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路径探索
——以四川自贡灯彩为例
2024-01-15邰高娣
邰高娣
1.灯彩发展的“自贡模式”
灯彩是我国的传统工艺品之一。它伴随着传统节日及民俗活动而产生,衍发出灯会、灯市等群体性参与的民俗事象,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四川自贡民间自南宋时期即开始流行灯会。清代,自贡盐业的兴旺为自贡灯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灯彩行业发展兴盛。随着非遗保护的不断深入,在当地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自贡的灯彩企业不仅占有国内灯彩市场份额的85%,还尝试“出海”。其灯彩作品和策划的灯会在全世界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展示,并一举拿下国际市场92%的市场份额,使自贡灯彩在制作、销售、运营、创新等环节呈现出多种独特性,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自贡模式”。
1.1 政府重视和主导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自贡市政府对于自贡灯彩的扶持可谓是全方位且不遗余力的,体现在成立专门机构、颁布政策、组织活动等多方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自贡市政府提出“以灯为媒、广交朋友、振兴经济;以灯为荣,振奋精神,建设自贡”的灯会举办宗旨。1983年,自贡市政府组建了“自贡市灯会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每年灯会的举办。从1987年开始,将1964年即已举办的“自贡迎春灯会”更名为“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为节假日纯欣赏和娱乐的花灯增加了商业贸易和经济产出的属性。1988年,自贡市政府成立了自贡市灯贸管理委员会,作为政府的一个专门机构。自此以后它负责承办自贡灯会以及自贡灯彩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使延续多年的自贡民间灯会完全演变成以政府主导举办,并呈现出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官方的牵线搭桥下,20世纪90年代,自贡灯会走出国门,接连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韩国举办,均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1994年,在政府的主导下建起中国彩灯博物馆对外营业,成为我国第一家专业的彩灯文化博物馆(图1)。1994年至2000年,自贡市政府颁发了两次“关于加快自贡彩灯文化产业发展”的市长令,颁布了“自贡市彩灯行业管理规定”[1],不断规范彩灯文化产业的生产和管理,促使自贡彩灯文化行业的加速发展。这一时期自贡的彩灯企业由原来的50 多家迅速发展到200 多家,其制作的彩灯数量不仅供应全国,且一举覆盖了多个东南亚国家的市场。2017年,自贡市政府批准成立自贡市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围绕当地的红色文化、盐、恐龙、彩灯等文化旅游资源,实施科学规划和开发运营。其与华侨城集团合作建设的中华彩灯大世界成为自贡旅游经济的“王牌”。
图1 1994年建成的中国彩灯博物馆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在我国的纵深开展,当地政府意识到应以保护和发展并行的方式来引导自贡灯彩。首先,自贡市政府开始为一些灯彩企业“松绑”,于2007年正式放开了之前只有办理文化经营许可证才能经营彩灯业务的限制,使当地的彩灯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发展至目前的300 余家,并加速了自贡彩灯企业向海外市场的探索和发展。自2006年底起,连续三年在加拿大举办中国彩灯节,吸引了数十万民众前往观灯,使自贡彩灯的供应范围从东南亚拓展到北美和欧洲等地方。其次,自贡市政府大力支持自贡灯彩及灯会的创新,每年一次的灯会创意策划会,创新性成为绕不开的话题。各家灯彩企业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找新点子。自贡市市长、文广局局长、灯贸委主任等主要领导几乎都要参加策划会,群策群力,为灯会的开放性、创新性出谋划策。
1.2 革新彩灯制作技艺及内容
传统的自贡彩灯分为工艺灯、座灯、组灯等类型,形式以各种人物、动植物造型及风景名胜为主,题材内容上多表现神话传说、古典名著、民间故事、民俗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声光电技术的普及,自贡彩灯业者也不断对灯彩技艺进行革新。
首先,自贡灯彩不断丰富和增加制作材料,使其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原有的自贡灯彩使用的主要为竹木、绫绢、纸张、秸秆、羽毛、贝壳等易于获得的材料(图2),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塑胶、玻璃、金属、亚克力、陶瓷、蚕茧、海绵甚至光盘如今都是自贡灯彩常用的材质,再加上LED 灯、霓虹灯、荧光灯等新型照明媒材的使用,大大拓展了自贡彩灯的塑造方式。其次,在自贡灯彩的制作技艺方面,最为显著的转变就是将过去以扎制、裱糊、剪贴为主的核心技艺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塑作、雕刻、焊接等多种制作手法。其中在骨架方面目前以焊接为最常用的手段。第三,在造型装饰方面,最显著的改革就是将原有的形式单一、尺寸较小的工艺灯进行拼装,组合成大型且可联动的组灯,并融合了丝雕、吹塑、竹编技艺,使自贡灯彩的形式丰富多样。最后,在效果呈现上,自20世纪80年代起,自贡灯彩就引进了现代声光电技术,普通的彩灯呈现出五光十色的光影效果。此外,自贡灯彩还广泛使用激光全息图像技术记录彩灯的光信息,用具有可编程逻辑的集成控制器进行灯彩表演时的数据控制和计数,用数控译码器完成自贡灯彩呈现时的数据传输、查找。如今,裸眼3D 技术、AR 虚拟现实增强技术等也频频出现在灯彩和灯会中,极大地增强了观灯的互动性,使人们获得沉浸式的体验和参与,也让传统的手工灯彩焕发出新的生机。
图2 传统的自贡灯彩
自贡灯会自产生以来,其取材一直是民众所喜闻乐见的经典故事、民间传说等,但随着新成长起来的观灯、赏灯客群出现了变化,自贡灯彩的题材也大为不同。近年来,一些被年轻人所熟知的“英雄联盟”“剑侠情缘”等网络游戏、二次元文化、传统文化创新故事以及反映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复兴等内容都被自贡的彩灯艺人用灯的形式巧妙地表现出来。突出娱乐化、年轻化、互动性强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关注并参与灯会活动。
2.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夜经济”与“彩灯游乐”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融合,“非遗+旅游”成为各地文旅发展的重要方式,“融合”“体验”也成为“非遗+旅游”的关键词。一方面,非遗越来越成为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旅游也为非遗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自贡的“中华彩灯大世界”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仅是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永久举办地,也是将灯彩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产物,推动了自贡“夜经济”的发展与“彩灯游乐”产业的形成。
中华彩灯大世界位于自贡市东部大安区新城,总投资275 亿元,占地9773 亩,由自贡文旅投和深圳华侨城共同组建的自贡华侨城彩灯文旅有限公司运营。中华彩灯大世界计划分为二期建设,第一期主要为彩灯主题公园,已于2019年竣工,2020年1月即举办了“中国自贡·华侨城第26 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2020年4月又举办了“2020 全民抗疫主题灯会”。中华彩灯大世界的建成,结束了从1988年即在自贡人民公园举办灯会的历史,同时也使观灯体验和氛围营造获得较大改观。2021年,中华彩灯大世界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经过新冠疫情期间的调整,中华彩灯大世界以灯为媒介,主打自贡灯彩的非遗传承,将自贡的“盐帮菜”餐饮类非遗、剪纸等手工艺类非遗、民间舞蹈类非遗以及猜灯谜、送花灯等民俗类非遗融合其中,形成展览、体验、表演等多种观灯模式。突出“彩灯+非遗”“彩灯+科技”的理念,不仅使当地的非遗资源得以展现,更加强了传统文化宣传,真正实现了让非遗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2022年10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公布了《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其中包括非遗旅游景区、非遗旅游小镇、非遗旅游街区、非遗旅游村寨共200 个项目。中华彩灯大世界入选非遗旅游景区,显示出其强大的旅游硬实力。
笔者爬梳网络上有关中华彩灯大世界的旅游数据发现,2021年春节,中华彩灯大世界每日接待游客1 万余人,旺季时每日最多可接待超过6 万游客。2022年春节期间,到中华彩灯大世界观灯游客20 余万人,仅门票收入2478 万元,成为当年的全国热门景区榜首。[2]此外,2022年,Maigoo 中国旅游首页也列出了中国十大非遗文化体验景区排行榜以及中国十大非遗旅游好去处,其中“自贡灯会·彩灯公园·中华彩灯大世界”排名第六,综合指数为94.8,堪称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典范。[3]2023年除夕至正月十五期间,中华彩灯大世界接待游客52万人次,同比增长45%,门票及综合消费指数也同步实现翻番。最重要的是,通过三年的尝试,中华彩灯大世界对观灯人群及其市场喜好进行了深入分析,着力打造的文旅综合夜游也已初具规模。2023年,自贡灯会以“梦想之光·千灯之城”为概念,汇聚了“千灯车站”(图3)“千灯萌兔”“千灯之塔”的主题灯组,并融合“潮玩”“国风”等新型概念,在园区内的云顶天宫舞台,举办了首场国风音乐会,正式将文创演艺加入文旅夜游经济的消费之中。在夜游经济的推动下,虽然自贡的自然旅游资源并没有显著优势,但从携程、去哪儿等旅游网站的酒店订房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自贡成为全国酒店满房率排第四的城市,充分说明“非遗+旅游”概念已在自贡落地并得到了深入推广。
图3 2023年中华彩灯大世界第29 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主题灯组“千灯车站”
自贡灯会积极融入数字文旅这一新兴的产业形态,从进入中华彩灯大世界游览的人群年龄来分析,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群为“90 后”,“80 后”和“00 后”也占比颇高。针对年轻人的审美习惯,中华彩灯大世界联合自贡灯彩集团,一直将“文化+科技+创意”作为其打造高科技旅游景区的宗旨(图4)。2022年,自贡灯会有15 个主题展区,以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为主轴,制作的《生命之树》《精卫女神》等主题组灯颇具动漫人物感的造型、硕大的规模、变幻的色彩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必拍。针对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华彩灯大世界于2022年还发起了“5G+AR 元宇宙云观灯”的活动,聚合天翼云计算、4K、VR、AR、CDN 加速超高清直播、慢直播等技术,充分发挥5G 的网络速度优势,联动线上和线下观灯。不仅使身居异地的民众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在家“云上”赏灯,也使进入彩灯大世界的游客可以通过灯会现场的“电信·智慧家庭场馆”设备,沉浸式体验和感受凤凰飞绕身边、与宇航员遨游太空等内容。2023年1月,自贡恐龙灯会的“元宇宙云观灯”项目也入选了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2022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图4 2023年中华彩灯大世界第29 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主题灯组“赛博盐都”
3.“产学研”在自贡的落地
笔者在自贡调研时发现,自贡灯彩之所以有今天的规模和发展,除了消费端的运营,还与当地不断地培养自贡灯彩的制作人员、强大的生产力以及研发能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自贡在彩灯在“产、学、研”方面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从自贡灯彩的设计、生产方面来看,当地于2016年7月整合了二十多年以来自贡知名的彩灯文化企业几十家,并联合深圳投资团队组建了自贡灯彩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其年产值位居彩灯行业第一,生产的彩灯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达80%。近年来又致力于彩灯的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彩灯文化产业集团。首先,艺术彩灯的设计和制作是灯彩集团的传统业务。除了传统的人物和动植物造型的彩灯制作,近年来,主打彩灯的文化牌。在挖掘地方文化、区域文脉以及城市精神方面下大力气,设计制作出的彩灯更具创意化,功能也更加多元。其应用场景除了灯会外,也能拓展到城市公共空间、常态化景区以及特色小镇等其他空间领域。比如他们在四川剑门关景区制作了首个崖壁光影秀,为贵州青岩小镇所做的整体的景观亮化工程等,表现形式均和当地的历史文化相关。其次,灯彩集团注重文化IP 形象的塑造,希望能借彩灯、灯会等手工艺及民俗媒介实现对城市及景区文化品牌的树立。如今,彩灯集团完成了城市文化IP 熊猫“胖墩儿”的设计与发布,该IP 形象已亮相于四川雅安熊猫灯会。此外,灯彩集团还参与打造了“成都·天府芙蓉园国际灯彩节”的夜游专属IP“中国年·品成都”,突出成都当地文化,并着重体现成都开放包容、文化多元的大人文观。最后,灯彩集团在国内外积极策划各类灯会活动,推动“策划+落地+运营”一体化服务,在灯会内容和展示效果上不断突破和创新。在国内,他们策划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敦煌国际灯彩光影艺术节”以及为铜官窑策划的唐风式灯会场景,还有以印象派画家凡·高作品为主题的“至爱梵高·星空花海”等内容。在国外,近年接连在英国举办“朗利特庄园中国彩灯节”、在法国航空之都举办“布拉尼亚克灯彩节”等,突出中西文化的交流。[4]
正因为有灯彩集团的一系列大胆又务实的举措,使其在三年的新冠疫情期间,不但没有亏损,反倒收获了纷至沓来的国外订单。2023年4月笔者在自贡调研时发现,即使在疫情最为严重的2020年,灯彩集团也实现了300 万元的盈利,2023年的订单更是已排到年底,当地的彩灯从业人员的收入不断攀升,有的彩灯艺人工资在春节前甚至天天涨,从400 元到2000 元一天不等,对拉动当地的就业做出不小的贡献。
2018年,灯彩集团意识到人才在其后的发展中占据着核心位置,便和四川轻化工大学、自贡市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彩灯学院,以培养彩灯的设计及制作人才,构筑彩灯教育、理论研究和科技研发基地,实行彩灯艺术人才的梯队建设、能力建设,并搭建彩灯从业人员艺术职称等级评价的规范体系(图5)。彩灯学院的学生不仅可跟随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习精湛的彩灯制作技艺,还可以接受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专业美术老师对于绘画、设计等专业美术课程的教授。目前,四川轻化工大学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彩灯设计教育课程,开设有彩灯设计、彩灯制作和彩灯管理三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毕业后一方面可为灯彩集团输出人才,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学生就业。2023年2月,“彩灯艺术设计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被纳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归类为第4 大类的专业化设计服务人员。“彩灯艺术设计师”职业的被认证,“标志着彩灯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化发展逐步进入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轨道。”[5]此外,灯彩集团还设立了彩灯元宇宙研究中心及创意研究中心两个彩灯行业研究机构,重点着力在彩灯的研发方面。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展现出一个灯彩企业与当地高校教育、行业研究机构结合的产、学、研新样貌,还为助力和推动传统非遗项目的创新发展产生借鉴意义。
图5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生跟随老师学习传统灯彩制作
4.自贡灯彩“走出去”及其衍生文化产业
观中国的传统非遗项目,灯彩应该是“走出去”最多次、和国际交流最频繁且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图6)。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自贡灯彩已在世界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近些年的“出海”次数更是不断增加,自贡灯彩集团也打出了“一盏灯点亮全球”的口号。2017年,自贡灯彩亮相德国汉堡的G20 峰会现场;2019年,自贡灯彩又在智利APEC 会议现场点亮;2022年,自贡灯彩在美国、英国、法国等15 个国家和地区的51 个城市开展境外彩灯项目70 个。仅2023年春节期间,自贡灯彩就在海外的10 个国家23 个城市展出,观展人数超过1000 万次。据灯彩集团的统计数据,其连续八年在英国朗利特庄园举办的中国彩灯节实现的经济收益达6000万英镑,相当于5.4 亿元人民币。[6]如此密集的在国际上展示中国的灯彩,对传播我国国家形象,对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输出均大有裨益。一系列庞大的数字,充分说明灯彩“走出去”对促进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效果显著。
图6 灯彩集团车间正在赶制海外项目
自贡灯彩早已蜚声国际,但在自贡调研时笔者还发现当地在仿真仿生动物制作以及草雕、绿雕制作领域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它们和灯彩的制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属于自贡灯彩派生出的另一个产业。自贡有“恐龙之乡”的称号,当地的160 余处地方发现有恐龙化石。当地灯彩艺人利用这一文化背景,巧妙地将彩灯的制作工艺移植到仿真恐龙制作上来,进而又催生出其他仿真动物以及田园草雕、城市绿雕等相关衍生品,放置于公共空间或主题公园中。随着各种城市公园和主题公园的建设,其产业前景巨大。
仿真恐龙在制作时的骨架搭建基本和灯彩没有太大变化,均是用铁丝焊接而成。但在呈现效果上,灯彩为了透光,骨架外面只包裹一层薄布,而仿真恐龙为了突出仿真仿生的特性,把外布换成了海绵,使其兼具块面感、立体感和触摸感。在制作手法上,仿真恐龙需要用特制的长刃尖刀来削去多余的海绵部分,颇似雕塑的制作方法。自贡艺人还发明了用电烙铁在海绵上烙出肌理的办法来增加仿真恐龙身体上的骨骼部分和皮肤褶皱(图7)。经过喷色后,和真的恐龙几乎无异,再加上融入科技交互感应技术,仿真效果可以假乱真。通过在自贡调研得知,如今全世界的仿真动物制作份额中,自贡占据了97%,且以海外订单居多,呈现压倒性优势。另外,自贡艺人还将同样的制作工序稍加改造制作成草雕和绿雕产业,即用干草或绿色草皮制作成田园景区、公园绿地和城市街头的景观作品,既突出手工艺特点,又具有环保和美化环境的作用。2015年,自贡的仿真恐龙企业成立了“自贡仿真恐龙产业技术标准联盟”,旨在规范技术标准,充分利用集群优势扩大品牌影响,促进恐龙文化产业的更好发展。
图7 自贡艺人用电烙铁制作仿真恐龙身上的肌理
结语
通过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贡灯彩的制作、运营和延伸的调研,可看出自贡灯彩已完全走出了一条传统手工艺文化与旅游、游乐等现代消费文化融合的新路子,形成了政府支持、企业主导,传统与创新协同发展的自贡模式。另外,总结自贡灯彩自身的创新原动力和发展经验也不难发现,自贡灯彩将发展方式逐渐从产品展示为中心向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转化尤为明显。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现代时尚并举,营销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新格局。而灯彩智能化、数字化以及灯彩“元宇宙”等新的业态场景层出不穷,不断拓宽灯彩的发展路径,为灯彩文创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和助力。
当然,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即和自贡灯彩相关的出版物虽然不少,但有关历史背景和文化深度解读方面的资料却较少,对其学术史及风格特征的详细梳理还稍显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自贡灯彩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性难以被人们发现。另外,还需意识到优秀的传统非遗文化需要传播与普及,文创、游乐等载体作为沟通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的途径,有其独到的优势,但需要提炼和转化,使其在娱乐性、实用性之外,更要具有文化属性。