成长提供支持;江苏省常熟中学以“守正致远”为校训,打造了一支“融创致远”“四有”好教师团队,学校通过“薪火工程”“攀越工程”“领航工程”三大教师培育工程,努力打造高品质教师队伍;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积极践行“经世致用 知行合一”的校训,大力弘扬“知行”精神,构筑“知行”文化,开设“知行”讲堂,打造“知行”“四有”好教师团队,培养“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实施“赋能培优”工程,练就扎实学识“真功夫”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向纵深推进,中职学校的专业正在向专业集群融合发展。目前比较热门的智能网联、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覆盖面广,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知识,这就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组建学习、科研、创新的成长共同体。同时,为突破教师的职业发展瓶颈,中职学校要不断完善师资培养体系,通过“青蓝工程”“雏鹰工程”“薪火工程”,从教师发展、团队成长、学校管理等方面为教师赋能。团队要聚焦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的“双优”建设、“三全育人”典型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精品课程建设等重点项目,以项目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转变教育理念、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借助校、县、市、省四级名师工作室,集聚优秀教师群体,使教师稳定度过“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引领教师按照“青年教师—‘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四阶模式发展。注重教师自我革新能力的培养,推进落实“自我诊断—路径规划—名师领航—博采众长—感悟提升”的“五环”修炼宝典,通过成员间的相互依存、监督与合作,实现团队共生共长。
(五)实施“精准育才”工程,把牢综合育人“定盘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开展“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四有”好教师团队要树立综合育人的理念,跳出分科育人的思维惯性,将过去的“分科独奏”转变为“跨科合奏”,跳出教学看教育,站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视角来思考自己和团队的成长。以机械学科为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机械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引导学生恪守职业道德和机械行业规范,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制造精密零件和装备,领略机械之美。中职学校要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将工作岗位标准、课程体系、职业技能大赛和职业等级证书互融互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适应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标准为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同时,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和典型案例,开设综合性实践课程,并将“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理念落实到创新创业大赛、校园技能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中,为综合育人提供具体的课程载体和实践形态。
(六)实施“四有综评”工程,激活改革创新“新动能”
为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五唯评价体系带来的弊端,国务院于2020年10月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同时,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励和引导人才职业发展,充分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于2023年1月出台了《关于在职称评价中进一步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不良倾向的通知》。中职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要紧扣“四有”好教师的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的第一标准,突出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参与学生管理的成效,将分数、升學率、论文、荣誉等有机地融入“四有”好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在价值取向方面,由过去的奖惩性评价转变为诊断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重点帮助教师诊断和解决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评价主体方面,将教师自评、学校评价、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结合起来,尝试引入家长、社会、企业、行业等校外主体的评价。在评价方法方面,重视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阶段教师的差异性,综合考虑教师的显性业绩和日常业绩,将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取得的进步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
四、结束语
“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中职学校要立足学校特点,紧扣产业需求,打破学科界限,构建激励机制,建设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跨学科复合型教师队伍,引导教师做“四有”好教师,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祺午.全国职教大会:新征程引领职业教育走向新辉煌[J].职业技术教育,2021(15).
[2]李洁明.大思政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路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23(2).
[3]钟贞山,赵晓芳.面向2035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与内涵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0).
[4]李森.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价值及举措[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
[5]韩益凤.“四有”好教师团队项目:功能定位与建设路径[J].江苏教育,2022(78).
[6]韩益凤.江苏“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实践与省思[J].江苏教育,2022(2).
[7]王丽新,李玉龙.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内涵与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6).
[8]赵国翔,杨东明.职业教育“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
[9]王鉴,王子君.新时代教师评价改革:从破“五唯”到立“四有”[J].中国教育学刊,2021(26).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